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明
(湖南大学 金融学院,湖南·长沙 410006;湖南大众传媒学院 管理学院,湖南·长沙 410100)
在区域旅游发展过程中,采取何种发展战略,以及如何发展区域旅游经济,有多种发展策略可选择,如区域旅游竞争力、区域旅游创新机制等。[1]区域旅游竞合便是其中一种以区域内外旅游发展竞合对象为参照系,采取动态可适性的竞合机制,从而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实现多边共赢的经济发展策略。
区域旅游竞合发展是近年来旅游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旅游圈、大香格里拉旅游圈、大西北旅游圈等区域旅游合作发展协议的签订,区域竞合的概念已逐渐融入到各地区的旅游发展决策中。同质资源富集的西部民族地区如何加强区域合作,整合旅游资源,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已成为当前该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西部客源市场相对是“净流入”的弱势市场,走向竞合是发挥市场最大效率的必然选择。
青海省祁连山东麓地区从地理范围看属于祁连山东段以及中段部分地区;从行政范围看涵盖了青海省的西宁市、海北藏族自治州、海东地区的6个主要县域,即祁连县、门源回族自治县的全部区域,以及互助土族自治县、大通回族自治县、乐都县、民和回族自治县部分区域。该区域海拔梯度变化明显、旅游资源种类丰富且具有代表性,因此拥有非常好的研究价值和推广意义。
(1)丝绸之路旅游线竞争格局
丝绸之路作为一条国际旅游精品线路,主要结点城市有武威、张掖、敦煌、吐鲁番、喀什等历史文化名城,城镇基础设施完备,道路通畅;该旅游线路拥有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主要有大漠风光和西域文化,其独特的资源和品牌优势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但线路游程长、资源点分散,不适合中短途游,且缺乏自然生态资源,景观色调单一。
(2)青藏高原世界屋脊旅游线竞争格局
青藏高原探险线路作为另一个成熟的国际品牌,贯穿青藏两省区,沿途穿越三江源、可可西里、羌塘草原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占全国总数35%的各种珍稀野生保护动物生活于此,动植物资源丰富;雪山、高原湖泊、河流、藏传佛教文化等青藏高原代表性旅游资源突出。其发展劣势在于,海拔过高、终年寒冷、线路较长、基础设施不完善、不适宜长时间停留。
(1)环西宁旅游圈竞争格局
环西宁旅游圈是以西宁市为中心,方圆200公里为半径,两个小时车程为时限的大旅游圈概念,包括了环青海湖旅游圈、黄河上游明珠带等子环线;其辐射到的旅游景点非常丰富,有国内外知名的青海湖,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互助土族风情园、循化孟达天池、黄南热贡艺术等众多旅游资源。该区体现出宗教文化、自然景观、民俗文化等多元性资源要素组合,所属地区的海拔适中、气候舒适、整体城镇建设水平较高、基础设施完善,但是高原景观特色不够鲜明。
(2)环兰州中部旅游区竞争格局
环兰州中部旅游区是以兰州市为依托的,200公里为辐射范围的甘肃省中部旅游区。兰州白银定西景区群,以黄河风情为特色;临夏甘南景区群,以黄河、草原及回、藏民族风情为特色。该区有较成熟的旅游服务接待设施、道路条件良好。但是兰州市以发展重工业为主,空气质量较差,生态资源相对匮乏。
(1)形象未立,旅游品牌遮蔽明显,缺乏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
祁连山在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具有较高知名度,但由于甘肃旅游起步较早,河西走廊对“青海祁连山”的旅游品牌遮蔽效应十分明显。而祁连山东麓地区目前对周边同质资源竞争分析不足,对于自身资源特色挖掘力度不够深入,市场细分不够全面,营销定位和营销策略相对比较匮乏,导致缺乏区别于甘肃河西走廊、甘肃祁连山脉等旅游品牌的个性化鲜明的产品形象,以至于市场竞争力较弱。而在一个强弱分明的竞争市场中,“合作”发展将变得不再现实。
(2)需求不足,产品设施亟待提升,旅游关联效益难以发挥
当前祁连山东麓地区旅游发展的主要矛盾是外部旅游需求不足和内部旅游产品供给不足。青海省总人口仅580万,其中西宁市区常住人口107.17万人,省内客源整体表现为空间分布不均匀,内需拉动不足;省外及国际客源由于线路空间行程较长,对祁连山风光带产品形象认知程度浅,以及受假期时间限制,影响了客源市场数量、结构的优化。[2]虽然,区域周边交通网络已基本形成,可进入性较高,但旅游景区自身普遍发展滞后,产品缺乏吸引力、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意识落后,难以吸引旅游者停留。
(3)距离较长,传统线路急需创新,单一产品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祁连山东麓地区旅游资源分布线长,景点之间有一定距离,点多面广是其特征。由于高原内陆性气候明显,游客出游夏季多,其他季节游客分布则偏淡;加之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旅游者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发展的特征。而目前祁连山东麓地区旅游产品的开发尚处于浅层次阶段,仅以观光旅游为主,体验式、休闲型旅游产品均未得到很好的开发,故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4)联动不够,区域协作程度较低,区域旅游市场竞争激烈
祁连山位于青海与甘肃、新疆交界处,加强区域联动是祁连山东麓地区旅游产品设计和发展战略制定的必然要求。然而具有相似性的地理环境和欠发达的社会经济背景,导致各省区目前旅游发展联动程度不足,省际间通路不畅,产品线路断裂,各景点之间各自为政,旅游资源被人为分割造成浪费,难以将相邻省区旅游资源整合为大区域规模优势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3]
(1)旅游发展起步较晚,基础较差,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自然条件、历史等原因,祁连山东麓地区的旅游开发起步晚,资源开发的时间较短,固定资产投入很少,所以完善旅游设施的所需资金量很大,但收益时间却很长。所以,这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制约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再加上相邻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似,所以“穷帮穷”的发展模式无法迅速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导致区域旅游产品开发档次低的状况。
(2)管理落后,传统经济发展观念制约旅游业发展
在管理方面,当地政府多采取粗放式管理方式,注重短期经济效益,而忽视经济、生态的长期效益。一方面,长期按行政区划管理,使区域内部各县的旅游发展带有“地方保护主义”色彩,重视独立发展、忽视区域内联合、景区联动以及旅游带的整体效应等;另一方面,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观,是以工业发展作为经济腾飞的关键要素,因而容易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而生态环境恰恰是祁连山东麓地区旅游发展的核心竞争资源,所以不应该统一实施“工业强县”的发展战略。
(3)缺乏统一规划,区域间旅游发展存在盲目性
由于区域内各县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旅游业的发展步调也不一致。因此导致区域内各县、区域外甘、青两省都按照各行政管辖区的意愿,盲目地制定自己的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产品;不仅造成重复规划、重复建设的资源浪费,也人为地加大了区域内外同质资源的市场竞争强度,失去了区域旅游发展的资源整体优势和整体竞争力,提高了经济发展成本,反而抑制了各地区的经济发展。[4]
(4)旅游人才缺乏,社区参与度低,旅游发展热情被抑制
西部民族地区要实现旅游区域联合,实现大发展,势必要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素质高的旅游产业大军。然而,目前祁连山东麓地区的旅游相关从业人员,人数缺口较大,旅游人力资源总量和后备力量都明显不足。以至于在经营管理、旅游服务质量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加大了游客与旅游经营者之间发生矛盾的机率,也增加了区域间旅游合作发展的困难度。另一方面,由于当地大部分居民难以从当前旅游业中分得一定的经济实惠或权益,所以社区参与度较低,又进一步导致以体验式为主的游客,无法深度感受到当地文化特色和民族风情,阻碍了地区旅游经济的良性发展,加重了人才和游客的双向流失。
对于祁连山东麓地区经济实力相对薄弱的区域来说,资本的不足导致区域旅游合作项目的开发难以实施,从而制约了区域旅游业竞争力提升。因此,青海省本地区的政府除了要在引资、贷款、税收方面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外,还应加大对旅游业的投资力度,优化企业投资环境,促进投资的多元化。同时,地方政府在旅游开发项目的审批上应更加谨慎,在认真做好旅游市场调研和投资效益分析前,不能盲目地进行旅游投资和建设,求多、求全、求新的开发建设往往带来的是资本的浪费、产品的同质和生态环境的破坏。[5]因此,只有在科学的规划前提下,控制好区域旅游开发的成本,才能够实现经济效益的有效回报。
在政府层面,可以打破所有制和行政区划的界限,在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经济发达的跨区域地区融资,充分发挥该区域民营经济的积极性,采取BOT、TOT等多渠道的融资方式筹集建设资本,以解决资本短缺的问题;并利用资本纽带将区域竞合双方、投资建设双方联系在一起,从而实现经济利益、社会效益、技术资本的共赢。
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高的服务型综合行业,所以区域旅游的竞争与合作,就会涉及到政府部门、旅游企业、运输行业、餐饮酒店、金融结构、信息等多个领域。一个充分有效的区域竞合机制,应该是交叉联系非常紧密、合作领域宽泛的发展格局。所以,在推进青海省祁连山东麓地区与甘肃省祁连山地区旅游竞合发展的进程中,需要加强多领域的协同发展。主要的竞合领域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区域间政府部门的竞合发展。青海省与甘肃省祁连山东麓地区的有关政府部门,应该通过举办旅游联合推介会、文化节庆活动等方式增加信息沟通和交流,加强区域合作发展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对同质竞争资源进行整合,联合开发和营销。
二是区域间旅游企业的竞合发展。区域旅游竞合的发展,就需要企业间加强横向合作的范围和紧密度,促进区域竞合的全面发展;同时又要延伸纵向的关联企业,加大产业链的长度,从而带动多个行业和地区经济的增长。
三是区域间社区居民的竞合发展。可以在两地政府的扶持下,由旅游企业运作,通过开发参与式、休闲型、互动旅游产品,为两地的百姓提供一个参与地区旅游发展的就业机会,使其分享地区旅游经济发展带来的利益,增加农牧民的收入。
要实现区域竞合发展战略,各地方政府首先需要从观念上打破行政区域条条块块的空间思维限制,以开放的姿态去对待区域旅游合作与竞争,打破地方保护主义,避免同一景区的重复建设和旅游业的恶性竞争,站在大区域的角度,思考自身利益与区域经济利益的共赢模式。
其次,应促进区域内各部门的协调管理。区域内的各政府部门,应该发挥服务型政府的职能,协调各方利益,对旅游区的发展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开发,为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行政管理秩序。
最后,以政府主导开发为主的西部民族地区,在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前,应该参考已有的其他产业发展规划、相邻地区的旅游发展规划等,实行统一规划、分工开发原则;在资源、线路、产品等方面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深度开发,对区域旅游产品进行组合搭配,形成互补型的旅游新产品。[6]
从区域合作发展的角度看,一方面,祁连山东麓地区政府可以通过优惠的就业扶持政策,吸引省内外大中专高校的毕业生到此地就业;旅游开发企业也可以通过人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安排有技术、有能力的员工来此处发展新业务,从而提高区域人力资源水平。另一方面,对于跨区域问题,政府可以通过签署对口支援协议,在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支持下,将本地区签署了工作合同的旅游管理人员公派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景区学习技能和积累工作经验,学习结束后回本地区服务。
从旅游人才培训机制看,区域旅游人力资源的开发,首先应考虑到旅游业发展不同时期对从业人员的需求结构。根据祁连山东麓地区旅游业的发展需求,应对区域内旅游管理人员、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全面培训,以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时期对旅游人才的基本需求。为此,可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方法,开设不同层次的培训班,并采取本地培训与外送培训相结合,培训上岗与在职培训相结合,院校培训与在岗轮训相结合,尽快提高祁连山东麓地区旅游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与综合素质。同时,还应培养一批高层次的旅游策划人员、旅游营销人员、旅游产业管理人员、经纪人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使该旅游区域逐步形成结构合理的旅游从业人员体系。
[1]史春云,张 捷,沈正平,钟 静.区域旅游竞合研究进展[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5):85-88.
[2]马艳霞,范 钛,石川.基于空间重构的区域旅游资源竞合研究——以青海祁连山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25(7):209-214.
[3]单纬东,林伦伦,许秋红.资源理论与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竞争优势——以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07,27(1):72-78.
[4]蒋志成,汪有奎.生态旅游对祁连山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影响[J].中国林业,2012,(13):33-33.
[5]石培基,尹秀,李巍,等.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区区域竞合模式研究——以临夏回族自治州及其周边地区为例[J].旅游论坛,2012,5(2):70-73.
[6]陈 蓉.基于旅游空间结构和旅游形象理论的青藏生态旅游竞合策略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