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服务模式研究

2015-03-19 19:49汪孔德
池州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农产品部门生产

汪孔德

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服务模式研究

汪孔德

(池州学院图书馆,安徽池州247000)

国民对农产品安全高度关注,建设和利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一环。建立长期有效的工作机制、推广应用农产品安全档案信息追溯查询系统、大力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信息资源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有效的服务模式,可实现农产品“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安全可追溯”的目标。

农产品;档案;质量监管;安全追溯

DOI:10.13420/j.cnki.jczu.2015.06.037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在当今禽流感、猪流感、口蹄疫等令人忧虑,“瘦肉精”、毒豆芽等食品安全恶性事件频频冲击人们的神经,国民对农产品安全问题产生恐慌。农产品安全问题引起国家高度重视。安徽省档案局率先在全国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办法,达到了保障农产品安全的实效。那么档案如何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发挥作用,为百姓餐桌安全支撑保护伞,必须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信息资源和服务体系,构建有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服务模式。

1 档案部门在服务农产品质量安全中的角色定位

1.1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信息建设的指导者

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让消费者放心消费、明白消费、安全消费的措施有许多,其中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为必要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并保存二年。档案部门职责就是要依法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建设工作,要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的重要性,加强建档和归档工作的业务培训,督促检查涉农企业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并积极向社会提供利用,实现农产品“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安全可追溯”的目标。如霍山县档案局率先在全国积极探索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建档工作,经过近几年来的努力,建立了统一的农产品生产、经营、销售、检测、监管等质量安全档案,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提供了基本条件。

1.2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信息的发布者

传统的农产品标签不能提供消费者足够的生产信息,消费者对所消费的农产品信息缺乏有效的获取渠道。重要的生产信息没有与市场环节进行交流,整个从生产、加工、流通到销售环节的农产品质量信息无法全程跟踪管理,一旦出现问题产品,需要禁用和召回难度大。只有不断利用信息可追溯技术来解决此类问题。

档案部门可研发利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信息追溯查询系统来发布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信息,满足消费者查询需求。追溯查询系统可提供农产品生产的必要信息,以种植业茶叶为例,信息包括:农事活动、产地情况、使用化肥农药记录、质量检测结果等。档案部门可让涉农企业及时上传信息,消费者查询后可放心消费,实现从茶园到茶杯的安全消费。

1.3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监管者

档案部门是通过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管理来实现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监管。一是保护传统品牌、知名品牌的形象。目前,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较多,损害消费者的正当权益,影响企业的名声和经济利益。档案部门主导与涉农企业建立产品质量安全档案信息追溯系统,发布真实可靠透明度高的农产品信息,为消费者提供了鉴别产品真伪的有效方法,使消费者不受误导的买到真正的品牌产品,维护了传统品牌、知名品牌的企业形象和利益。二是提升了应急处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当消费者和有关部门突然发现农产品质量不合格影响民众安全时,档案部门可迅速启动追溯查询系统,追本查源,立马停产、封存、停售或召回不合格问题产品。

2 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服务特质和功用

2.1具有服务农产品质量安全中的公益性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关于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的强制规定,标志着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信息追溯查询系统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大势所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应用和推广,有利于安全、优质农产品的生产,有利于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知情权。可实现农产品从田园至歺桌、茶园至茶杯、鱼塘至歺厅的全程信息记录,对食品安全和国民健康意义重大。但是追溯技术应用推广困难:(1)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的分散化,规模化、组织化程度较低,企业、农户的主要资源投入到产品的生产,对质量安全投入较少。农产品的生产者即卖方佷难承担农产品质量信息传递的成本。(2)农产品市场属于信息不对称的”柠檬市场”,农业企业、农户是无法建立区域性、行业性共建共享的质量安全信息。因此,必须由政府出面来主导,由政府购买服务,统筹统揽,构建信息发布平台,开展公益性的信息服务。

档案部门作为政府中质量安全档案信息建设的指导者和组织者,由档案部门建立一个公益性质量信息的披露平台最为适宜。一是档案部门作为主管掌握最为充分农产品档案信息,可从业务角度要求各渉农企业及时将传送质量安全档案信息到指定的服务平台。二是作为准公共产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对于公众安全非同一般,政府参与有公信力和不可堆卸的责任,由档案部门牵头,承担区域性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信息追溯查询系统建设,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充分利用档案为现实服务,変死档案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活信息。三档案部门是为企业、农户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采取欲取先予、循序渐进的策略,推动成本低、学习难度小、内容适用的追溯系统,让企业、农户充分体验信息对农产品安全的作用和实效,逐步培育和壮大信息消费市场,控制和激发用户的信息需求,将政府的政策引导与市场化效率优势结合起来,走良性循环可持续性发展道路,降低双方在信息传递中的成本,提供公益性服务。

2.2具有服务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权威性

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信息,可以有效增强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信任。什么样的信息才有公信力呢?由政府部门主导发布的农产品信息是公众心理上最为认可的。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是无法解决的,必需市场之外的政府行为发挥干预作用,可以强制性实行农产品质量安规范管理,强行堆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推广市准入制度,强制涉农企业报送质量安全记录信息,并对生产有害、有毒农产品企业进行处罚。因此,作为政府一项基本职责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是最直接有效力的,政府的作为可以保障公民食用和使用到合格的农产品,公众自然相信政府部门发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档案部门作为政府中主管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公权部门,档案部门的介入有着天然的公信力。档案部门自行建设网站,应用追溯系统,作为统一的信息平台,为公众提供可靠真实信息,引导市场中的消费者进行自主选择,促进农产品市场健康发展。档案部门发布农产品质量信息具有权威性,市民才会放心消费。

3 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服务模式

3.1建立长期有效的档案工作机制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农产品质量的安全监督工作。档案部门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建设的指导者和监督者,必须主管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建设工作。但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建设牵涉到众多部门,以霍山县农产品中的茶叶为例,其质量安全牵涉到县农委、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茶叶办、质量监督局等多个部门。因此,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建设和利用上,必须建立“政府统揽,档案部门主导,涉农监管部门参与,农产品生产单位负责”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工作机制。

3.2强力推进档案信息资源建设。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涉农企业和经济组织应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并要求保存二年,且禁止伪造生产记录。保存的生产记录就是档案,档案部门就是有责任积极探索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的建档工作,深入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加强业务指导和培训,督促农产品生产、销售、加工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社以及涉农监管部门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

3.3研发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信息追溯查询系统

查询系统是以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支撑,以各企业生产档案为基础,记录农产品从生产、流通、销售各个环节的基本信息,运用识别码对农产品进行身份认证,消费者可通过网络进行验证和检索,方便社会各界查询和监督。质量安全档案信息追溯查询体系的核心在于农产品身份的确认,农产品信息安全的识别依赖于条形码(二维码)记录的信息,从生产源头进行科学编码。质量安全档案信息追溯查询系统其本质意义在于保障农产品安全,在农产品发生问题时能及时找到问题源头,保障消费者权益和生命安全。档案部门研发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信息追溯查询系统是社会日益提高的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也是顺应了我国农业向工业化、信息化、标准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4 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服务在实践中的技术应用

质量安全档案服务在实践中的技术应用就是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信息追溯系统,如安徽省霍山县档案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信息查询系统。

4.1系统结构与目标设计

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端、中央控制端和浏览端,三个部分组成,其工作流程为:涉农企业将记录在纸上农产品生产档案交到生产基地信息中心,由基地中心将生产档案和条形码信息录入到生产管理系统中存贮和备案;中央控制端(数据库)负责传输、发布、管理、维护上述信息,如果农产品在任何环节出现质量问题,都可以追溯到生成源头,进行停产、召回、查封或销毁,并可通过网站等媒体发布即时提醒消费者。浏览端的消费者可通过系统追溯平台,查询所购农产品的详细信息。

4.2系统平台

(1)数据采集平台——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综合管理系统。涉农企业采用标准化生产,并将生产过程记录保存,即时采集上传基地的综合管理系统。农产品生产单位技术人员负责生产记录,基地信息管理员将生产档案和条形码信息录入到农产品生产综合管理系统中备案。农产品生产备案信息包括:地块号、栽培方式、品种、播种日期、种植面积、责任人、农药使用情况、肥料使用情况、采收情况、检测结果等等。

(2)追溯平台。条形码的生成是关键,本条形码由一定的数字组成,每个条形码都赋予了该批农产品生产、检测、销售等有关信息,消费者在购买了粘贴在包装上拥有自主产权条形码的农产品时,可以在触摸屏用扫描枪进行查询,或登录网站进行查询。能够查到的信息有:(1)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基本信息。(2)农产品生产过程记录,包括:农事记录,农药、肥化使用记录,品种与产地情况介绍,农产品检测信息,收获数量及达标说明。

4.3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地政府、农业企业都在建立自己的农产品追溯系统,这些系统大都是以B|S方式为主,前端追溯信息采集主要是使用手工记录后,通过手工录入系统,其中存在手工记录笔记不清,二次录入过程中错误等因素,导致部分信息存在误差问题。消费者的担心除了提供的信息来源外还和信息太少以文字为主有关。现在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智能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信息采集在田间地头一次完成输入,信息形式也将从由文字信息为主扩张到图文、视频等等,提高了追溯信息的可信度,今后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将继续开发新功能,条形码也可改为二维号码,增加远程视频监控、农业产地环境监控等模块,使用查询更加便捷、快速和高效。

追溯系统在目前农产品生产环境下难以推广。这项技术的应用只局限在涉农企业,未能惠顾广大农户,可选择的解决方案是委托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本社成员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记录。另外,农产品种类繁多,有水产养殖农产品、种植业农产品、畜禽养殖农产品。档案部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查询系统还在探索之中,涵盖面太窄。如全省最好的霍山县档案局其系统只有种植业农产品中的茶叶一种,可追溯的农产品品种比较单一。

农产品在生产、流通、销售等每个环节上都可能发生质量安全问题,追溯系统必须对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中的各种信息进行记录、存贮和分析处理,协助有关部门和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了解。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还不能进行动态跟踪管理,条形码过于简单,所查询内容多在生产环节,而流通、销售等过程信息记录不全,不能全面跟踪反映农产品质量,农产品整个环节中存在信息盲区,缺乏监管。

[1]王纪阳,李明阳.东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应用[J].广东农业科学,2012(14):197-199.

[2]吴迪,鲁成银.食品质量安全安全追溯系统研究进展及在茶叶行业的应用[J].中国农学通报,2009(1):251-255.

[3]王嘉宁.农产品供应链安全追溯系统构建及应用[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3(1):17-21.

[责任编辑:余义兵]

G275

A

1674-1102(2015)06-0123-03

2015-09-25

安徽省软科学2012年课题(12020503059);国家档案局2011年课题(2011-R-5)。

汪孔德(1964-),男,安徽桐城人,池州学院图书馆研究馆员,研究方向档案学。

猜你喜欢
农产品部门生产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联合监督让纪检部门不再单打独斗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用旧的生产新的!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