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空气温度对猪的不良影响及应对措施

2015-03-20 11:36燕海平
河南畜牧兽医 2015年23期
关键词:环境温度猪只消化道

燕海平

(陕县畜牧局,河南 陕县 472100)

浅谈空气温度对猪的不良影响及应对措施

燕海平

(陕县畜牧局,河南 陕县472100)

猪是恒温动物,在不断变化的空气温度超出机体的适应和调节范围时,体热平衡将被破坏,出现体内积热或失热过多,引起体温升高或降低,生命机能随之发生障碍,从而影响猪的健康和生产力。

1 空气温度对猪的不良影响

1.1空气温度对猪健康的影响

由于猪无汗腺,不能通过出汗形式来散热,皮下较厚的脂肪层又不利于热量散发,因此,相比之下大猪对高温更为敏感,这就是“小猪怕冷,大猪怕热”的原因。持续的高温应激中,猪呼吸频率和血液循环加快以促进散热,而这种调节又会使体内氧化作用加强,脂肪、蛋白质分解加快,而呼吸供氧不足,则导致氧化作用不完全,未氧化的代谢物在体内积累。消化道的蠕动、胃液、肠液、胰液的分泌、肝糖原生成等受到破坏,胃肠消化酶的作用和杀菌能力减弱,呼吸道、消化道黏膜抵抗力及肝脏解毒功能减弱,猪的抵抗力明显降低,体热平衡被破坏,体温升高,猪只昏迷,这种病理现象叫热射病,严重时中枢神经失调,心血管系统负担过重,心力衰竭而死。低温情况下,猪体外周血管收缩,可引起局部冻伤,呼吸道、消化道的抵抗力降低,常发生气管炎、支气管炎、胃肠炎等。低温环境对仔猪影响更严重,据报道,被冻死或因冷被压死的仔猪占仔猪死亡数的一半以上。另外,仔猪本身体热调节和免疫机能发育不全,对温度变化相当敏感,低温环境导致仔猪下痢等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

1.2空气温度对猪生长和增重及饲料利用率的影响

在高温环境中,猪的采食量降低,其生长速度和增重也随之降低,同时,在高温环境中,当猪为加大散热而使产热增加时,这部分产热用于维持体热平衡,使猪的维持需要增加,饲料转化率降低。在低温环境中,猪的采食量增加,但机体散热量也大大增加,为保持体温恒定,机体加快体内代谢以提高机体产热量,这样猪的维持需要也明显增大,而用于生产的能量仍有限,所以在低温中猪的生长和增重也减缓,饲料转化率更低。较严重的冷热应激使猪的生长和增重停止,此时所采食饲料全用作维持需要,饲料转化率为零,进而还可能出现减重现象。我国农村传统养猪普遍存在的“一年养猪半年长”的现象,就是环境温度影响生长和增重的明显例证。

1.3空气温度对猪采食量、饲料消化率的影响

高温环境,猪的采食量减少,以减少因采食和消化食物而引起的体内产热。环境温度较低时,猪体散热加大,为维持体热平衡,猪只采食量相应增加,以增加体内产热。因此猪的采食量夏季减少,冬季增加。环境温度对猪的消化率也有一定的影响。环境温度影响饲料在消化道的停留时间,而饲料消化率与其在消化道的停留时间成正比。高温环境中为减少产热,甲状腺分泌活性降低,猪的胃肠蠕动缓慢,饲料在消化道中停留时间长,因而饲料消化率较高,相反在低温环境,甲状腺分泌加强,促进胃肠蠕动,食物在消化道停留时间短,消化率较低。

1.4空气温度对繁殖力的影响

温度对猪繁殖的影响主要来自高温,低温对猪的繁殖力影响较小。

1.4.1对公猪的影响

公猪睾丸对热非常敏感,精液品质随之降低,精液中精子数减少,活力降低,畸形精子比例增加,品质差的精液会影响母猪的受胎率。高温应激后1~2 w开始,公猪精液品质下降,一般高温后7~8 w才能使精液品质恢复正常。热应激也使公猪性欲降低。

1.4.2对母猪的影响

高温对母猪发情、配种、妊娠均有一定影响。炎热季节,母猪常出现乏情和行为乏情(无行为发情而排卵),发情周期也稍微延长。热应激对母猪配种前3 w、配种后3 w及分娩前3 w这几个时期的影响尤为严重。在炎热气候中母猪繁殖力降低,部分原因是受胎率降低和早期胚胎死亡。母猪配种前后1~3 w对高温特别敏感,这个时期遭受过热应激的母猪,其受胎率明显降低,出现胚胎早期吸收和死亡,因而产仔数明显降低。妊娠后期是胎儿体质量增加的关键时期,高温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加之高温使母猪采食量减少,营养不足,同时大量血液流向皮肤以增加散热,使胎儿供血和营养不足,这样就造成胎儿体质量小,出生后生长缓慢。母猪妊娠后期经受过热应激,对母猪给胎儿的被动免疫传递有一定影响,新产仔猪对某些特定传染病缺乏免疫力。

2 应对措施

适宜的环境温度对保证猪只正常的生长发育、健康和繁殖力非常重要,温度是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日常生产中,采取有效的饲养管理措施,改善猪舍小气候状况,为猪只创造适宜的环境温度显得很重要。

2.1高温时采用的管理措施

提高日粮浓度,特别是能量、蛋白质和维生素水平。高温中猪采食量下降,而体内产热增加,这样体内摄入的能量不足,通过提高日粮浓度可适当缓解热应激,此外,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对防治应激也有一定效果。

为猪只提供充足、清凉的饮水。在高温情况下,猪以蒸发散热为主,其饮水量大增。此外,可采取喷雾、设淋浴和池浴、加强通风等措施,以促进猪体蒸发散热。但同时应避免舍内湿度过大,以防高湿加剧热应激。

组群过大和饲养密度过高,均可加重热应激,因此,在可能情况下,夏季可适当减少饲养密度。

夏季应在每天气温较低时饲喂,加强猪舍遮阳、通风和隔热设计。

2.2低温时可采取的管理措施

保障饲粮营养水平,加大饲养密度,使用垫草,可减缓冷应激。冬天夜晚时间长,饲喂时间应安排提前早饲和延后晚饲或增加夜饲。不饮冰水,及时清除粪尿,注意猪舍防潮。加强猪舍门窗管理,防止孔洞、缝隙形成贼风,注意适当通风,排除舍内水汽和污浊空气。加强围护结构防寒保温和采光设计,必要时采用有效节能的供暖设备。

S828

B

1004-5090(2015)12-0015-02

2015-10-06)

猜你喜欢
环境温度猪只消化道
降低日粮粗蛋白并添加单体氨基酸对断奶—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营养排泄的影响(中)
Review of a new bone tumor therapy strategy based on bifunctional biomaterials
驴常见消化道疾病的特点及治疗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猪只硒缺乏症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雷克萨斯CT200h车环境温度显示异常
Dieulafoy病变致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及护理
环境温度对连续刚构桥模态频率的影响
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