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兴县近50年日照时数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2015-03-19 06:43韩贵香徐玲玲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32期
关键词:博兴县距平日照时数

宋 敏,相 峰,韩贵香,徐玲玲

(山东省博兴县气象局,山东博兴256500)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大气中的空气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研究表明空气污染已经影响到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的变化[1]。近些年来,有很多研究者对日照时数气候变化趋势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任国玉等[2]分析发现我国近50年日照时数呈明显减少趋势;陈少勇等[3]研究得出在西北地区大多数的日照时数显著减少,且冬季日照最少,夏季最多。笔者在此利用山东省博兴县1961~2010年的日照时数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累计距平法,分析了近50年博兴县日照时数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影响日照偏少的原因。

1 资料和方法

选取资料为博兴县气象局提供的1961~2010年逐月、逐年日照时数,按冬季(12月~次年2月)、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划分四季。利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分析了近50年博兴县日照时数的年际及季节变化规律,利用累计距平法分析了月日照时数的变化规律。

2 日照时数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2.1 年代际变化 由图1可见,近50年博兴县日照时数年代变化明显,其变化规律呈现出峰谷的波动状态;有2个峰值,一个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为极峰,另一个次高峰出现在90年代,仅比60年代偏少85.09 h;但2001~2010年日照时数显著减少,比60年代偏少374.93 h。

2.2 年际变化 经分析,1961~2010年博兴县日照时数年变化呈现出不规则的波动状态,但总体呈下降趋势;日照时数最大值出现在1997年,为3 002.6 h,次大值出现在1965年,为2 891.6 h,日照时数最小值出现在2003年,为1 999.7 h,次小值出现在2007年,为2 115.2 h;近50年日照时数年变化倾向率为-6.944 h/a。从年日照时数的距平变化(图2)可以看出,1962~1982年的日照时数为偏多期,其中仅有4年的日照时数低于平均值;1983~2010年中有近2/3的年份低于平均值,但从1999年以后年日照时数均低于平均值。可见,近50年博兴县日照时数的变化总体呈逐年减少趋势,1999年为年际变化的突变点。

图2 1961~2010年博兴县年日照时数距平变化

2.3 季节变化 从图3可以看出,春季2005年以前有20%的年份日照时数偏少,在2006年以后日照时数均呈偏少趋势;夏季2002年以前有14%的年份日照时数偏少,在2003年以后日照时数均低于平均值;秋季2004年以前有16%的年份日照时数偏少,在2005年以后日照时数均低于平均值;冬季在2004年以前有32%的年份日照时数偏少,在2005年以后日照时数均呈偏少趋势。各季节日照时数气候突变点是不同的,但相同的是在2002年以前各季节的日照时数是总体上属偏多年,在2006年以后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日照时数均明显偏少,其中2013年夏季偏少达474.5 h。近50年博兴县春、夏、秋、冬季日照时数的气候变化倾向率分别为-5.988、-6.574、-5.223、-5.197 h/a,可见各季节日照时数均呈减少趋势,其中减少最大为夏季,最小的为冬季。

2.4 月变化 从1961~2010年博兴县各年代各月日照时数距平变化(表1)可看出,在1961~1970年仅有4月的距平是负值,其他各月距平均为正值;1991~2000年除3、11月外,其他各月均为正距平;2001~2010年除2月的距平为正值外,其他各月距平均为负值,可知在2001年以后各月的日照数均呈减少趋势。

博兴县1~12月份日照时数的气候变化倾向率分别为-0.725、- 0.608、- 0.767、0.234、- 0.548、- 1.225、-0.608、-0.504、-0.693、-0.475、-0.367、-0.659 h/a;50年中各月日照时数除4月份外,其他均呈减少趋势,其中减少最多的月份是6月,其次是3月。

表1 1961~2010年博兴县各年代各月日照时数距平变化

3 影响日照时数减少的原因

日照时数主要受太阳辐射、水汽等因素的影响,但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大气中的气溶胶颗粒物、氮氧化合物、碳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光化学烟雾等空气污染物明显增多,这些污染物不仅影响水平视程、减小水平能见距离,且能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4-5]。

博兴县日照时数从2000年以后开始明显减少,这与博兴县的工业发展是分不开的。博兴县从2002年开始建设工业园,使该县的企业数量明显增多,到2005年大型工业企业就有150家,截至2010年大型工业企业多达273家,企业的增加使大气中的气溶胶数量增多,空气污染严重。同样霾现象增多,霾在2005年以前出现日数最多的一年出现在1986年(12 d),其他年份全年几乎不出现霾这种现象,但到2005年以后由一年的12 d到2013年的90 d。日照时数的急剧减少同样是从2005年以后开始的,说明霾现象的增加对日照的减少贡献最大。

4 小结

(1)近50年博兴县年日照时数、各季日照时数总体上均呈减少趋势。

(2)在年际变化中,1999年是突变点,1999年以后年日照时数均低于平均值;年变化倾向率为-6.944 h/a。

(3)在各季中,夏季日照时数减少最多,冬季减少最缓,各季节日照时数的突变点不同,但相同的一点是在2006年以后各季的日照时数均低于平均值。

(4)各月中仅有4月日照时数变化不是呈减少趋势,除此之外均呈减少趋势,其中减少最多为6月。

(5)博兴县日照时数的急剧减少是从2006年以后,而霾现象日数的增多也出现在2005年以后。霾日数的增多与博兴县工业化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工业化的发展使大气中的气溶胶数量增多,不但影响了水平能见度,同样影响了垂直能见度,从而造成了日照时数的减少。

[1]张智,林莉,孙银川,等.银川市日照时数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干旱区研究,2006,23(2):344 -348.

[2]任国玉,郭军,徐铭志,等.近50a中国地面气候变化基本特征[J].气象,2005,63(6):942 -952.

[3]陈少勇,张康林,邢晓彬,等.中国西北地区近47a日照时数的气候变化特征[J].自然资源学报,2010,25(76):1142 -1152.

[4]王少彬,苏维翰.气溶胶污染对地面太阳紫外辐射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1993,13(4):498-502.

[5]张武,张蕾,张婕,等.兰州城区太阳紫外辐射及其与空气污染的关系[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0(5):100 -105.

猜你喜欢
博兴县距平日照时数
福州市近70年日照变化趋势分析
飓风Edouard(2014)暖心结构的多资料对比分析
西昌近60年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分析
1961~2020年曲麻莱县日照时数变化特征
“弱有所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研究——基于博兴县基本公共服务试点探索
近40年阿里地区云量和气温的年际变化
阅读让我收获太空梦想
绕晕爸爸,我最强
滨州市博兴县某窑坑积存废水网络舆情案
甘肃省降水和冰雹天气气候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