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农41号谷子新品种高产稳产性分析

2015-03-20 11:07伊江山李中青郭二虎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36期
关键词:高产稳产稳产谷子

伊江山,王 瑞,李中青*,郭二虎

(1.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山西太原030006;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山西长治046011)

谷子是我国的特色作物,我国谷子种植面积占世界的80%左右。谷子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食品安全及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长农41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高效谷子新品种。2011~2012年参加完成了山西省春播谷子中晚熟区生产性区域试验,2012年2月在全国粟类作物专业委员会举办的鉴评会上获“国家谷子二级优质米”称号,2013年7月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六届一次会议认定通过。

在作物育种工作中,选育既高产又稳产的新品种是育种者长期追求的目标。对作物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进行分析,一般采用通用分析法和高稳系数法(HSC法)[1-3]。通用分析法是通过品种的平均产量、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来反映品种的高产稳产性;高稳系数法是通过高稳系数综合反映品种的高产稳产性。笔者根据山西省谷子中晚熟区生产性区域试验结果,采用通用分析法和高稳系数法,对长农41号谷子新品种的高产稳产性进行了分析,旨在客观评价长农41号新品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和增产潜力,为该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和数据来源 2011年参试品种12个(表1),试点7个;2012年参试品种12个(表2),试点8个,阳泉试验点因旱出苗不好而报废,汇总7个点结果,对照品种为长农35号。数据来源于2011年和2012年山西省谷子中晚熟区生产性区域试验汇总结果。

1.2 分析方法 利用平均产量、变异系数(CV)、高稳系数(HSC)等参数评价参试品种。

平均产量、标准差、变异系数等利用通用计算公式[4-5],通过Excel和DPS软件统计分析。HSC采用温振民[6]提出的高稳系数方法,HSCi=[(Xi-Si)/1.10¯XCK]×100%。式中HSCi为第i个参试品种的高稳系数,Xi为第i个参试品种多点(多处理)的平均产量,Si为第i个参试品种产量变异的标准差,¯XCK为对照品种的平均产量。HSC越大,表明品种的高产稳产性越好。

2 结果与分析

2.1 2011、2012年参试谷子品种的产量参数及高稳系数 由表1可知,2011年12个参试品种中,HSC排列与产量位次基本一致。汾选446、长生09、晋汾96等品种的产量位次排列靠前,但HSC相对靠后,对应的标准差大,变异系数高,说明这些品种高产,但稳定性较差。2011年长农41号谷子新品种平均产量为3 847.20 kg/hm2,比对照长农35号增产8.56%,产量排列第4,但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相对小,HSC为76.78%,是参试品种中最高的,位列第1,说明长农41号既高产丰产,又稳产广适,稳定性好。

由表2可知,2012年12个参试品种的HSC排列顺序也与产量位次基本一致。虽然长1001产量和HSC均为最大,但标准差为69.50,变异系数为22.49;长农41号谷子新品种平均产量为4 416.60 kg/hm2,比对照增产8.72%,名列第2,HSC 为77.55%,位列第 2,可标准差是 63.41,变异系数为21.54,说明稳产性、适应性较好;农大10号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最小,但产量却较对照减少,其丰产性较差。

2.2 供试品种平均产量、变异系数与高稳系数的相关分析 由表3可知,供试品种在2011年和2012年的平均产量与变异系数分别呈正相关和负相关,且相关系数较小,所以变异系数不能准确反映产量的稳定性。2011年的HSC与产量呈正相关,且达极显著水平,与变异系数呈负相关;2012年的HSC与产量呈正相关,与变异系数呈负相关,均达极显著水平,与生产性区域试验结果相一致。

表1 2011年参试谷子品种的产量参数及高稳系数

表2 2012年参试谷子品种的产量参数及高稳系数

表3 平均产量、变异系数与高稳系数的相关系数

3 结论与讨论

依据2011年和2012年山西省谷子中晚熟区生产性区域试验资料,采用高稳系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等多种参数对参试谷子品种的高产稳产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农41号谷子新品种2年平均产量4 131.90 kg/hm2,平均比对照增产8.64%,2年变异系数相对小而稳定,2年HSC平均最大,说明长农41号丰产高产性强,稳产广适性好,适宜山西省谷子中晚熟区及国内相应区域大面积生产应用。

对谷子品种HSC与平均产量和变异系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SC与平均产量呈高度正相关,与变异系数呈负相关,说明高稳系数法评价品种的高产稳产性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1]张丽颖,王金君,石清琢,等.高稳系数法在玉米区试中的应用与评价[J].杂粮作物,2005,25(2):69 -71.

[2]任爱民,马卫军,崔明晖,等.抗虫杂交棉新品种邯杂306的高产稳产性分析[J].河北农业科学,2011,15(3):89 -91.

[3]连少英,张琪,言向前.豫东地区夏大豆品种的高产稳产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14):65 -66.

[4]马育华.试验统计[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2.

[5]马育华.田间试验和统计方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1979.

[6]温振民,张永科.用高稳系数法估算玉米杂交种高产稳产性的探讨[J].作物学报,1994,20(4):508 -512.

猜你喜欢
高产稳产稳产谷子
建湖县供电公司护航“菜篮子”稳产保供
巴陵石化硫酸铵稳产稳销 确保春耕化肥供应
打谷子
排涝抢收多措并举 确保秋粮稳产增产
玉米早熟品种赛德9号丰产稳产
奶牛高产稳产饲养管理技术
苏北盐城地区小麦高产稳产障碍因素及对策
川中桂花油田大安寨段致密油高产稳产再认识
谷子栽培技术
双季优质稻规模种植高产稳产气象条件及防灾减灾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