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方言V+卡[khA]与普通话动词重叠式对比分析

2015-03-20 17:09李敬国马婷婷
甘肃开放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巴结榆中轻量

李敬国,马婷婷

(西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甘肃 兰州730070)

榆中方言V+卡[khA]与普通话动词重叠式对比分析

李敬国,马婷婷

(西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甘肃 兰州730070)

中方言动词后带“卡[khA]”的表达形式,与普通话动词重叠式作用相同,是利用附加手段表现短时、轻量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

榆中方言;动词+卡;动词重叠式

0.榆中概况

榆中县位于甘肃省中部,东接定西市、会宁、靖远县,南以马衔山为界与临洮县毗邻,西靠兰州市七里河区、城关区,北跨黄河与皋兰县、白银市相望,是兰州市区东南部近郊县,县城距市区约35公里,行政隶属兰州市管辖。全县42.4万人,有汉、回、壮、满、土家、藏、维吾尔、蒙古、哈萨克等12个民族。

榆中方言属兰银官话金城片。

1.榆中方言中动词后带“卡[khA]”的语言形式

在榆中方言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个现象,即人们说话时常常会在动词后带上一个“卡[khA]”,如:

(1)尕滴个,给我给卡切刀。

(2)我滴个妈呀,实在组不动老,领导没在,赶着缓卡。

(3)家你就让我给你打卡伞啥。

(4)尕刘,把那个螺丝再往紧里上卡。

据我们调查,榆中方言中不存在动词重叠使用的情况,而动词后带“卡[khA]”的语言形式,与普通话动词重叠式表达的意思基本一样。上面的四个例句,换成普通话的说法,分别是:

(1)'小家伙儿,把菜刀给我递一递。

(2)'我的妈呀,实在干不动了,领导不在,赶紧歇一歇。

(3)'你就让我给你打打伞嘛。

(4)'小刘,把那个螺丝再往紧里上一上。

2.榆中方言“V+卡”和普通话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语言学界普遍承认普通话动词重叠式表达量的语法意义。量的语法意义包括时间短(即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持续的时间短)和动作轻(即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轻)。李宇明就指出:“表示次少时短的动词重叠式,在大部分情况下确实包含着动作的力度和幅度的减小,从而使这些重叠式具有‘轻微’、‘不经意’等意味和缓和、委婉的作用。”[1]榆中方言中的“V+卡”语言形式也表达与之相同的意义。在上面四个榆中方言例句中,“给卡”是“传递一下”的意思,显然是不会费什么事的事儿。“缓卡”是“休息一下”的意思,也是很简单的活动。“打卡”是“(把雨伞)撑起来”的意思,这样的活动不需要用多大的力气。“上卡”是“(把螺丝)稍微拧紧一些”的意思,属于简单容易做到的事情。

3.榆中方言“V+卡”可以像普通话动词重叠式一样带宾语

普通话动词重叠形式主要有四种,即:VV式(看看、朗读朗读)、V了V式(挨了挨、打听了打听)、V一V式(泡一泡、煮一煮)和V了一V式(说了一说、提了一提)。其中,前两种重叠形式中的“V”既包括单音节动词又包括双音节动词,后两种重叠形式中的V则仅指单音节动词,也就是说,普通话的双音节动词一般不具有V一V和V了一V重叠式。普通话动词重叠式都可以带宾语,例如普通话可以说“看看书、打听打听消息、煮一煮方便面、提了一提意见”。榆中方言“V+卡”后也能带宾语。例如:

(5)尕李,明天组撒起尼?但是有时间老给我帮着搬卡家。(小李,明天干什么去?如果有空的话帮我搬搬家。)

(6)赶着巴结卡爸爸,巴结哈老给娃买托马斯尼。(赶紧巴结巴结老爸,巴结了就可能给你买托马斯的。)

4.榆中方言“V+卡”可以像普通话动词重叠式一样与把字句同现

华玉明对动词重叠的“态”意义进行了深入分析之后指出:动词轻声式重叠“可以出现于具有主动意义的‘把’字句,不能出现于具有被动意义的‘被’字句”,根据“‘同性相吸、异性相斥’的原则,说明动词轻声式重叠具有主动态意义,不具有被动态意义。”[2]这一情况,对榆中方言中的“V+卡”语言形式同样适用。“V+卡”多出现在把字句中,表示说话人请求或命令别人干某事。例如:

(7)领导,家你把我成全卡啥,我实在顾不过来老。(领导,求求你成全成全我,我实在忙得顾不过来了。)

(8)王师,赶着把楼道子扫卡,等会儿那上面滴领导检查来里。(王师傅,赶紧打扫打扫楼道,等一会儿上面的领导要来检查了。)

5.普通话中的“V+一下”与榆中方言中的“V+一+哈[xɑ]”

普通话动词重叠式是通过形态变化来表达“轻量、短时”等语法意义的,与之相应同样也可以表达“轻量、短时”的意义,还有“V+一下”的形式。“V+一下”属于动补结构词组,是通过词汇手段来表现语法意义的语言表达形式。普通话的数量词组“一下”,在榆中方言中读[jixɑ],与普通话相对应,在榆中方言中也有“V+一+哈[xɑ]”的表达,但是似乎榆中当地人说得很少,在表达“短时、轻量”意义时,这种说法不占主流。我们认为,“V+一+哈[xɑ]”的说法很可能是受了普通话“V+一下”的影响才产生的,不是榆中本来就有的。

榆中方言中的“V+卡”也能说成“V+个+卡”,但是,“V+个+卡”并不是“V+一+哈[xɑ]”的同类表达形式。普通话中,我们说“喝个茶”、“吃个饭”,通常是指喝茶、吃饭,这里的“个”仅仅是个衬音,不能当泛化量词来对待。“看+个+卡”、“推+个+卡”,其中的“个”的性质,也是衬音的字,不是量词。“看+个+卡”、“推+个+卡”表达的意思还是“看+卡”、“推+卡”,即客气地要让别人做去看和去推的动作。

6.结论

通过对榆中方言V+卡[khA]与普通话动词重叠式做对比分析,我们认为,这两个语言表达形式具有共同的性质,即都是由动词的形态变化形成的表现动作行为“短时、轻量”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榆中方言V+卡[khA]是用外部附加的语法手段构成的语法形式,普通话动词重叠式是用重叠手段形成的语法形式。榆中方言V+卡[khA]在传递意义方面,在它所出现的句式方面,与普通话动词重叠式都是高度统一的。汉语方言中有动词重叠式的很多,而榆中方言却不使用动词重叠式,这是一个需要进一步讨论研究的问题。榆中方言V+卡[khA]的来源也值得做深入探讨,希望能引起做方言研究的专家们的注意。

[1]李宇明.论词语重叠的意义[J].世界汉语教学,1996 (1):10-19.

[2]华玉明.现代汉语动词的形态及其特点[J].中语文研究,2014(3):47-52.

[责任编辑 张泽宁]

H172

A

1008-4630(2015)01-0059-02

2014-11-03

李敬国(1957-),男,河北唐山人,副教授,主要从事现代汉语语法学研究。

猜你喜欢
巴结榆中轻量
榆中县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分析
轻量新能源汽车应用开关磁阻电机系统匹配的研究
检察版(十)
我对轻量型并继竿的看法
紫地榆中4种成分对牛牙齿根面龋的再矿化作用
兴隆山对榆中地区影响的研究
“榆中”名源及城址变迁
先征服自己
外出的最“重量”武器是最“轻量”化妆包
降低车用发动机燃油耗的高强度轻量气门弹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