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uster喉罩引导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

2015-03-19 00:11朱晓军朱海蓉钱梅花尉迟海琴
海南医学 2015年20期
关键词:声门喉罩插管

朱晓军,朱海蓉,陆 磊,钱梅花,尉迟海琴

(泰兴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 泰兴225411)

BlockBuster喉罩引导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

朱晓军,朱海蓉,陆 磊,钱梅花,尉迟海琴

(泰兴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 泰兴225411)

目的探讨BlockBuster喉罩引导气管插管的作用和效果。方法选取困难气管插管患者11例,在全麻诱导下插入BlockBuster喉罩,经喉罩引导插入钢丝加强型气管导管,计算插管成功率,观察插管效果和术后插管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采用本方法均完成气管插管,成功率为100%。喉罩插入时间16~27 s,插管时间18~113 s,平均47.6 s。结论BlockBuster喉罩插入简便,引导气管插管成功率高,插管时间短,用于困难气道时引导气管插管值得推广。

BlockBuster喉罩;引导;气管插管

气管插管是临床麻醉医师应当熟练掌握的重要技术之一,但是由于部分患者气管插管操作路径存在明显的解剖学异常,常会导致气管插管困难和失败。有时检查基本正常的患者,也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插管困难。困难气管插管给患者围手术期安全带来巨大的风险[1]。由于目前的气道评估方法难以完全有效地预测困难气管插管,因此如何处置快速麻醉诱导后发生的困难气管插管,更是麻醉医师面临的挑战。插管型喉罩气道(ILMA)是一种为正常或异常气道患者指引盲插而特殊设计的新型器械,BlockBuster喉罩(鸣人喉罩)是2013年新上市的一款国产多功能插管型喉罩,我院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对11例困难气道患者采用BlockBuster喉罩引导完成气管插管,均取得成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1例患者,男性5例,女性6例,ASAⅠ~Ⅲ级,年龄41~79岁,体重47~92 kg,张口度>3cm。手术类型包括:神经外科手术2例,扁桃体手术1例,脊柱手术2例,普外科手术5例,妇科手术1例。术前怀疑为困难插管者4例,其中Mallampati分级为Ⅲ级者2例,Ⅳ级者2例。术前未知、麻醉诱导后发现的困难插管患者7例。麻醉诱导后应用Macintosh喉镜显露喉部结构进行Cormack-Lehane分级(C-L分级,Ⅰ级,可完全显露声门;Ⅱ级,可看到后半部分声门;Ⅲ级,仅能看到会厌;Ⅳ级,看不到会厌)[2]。Ⅲ~Ⅳ级气道为困难气道。11例病例均经有5年以上麻醉经验的主治医师应用Macintosh喉镜气管插管3次失败,C-L分级Ⅲ级8例,Ⅳ级3例。其中2例改用光棒插管失败,6例应用帝视内镜插管失败(2例直接用帝视内镜插管,4例在直接喉镜暴露下应用帝视内镜插管),全部改用BlockBuster喉罩引导气管插管。

1.2 操作方法 发现困难插管,吸出口咽部分泌物,置入口咽通气道,面罩加压通气维持氧供。根据体重选择BlockBuster喉罩,30~50 kg选择3号,50~70 kg选择4号,>70 kg选择5号。选取大小合适的BlockBuster喉罩,利多卡因胶浆充分润滑喉罩罩体,抽出罩囊内气体,以中位入路法徒手插入喉罩,罩囊充气,使罩囊内压力控制在50~60cmH2O(1cmH2O=0.098 kPa),接呼吸回路手控通气良好(气道峰压>25cmH2O时无漏气或轻微漏气)。如果有胃胀气经食管引流口插入胃管胃肠减压。应用钢丝加强型气管导管,ID6.5~7.0 mm,预先将气管导管接头拧松方便取下。导管外壁涂抹利多卡因胶浆使其充分润滑,插入喉罩通气管内,上下提拉数次以降低通气管内壁摩擦力,使患者头后仰,下颌过伸,将气管导管缓慢推进至合适深度。如遇阻则轻柔旋转气管导管,感觉有轻微落空感即为通过声门,此时继续插入导管将很顺畅。若上法插管阻力较大,可接呼吸回路正压通气,使会厌离开声门,利于导管进入气管。听诊和检测PETCO2波形确认气管导管位于气管后,取下导管接头,喉罩抽气,用推杆顶住气管导管,退出喉罩,固定气管导管行机械通气。

1.3 观察指标 记录喉罩插入时间(从喉罩通过门齿到通气良好)、气道密封压、插管时间(从气管导管插入喉罩到气管导管进入气管内适当深度并通气良好);记录帝视内镜观察情况;观察喉罩拔除后是否存在返流及喉罩黏染血液情况;记录术后24 h内咽喉痛和声音嘶哑的发生情况和恢复情况。计算喉罩引导气管插管成功率。

2 结 果

11例患者插入喉罩均顺利,喉罩插入时间(从喉罩通过门齿到通气良好)16~27 s,气道密闭压(34±5.7)cmH2O。采用喉罩引导法均完成气管插管,成功率为100%。插管时间(从气管导管插入喉罩内到气管导管进入气管内适当深度并通气良好)18~113 s,平均47.6 s。其中一次性顺利插入3例,旋转导管插入5例,加压通气后插入3例。11例中有5例在插管前先用帝视内镜顺喉罩弧度插入观察声门,1例声门清晰可见,3例声门偏移中轴线并有水肿或渗血,1例声门位置较高,会厌肿胀渗血,可见声门后联合。退出喉罩时间5~12 s。喉罩拔出后5例黏染血液,均未见返流物。术后随访6例咽喉疼痛,2例声音嘶哑,经雾化吸入治疗于1周内症状消失。

3 讨 论

人工气道是麻醉医生围术期维持患者基本生命功能的生命线,建立人工气道时准备不充分或处理不恰当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因此麻醉前访视应仔细评估气道[1]。当气道评估貌似正常,而快速诱导后发现困难插管时,更是对麻醉医师的巨大考验。术前预测到的插管困难,可以应用清醒插管或快速诱导插管。但清醒气管插管费时、费力,患者又因痛苦不适难以配合,多次尝试也有可能导致气道损伤甚至通气困难。插管困难解决方法常用的有视频喉镜、可视管芯(如帝视内镜等)、纤维光导喉(支气管)镜、光棒、硬质气管镜等。其中纤维光导支气管镜是目前解决困难气管插管最可靠和最有效的工具之一[3],但设备价格昂贵,又需专门训练,目前难以在基层医院常规开展;如表面麻醉效果不佳,操作不够熟练,或咽喉部有血液或分泌物遮挡视野,均会明显降低成功率。各种可视插管工具在插管路径有血液或分泌物时,尤其是经反复插管咽喉部有水肿或血肿时,难以识别正确的解剖位置,均降低插管成功率。而且在困难插管过程中常常会停止通气,增加缺氧风险。

喉罩是英国医生Brain于1981年研制的一种人工气道,经过30多年的不断研发完善,品种繁多,现已发展为密封压更高、可经食管引流和可引导插管二合一喉罩以及SEBS材质无无需充气的i-gel喉罩。BlockBuster喉罩(鸣人喉罩)是2013年新上市的一款国产多功能插管型喉罩[4],被称为第四代喉罩,具有管壁柔软、置入方便、食管引流功能、密封性能出色以及引导插管简单的特点。既可以在气管插管困难时保障通气和氧合,又可以经喉罩进行气管插管。该喉罩通气管短粗,无会厌栅栏,方便纤支镜、帝视内镜等可视工具检查,插管成功后易于退出喉罩。其设计有多项精巧之处:通气管扁圆形,可避免出现过度弯曲和打折;双管喉罩的设计则有助于减少误吸。罩体背侧气囊设计有助于提高密封性能(平均密封压超过30cmH2O)和减少误吸。通气管出口带有斜坡,有助于引导气管导管指向声门。目前有3、4、5三种型号可供选择,最大可通过ID8.0 mm气管导管。该喉罩临床应用时间较短,从研制者的经验来看,采用其配套的特制气管导管,气管插管过程柔和顺利,盲探插管成功率超过90%,纤支镜引导插管成功率接近100%,学习曲线较短、易于掌握。帝视内镜等可视工具可以对喉罩位置快速定位,从而实现喉罩与声门的正确对位。虽然BlockBuster喉罩用其配套的特制气管导管插管更有优势,但本研究显示普通钢丝加强型气管导管也能达到相似的效果,而且导管越细插入越容易,从而避免反复试插导致的喉部损伤。从本研究有限的数据来看,BlockBuster喉罩引导插管用于困难气管插管具有相当的优势:既能保证氧合,防止在困难插管时紧急慌乱的状态下发生低氧血症,从而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又有较高的引导气管插管成功率,尤其是盲探插管有较高成功率,保障了在不适宜用喉罩通气进行手术的情况下更安全地开展手术麻醉。BlockBuster喉罩操作简便,引导气管插管成功率高,插入时间短,是气道管理安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较为理想的器具,BlockBuster喉罩用于困难气道时引导气管插管值得在临床麻醉中推广。

[1]朱晓军,陆 磊,朱海蓉.复尔凯鼻胃管引导逆行气管插管术的临床应用[J].中国急救医学,2010,30(6):546-547.

[2]郭曲练,姚尚龙.临床麻醉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9.

[3]李义贤,林志强,李喜荣,等.逆-顺联合引导法用于困难插管的临床研究[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4,20(2):90-91.

[4]高 学,魏 威,田 鸣.声门上气道工具[M]//邓小明,姚尚龙,于布为,等.现代麻醉学.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034.

R653

B

1003—6350(2015)20—3084—02

2015-03-03)

10.3969/j.issn.1003-6350.2015.20.1122

朱晓军。E-mail:13852885922@163.com

猜你喜欢
声门喉罩插管
支撑喉镜声门区暴露困难影响因素的logistics分析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比较3号和4号Supreme喉罩在50~60kg女性患者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尴尬的打嗝
应用普萘洛尔救治声门下血管瘤患儿的护理
支撑喉镜显微手术两种体位声门暴露程度的比较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探讨第三代喉罩在腹腔镜胆囊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两种气管插管方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抢救中的比较
双管喉罩在COPD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