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

2015-03-18 15:04朱虹
江西教育A 2015年2期
关键词:村小教学点建设工程

朱虹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也是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不仅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客观要求,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一、充分认识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为全面改善农村最基层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从2013年起,江西启动了为期三年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统筹整合50亿元资金,改造1万个农村学校和教学点,确保到2018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学生活设施得到基本满足。

自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启动以来,在各地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工作开局良好,成效明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同时,也要看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推进工作与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一是有些地方领导不够重视,思想认识不到位,畏难情绪突出,工作主动性不够;二是工程建设进度在整体上还不平衡;三是配套资金不到位,筹资渠道单一。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深入开展。

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是保障民生底线的重要举措。当前来看,农村地区义务教育是我省教育改革发展的“短板”,村小和教学点是农村教育的薄弱环节。保障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促进教育公平,首先要从最广大的农村贫困地区开始,从最薄弱的村小和教学点抓起。实施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是教育工作“补短板”“兜网底”的当务之急,必须抓紧推进,抓出成效。要充分认识到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的紧迫任务。由于我省农村学校建设历史欠账多,发展底子薄,不少学校还不同程度存在校舍简陋、附属设施破旧,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音体美器材欠缺,教师队伍不够稳定等问题,特别是一些村小和教学点运转比较困难。我们必须切实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步伐,尽快改变这些农村地区薄弱学校的落后面貌,为统筹城乡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要充分认识到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是破解城乡义务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有效途径。办好农村义务教育,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既能解决农村学生就近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也会减少农村学生向城镇流动,对缓解城镇地区教育压力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要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将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实施好,力争早日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

二、确保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如期完成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安排,2015年要全部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到目前为止,时间已经过半,如期完成三年建设任务,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各级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调动各地各部门和学校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成工作合力,把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高效、有序推进工程实施。

一要强化政府职责。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建设内容广泛,涉及部门多,各地要切实加强政府统筹协调能力,进一步明确责任,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沟通协调和决策机制。县(市、区)政府是实施农村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的责任主体,要真正将这项工作摆上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靠前指挥,加强协调指导,切实把职责履行好,把工作部署好,把政策落实好,把项目建设好。要加大工程推进力度,各设区市要结合实际,健全制度建设,加强工作调度,尤其是工作进展慢的设区市要借鉴学习先进经验,查找工作被动的原因,拿出可行的措施和办法,迎头赶上。

二要强化资金统筹。各地要围绕促进均衡这一目标,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增加义务教育支出在整个教育支出中的比重,新增教育经费要优先用于农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市、县(区)要加大统筹,采取多种渠道筹集资金,足额落实工程实施的配套资金。省财政要严格执行有关奖罚制度,对配套资金不到位的,坚决扣减下一年度资金。各地要合理使用好资金,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益,防止资金、项目安排重复交叉或支持缺位,做到精准发力,把资金用到最急需、最紧迫、最薄弱的地方,把钱花在“刀刃”上;要统筹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等项目资金使用,提高各类资金使用的综合效果。

三要强化合理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各地一定要量入为出,从实际情况出发,坚持安全实用、功能齐备、勤俭办学和节约用地的原则,根据教学点、村小的规模和实际需要,科学适度安排建设内容,要充分利用现有校舍和设备资源,缺什么补什么,规范操作。不允许集中财力搞“重点校”或“示范校”建设,更不能安排按照当地布局调整规划拟撤并的学校或不具备项目实施条件的学校。同时,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要分轻重缓急,解决急需,分步实施,优先建设改造最基层的教学点、村小,特别是一些山区、贫困地区的教学网点。这些教学网点尽管生源少、成本高,但为了当地群众的子女能就近上学,一定要坚持办下去,并且要办好。

四要强化监督检查。省政府已经把农村义务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作为重点内容,纳入市县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各设区市政府要开展定期巡查,监督和指导基层始终把工程质量摆在首要位置,严格按照标准规范,严格执行建设改造程序,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绝对不能出现“豆腐渣”工程。要抓紧组织相关部门开展验收考评工作,对所有工程项目进行全面验收检查,确保建设成为廉洁工程和放心工程。要严肃财经纪律,有关部门要适时组织评估,对贪污、截留、挪用资金以及举债建设、项目管理失职渎职等违纪违规问题要“零容忍”,决不姑息,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要以对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高度负责、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真正把这项民生工程抓实抓好。

三、全面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全面改善农村最基层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最终目的是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在提高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硬件水平的同时,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努力提高农村学校师资水平和教育教学管理能力,提升农村教育的“软实力”。

一要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教育工作的根本目标。各地各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以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要加强德育课程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江西厚重的红色文化、绿色生态文化和赣鄱历史文化等融入中小学德育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努力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要开齐开足音、体、美课程,配齐农村学校的音体美教师,特别要加强村小和教学点对学生音、体、美的教育,提升青少年审美和人文素养。要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努力为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二要切实办好村小和教学点。村小和教学点是农村边远贫困地区学生平等受教育权利的保障,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要真正把村小和教学点办好,仅仅实施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是不够的,各地要明确系统推进的思路。一方面,要科学规划布局,依法调整学校网点。各地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处理好提高教育质量和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关系,科学规划学校布局,保留并办好必要的教学点,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确保不因学校撤并引起学生辍学;要认真执行学校网点布局规划,严格布局调整程序,审慎从严控制学校撤并,确有必要调整的,必须充分听取家长、师生、村民组织以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另一方面,要建立保障村小和教学点正常运转的长效机制。要推进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边远地区小学、特别是教学点倾斜;要认真执行省定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对于不满100名学生的村小和教学点,以100名学生为基数下拨生均公用经费;要进一步完善农村边远地区义务教育经费的拨付方式,实行全过程检查,确保资金到位。

三要积极推进校长轮岗教师交流。实行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是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有效提升农村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举措。各地要根据全省统一部署,不断完善教师“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和师资统筹配置机制,规范有序组织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要建立完善包括考核、档案、跟踪问效在内的管理机制,加强对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常态化、制度化指导。要把组织优秀校长、骨干教师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超编学校向缺编学校流动作为交流轮岗的重点,推进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共同发展,不断提高师资配置效益,整体提升义务教育质量。

四要大力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教育信息化是加快知识传播、扩大资源覆盖、降低办学成本的有效手段,对解决农村地区薄弱学校的办学困难、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具有独特优势。各地要进一步明确教育信息化建设方案,充分利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及全面改善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稳步推进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特别是要为村小和教学点配置数字教育资源接收和播放设备,配送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努力做到全覆盖。在扩大基础设施全覆盖的同时,要切实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扩展教学的手段和范围,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帮助农村地区师生便捷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有效提高农村地区教育教学水平。◆

猜你喜欢
村小教学点建设工程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规范农村教学点办园行为的实践与探索
教学点如何由“痛点”变“亮点”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村小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
电网建设工程通用造价管理模式探讨
村小支持行动
——把关注点延伸到基础教育的“神经末梢”
村小消失后对农村文明的不利影响
关于办好农村小学教学点问题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