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治疗60例食管平滑肌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2015-03-19 22:52朱雅宁赵小云
海南医学 2015年17期
关键词:平滑肌肌层食管

朱雅宁,赵小云

(铜川市人民医院,陕西 铜川 727000)

内镜下治疗60例食管平滑肌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朱雅宁,赵小云

(铜川市人民医院,陕西 铜川 727000)

目的 总结食管平滑肌瘤患者通过内镜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收集2011年12月至2014年6月铜川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经内镜下治疗60例食管平滑肌瘤患者的手术方式及围手术期护理记录。结果患者院内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出现,术后3~5 d即可出院。结论科学的护理对提高内镜下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有重要作用。

内镜;食管平滑肌瘤;围手术期;护理

内镜治疗主要是借助胃镜、肠镜、超声内镜等先进的医疗设备,深入到食道、胃、十二指肠、结肠、小肠、胆总管等处,对消化系统疾病进行微创治疗的技术,使过去一些需要开腹的传统手术通过内镜技术来完成,微创手术因通过口腔等自然腔道进行,所以没有疤痕、创伤小、恢复快,而且节省费用[1-2]。食管平滑肌瘤是一种消化系统的良性肿瘤,以前多采用开胸手术的方法治疗,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普及,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Submucosal tunneling endoscopic resection,STER)在治疗食管平滑肌瘤方面已广泛开展[3-4]。然而,关于内镜下微创治疗平滑肌瘤的护理方法还总结较少,护理工作作为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手术的成功起重要作用,现就我院2009-2014年开展60例食管平滑肌瘤微创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1年12月至2014年6月共开展60例食管平滑肌瘤内镜下微创治疗(切除标本术后经病检和免疫组化已确诊),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30~69岁,平均(42±7)岁;起源于黏膜肌层39例,直径0.8~1.8 cm,起源于固有肌层21例,直径1.0~2.8 cm。

1.2 方法 采用静脉麻醉,38例采用STER术,16例采用ESD术,6例采套扎术。观察记录均由护理人员进行,全部护理操作及记录均符合常规护理规范。

1.3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因为内镜下的微创治疗,是一项新技术,广大患者对此项技术一般都不了解,对于它的安全性及疗效都存在疑虑,在这种情况下,容易产生恐惧、失眠等现象,术前护理要积极的进行术前宣教,向患者讲明内镜微创治疗目前的优势,缓解患者的恐惧、紧张等心理[5-6],这对于患者能否有效的配合手术及术后康复起重要作用。(2)术前评估:血常规、尿常规、电解质、肝功及心电图等检查有助对于评价患者的手术风险及对于手术的耐受性,这些检查在术前需协助患者完成,才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3)消化道的准备:一般术前8~12 h禁止饮食。(4)建立静脉通路:因内镜操作一般是左侧卧位,术前在患者右手建立静脉通路,并在术前30 min肌注山莨菪碱10 mg或阿托品0.5 mg(青光眼患者禁用),以此来松弛平滑肌,减少腺体分泌。(5)仪器准备:术前确保内镜、电凝刀、电动负压器、心电监护仪、氧气瓶等医用设备运行良好。(6)术前医护沟通:积极的与内镜医生及麻醉师沟通,明确手术过程及术中配合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准备好呼吸机、抢救药品等。

1.4 术中护理 在手术的过程中,首先帮助患者采取左侧卧位,屈膝屈髋,并固定好牙垫及监护仪;麻醉前注意安抚患者紧张情绪,麻醉及手术开始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若有异常,及时与内镜医生及麻醉师沟通,如发生意外,立即配合内镜医生及麻醉师实施抢救。手术全程确保全神贯注,做好与医生的密切配合,包括仪器设备的术中替换、手术标本钳取工作等情况,努力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

1.5 术后护理

1.5.1 一般护理 术后患者一般在内镜室应继续观察大约30 min,确保采取左侧卧位,在这个过程当中,要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有无呕血、胸痛、呼吸困难、皮下积气等情况发生,待患者清醒,病情稳定,护送患者安返病房,卧床休息,并给予抑酸、补充水电解质等对症支持治疗,继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注意有无恶心、呕吐、便血等异常情况发生,若一旦发生应立即告知主管医生。如无其他情况发生,24 h后可以在床上进行活动。

1.5.2 饮食护理 术后根据患者情况,一般禁止饮食1~3 d,之后从流食、半流食逐渐过渡,应给一些易消化、高营养的食物,坚决杜绝进食较为坚固的食物,因为这类食物术后易导致消化系统大出血、穿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

1.5.3 并发症护理 随着微创治疗的大量开展,此项技术的并发症日趋少见。但出血、穿孔及气胸等并发症有时也会遇到[7],而且有时来势凶险,常常危及生命。所以术前一定要详细的向家属及患者交代并发症的情况,减少医患纠纷;同时,术后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要及时发现并发症,相关科室做好准备工作,必要时,相关科室一起相互协作,积极治疗并发症。

2 结果

患者院内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出现,术后3~5 d即可出院。出院后要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禁烟、禁酒;学会观察大便颜色,及早发现溃疡、出血等并发症;出院后要严格随访,术后1个月、3个月、半年及1年分别门诊复查胃镜,根据相关具体情况决定以后的诊治方案。2个月后复查,60例患者恢复良好,无溃疡、出血等并发症。

3 讨论

食管平滑肌瘤在食管良性肿瘤中最为常见,一旦明确诊断,如无手术禁忌证,原则上应尽早手术切除。针对食管平滑肌瘤的手术方法主要根据瘤体大小及来源选择手术方式。ESD适用于来源于食管粘膜肌层或固有肌层浅表的平滑肌瘤,来源于固有肌层深层小于3 cm的平滑肌瘤常需切开肌瘤被覆的黏膜再切除肌瘤。针对源于固有肌层且大于3 cm的瘤体一般主张外科手术。贾文等[8]认为应用ESD切除食管平滑肌瘤应术前明确瘤体大小及来源层次,以避免术后并发症。本文所选取病例严格把握适应证,瘤体大小均小于3 cm。术后患者常规给予抗生素及止血药物,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情况、体温变化,询问是否有呼吸困难、胸痛、呕血及黑便。由于目前均采用CO2作为填充气体,故皮下气肿已少见。但必要时还是需触摸患者颈部前胸部皮肤是否有握雪感[9]。针对纵膈微量积气可以保守治疗,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及缺氧表现,CT示纵膈炎症或胸腔积液,考虑穿孔,必要时手术引流。

内镜下的微创治疗具有创伤小、费用低等优点,近些年在临床上大量开展[10]。因为是一项新技术,在护理方面缺乏经验,常常因为护理上的疏忽出现一些较为严重的后果,影响患者以后的生活质量,我院在开展此项技术的过程当中,努力抓好术前、术中及术后三个护理环节,无一例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效果较为理想。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围手术期的科学护理,是手术顺利的关键,同时也离不开医护人员的相互默契、熟练的配合。有效的护理配合可提高操作者的信心和工作状态,可共同避免和应对治疗中出现的意外。

总之,科学的护理对提高内镜下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有重要作用。

[1]de Tejada AH.ESD training:A challenging path to excellence[J].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2014,6(4):112-120.

[2]吴 浩,邹文斌,刘 枫,等.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内镜下切除治疗现状及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4,34(5):530-538.

[3]隋 新,郭长青.ESD及STER在食管平滑肌瘤治疗中的应用[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4,27(1):46-49.

[4]陶亚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D].杭州:浙江大学,2012.

[5]李 雯,秦争艳,周晓亮,等.内镜下行胃黏膜剥离术的护理配合[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5):4335-4336.

[6]赵丽花.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在食管平滑肌瘤中的应用和护理[J].中医学报,2013,8(B):395-395.

[7]刘靖正,姚礼庆.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在消化道肿瘤治疗中应用的新进展[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2,39(2):198-202.

[8]贾 文,马海涛,倪 斌,等.微创治疗食管平滑肌瘤38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11,22(7):13-15.

[9]张 婕,卢忠生,黄婷婷.食管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8):929-930.

[10]张 游,令狐恩强,卢忠生,等.术前活检在胃黏膜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中的价值分析[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2,29(3): 151-154.

R735.1

B

1003—6350(2015)17—2651—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5.17.0966

2015-01-17)

朱雅宁。E-mail:mchao.u@163.com

猜你喜欢
平滑肌肌层食管
食管异物不可掉以轻心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喉血管平滑肌瘤一例
TURBT治疗早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分析
肠系膜巨大平滑肌瘤1例并文献回顾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治现状及进展
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研究进展
咽旁巨大平滑肌肉瘤一例MRI表现
胃结石伴食管嵌顿1例报道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