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生态差异与少数民族生态伦理研究——关于推进我国少数民族生态伦理研究的构想

2015-03-20 12:33段吉福段宇衡
贵州民族研究 2015年7期
关键词:伦理思想伦理少数民族

段吉福 段宇衡

(1.西南民族大学 政治学院,四川·成都 610041;2.武汉大学 法学院,湖北·武汉 430072)

随着现代化的推进,生态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加剧,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持续生存和良序发展的可靠基础。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数量多、分布广,广袤、辽阔的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西部和边陲的绿色屏障,同时也是我国生态多样性的宝库。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特殊的地质条件和气候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正在成为我国生态的脆弱区。随着国家“五位一体”总体战略目标的确立,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和对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探索,少数民族生态伦理的研究,正逐渐成为我国生态伦理研究中的重要领域。本文以此为背景,从理论和实践意义分析加强和推进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研究的作用和价值,通过对我国少数民族生态伦理研究现状的分析,提出推进我国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研究的基本构想。

我国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酝酿、形成了丰富、系统、特色鲜明的生态伦理思想,它们集中体现在少数民族的神话传说、宗教信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民俗文化活动、格言谚语和规约之中,表现在处理人与生态关系的各种行为之中。推进少数民族生态伦理研究,从其理论意义看,主要表现为如下四个方面:

第一,在多民族国家中,加强少数民族生态伦理研究,进一步拓宽当代中国生态文明理论和生态伦理的研究领域,有助于继承、吸纳我国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资源,推进中国特色生态伦理学的建构。

第二,对我国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所酝酿、形成的生态伦理思想,进行系统、整体的观照,探析其形成肌理、哲学基础、思维类型、伦理要素、主要特色、承载方式,并深入探讨其所面对的挑战,有助于把握其整体特征和内涵,结合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探寻其现代转换的可能性,进而深化少数民族生态伦理研究。

第三,生态伦理是生态文明建设所必需的价值基础和伦理支撑。加强少数民族的生态伦理研究,掘发其资源意义,能为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奠定坚实的文化根基,推动各民族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文化自觉;同时也有助于对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与民族情感、民族表达相契合的伦理行为规范,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第四,少数民族生态伦理在历史上对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养护起着十分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其系统研究,批判地继承其思想,提升其理论品质,有助于推进民族地区生态观念的现代化。

就其实践意义而言,主要体现为如下方面:

第一,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全局提供精神资源。党的十八大明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国“五位一体”总体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国家战略目标,必然包括幅员辽阔的少数民族地区。因此,包括少数民族生态伦理在内的民族文化精华,是我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宝贵的精神资源。

第二,由于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边疆和西部地区,这些地区既是大江大河的源头,又是我国边陲的绿色屏障和生态多样性的宝库。同时,因其特殊的地质条件和气候环境,也使其成为我国的生态脆弱区。因此,系统研究我国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充分发掘我国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的作用,服务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大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三,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是我国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它反映了我国各少数民族在生活实践中所觉悟、体验到的人与自然关系的集中表达,它是各少数民族思想生发的重要场域,并以各民族所熟悉、喜爱的方式世代传承,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情感表达、思维方式、行为范式。因此,对少数民族生态伦理予以系统研究,有利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避免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断裂。

第四,通过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的研究,促进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转换,有助于为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提供既有传统文化根基;又适应现代化要求的价值支撑和伦理支持。

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总体来说,是大杂居、小聚居,各民族因为生存地理条件、文化、宗教、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其生态伦理思想可谓千差万别。但是,通过对我国少数民族生态伦理的整体把握,我们不难发现,受上述因素影响而形成的我国各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有表现出比较鲜明的一致性,即它们的产生形成、基本内容、表达形式等同各民族实际聚居地的地域生态密切相关。正如普列汉诺夫所揭示,“地理环境是文化创造的自然基础,是各民族、各国制度文化机体的组成部分,地理对人类文化创造的影响是真实而多侧面、持续而深入的,文化生态诸因子部分对于文化生长发生作用,并影响制约着文化”[1]。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也指出:人类的任何一种文明的产生都要受其所属环境的深刻制约和影响,文明起源的秘密是对比较严峻的自然环境的挑战所做出的勇敢应战。在汤因比看来,不同地区人类文明的起源,实际上就是该地区的先民与自然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2]。据此,我们可以依据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集中在边疆和西部地区这一分布态势,以地域生态差异性为依据,选择一些典型地区作如下分析。

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幅员广阔,包括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的全部、四川省西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以及甘肃、云南的一部分。这里是我国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青藏高原以其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闻名于世,是世界屋脊上生态环境最奇特、生物资源最丰富的自然资源宝库,同时也是其中下游地区的天然屏障。青藏高原居住着10余个少数民族,各民族在高原畜牧业和农业生产中,形成了与高原环境相适应的高原游牧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独特的生态伦理思想。主要表现为:第一,在逐水草而居的游牧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遵从,并在这种认识和遵从中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第二,自然崇拜中的生态伦理思想。青藏高原少数民族对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认识,对神山抱有虔诚和敬意,视神山为禁地,严禁破坏神山上的动植物,从使神山成为我国天然的自然保护区。第三,高原少数民族在游牧中形成了对草原、湖泊和雪山(水源)充满感情,神山神水等自然崇拜形成的禁忌,从而强化了人们的生态意识[3]。第四,在青藏高原发端和形成的藏传佛教则以其系统的理论体系建构了完善的自然—人文生态系统,它主张彻底的生命平等观[4],藏传佛教倡导戒杀、放生、护生等思想,强化了青藏高原各民族爱护一切生命的意识。

西南山区主要是指在云、贵、川、渝山地,这里是公认为的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地区。西南山区地形独特、地貌丰富、植物众多,森林和水资源十分丰富,气候变化大。但是,水土流失、土壤侵蚀、森林植被破坏也很严重。在这里居住着白族、纳西、羌、彝、布依、哈尼、傈僳、回、蒙古等30多个少数民族,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的地区。虽然各少数民族文化、语言、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有较大差异,但其聚居区比较类似的自然环境,又使他们在生态伦理思想方面具有诸多相似性。它们主要体现为:第一,在我国西南山区各个少数民族中流传着各种各样的创世神话、传说、史诗,这些神话、传说、史诗认为人类是从自然界中走出来的生命形式,这种观念充分揭示了人与自然的本源性关系。通过对西南各民族图腾崇拜的研究,我们看到,图腾崇拜把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类扩展到生态系统的其他成员,在人与动植物之间建构起一种亲缘关系[5],并对山林、动物产生了“恩报”意识。如彝族的《天地祖先歌》、《宇宙人文论》,普米族的《洪水滔天》。第二,西南山区各个少数民族在对自然的敬畏中产生了自然神论和万物有灵论,这些观念通过祭祀-仪式活动规范了人与自然交往的基本方式,并形成了大量有益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禁忌和自然崇拜。如羌族的白石崇拜以及壮族、傣族、苦聪、苗族、仡佬族的祭树拜林习俗。第三,西南山区不少民族拥有自己独特的宗教,包括宗教经文在内的各种宗教文化载体,蕴含着西南山区少数民族对人与自然、人与森林、人与土地山岳、人与动物关系的深刻体悟。第四,一些山区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形成了对自然节候、山水树木的关系的深刻认识,从而在其民俗活动、物质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传统生存智慧和生态伦理思想。如白族等的“三月三”、哈尼族的梯田和传统蘑菇房等。

我国北方是广袤、辽阔的草原,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孕育、形成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维吾尔、蒙古、满、哈萨克、鄂伦春、锡伯、达斡尔、鄂温克等北方游牧民族在生存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游牧文明。北方游牧文明以遵循着自然规律,热爱自然、感恩自然为基本特色,北方游牧民族拥有与自然相近的豪爽而开放的性格。由苍穹、草原、毡包、骏马、牧歌等绮丽象征符号所构成的风景线,构建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生存模式和文化体系,从而充分展现了人类在不同自然条件下的非凡创造力。在以草原为主要活动场景的北方游牧民族所形成的生态伦理,同山区、高原地区相比,有其鲜明的特性:第一,万物有灵,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具有在与自然相互依赖、和谐共处中延续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的鲜明观念[6]。如达斡尔族认为,人类依赖于大自然的滋养,只有与万物众生平等互助相依,才能长久共生共存[7]。第二,生态伦理思想广泛体现在狩猎、服饰、饮食、居住、丧葬、宗教信仰之中,渗透在其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伦理观中[8]。如独具特色的蒙古包;对狼、鹰、鸟类的图腾崇拜;火崇拜;狩猎时不射杀或惊吓受孕的动物,围猎结束后,把不同的雌雄动物双双放生,避免动物绝种等。第三,强烈的生态平衡观及其与之相适应的游牧民族特有的生产方式,如四季轮牧、倒场放牧等。在这类生态伦理引导下,北方各少数民族的思想追求和行为准则是保护自然环境,合理开发周边生态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9]

东南沿海地区主要是指从山东半岛以南到广西一线的沿海地区,包括了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这里资源丰富,气候多样、地形结构复杂,山区、丘陵、平原、江河、海洋、岛屿等多种因素,形成了人们丰富的思想观念。在这个地区生活着土家、苗、布依、回、壮、侗、瑶、毛南、京、水、仡佬、黎、高山等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在世代繁衍过程中,所孕育形成的生态伦理思想丰富多样、瑰丽神奇,并产生了独特的海洋生态伦理思想。目前,学术界对沿海少数民族的海洋伦理研究还很少,我们归纳一些零星的研究结果,[10]可以将东南沿海少数民族海洋生态伦理思想的主要特征概括为:第一,敬畏海洋,感恩海洋,形成了融合佛道与本土神灵的信仰模式。第二,珍爱生命,对落难者的同情,倡导齐心协力、团结互助。第三,特有的海洋崇拜,包括海神崇拜、海神祭祀、海洋禁忌,最具有海洋特色的是妈祖崇拜。在对海洋的崇拜中宣导人与海洋之间的亲和关系。第三,以祭海为特色的民俗活动。无论是出海、返洋、休渔、谢洋,都要举行相关的祭祀活动。这些活动体现了沿海各少数民族处理人与海洋关系,规范人们的行为,追求人海和谐的目的。

通过上述初步考察,我们不难看到,地域生态差异不仅影响着少数民族生态伦理的具体内容、行为规范类型、伦理特点;也影响着少数民族生态伦理的思维特征、表达方式。高原、山区、草原、海洋,这些典型的生态差异,在我国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的产生、成形的过程中,具有十分明显的形塑作用。它具体表现为:

1.从自然到习惯再到规约的形成肌理,使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主要体现为各民族长期生活经验的积淀。与现代生态伦理理论不同,它不是奠基于对大量生态问题、生态危机的反思而进行的自觉的理性建构。

2.决定了少数民族生态伦理的主要内容。亦既是说,由习惯、禁忌、规约、民俗事项等所反映的各少数民族生态伦理,大多同各个民族生活的地域生态密切相关,从而使我国少数民族生态伦理呈现出多元丰富性。

3.更进一步言,高原、山区、草原、海洋,这些地域生态还影响制约着各少数民族生态伦理的表达、承载方式。

4.从而也决定了我国少数民族生态伦理的基本特色,即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直观、朴素的感受、体验与认识,而缺乏自觉的、系统的理论建构,因此,其主调表现为人与自然的亲和、混沌、合一。

因此,我们可以运用类型学分析方法,根据地域生态差异及其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建立对我国少数民族生态伦理的类型学分析。这里所说的类型学分析,就其一般意义而言,主要是指依据一定的特征或属性,在不同的事物之间建立联系,使对事物的整体理解得以实现,从而对事物形成整体认识的分析方法。这种方法侧重于寻找不同事物之间的相关性,达到对具有相关性的事物的整体把握。正如学者所指出,少数民族生态伦理在一定意义上是为其赖以滋生的自然地理环境所承载,因此,不同的地域生态条件是各民族生态伦理意识形成和得以流行的基础条件。[11]运用类型学分析方法,可以使我们在多元丰富的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中揭示其总体特征,归纳其基本特色,有助于我们对我国少数民族生态伦理的整体认识和把握。

根据类型学分析的基本要求,我们可以根据我国民族地区的实际,重点研究青藏高原、西南山区、北方游牧和东南沿海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从形成肌理、哲学基础、思维类型、伦理要素、主要特色、表达/承载方式、基本内涵等方面,从整体上把握我国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特征,既揭示不同区域少数民族生态伦理的一致性;又分析其差异性。同时,根据类型学分析所反映出来的特点,辩证地分析少数民族生态伦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研究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生态伦理面临的挑战。借鉴西方生态伦理研究成果,吸收少数民族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精华,建构与少数民族地区相适应,适合现代化要求的生态伦理规范。进而分析少数民族生态伦理在实现“五位一体”国家战略目标中的作用,探索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路径。

在具体的研究思路上,可以通过田野调查、文献收集整理、系统梳理既有的研究文献,比较全面地揭示、概括蕴含于少数民族宇宙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宗教信仰、民俗、规范体系中的生态伦理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借鉴西方生态伦理理论,从多维度对少数民族传统生态伦理的现代意义进行阐释,在合理平衡传统与现代的张力中重建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新规范。

在研究方法上,除了前述类型学分析法外,还应该运用文献分析法。这里的文献包括关于各少数民族生态伦理研究的既有成果,也包括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宗教信仰、乡规民约、格言谚语、神话传说等方面文献资料。这些方面的资料是了解少数民族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的重要基础。其次是田野调查法。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既从历史遗迹中印证文献资料的真实性,又了解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当下生产生活状况,准确把握传统生态伦理面临的挑战和变化特征。最后是跨学科研究方法。由于少数民族生态伦理的特殊性,要求我们综合运用哲学、生态学、地理学、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语言学、民族文献学等多学科知识原理和方法进行跨学科研究。

[1]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1卷)[M].北京:三联书店,1961:20.

[2]苏日娜.论民族生态伦理与民族生存环境的关系,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3]贾秀兰.藏族生态伦理思想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4]刘俊哲.试析藏传佛教生态伦理义理及其价值行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

[5]廖国强.朴素而深邃:南方少数民族生态伦理观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6,(3).

[6]齐秀华.蒙古族传统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理论研究,2006,(6).

[7]吴丽娟.东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变迁中的体系危机与维度转换[J].满族研究,2011,(1).

[8]王海荣.草原民俗之生态观探析[EB/OL].http://www.shiqi.com.cn/s/Product Show_other.asp.

[9]王景华,刘东英.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研究述评[J].民族论坛,2013,(11).

[10]黄莺.舟山渔民祭海习俗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9).

[11]王景华,刘东英.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研究述评[J].民族论坛,2013,(11).

猜你喜欢
伦理思想伦理少数民族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以儒为本与因时之变:颜之推的家庭社会伦理思想论
两方对特殊教育人文关怀的伦理思想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马克思伦理思想中的“道德”理念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欧茨小说《大瀑布》中的生态伦理思想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