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香菇生产过程中杂菌防治技术

2015-03-20 09:44樊庆林
河北农业 2015年3期
关键词:木霉杂菌菌棒

樊庆林

青龙满族自治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具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和适宜发展食用菌产业的气候条件。我县从2005年开始种植食用菌,到2014年全县香菇栽培发展到2500万棒,通过近10年栽培管理,菇农逐步总结出香菇生产过程中杂菌的防治经验,现总结如下:

危害香菇生产的杂菌种类很多,常见的有链孢霉、木霉、青霉、曲霉等,菌棒受到侵染,轻则减产,降低质量,重则绝收,给菇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一、链孢霉

链孢霉菌丝生长疏松,初期菌丝呈棉絮状白色,生长迅速,几天后,分生孢子成串挂在气生菌丝上,呈橘红色,孢子团明显高出培养料料面。

1、链孢霉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土壤、空气、腐烂植物和一些谷物中,传染性极强,可污染母种、原种、栽培种和生产菌棒,蔓延迅速,传播力强,适宜温度20—30℃。常常引起成批菌种、生产菌棒报废,导致栽培失败,危害性极大。

2、防治方法

(1)搞好栽培环境卫生,接种场、发菌场所灭菌一定要全面。(2)培养料灭菌要彻底,充分掌握好温度、时间、压力等参数。菌棒制作时,可加入40%的多菌灵,按0.1—0.2%配量参加料中拌匀。(3)接种口避免受潮,搬运菌棒时要轻拿轻放,勿损伤塑料袋。(4)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培养室避免高温高湿,加强通风。(5)定期检查,菌棒发菌初期受害,应及早注射托布津或500倍甲醛稀释液或者在分生孢子团上刷煤油、柴油等。然后放置在低温通风处,当菌丝慢慢长满菌棒后再下地栽培或上架栽培。如果发现大量孢子团不要轻易触动传染物,应先用湿报纸盖住,然后用塑料袋裹好运出烧毁菌棒,避免传染。

二、木霉

木霉是绿色霉菌,菌丝纤细,白色透明,菌落初期成白色斑块,产生孢子后逐步变为绿色,木霉的孢子梗呈松塔状,长在菌丝的短侧枝上,常有分枝。

1、木霉广泛分布于各种腐木、植物残体、土壤和空气中,木霉适应性强,在4—42℃范围内均能生长。木霉靠孢子传播,常借助气流、水滴、昆虫、原料、工具及操作人员的手、衣服等为媒介,侵入培养基内,一旦条件适宜就萌发繁殖为害。

2、防治方法

(1)一旦发生木霉为害,要立即通风降湿,以抑制木霉菌的扩展。(2)菌棒料面发现木霉,可采用注射药液的方法抑制木霉扩张,常用的药液有5%的石碳酸、2%的甲醛、0.1%多菌灵施于受害部位。(3)如果菌棒1/3被侵害,先用刀具切除污染部位,切口处再涂抹药液。

三、青霉

青霉菌丝前期为白色,后转为青绿色、蓝灰绿色。孢子长在扫帚状的孢子梗上。青霉一般侵染培养料表面,出现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的青绿色菌斑。

1、青霉在自然界分布很广,适宜在20℃—25℃的温度范围和酸性环境中生长繁殖。并不断蔓延侵染。

2、防治方法。(1)加强管理,确保发菌棚通风,降低湿度,减轻危害。(2)菌棒局部发生危害时可用40%甲醛溶液或5%—10%石灰水冲洗擦拭受害处。并单独存放污染菌棒,置于通风低温处。

四、曲霉和毛霉

曲霉菌丝粗短,初期为白色,以后则出现黑黄、棕、红等颜色,适宜温度25℃。毛霉菌丝发达初期为白色或灰白色,毛霉广泛存在于土地、粪便、发霉材料、杂草以及空气中。

2、防治方法:(1)处理好发菌棚的温、湿、气之间的矛盾,尽可能创造利于香茹菌丝生产发育的环境条件,加大菌种接种量,造成香菇菌丝的生长优势,以控制杂菌的生长。(2)加强通风,降低空气湿度。(3)培养料要彻底灭菌,接种时严格消毒,无菌操作。(4)搞好环境卫生,减少空气中杂菌孢子的密度,是减少杂菌污染最积极有效的一种方法。(5)发菌棚经常用0.2%肥皂水或5%甲醛或1∶500倍50%的多菌灵溶液等交叉喷洒,以防环境和空气受到杂菌的污染。

猜你喜欢
木霉杂菌菌棒
香菇出菇期菌棒补水技术要点
木霉和杀菌剂联用对橡胶榕白绢病菌的抑制作用
夏季高温期香菇菌棒间歇养菌三步走
陇西县香菇出菇管理规程
欧盟评估来自一种转基因里氏木霉的α-淀粉酶的安全性
澳新拟批准来自里氏木霉转基因菌株的木聚糖酶作为加工助剂
熟料生产双孢蘑菇基质培育过程中杂菌防控措施
香菇注水时间怎样掌握
茶树菇感染杂菌的原因和控制方法
三种常见杀菌剂对白僵菌纯化以及生产中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