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D植入前后反复心室电风暴一例

2015-03-19 09:17旭,李波,冯怡,刘
海南医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电复室速窦性心

赵 旭,李 波,冯 怡,刘 杰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ICU1、心血管内科2,湖北 十堰 442000)

ICD植入前后反复心室电风暴一例

赵 旭1,李 波2,冯 怡2,刘 杰1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ICU1、心血管内科2,湖北 十堰 442000)

心室;电风暴;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

电风暴又称交感风暴、室速风暴、ICD风暴、儿茶酚胺风暴[1]。2006年“室性心律失常的诊疗和心源性猝死预防指南”首次对“电风暴(ES)”明确定义为24 h内自发2次或2次以上的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速和或室颤,通常需要电转复和电除颤紧急治疗的临床症候群[2]。随着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出现,ES现在定义为24 h内3次以上室速/室颤不同事件的发生,需要除颤器的干预(抗心动过速起搏或电击)[3-4]。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51岁,因“发作性胸痛半年,再发伴意识丧失1次”于2013年5月27日入院。既往有慢性浅表性胃炎、胃溃疡病史,有“糖尿病”病史13年,目前使用诺和灵30R早26 U、晚22 U皮下注射,血糖控制欠佳。入院查体:血压(BP)130/90 mmHg(1 mmHg= 0.133 kPa),神志清楚,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率74次/min,可闻及早搏,心音有力,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腹软,剑突下深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双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无水肿。门诊资料:2013年5月26日于当地医院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频发室性早搏。2013年5月28日我院心脏彩超示:升主动脉增宽,左房扩大[主动脉内径(AO)升部35 mm,AO窦部38 mm,左房内径(LA)前后38 mm,舒张末期内径(LVd)前后51 mm,右房内径(RA)35 mm,左右心室内径(RV)35 mm,室间隔厚度(IVS)11 mm,左室后壁厚度(LVPW)11 mm,左室射血分数(LVEF)60%,缩短分数(FS)30%,E峰与A峰比值(E/A)>1]。胸部CT示:右肺中叶索条影。血常规示:白细胞(WBC)12.13 g/L,中性粒细胞(N)77.5%,血小板(PLT)364 g/L。动态心电图(Holter)示:窦性心律,偶发房性早搏(单发9次),频发室性早搏(单发813次),ST-T改变,心率变异性(HRV)三角指数降低。动态血压监测(ABPM)示:白天平均血压136/93 mmHg,晚上平均血压136/92 mmHg,全天平均血压134/96 mmHg,全天共有16次收缩压高于正常,最高163 mmHg,全天舒张压共有28次高于正常,最高达120 mmHg,大部分时间段高于正常。

入院后给予抗心律失常、营养心肌(葛根素注射液、极化液)、降脂(立普妥)、抗聚(拜阿司匹林)、降糖(诺和灵30R)、抑酸护胃促胃肠动力(泮托拉唑、铝镁加、莫沙必利)、降压(洛丁新、氨氯地平)等对症支持治疗。急查肌钙蛋白、脑钠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未见明显异常。患者于2013年5月27日临晨3:50左右出现胸部不适,急查心电图提示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率240次/min左右,血压维持在130~140 mmHg,患者精神状态差,有小便失禁,立即予以可达龙75 mg静推后,行200J双向波同步电复律,未能成功转复,再次予以200J双向波同步电复律后,转为窦性心律,复查心电图可见有频发的室早,同时给予果糖静滴营养心肌治疗,可达龙持续静脉泵入。其后反复发作室速,入院6 h发作室速5次,电复律4次,最后一次室速电复律不能转复,考虑患者室速反复发作,电复律效果不佳,且有心肌损伤,给予25%硫酸镁20 ml稀释成50 ml液体缓慢静推,约推注10 ml左右转复为窦性心律。患者入院后48 h内反复发作室速近20次,对电复律产生严重恐惧心理,每次发作拒绝电复律,静推硫酸镁可转复,故停用可达龙静脉泵入,改为可达龙200 mg,3次/d,给予25%硫酸镁40~60 ml+0.9%氯化钠液500 ml静滴,室速发作时静推硫酸镁,室速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明显减少。2013年6月5日20:20患者再发室速3次,心室率218次/min左右,给予25%硫酸镁针20 ml+0.9%氯化钠液30 ml缓慢静推后转复为窦性心律,给予25%硫酸镁40 ml+0.9%氯化钠液500 ml缓慢静滴。由于室速反复发作,患者及家属产生严重焦虑恐惧。经与患者家属沟通后于2013年6月7日腔内电生理检查+ICD起搏器植入术:放电数次后未诱发出室性心动过速,遂终止放电。局麻左锁骨下局部皮肤,切开皮肤制作囊袋,植入Medtronic MARQUIS VR 7230CxICD起搏器,心电监护见起搏感知功能良好,缝合局部皮肤,包扎伤口。体外遥控诱发室颤,起搏器除颤功能良好,设置各参数。

患者行射频消融+ICD起搏器植入术后安返病房,术后当日21:00至22:30共发作6次室速,均由ICD自动放电除颤。患者情绪较紧张,心率波动于100~110次/min间,为窦性心律,心电监护示频发室性早搏。给予异搏定、硫酸镁、安定静推后静滴门东氨酸钾镁、硫酸镁等处理后未再发室速,可间断入睡。心电监护示室性早搏较前减少。次日查看患者时室速再发,ICD再度发电一次,患者精神萎靡,自诉起搏器发电更加痛苦,坚决要求取出ICD,经评估患者病情后暂停ICD除颤功能,给予倍他乐克缓释片90 mg,1次/d,给予维拉帕米40 mg,3次/d口服。患者术后焦虑严重,经请神经内科会诊后给予阿普唑仑、帕罗西汀口服,给予舒必利静滴。其后近1周无明显心悸再发,精神状态好转,2013年6月15日患者再发心悸1次,静推硫酸镁后缓解。经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开启ICD除颤功能,同时开启超速抑制,上调除颤频率,后患者病情逐渐缓解,精神状态逐渐好转。2013年6月26日Holter回报示:窦性心律(平均69次/min),偶发房性早搏(单发8次),偶发室性早搏(单发400次,成对2对),起搏器功能正常,ST-T改变,心率变异性轻度降低。故予以办理出院手续,院外患者坚持服用倍他乐克50 mg,2次/d,维拉帕米40 mg,3次/d至今,无心悸再发,起搏器程控提示起搏器各参数正常,无快速性心律失常记录,无ICD放电。

2 讨论

电风暴的发病率尚无流行病学资料。电风暴的病因包括心肌缺血、离子通道病、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药物诱发、ICD植入后、原有心脏病恶化等。电风暴一旦出现致死致残率极高,急性期合理处理可为后期治疗提供时机,电复律/电除颤是终止电风暴的药效措施,但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电风暴发作。电风暴的治疗首先要去除促发因素,纠正电解质紊乱、改善心肌缺血、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拮抗剂的使用等。射频消融术和或ICD植入+药物治疗为治疗根本。

目前认为交感神经激活、过度兴奋与电风暴密切相关,2006年ACC/AHA/ESC“室性心律失常的诊疗和心源性猝死预防指南”指出:β受体阻滞剂是治疗电风暴最有效的方法。当β受体阻滞剂效果不佳时联合胺碘酮抑制复发性室速/室颤效果优于单用β受体阻滞剂[5]。胺碘酮短期使用安全有效,但胺碘酮长期使用有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肝功损害、角膜碘沉着、肺纤维化等不良反应,限制了胺碘酮的长期使用。郭成军等通过动物实验认为希浦系统传导异常参与心室电风暴形成[6]。维拉帕米通过慢钙电流,减少心室或浦氏纤维的触发性心律失常,对于有极短联律间期引发的室速/室颤,电转复或常规治疗无效的室速有特效[5]。同时硫酸镁治疗各种心律失常时有报道,考虑与镁离子阻断交感神经递质传递,降低神经兴奋性,抑制心肌细胞应激性、传导性,稳定细胞膜,延长不应期,扩张周围小动静脉,减轻心脏负荷,使心电趋于稳定,从而起到抑制异位快速性心律失常有关。

本例患者反复室速风暴,ICD植入前后反复发作,频繁电复律使患者造成极大精神心理创伤。电风暴治疗为综合治疗,必须纠正促发因素,同时抗交感神经、抗心律失常、调整ICD参数治疗。ICD术后定期随诊、程控尤为重要。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精神焦虑等因素也可促发电风暴发生,故需关注患者精神心理变化,加强引导、开导患者,必要时可给予抗焦虑治疗。交感神经激活在电风暴发作中起着重要作用,进一步巩固了β受体阻滞剂在治疗电风暴中的地位,同时心交感神经阻滞不失为一种更为有效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

[1]范晓霞,柳 茵,刘维军,等.心室电风暴的认识及其临床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1,32(2):257-259.

[2]汪康平.心室电风暴[J].临床心电学杂志,2007,16(5):395-399.

[3]Krahn AD,Lee DS,Birnie D,et al.Predictors of short-term complications after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 replacement:results from the Ontario ICD Database[J].Circ Arrhythm Electrophysiol,2011,4(2):136-142.

[4]刘 鹏,郭继鸿.电风暴的治疗新进展[J].医学综述,2014,20(2): 271-273.

[5]朱菲白,吴立群.植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患者的电风暴[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0,37(2):94-96.

[6]郭成军,吕树铮.心室电风暴机制与起搏作用试验观察[J].中国心脏起搏及心电生理杂志,2006,20(2):111.

R541.7

D

1003—6350(2015)05—0768—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5.05.0275

2014-06-01)

刘 杰。E-mail:28799898@qq.com

猜你喜欢
电复室速窦性心
非缺血性心肌病室速导管消融治疗进展
初始能量双相电复律转复房颤进展
窦性心动过缓是怎么回事?
微伏级T波电交替在急性心肌梗死不同再灌注时间中的临床意义
二尖瓣置换术后孕妇房颤电复律1例
合并室性心动过速的流出道室性早搏体表心电图特点
一例室速患者床边除颤的护理进展
快速心律失常50例紧急电复律的疗效
窦性心率震荡在不同罪犯血管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
黄永生教授治疗窦性心动过缓验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