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族清真寺藻井彩绘艺术特征探究

2015-03-20 12:33石妙春任文杰
贵州民族研究 2015年7期
关键词:藻井维吾尔方形

石妙春 任文杰

(新疆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新疆·乌鲁木齐 830054)

一、新疆维吾尔清真寺建筑藻井彩绘艺术特征形成的特定环境

(一)地域环境

新疆地域环境主要划分为南疆、北疆和东疆三个地区。维吾尔人们根据地区地域环境的不同,在保持传统维吾尔清真寺藻井彩绘艺术特征的基础上,经过人们不断的创新与改造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浓郁地方色彩的清真寺建筑装饰艺术。从新疆维吾尔族清真寺藻井彩绘艺术形态我们可以看到,清真寺藻井彩绘艺术是在西域文化的多元格局中形成的,而决定这种格局的因素之一就是地域性环境。

南疆属于沙漠、绿洲为主要的地域特征,夏季炎热干燥,雨量少,日照时间长,冬季较严寒,这种地域性气候特征非常适合杨树的生长,特别是胡杨的生长,胡杨既有耐水耐腐的优势又具有生长速度快的特点,胡杨的这种属性非常适合用于清真寺这样大型的建筑材料。因此,在维吾尔清真寺建筑结构上采用巨大的顶部和高大林立的列柱组成建筑空间,并有繁复的装饰纹样布满清真寺的顶部,丰富多彩的清真寺藻井彩绘艺术主要分布在南疆清真寺建筑中。从民族类型上来讲,新疆诸民族属于大陆型民族,新疆文化也就属于大陆民族文化类型,是一种绿洲与草原并存、农耕生产方式与游牧生产方式共存、农耕宗法社会与游牧宗法社会同列的地域文化。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南疆清真寺藻井文化艺术的繁荣与深厚。[1]

北疆气候相对南疆比较湿润,北疆的山谷和准噶尔盆地形成了大片山地、草原、丘陵、农田,其在藻井彩绘装饰造型上与南疆有所不同。北疆地区的清真寺多建在花园、果园之中或林树深处,房前有葡萄架,屋后有苹果树,其藻井彩绘艺术多采用直线为主的饰纹,同时也有许多花卉装饰,使人感到幽静、雅致、清新,北疆维吾尔族人们善于充分利用各种高低起伏的自然地形,运用简朴多变的手法,精心设计室内的彩绘,精细典雅,而且色调淡雅,自然环境宁静舒适,只要建筑周围有果树、花卉,房屋上就会绘以花纹图案。北疆清真寺建筑形制及藻井彩绘装饰,大部分是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殿宇式建筑。

东疆兼容了南疆和北疆的地域性文化特征,同时又是交通要道,既有沙漠、绿洲、高山、草原、农田,还有“火洲”这样的地域形态,在清真寺藻井彩绘艺术中呈现出更丰富的装饰样式。

(二)宗教意识环境

宗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也是新疆维吾尔清真寺建筑藻井彩绘艺术形成的首要因素之一。在伊斯兰教传入新疆之前是多种宗教盛行之地,特别是萨满教、祆教、摩尼教、道教、景教等原始宗教文化的遗留对新疆维吾尔清真寺建筑藻井彩绘艺术产生一定影响。

其次,是佛教文化对维吾尔清真寺藻井彩绘艺术的影响,佛教在西域传播和盛行了一千多年,佛教艺术根深叶茂。[2]在新疆维吾尔族清真寺建筑藻井彩绘造型中,最为普遍的方形藻井彩绘造型与柏孜克里克高昌国时期18号洞窟甬道和隧道上部保存的以石蓝、石绿为基调,绘制的斗四式平棋图案造型相似。[3]同时,在藻井彩绘艺术中我们看到“莲花纹饰”和“卷草纹饰”,“莲花”是佛的象征,卷草是佛教建筑装饰中最具代表性的装饰纹样。因此,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这种壁画彩绘的装饰美,培养了龟兹人传统的审美情趣,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爱好和传统的图案纹样。

最后是伊斯兰教时期伊斯兰艺术对维吾尔族清真寺藻井彩绘的影响。约在公元932年伊斯兰教开始在喀什地区传播。伊斯兰文化艺术以南疆为源头,逐渐延伸到新疆其他地区,再经过维吾尔族人们的改造、创新和发展,形成了具有新疆伊斯兰宗教色彩的新的文化艺术体系,这种文化体系既不同于西方文化体系,也不同于其他宗教文化和东方文化,它体现的是伊斯兰教教义精神,是一种宗教哲理与艺术情感的结合而形成的审美原则。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对具象或偶像的回避和排斥,对生命形象创造的禁忌,这种审美原则对新疆维吾尔清真寺藻井彩绘装饰有明显的影响。新疆最早的清真寺是南疆地区阿图什大清真寺,约建于公元10世纪初,该清真寺的藻井彩绘具有明显的伊斯兰宗教艺术特征,都有抽象的植物纹样、几何纹样,同时又具有忽略透视法、光和影、三维空间的装饰形式的艺术特点。

二、新疆维吾尔清真寺建筑藻井彩绘的艺术特征

新疆维吾尔族清真寺藻井彩绘在艺术特征上主要体现在纹样、色彩、造型与构成及文化寓意几个方面,纹样类型主要有植物纹样和几何纹样。

(一)植物纹样

在新疆维吾尔清真寺藻井彩绘艺术纹样中,占首要地位的是植物纹。维吾尔人们在藻井彩绘纹样类型上除了吸取西方和中国中原植物纹样的精华外,主要是以当地对植物为主。维吾尔人们对植物纹样的喜爱一方面是由于地理环境和自然生态的特点所致;另一方面古维吾尔人们把植物作为图腾进行膜拜,因为,植物具有周期生长的凋谢现象,又受自然环境气候的影响而丰收和歉收,某些植物可以治愈疾病,或对人体产生某种迷幻作用,于是人们对某些植物产生神秘感。[4]其表现主题乃是与维吾尔人们朝夕相伴、喜闻乐见的当地植物。主要有雅皮热可、葵花、葡萄花、巴达木花、石榴花、苏赛尔、亚扎、无花果、西番莲、金银花、月季、杏花、桃花、蔷薇花以及棉花、麦穗、豆荚、西瓜、甜瓜、玫瑰、波斯菊等,还有各种植物的枝、叶、滕、蔓、芽、蕾、种子等。维吾尔人们非常善于运用藤蔓进行装饰,藤蔓花纹图饰是从伊斯兰之前的地中海东部盛行的叶形和葡萄藤蔓装饰演化而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藤蔓样式越来越抽象,这种相互交织和重叠的藤蔓图形可以创造出更加复杂的效果。[5]在新疆维吾尔清真寺藻井彩绘中,也主要运用藤蔓的穿插、交叠、对称,再以二方连续、 四方连续、适合纹样、角隅纹样、单独纹样为样式,维吾尔艺术家通过对植物实体的抽象与变体,根据自然形态抽象升华为纷繁复杂的装饰纹样。

(二)几何纹样

几何纹样是新疆维吾尔清真寺建筑藻井彩绘艺术又一大主题,维吾尔人们利用方形、圆形、三角形、菱形等基本纹样,通过交叉、组合、变异、繁衍产生出许多各种类形的几何纹饰,如以三角形为基础构成五角形、六角形、八角形、十二角星形,方形可构成八角形,也可构成其倍数的十六角形等,还有以正方形、十字形、卍字形等多种几何图形为基础,再通过组合、套叠、排列、交叉派生鱼鳞、蜂房、古钱、铜钱、方圆套格、回纹,形形色色的几何纹和扭曲状编结纹。《古兰经》的卷首插图常出现以星状多角形为基础的设计,通过交错、重叠、连锁关系形成更为复杂的图形。直到14世纪,复杂的几何图形在木马路克王朝统治的埃及和叙利亚、伊尔汉王朝统治的伊朗、纳绥尔王朝统治的西班牙达到了它的高峰时期。在单维度平面上发展起来的几何图形,在15世纪又被伊朗艺人用在立体材料上。[6]而在10世纪几何纹样就被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人们运用在清真寺藻井彩绘装饰中,也成为维吾尔民族民间装饰的主要元素之一,同时也反映出维吾尔民间艺术家丰富的几何知识、数学天赋与他们高超的艺术与技术。

(三)色彩特征

维吾尔清真寺建筑藻井彩绘在色彩上无比鲜艳,主要运用色彩的对比色进行装饰,人们将很多的简单“原色”,不加调对而直接用在构件上,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和装饰效果,为了使色调与室内外的砖面、油漆、台基、大墙的周围环境协调,清真寺藻井彩绘的色彩必然要以重彩、艳丽来表现;另外,清真寺属于大型建筑,人们往往要以较高的视点进行观赏,而藻井彩绘更是高部件的装饰,因此,这就要求色彩之间有鲜明的对比,形成强烈的反差,如果色彩过于接近就看不出图案的层次、格式和绘画。[7]

新疆维吾尔清真寺藻井彩绘在用色上一是用同类色作底色基调,再与对比色,互补色作花纹图案,底色通常以土红、土黄、淡黄、深绿、群青、湖蓝为基调,以朱红、红、桔黄、白等作为花纹图案,二是以复合色作底色协调,用原色、深色作为色块对比,中间色绘花纹饰边,如淡粉、土黄、中黄、淡黄、淡蓝等做主色调,用红、绿、紫等作色块对比,彩绘忌用大面积纯白色和黑色做底色,在色彩使用上,表现出极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四)藻井彩绘的造型及构成特征

藻井是维吾尔清真寺装饰的主体部位,其造型独特,彩绘构成形式多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类型。

1.方形藻井彩绘

方形藻井彩绘是南疆维吾尔清真寺藻井彩绘的主要表现方式之一,以方形为框架再套以方形,中间以卍形、回形、团花等图形为中心向外延伸形成方格骨架,在方套方之间形成的二房连续纹样的方格内绘以对称连续的花卉纹样。色彩上多以单色为基色,再以相应的对比色进行点缀,使整个藻井看上去大气但不张扬。

2.“盒子”藻井彩绘

“盒子”藻井彩绘是中心正方,周围有数个盒子,每个盒子也为独立的适合纹样,盒子内绘以不同的花卉,比较典型的形式有“卍”形盒子藻井彩绘,借鉴了中原苏轼彩绘中的“盒子”变化装饰,其彩绘方式似工笔,以线勾勒,采用晕染着色法。[8]

3.组合平顶藻井彩绘

组合平顶藻井彩绘是用平面封顶,平面彩绘装饰,是组合平顶和藻井样式的整体构图,题材常采用小幅花卉和风景画。单体图案随构件部位而定,每个顶部中心以单独方格为造型,方格内填入各种花卉纹样,周边四个骨架用连续纹样组成,色彩比前面几种形式的色彩单一,在同一图案中底色与图形相互转换,在色彩上主要用了绿色和黄色。

4.菱形十字交叉藻井彩绘

菱形十字交叉型外面是方形,方形内套以菱形,菱形内十字交叉分割形成四个小菱形,四个菱形方格内饰以四个圆形适合纹样或多个不规则圆形组成的纹样,周围环绕对称瑞草纹、石榴纹或缠枝纹等连续纹样。菱形外围形成的四个三角是不同种类的四种花卉角隅纹样,有牡丹、菊花、莲花、百合等花卉。骨架上面用“方心”的形式绘以花草枝蔓,使整个藻井造型生动,形象活泼,色泽厚重,对比浓烈,形成丰富的图案变化和组合。

5.方形套叠密梁藻井彩绘

方形套叠密梁藻井彩绘的主要特点在于四边方形为限定藻井主体,中间两层套菱形,菱形中间再套一方形,方形中间用密梁排列形成,也就是藻井的井心。这种形式的另一个特点是中心菱形与中间四方形形成四个三角形造型,四个三角形形成四个相同的角隅纹样。相套的菱形之间用蕾腾、蔓等组成的二房连续纹样,在色彩上和方形套叠有所不同,方形套叠是以主色调为基调,其他色为辅,以叠色的方式绘以各种花卉。而方形套叠密梁在色彩上运用色彩间隔法,主要运用红色、绿色、黄色对比色进行间隔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

(四)寓意特征

在新疆维吾尔族建筑清真寺藻井彩绘图像中我们可以看到,圆形和方形是所有几何纹的根本,由此延伸出其他类型的纹饰。星形图案是伊斯兰几何图案的主体,它蕴涵了伊斯兰教天地融合的观念。如衍生出来的四角和八角图案,前者象征四面,后者表示八方。人们透过星形图案,可联想到天穹和下土、正中与方圆、精神及物质。如放射型的几何图案是离散的,也是聚合的,表现源于独一,归于独一。所有几何形状转换循环,组成各种森罗万象,巧妙万千的图案。[9]

在清真寺藻井彩绘图像中穿插植物纹及由植物纹组成的单独纹样,讲究重复、整齐和规则排列,注重对称、均衡和节奏表现,如维吾尔人们非常善于运用石榴纹,石榴象征富贵多子。常用的龟背纹,将龟的含义引申为经历长、阅历多、能知未来,龟能耐饥渴,运气长寿,生命力强等寓意。“卍”字纹样被广泛运用于藻井彩绘图像中,在维吾尔语中把“卍”字称为“夏依旦库鲁甫”,即鬼锁子。这种卍形锁为八簧,难以开启,故称为“鬼锁子,以轮回运转的观念称之为“卍”字不断头”,以示幸福无边。[10]

小结

新疆维吾尔清真寺建筑藻井彩绘艺术在特有地域环境中,融合了原始宗教文化、佛教文化、中原文化、外来文化及本土文化的基础上成为当地建筑装饰语言中不可或缺的艺术符号,通过对它艺术性特征的探究,研究其建筑的装饰风格,分析、总结其中的民族优秀传统经验,有助于我们研究新疆建筑装饰艺术的表现方式,可以为我国建筑装饰和艺术领域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和创作素材;另一方面以供我们在现代建筑装饰的表现中借鉴,从而构建以地域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视觉文化元素,对于发展我国的建筑事业和民族民间艺术事业有着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1]仲高.西域艺术通论[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

[2]贾应逸,祁小山.印度到中国新疆的佛教艺术[M].2002.

[3]新疆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柏孜克里克石窟[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06.

[4]王嵘.西域艺术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3.

[5]马库斯.海特斯坦,彼特.德利乌斯.伊斯兰艺术与建筑[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

[6](英国)罗伯特.欧文.伊斯兰世界的艺术[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边精一.中国古建油漆彩画[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社,2007.

[8]左力光,李安宁.民间建筑[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06.

[9]刘一虹,齐前进.伊斯兰艺术[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

[10]李安宁.民族民间美术[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藻井维吾尔方形
四、准噶尔对天山南北麓维吾尔人的统治
传统经典藻井纹样——创意百变宝相团花
捕捉方形泡泡
方形夹具在线切割切槽的应用
变方形
中唐早期莫高窟藻井图案研究
微设计 中国传统建筑篇 比拟苍穹—— 古建筑中的藻井之美
维吾尔医治疗卵巢囊肿40例
维吾尔医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临床总结
数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