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副词“都”触发预设举隅

2015-03-19 14:39佟淑玲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重音副词句式

佟淑玲

(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判定汉语高频副词“都”是否触发预设、何种情况触发预设、何种情况又不触发预设及触发怎样的预设等问题,必须明确预设及其触发语的定义,同时依据预设触发语的特征加以断定。

一、预设及其预设触发语

1892年,德国逻辑学家弗雷格(Friedrich L.G.Frege)最早提出预设(presupposition)这一概念。他认为,预设与“意义和所指”理论密切相关。任何命题若有意义,其中的名词性成分必定有所指,而名词性成分的所指意义不是命题本身的意义,是根据命题推导得出的,这一所指意义称为预设。例如:开普勒死于贫困之中。这个命题能成立的预设是:存在开普勒这个人。[1]103从语言学较度看,若要语句成立,那么其中的名词性成分必定有所指,而且名词性成分的所指意义是从句子中推导得出的,并非句子本身的意义,这种意义称为预设。而后,不断有学者致力于预设的研究。迄今,学界仍未达成共识,总体可归纳为语义预设、语用预设[2]134-144、语义语用预设三种观点。但有关定义仍面临一定问题,如从预设真值关系角度定义预设,将预设的真假与命题的真值有无对应起来,事实上,很多实例证明,即使预设为假,命题的真值依然存在。同样尴尬的还有:否定检验法的行之无效等;语用预设的“共知性”提法不很准确,“适宜性条件”概括过于宽泛等;语义语用预设堪称面面俱到,却又让我们对预设难以有明确的认识。①我们赞同预设是语义的,但反对以往定义预设的角度,主张重新定义预设:预设是可以从句子本身推出的、隐藏于句中的意义,是言者支撑自己话语得以表达的一种主观设定。②

关于预设触发语的定义,有“产生”[3]37和“引导”预设两种看法[4]22-23,我们同意后者。所谓的预设触发语,是指能够引导受话人推出句子预设的词语。靠什么引导?靠的是“词语自身的意义或功能”,这也是预设触发语的特征之一,而“游离性”是预设触发语的另一特征。以下我们根据预设、预设触发语的定义及预设触发语的特征来考察汉语副词“都”在“都XP了”及比字句中是否触发预设、触发怎样的预设等问题。

二、“都”在“都XP了”句式中触发预设

(一)“都XP了”句式意义及其预设

结构式“都XP了”中的“都”轻读,XP可以是NP、VP或AP。例如:

(1)都冬天了,春天还会远吗?

(2)都倒塌了,没法再救了。

(3)饭都凉了,快吃吧!

这类表达式,李文浩认为有“已然、对已然性的强调、对已然事态极端性的强调”等多重意义[5]96。我们认为“已然”性是“XP了”表达的,如:

(4)冬天了,但是冬天还没到。

例(4)不能说,原因在于这里的“了”表示新事态、新变化,“冬天了”自然能表达“已然”意义。另须说明的是,有的“都XP了”并非表达“对已然事态的强调”,如:

(5)都咸了,还放盐。

(6)都大了一号了,怎么还夹脚。

根据物尽其用原则[6]388,(5)(6)两例的“了”是其扩展功能,并非完整体。需要强调的是,“对已然性的强调”也好,“对已然事态极端性的强调”也罢,都可以概括为“对某事物达到某种程度的强调”。值得指出的是,这种“程度”涵盖多个领域,内部有不同的层级,而且这种程度的级别带有主观性。如此,其预设为“言者主观上认定某事物达到一定的程度。”

(二)“都”在“都NP了”中触发预设

依据预设及其触发语理论,可以断定“都”在“都NP了”中触发预设,例如:

(7)——你多大了?

——都三十岁了。

(8)——他现在是什么职称?

——都讲师了。

上两例中,“都”表达主观程度意义[7]504-505。据此意义,可推知答句的预设分别是:言者主观上认定“三十岁已经达到很大的年龄”“讲师已经达到较高的职称”。试比较不会用“都”的答句:

(7')——三十岁了。

(8')——讲师了。

而“三十岁了”“讲师了”已经不再有上述预设。其预设为“之前没到三十岁”“之前不是讲师”。这一预设是依据“了2”“新事态”的表义,推导得出,显然此时“了2”为触发语,用上“都”后,则“都”成为触发预设角色。通过有无“都”的答句对比,我们可以打消“都NP了”中“了2”触发预设的疑虑。以下依据预设触发语的特征检验“都”触发预设的资格。

预设触发语的特征之一是据其“词语自身的意义或功能”能推导出预设,前述预设的推导过程证实“都”是符合的。“游离性”是预设触发语的另一特征。所谓游离性,是指预设触发语必须独立于预设命题之外。据前述例句的预设不难看出,“都”也符合预设触发语的游离性特征。

还需说明的是,“都三十岁了,还不结婚。”预设三十岁一般应该结婚。从语篇角度讲,此时的预设是整个复句结构框架触发的,参见李慧姝、吴为善的论证。[8]452而“都三十岁了”的预设“三十岁已经达到了很大的年龄”是“都”触发的。该句式内部分为两个层次,里层为“NP了”,外层为“都NP了”;里层预设为“了2”触发,外层或整个句式的预设则为“都”触发。总之,“都NP了”句式中“都”具备触发预设的语义条件,且符合预设触发语的特征。我们据此断定,“都NP了”中的“都”作预设触发语。

(三)“都”在“都VP了”“都AP了”句式中触发预设

根据上述验证“都”触发预设的思路,同样可证得“都”在“都VP了”“都AP了”中触发预设。例(2)(3)中,“都”触发的预设分别是“倒塌达到一定的程度”“饭凉达到一定的程度”。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探讨的是“都”在“都XP了”中触发预设,这就需要我们注意两点:其一,有时候形式上的“都XP了”镶嵌在“连字句”中,整体上看属于连字句范畴,不在我们讨论范围。如:

(9)我都三十岁了。

(9)例中,若重音在“我”上,则我为强调焦点,处在一个等级序列的低端,可以看作是省略了“连”的连字句。

其二,我们讨论的是“都”在“都XP了”中触发预设,而“都XP了”往往不能自足,需要后续句或先行句与之配合运用。整个复句的预设有两种可能:一种,先行句或后续句是肯定形式,符合正预期的语用心理,整个复句没有预设。如例(10);一种,先行句或后续句是否定形式,符合反预期的语用心理,整个复句预设“NP了该VP或具备AP的属性”,如例(11)。但这不影响“都XP了”分句的预设,也不影响“都”对其预设的触发,因为“都”的语义为其提供了触发预设的条件,同时“都”又符合“游离性特征”。

(10)都大姑娘了,该懂规矩了。

该懂规矩了,都大姑娘了!

我心里说,嫖客和妓女还还价呢,我凭什么装绅士?把脚边的行李扔上车,在后座坐好。女孩把厂牌还给我,车子动了。

(11)都大姑娘了,还这么不懂规矩。

还这么不懂规矩,都大姑娘了。

三、“都”在比字句中触发预设

(一)比都句的句式义与预设

当比字句中有“都”出现时,可以码化为X比Y都A,或者X都比YA,其中A为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我们称为“比都句”。例如:

(12)我比你都高

(13)我都比你高

例(12),句子的断言意义为我很高,“都”在这里表达“强调语气”,整个句式表达对“我比你高”的强调,其预设为“我一般不会比你高”,而事实上是“我比你高”,所以值得强调,其表义为“我高到一定的程度”,即“X”“A”到一定的程度。“X比Y都A”的预设,通过例(14)(15)能得到更清楚的说明。

(14)穿上高跟鞋比你都高了,你要怎样?走在路上挽着你手的是一个高你一个头的PLMM的话,100个人99个都会觉得极不协调的。

(15)A:你儿子多大?

B:12岁。

例(14)中“比你都高了”是省略了“X”的“X比Y都A”句式。通过对帖中全文的阅读,我们获知“你(男方)”并不高,才1.62米(参见:wo爱我jia对“我是个矮子,可我确嫌女友矮”的回帖2009-05-21)。很显然这里的“比你都高”并不预设“你很高”,而是预设“女方一般不会比男方高”。而事实超乎一般,这与主观预期形成反差,故而用“都”加以强调。例(15),根据常识,12岁的孩子一般不会比大人高,而事实上比大人高,所以“比都句”预设“你儿子本应不会比我高”。

例(13),当重音在“我”上时,“我”处在一个等级序列的低端,可以看作是省略了“连”的连字句,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当重音在“你”上时,其预设同例(12),“我一般不会比你高”,即“X一般不会比YA”。

综上所述,“比都句”句式意义为:言者主观认定“X”“A”到一定的程度,其预设为“X一般不会比YA”。

(二)比都句中“都”触发预设

1.比都句中比字结构不触发预设

季安锋从比字结构的有无角度,证明了比字结构不触发预设。其实,也可以根据触发语的“游离性”特征加以证明。预设触发语的“游离性”特征要求预设触发语不能包含在预设命题中[3]38-39。通过前面论述得知,“比都句”的预设为“X一般不会比YA”,含有比字结构,显然,“比都句”中比字结构不符合预设触发语的游离性特征,故而不触发预设。

2.“都”在“比都句”中触发预设

前述“比都句”预设的推导过程,说明“都”具备触发预设的语义条件,同时“都”不在预设“X一般不会比YA”中,完全符合触发语的特征,因而,“都”在“比都句”中触发预设。值得一提的是,“X比Y都A”与“X比Y还A”“X比Y更A”等句式形式上的不同只在于“都”与“还”和“更”。事实上,形式上的不同、意义上的微姝,皆因三者同是句式的预设触发语(“还”“更”触发预设比较[3]75),但触发的预设不同。以下通过对比“都”“还”“更”等在比字句中触发预设的差异来进一步诠释“都”在“比都句”中触发预设的情况。

程度副词“还”在比字句中作预设触发语,其位置往往与“都”相同,如例(12)中的“都”可替换为“还”,即:

(16)我比你还高。

例(16)预设“你很高”,句子表意为“我更高”;而例(12)中“都”不表程度,而表达一种语气,句子预设“我应该不会比你高”,表意为“我出乎意料的高”。可见,两例表意的微殊正是“都”与“还”表意功能以及触发预设的不同所致。二者触发不同的预设,还可以通过以下两组实例对比获得说明:

(17)A女儿比妈妈还年轻。 (18)A姐姐比妹妹还高。

B女儿比妈妈都年轻。 B姐姐比妹妹都高。

(17)(18)例中A一般可以说,而B不能说,因为“还”在例子中触发的预设“妈妈很年轻”“妹妹很高”合常理;而“都”触发的预设“女儿一般不会比妈妈年轻”“姐姐一般不会比妹妹高”不合常理。

比字句中,同样能出现在“都”“还”位置的还有程度副词“更”,如:

(19)我比你更高。

这里“更”触发的预设有两种情况:其一,重音在“更”上,则与“还”触发预设相同,即“你很高”;其二,重音在“我”上,则触发预设为“有人比你高”。而“我比你都高”如果考虑到重音,“都”其实也能触发两种不同的预设:其一,重音在“你”上,触发预设为“我应该不会比你高”;其二,重音在“我”上,则句子变换为“我都比你高”。这种形式的“都”是不能与“更”互换的,而且其触发的预设也与先前“更”触发的预设完全不同,此时句子表达“我是最不可能比你高的人,都比你高”,故而“都”触发“你不高”的预设。值得说明的是,这时句子可以看作是省略了“连”的“连都句”,“连都句”中“都”与“连”共同触发预设。上述“都”与“更”触发预设的不同,决定二者不可替换,这对对外汉语中“都”“更”等副词的教学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四、余论

本文主要从“都”的特定语义出发,揭示其在特定语境中触发预设的几种情况。事实上,一方面,即使语法形式有触发预设的语义条件,在一定语法条件下,其又可能不触发预设。例如:

(20)A他又来了。

B他来了又来。

(20)中A、B的“又”都表示“重复”,同样具备触发预设的语义条件。但是,前者能触发预设,后者不能。原因在于,后者“又”处在一个紧缩复句中,单句中“又”触发的预设,在这里已经成了句子表达的内容。而且,B本身是没有预设的。

另一方面,不是所有的句子都有预设也不是所有的预设都有预设触发语。例如:

(21)老张是教师。

(21)可以有两个预设。其一,存在老张这个人;其二,存在教师这种职业。但是句子不存在触发预设的角色。

“都”作为预设触发语的正负分布情况是我们继续研究和进行实践检验的目标。本文只是就“都”的某个语义,讨论其是否触发预设及触发怎样的预设等问题。对于“都”的复杂语义功能及其所处的复杂语境而言,谈其触发预设问题也只能是管中窥豹。

[注 释]

①详见季安锋《预设触发语研究》(南开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许光灿《现代汉语中几类预设触发语研究》(南开大学2014博士论文)等论述。

②参见王宗炎《语言学:它的历史、现状和研究领域》(《外语教学与研究》1988年第4期),石安石《论语素的结合能力与一用语素》(《语文研究》1993年第1期),徐盛桓《“预设”新论》(《外语学刊》1993年第1期),马宁《现代汉语预设触发语研究》(吉林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丁爱群《预设的触发语研究》(《长治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孙玩文《现代汉语预设的意义类型、触发语及其关系研究》(暨南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等都认为预设应是语义概念。

[1]弗雷格.论意义和意谓[C]//弗雷格哲学论著选辑.商务印书馆,1992.

[2]索振羽.语用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季安锋.预设触发语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09.

[4]许光灿.现代汉语中几类预设触发语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4.

[5]李文浩.基于突显观的构式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1.

[6]刘丹青.论语言库藏的物尽其用原则[J].中国语文2014(5).

[7]徐烈炯.都是全称量词吗?[J].中国语文,2014(6).

[8]石慧敏、吴为善.隐性语义等级序列的激活机制及其语篇整合效应[J].世界汉语教学,2014(4).

猜你喜欢
重音副词句式
单词重音
副词“好容易”及其词汇化成因
韩国语副词“더”与汉语副词“更”“再”的对应
重音在“文学作品朗读”中的运用
例析wh-ever句式中的常见考点
维吾尔语词重音的形式判断
浅谈语句重音的把握
特殊句式
副词和副词词组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