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伤寒论直解》探析张锡驹的学术思想

2015-03-20 04:31王东华,邓杨春,王彤
环球中医药 2015年2期
关键词:胃气伤寒论

·学术论坛·

从《伤寒论直解》探析张锡驹的学术思想

王东华邓杨春王彤

【摘要】本文从《伤寒论直解》文本入手,探析张锡驹的学术思想,并评析其学术。张锡驹从两方面突破,其一以宋儒的治学方法,以“反求诸己”的方式提出了“天人同体”的观点,使得气化学说有很大的哲学宇宙观基础,进一步着重人体胃气的重要性;其二以汉儒“言必有据”的严谨的治学态度来对待医学,所以非经论不言,非圣人之言不信,因此一生著作相对来说非常少。正是因为其能运用此两种中国古典的治学方法,才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张锡驹不仅创建了自己的学术体系,整合了五运六气与六经之间的关系,还针对当时的流俗观点提出自己的针砭之语。

【关键词】张锡驹;伤寒论;气化说;胃气

【中图分类号】R249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课题(2009FY120301)

作者简介:王东华(1977- ),女,医师,2010级在读在职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基础医学。E-mail:568304613@qq.com

通讯作者:王彤(1968- ),女,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医基础理论。E-mail:tongwang@bucm.edu.cn

收稿日期:(2014-10-27)

作者单位:100029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王东华(硕士研究生)、邓杨春、王彤]

1言必有所本的严谨治学态度

张锡驹是清代乾隆年间钱塘的医家,师从张遂臣,和张志聪是师兄弟被称为二张,时下研究张志聪的人很多,但是研究张锡驹的文章则寥寥无几。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总结起来大概有三条:其一张锡驹著的书太少,遗留下来的文本不多。其二:《清史稿》上说“其学本于志聪”,《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伤寒论直接提要》说清代研究伤寒的派别有三,其中“但斥叔和序例,虚衷分别是非者,张志聪《集注》及是书是也”。可见乾隆年间,对张的评价颇高,但后世论及张的学术主张多从“本于志聪”理论,现行版的《中医各家学说》也从之,几乎没有争议。其三:张锡驹的学术思想比较纯粹,除了几个鲜明的观点好像没有更多值得挖掘的地方了。

清代学术自顾炎武开山,黄宗羲本于历史来纠正王阳明心学末流的流弊,还有如王船山等主张的经世致用,开始转向一种比较朴实的、严谨的治学态度,医学上也受到了影响。特别是其师张遂臣的特殊经历,《仁和县志》:“字卿子。少羸弱,医不获治,乃自检方书,上自岐鹊,下至近代刘、张、朱、李诸大家,皆务穷其旨,病遂已。世延之治,辄愈。……遂辰善诗古文,诗有《湖上白下集》,学者多称道之。”一方面作为诗人的张遂臣面临着明末的衣冠易主,另一方面自己的人生经历也有不幸,再者明末王学空疏,很多读书人都反对之,所以在治学方法上,就不是坐而论道了,从治学上来说唯有一途,那就是转向汉儒的治学主张,所以主张实学,张锡驹师承张卿子,在自序中还提及自己的老师,“余尊先志,朝夕于斯,已非一日,复就张卿子师而请业焉”,可见对老师的感情是很深的。所以张锡驹于情于理都会受其治学方法的影响。所以在《伤寒论附余胃气论》中说:“凡书不由圣贤,说不载经论,具谓之齐东野人之语,流俗之所乐谈,君子之所摒弃者也。”不惟如此,再考虑到医家司人生死,所以“况医者,人之司命,岂可随流俗之谈而不正诸经论,不质诸圣贤”?

但另一方面,经过明代王学的洗礼,士大夫的思想还是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解放,所以至于心学“宇宙即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的观点还是有一定的流行,所以结合这两点来看,张锡驹的治学方法有两方面的传承,其一是汉学的所谓考据之法,言必有据;其二则是宋学,或者说是心学的“反求诸己”的方法。明白了他的治学方法就很容易理解张锡驹所提出来的学术观点了。

2“天人同体”的气化观点

按前面所说,张锡驹的治学方法有两方面的,按照宋明理学的治学方法,那么医学上的观点就会有《孟子》所说的:“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陆象山说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王阳明说的“天下无心外之物,心包万物,心包万理,万物皆在我心中”,这些方法论在张锡驹的学术观点之中体现,如他在《伤寒论直解卷二》[1]中说:“天有此六气,人亦有此六气,与天同体者也。天之寒气感于人,人即以己之寒气应之,所谓两寒相得,两气相从者也。”这也很好的解释了人为什么会伤于寒,其实伤于寒的观点被转化成了“感于寒”,这样就把所有的疾病的原因都归结为了自身的问题,如果自身的“寒气”没有出现问题,就不会感于外面的寒气,这比成无己等的注解要高明的多。这也正是因为张锡驹吃透了《内经》的缘故,因为《内经》始终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要自己体内的寒气没有出现异常,就不会感于寒。在解释第三条时,说:“本寒而加外寒,两寒之气凝敛于中,故阴阳俱紧也。”这比成无己等所主张的“风伤卫,寒伤营”更加的深刻。

正是因为有了“天人同体”,所以人体的气化才和外界的五运六气息息相关,所以他说:“且三阴三阳上奉天之六气,下应地之五行,中合人之五脏,合而为一,分而为三,所该者广。”这种见解直接就超脱了前人的以伤寒六经为脏腑的观点,也超越了以伤寒六经为经络的观点,伤寒六经的实质不仅仅是脏腑,不仅仅是经络,所以他说:“不知脏腑有形者也,三阴三阳无形者也,无形可以该有形,有形不可以概无形。”特别地指出了以六经为脏腑学说的缺陷。

正是因为六经不仅仅是指脏腑,经络,还与气化有关,所以张锡驹大胆的提出:“夫此书之旨,非特论伤寒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无不悉具,岂特六淫之邪而已?”《伤寒论》所论的范围不仅仅是伤寒,而是所有疾病都包含在内,所以说“内而脏腑,外而形身,以及气血之生始,经输之汇通,神机之出入,……详细明备,至矣,尽矣。”所以说《伤寒论》非专为伤寒而设,而是为所有疾病而设的,明白了这一点就知道为什么张锡驹会一辈子只注解《伤寒论》而无其他治疗杂病之书了。

3标本异气的生理病理观

3.1正邪六经传变的次序

人体气化是整个生命得以进行的基础,所以有必要澄清这个问题,张锡驹非常看重传经的规律,所以说:“传经乃伤寒之大关键,传经不明,虽熟读是书无益。”认为有病之人六经的气传变次序是由阴到阳,“无病之人,由阴而阳,由一而三,始于厥阴,终于太阳,周而复始,运行不息,莫知其然”,但是对于有病之人,则刚刚相反,“病则由阳而阴,由三而一,始于太阳,终于厥阴,一逆则病,再逆则甚,三逆则死”。

3.2六经的标气、本气、中气

张锡驹的注解很重要一点,被后世看重的就是关于六经气化标本中气的观点,通常的观点认为伤寒、中风发热的原因是因为“郁”,如成无己说“阳经咈结而成热”。但是张锡驹则从标本中气来解释,所以对于太阳病的发热、恶寒,解说“发热者,得太阳标阳之热化也”,“太阳以寒为本,故无论已未发热而必皆恶寒也”,和张志聪的人体之气与天地之气相感生病不同,张志聪认为寒热进入人体的经脉时,人就开始生病。张锡驹认为人身之寒气与外界之寒气本来就是相通的,所以会随着变化,这也是张锡驹的高明之处,也是他的不足之处,也正是张锡驹的谨慎的治学态度的表现,所以后世医家陈修园在《伤寒论浅注》时多取自张锡驹而不取自张志聪,从此也可以看出在陈修园眼中,张锡驹学术水平在张志聪之上。

对于阳明病,也是以标本中气为解,“天有此燥气,人亦有此燥气,燥气者阳明指本气也。燥化太过,无中见太阴湿土之化,此阳明胃家自实”,这完全是“阳明之上,燥气主之”的详解,“阳明、厥阴不从标本,而从乎中气 ”是《内经》中的一个重要见解,如果不从中气之湿,反而从本气燥化就是“阳明病”了。

少阳病也一样,因为“少阳之上,相火主之”所以才会有苦从火化的口苦咽干,但是没有说明白为什么“少阳从本”,可见张锡驹的理论体系还有一些未完善的地方。太阴篇对太阴从本和阳明燥气气化之间的关系说的就很有深度了,太阴中见阳明燥气,燥气气化太过,则湿热相抟,就会有发黄之证,如果阳明燥气气化不及,则太阴为至阴之脏,寒湿之气作害,所以太阴篇最好的治法就是用理中、四逆辈治疗。厥阴病不从标本,也就是不从风木之化,不从厥阴之标,从乎中气少阳相火之化,所以才有消渴、气上撞心的症状。

纵观张锡驹的标本中气的生理病理观,完全突破了以六经为经络,以六经对应脏腑的范畴,扩而充之,变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当然其中在解释标本中气怎么作用的也不够清楚,相比于张志聪的学说,显得更加的简单,其实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张锡驹的谨慎态度,使得张锡驹的学术思想更加具有开放性。

4胃气为本的立极点

张锡驹正是因为从“反求诸己”的方法进行考察,所以在“天人同体”的论点之后,自然而然的就会引出“人以胃气为本”的观点了,所以在正本《伤寒论直解》中,张锡驹不断地强调,多处提及胃气,在注解平脉法的时候,说:“合下四节,以明人之五脏,上合天之四合三阴,下合地之五方五行,而四时又皆以胃气为本。”所以张锡驹在注解完伤寒论之后意犹未尽,还写了一篇《胃气论》,一方面是为了纠正当时俗谚“饿死伤寒”的偏误,以《伤寒论》中用药顾及胃气的文字作为说明,另一方面在张锡驹的心目之中,胃气的确有非比寻常的地位,为了说明胃气的重要,张锡驹首先从疾病的传变入手,《胃气论》[2]:“邪气之中人,始于皮肤,留而不去,传舍于络脉,留而不去,传舍于经,留而不去,传舍于俞,留而不去,传舍于伏冲之脉,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倘先虚其肠胃,则风寒之邪,未有 不乘虚内入,真所谓迎贼入门者也”。所以张锡驹亟言伤寒强绝其食之非,所以说:“凡人子始于肾。资生于胃,盖以肾为先天,胃为后天,先天之气赖后天之水谷以生。”

5指出前人学术观点之偏颇

明代医家习惯性地把刘张朱李为四大家,而把张仲景与金元四大家之中的刘完素、朱丹溪、李东垣相提并论,并称“四子”。这些观点在明代是非常流行的,王伦的《明医杂著》,还有《医宗必读》诸多书籍都是持这种观点,但是张锡驹指出其舛误之处。并针对朱丹溪的“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观点针锋相对,说:“不知素问所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者,盖言阳道该常有余,阴道该常不足,譬如天晴为阳,雨为阴,一月之中,晴十日雨三日,则阳有余也,阳有余则万物生。”这些观点不可谓无见,确实能给后世很多思考的启迪,后世火神派对这点就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和论述。

在评价一个学术体系是否合理,或者学术体系如何发展时,美国科学史家库恩在其代表作《科学革命的结构》[3]中提出科学的发展都是一个范式跟另一个范式的不断更换的过程,而其所谓的范式具有两个特征:(1)范式在一定程度内具有公认性,范式是一个由基本定律、理论、应用以及相关的仪器设备等构成的一个整体,它的存在给科学家提供了一个研究纲领。(2)范式还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可模仿的成功的先例,提出了很多问题,但并未解决。中医学术的发展由两汉医学而魏晋南北朝医学,隋唐医学,宋代医学,金元明医学,清代医学,每一个医学时间段都有其特色,而气化学说就是清代医学的一个主流医学,如何来评价学术体系呢?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张锡驹的六经气化模式是中医史上的一种“范式”,提出了一种模式,开创了一个学派,有很多人认同它,但是又遗留下来很多未解决的问题,相比于张志聪的“范式”,显然是更为成功的。

参考文献

[1]虞舜,王旭光.伤寒类医著集成·伤寒论直解[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478.

[2]虞舜,王旭光.伤寒类医著集成·胃气论[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503.

[3]托马斯·库恩. 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37.

(本文编辑:蒲晓田)

猜你喜欢
胃气伤寒论
《伤寒论》六经溯源与理论浅析
张景岳对《黄帝内经》脉中胃气的阐发与运用
A Patient with End-stage Respiratory Failure Gets Recovery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ion by Utiliz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胃气足 活百岁(上)
也来谈谈“胃气”
胃气痛片质量标准的研究
胃气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及其临床意义
《伤寒论》和法治疗脾胃病的体会
《伤寒论》少阴病预后探析
顾护胃气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