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F-FDG PET/CT显像结合MR对颅内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2015-03-19 19:51缪蔚冰
哈尔滨医药 2015年1期
关键词:体部原发灶占位性

张 颖,陈 曦,缪蔚冰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福建福州350005)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2014年8月至2015年5月我院治疗的颅内占位性病变行颅脑及体部PET/CT显像30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为25~73岁,平均年龄55.7岁。所有患者均行MRI检查,并经手术、内镜或穿刺病理学证实。

1.2 仪器和方法:显像剂为18F-FDG(放化纯度大于95%),由福建省立医院和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提供。患者检查前禁食6h以上,以罗氏血糖仪(试纸型),检测血糖水平均在正常范围,按体重注射18F-FDG(0.1mCi/kg),给药后平卧休息60min,进行颅脑及体部显像。显像仪器采用Siemens BiographmCT-s(64)型PET/CT。采集体部:仰卧位,双手上举置于头部。CT扫描:140kv,200mA,层厚 5mm;PET扫描:3D采集模式,常规扫描一般采集5~7个床位,2min/床位。采集头部:仰卧位,双手置于体部两侧,CT扫描参数:140kv,370mA,层厚5mm;PET扫描:3D采集模式,1体位,采集5min。所有患者的PET/CT显像结果均经2名以上有经验的核医学医师共同阅片。意见不统一时,由多位医师协商讨论确定诊断结果。

MRI采用SIEMENS 3.0TMAGNETOM Verio system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头颅16通道相控位线圈,常规行FLASH 2D T1WI,TSET2WI、DWI,其中 18例行增强扫描。所有 MR图像均由2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师诊断。

1.3 统计分析:应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结果以(x±s)表示,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颅脑及体部PET/CT显像诊断为颅内转移瘤21例,均经手术、内镜或穿刺病理学证实原发灶,分别为肺癌14例,食管癌3例,直肠癌、鼻窦癌、恶性黑色素瘤、小肠癌各1例。21例中PET/CT显像假阴性3例,分别为食管癌1例,肺癌2例。诊断颅内原发肿瘤7例,其中3例为淋巴瘤,1例为脑膜瘤,3例为胶质瘤,均经病理证实。PET/CT显像诊断并病理证实为脑脓肿1例;误诊为低级别胶质瘤1例,病理证实为脑梗死。脑转移瘤的PET/CT表现无明显特征性。颅内原发肿瘤多表现为18F-FDG高代谢,淋巴瘤18F-FDG摄取SUVmax为22.55.5,明显高于胶质瘤(SUVmax为7.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MRI对颅内病灶诊断的敏感性显著优于PET/CT,发现颅内病灶数明显多于PET/CT显像。对于3例颅内单发转移瘤MRI诊断的准确性不如PET/CT,2例误诊为高级别胶质瘤。

3 讨论

颅内占位性病变包括肿瘤性病变和非肿瘤性病变,其中肿瘤性病变又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肿瘤主要为胶质瘤;而继发肿瘤指转移瘤。PET/CT显像对颅内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具有一定局限性,敏感性低于MRI,但PET/CT显像较其他影像的最大优势是一次检查可以提供全身各个脏器解剖和功能信息。

研究表明,对颅内转移性病灶的病人行PET/CT显像,可以寻找原发灶,并同时评价全身情况,指导治疗方案和穿刺部位的选择。脑转移瘤的原发肿瘤以肺癌居多[1],肿瘤转移主要通过血行途径,转移灶多位于大脑中动脉末梢分布区的皮层及皮层下,以幕上转移多见。脑转移瘤的PET/CT表现形式多样,可以表现等、低或稍高密度,18F-FDG代谢可表现为增高、相等甚至相对减低区[2]。

对颅内占位患者行PET/CT显像未见原发灶者,应考虑原发肿瘤可能。颅内原发肿瘤多表现为18F-FDG代谢增高,特别是淋巴瘤[3]。由于MRI软组织分辨率高,对于等密度或代谢不高的病灶,显示优于PET/CT。本研究中21例转移瘤均行MRI或MRI增强,病灶检出数目明显多于PET/CT。尽管MRI在颅脑肿瘤的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对于转移性还是原发性肿瘤的确定尚有一定的局限性。应用MRI诊断颅脑转移瘤时往往需要联合其他影像学检查。PET/CT联合MRI明显提高了颅内病灶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1]Cavaliere R,Schiff D.Cerebral metastases--a therapeutic update[J].NatClin Pract Neurol.2006 Aug;2(8):426-36.

[2]KitajimaK,NakamotoY,etal.Accuracy of whole-body FDG-PET/CT for detectingbrain metastases from non-central nervous system tumors[J].Ann NuclMed,2008,22(7):595-602.

[3]NobuyukiK,KeisukeM.18F-FDGPET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rimary centralnervoussystem lymphoma[J].Biomed Res Int,2013,2013:247152.

猜你喜欢
体部原发灶占位性
320排CT低剂量容积体部灌注成像强化峰值时间对孤立性周围肺病变诊断价值
乳腺癌原发灶与转移灶内雌激素受体及孕激素受体水平变化分析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Role of telomere shortening in anticipation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经腹超声及多层螺旋CT检查对肾上腺腺瘤的诊断价值探讨*
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在胰体尾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
肺部小肿瘤γ刀、静态IMRT及VMAT放疗剂量学比较
应用床值和记录核对系统对预防体部放射治疗误差的意义
乳腺癌原发灶T淋巴细胞浸润与预后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