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号街车》中布兰奇的悲剧性探究

2015-03-20 18:45曹微微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布兰米奇艾伦

曹微微

(枣庄学院 大学英语教学部,山东 枣庄 277100)

《欲望号街车》中布兰奇的悲剧性探究

曹微微

(枣庄学院 大学英语教学部,山东 枣庄 277100)

田纳西·威廉斯是二战后美国戏剧创作领域的杰出人物,《欲望号街车》是其影响力较大的一部作品。该剧的女主人公布兰奇是美国南部没落贵族的后裔,工业社会的大环境造就了她内心的孤独,贵族的身份赋予了她高贵典雅的举止,没落的家业却使她的性格变得日趋复杂和畸形,这些都使布兰奇在悲剧的道路上渐行渐远。本文对《欲望号街车》中布兰奇的悲剧性进行探究,并深入剖析其悲剧性产生的根源。

《欲望号街车》;布兰奇;悲剧性

田纳西·威廉斯是20世纪初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剧作家,他于1911年出生在一个十分混乱的家庭,他的姐姐萝丝对其日后创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萝丝患有精神分裂,性格怪异,为人偏执,在经历一次失败的手术后,便无法行动,生活不能自理。作品《欲望号街车》中的女主人公布兰奇便是以萝丝为原型塑造的。布兰奇兼具高贵纯洁和放荡虚伪的双重性格特点,这为其悲剧、潦倒的命运埋下了伏笔。布兰奇的悲剧还与工业社会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男权主义盛行,女性得不到公平的对待和应有的尊重。诚如威廉斯所说:“美国社会中存在很多无法目视的野蛮势力,折磨、践踏着那些高贵、温顺的人,这些饱受社会压迫的人如果不能安于恶劣的社会现状,其结局便是精神分裂,直至死亡”[1]。

一、《欲望号街车》中布兰奇的悲剧性

1.家庭伦理道德的沦丧

19世纪初期,是新旧经济、工业、文化更迭的动荡年代,人们在这一重大变革中不免受到冲击,布兰奇便在这一社会变革中迷失并牺牲了自我。在作品中,威廉斯不仅对故事发生的年代背景进行了描写,还着重介绍了布兰奇年幼时的成长环境,为她日后的悲剧命运作了铺垫[2]。《欲望号街车》不仅是一部优秀的剧作,也是威廉斯早年生活的缩影——他年轻时受父亲的影响较大,醉酒、颓废、精神不正常是他生活的关键词。在他看来,家庭是一个小的社会环境,家庭中道德准则和人际关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

布兰奇出身于美国南部贵族大家庭,父辈凭借种植园产业起家。身为庄园园主的女儿,她生活富庶、衣食无忧,对生活具有美好的憧憬。由于种植园工作劳动强度较大,所以南方贵族女士在高贵、典雅的外表下,还藏有一种对男人过度依赖的心理诉求[3]。但家业再丰厚也禁不住一味地挥霍,布兰奇长大后,家族仅有为数不多的房产和财产传给她。家族的由盛转衰,使布兰奇的精神世界轰然倒塌,婚姻成为她唯一的救命稻草。当她亲眼目睹她至爱的丈夫和另一个男人在行苟且之事时,她努力平复自己的心情,当作什么都没有看到。之后,他们三人去俱乐部喝酒。布兰奇在醉酒后终究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对丈夫艾伦说:“我厌恶你至极”。这句话给了艾伦致命一击。艾伦原本希望布兰奇能够带领自己走出同性恋的泥沼,在希望完全落空时,他对生命也了无牵挂,用自杀的方式结束了生命。面对失去家园、婚姻失败、物质贫乏、家人相继离世的惨状,布兰奇身心俱疲,开始放纵自己。在做教师期间,为了排解心理和生理上的寂寞之感,她竟然勾引了自己十几岁的学生。这种有悖伦常的行为导致她最终一无所有。

2.梦想与现实的冲撞

精神世界的倒塌给布兰奇的打击是致命的,梦想的美好与现实的残酷使她不愿接受命运的摆布。她初遇艾伦时,把他当成自己爱情梦想的美好归宿,但艾伦同性恋的事实使她梦想成空[4]。艾伦在传统道德观点的约束下,希望布兰奇能够解救他,他与布兰奇结婚就是想让自己不再渴望同性。但是很显然,他高估了布兰奇,布兰奇并没有帮助他。如果在遇到感情危机时,布兰奇与艾伦紧紧相拥,艾伦的同性恋问题便不难解决,布兰奇的人生之路也会越来越光明。但在当时,深爱丈夫的布兰奇难以面对这样的事实,在艾伦自杀后又心存内疚,复杂、矛盾的心理无时不在折磨着她,她只能用酒精来麻痹神经,陷在放荡的牢笼中无法自拔。

她鄙视居住在贫民窟并和粗俗、野蛮的斯坦利生活在一起的妹妹斯特拉。庄园的衰落并没有抹去布兰奇身上散发的高贵、典雅气息,她依旧不断地幻想着曾经追求过她的富翁亨特莱能够资助自己,也劝说斯特拉和她一道离开这个让她感觉与自己身份极不相称的贫民窟。亨特莱这个南方绅士化身的人物形象不断地出现在布兰奇的脑海中,她期待南方骑士来拯救自己。然而梦想再次破灭,根深蒂固的男权意识让斯坦利成为丧失人性的畜生,斯坦利一一击破了布兰奇的谎言并强奸了她。斯坦利的兽性成为直接导致布兰奇悲惨命运的刽子手。最终,布兰奇被送到精神病院。在去医院的路上,她的精神彻底崩溃,竟然还在幻想亨特莱来接自己。她拒绝面对现实,用幻想去应对外界的变化,但恰恰是幻想与现实的差距彻底毁了她的一生。

3.自恋与欲望的驱使

社会、家庭是人生存的外部环境,精神和内心是人生存的内部环境,这些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并彼此约束。当梦想与现实背道而驰时,布兰奇逐渐偏离了命运的轨迹。在与妹妹的交谈中,布兰奇总是谈及自己过去的风光。炫耀过往成了布兰奇支撑自己生存下去的精神支柱,而极度自恋的心理状态正是她难以面对现实的原因之一。

在30年代的美国社会,人们感到困惑和迷茫,生活在这个年代的一些人不仅畏惧新旧文明的变化,而且对那个年代的变化的一切——婚姻观、家庭观和性都有着困惑的想法,进而在面对生存危机时,迷失方向的他们不断地在寻求自己生存的出路[5]。相反的是,另外一些人没有出现信仰危机的变化,而是乐于接受新事物的变化,在现实中重新塑造自己。对于布兰奇来说,信仰和价值观的危机以及缺少生存的理性使她丧失了人格和尊严,自恋和欲望却加速了她最终的毁灭。艾伦死后,欲望的驱使让布兰奇辗转于不同的男人之间,她相信那些“陌生”男人的善良,对男性欲望的依恋才会让她有安全感。似乎只有不断显示对男人的欲望,她才能找回自己固有的高傲个性,才能唤回逝去的青春和往日的温情。

二、《欲望号街车》中布兰奇悲剧的根源

1.男权社会是外部因素

布兰奇的悲剧与她所处的时代密不可分。她年幼时,父母掌管着偌大的庄园,她与妹妹生活得无忧无虑,接受着贵族式的良好教育,树立了较为完整的人生观。但在种植园独特的经济体制下,女性在思想上和行为上对男性有着较强的依赖性,甘愿在男性的领导和保护下生存。在作品中,布兰奇在情感受创时,难以忍受道德和命运的约束,开始凭借自己的容貌从陌生人那里汲取温暖。她周旋在各类男人之间,连自己17岁的学生都不放过。布兰奇的行为表面看是一种放纵,但其内心的渴求仅仅是一份身体和心灵上的关怀和温暖。当南方的美景消失时,布兰奇带着对青春的追忆和对爱情的渴望离开了这片让她伤心的土地。但当她来到新奥尔良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再次给她沉重一击,她又陷入了迷惘和黑暗中。可以看出,布兰奇对旧文明具有深深的依恋,对新文明显得无所适从。于是,她与妹夫调情,勾引米奇并希望与之结婚,但同时又忍受着思想上的自责,于是她经常洗澡,想以此洗刷掉身上的污点。布兰奇一直处于思想矛盾和行为反复的尴尬之中,足见工业时代女性的社会地位之低,她们除了忍受命运的安排,很难找到能让自己在社会和人际中的平衡点。

2.家族没落是直接诱因

《欲望号街车》中所描述的美国正处于20世纪初机器大工业高速发展的阶段。此时,美国南方的种植园经济已走向末路,北方工业经济逐渐崛起。南方贵族的后代们逐渐失去了祖上的土地和财产,在失意和迷茫中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布兰奇便是其中的一员。布兰奇出生在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良好的教育条件使她具备淑女应有的教养和魅力。传统的贵族思想使他们拥有诗情画意般的纯净心灵,却没有给予他们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的能力。在父母相继去世后,庄园产业难以继续维持,迫不得已转让给他人,布兰奇就此失去了经济上的依赖,而后又因诱拐学生而失去唯一的经济来源。而后,布兰奇投靠妹妹来到新奥尔良,由于自身所受的南方传统教育与北方的新兴工业文明之前的强烈冲突,而与现实难以融合。她想要傲立于世,抹去过往种种痛苦的回忆,却无法真正地融入现实。布兰奇与妹夫斯坦利的冲突,可以理解为南北不同经济文化的冲突。布兰奇是南方传统种植园经济的代表,斯坦利是北方大机器工业的化身,他们之前的矛盾无处不见。但布兰奇所代表的南方种植园经济必然要在经历一番摧残后走向失败,因为他们与历史的发展方向相反,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

3.情感失意是最后推手

布兰奇由里到外都散发着南方淑女的高贵气质,她的内心一直葆有一块爱情圣地,对爱情充满了期许和憧憬[6]。在年轻时,布兰奇受艾伦的文艺、忧郁气质吸引,与其走进婚姻的殿堂。初启婚姻生活时,布兰奇认为艾伦的一切都臻于完美,他外表俊朗、待人谦和又才华四溢,能够与这样的人结合,她完全可以预见未来的幸福生活。但是,在婚后,一个让她难以接受的事实呈现在她眼前——她的丈夫喜欢同性。于是,美好的婚姻便成了布兰奇一厢情愿的空想。随后艾伦的自杀又让她后悔不堪。爱情和婚姻双双滑铁卢,让布兰奇难以负荷,她在迷茫和失意中逐渐放纵自我。对于布兰奇,放荡是对命运的反击,是向南方道德标准的宣战,同时也是与自己人生的博弈。只是她在反抗中日渐迷失自我、难辨方向,与噩运的距离一步步拉近[6]。在布兰奇将生活转移到新奥尔良后,布兰奇遇到了摆脱生活困境的良人——米奇,她向往着与米奇结婚,过稳定的生活。在作出谎报年龄、隐瞒过去、隐藏本性等一系列努力后,最后在斯坦利的破坏下,米奇还是没有娶她。在布兰奇的人生之路上,如果说艾伦留下的痕迹让她失望,那米奇带给她的便是绝望。布兰奇在生活迷茫、无助之时,是米奇带给她生活的色彩;当她再度笑对生活时,米奇又夺走了这抹唯一的色彩。布兰奇便是这样在反复的失落与绝望中辗转,在悲剧的人生之路上越走越远。

三、结语

《欲望号街车》是一曲悼念之歌,是从艺术视角对20世纪初的美国南部社会文化消失的深沉悼念,布兰奇是一朵馥郁芬芳的花朵,在手工业社会即将结束之际盛开、绽放,在向工业社会转型的初期凋零、败落,最终消失在历史更迭的长河中。在《欲望号街车》中,布兰奇的悲剧命运在开篇便进行了暗示——布兰奇搭乘“欲望号”街车前往妹妹家,而后又坐上另一部名为“公墓号”的车来到“天堂福地”大街。“天堂福地”在希腊神话中是死亡之地的意思。可以看出,这段路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预示着布兰奇的悲惨经历。威廉斯对人物的刻画十分生动,把人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都展现得入木三分,传递给观众诸多启示:首先,家庭成员在相处时,应树立伦理道德的理念;其次,生活不会一帆风顺,在遇到困境和逆境时应勇于面对;最后,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应正视自己的价值。

[1]李尚宏.悲剧并不发生在舞台上——《欲望号街车》主题辨析[J].外国文学评论,2008(3).

[2]张晓花.谁颠覆了《欲望号街车》:欲望还是男权——从女性主义视角看布兰奇的悲剧根源[J].四川戏剧,2011(2).

[3]宋秀葵.《欲望号街车》:一部现代精神悲剧[J].电影评介,2006(10).

[4]李明晔.《欲望号街车》中布兰奇悲剧根源探析[J].电影文学,2013(11).

[5]邢静玥.一朵旧南方脆弱的凌霄花——浅析《欲望号街车》中女主人公布兰奇的悲剧成因[J].电影文学,2007(20):125-126.

[6]孙畅.布兰琪的悲剧根源——解读田纳西·威廉斯的剧作《欲望号街车》[J].四川戏剧,2007(2).

An Analysis of Blanche’s Tragedy inAStreetcarNamedDesire

CAO Wei-wei

(College English Department of Zaozhuang University, Zaozhuang Shandong 277100, China)

Tennessee Williams is one of the most prominent playwrights in United States after World War II.AStreetcarNamedDesireis one his most influential works. Blanche Dubois, a fading, though still attractive Southern belle, is the heroine in the play. Though the aristocratic identity brought her elegant manners, she became rather lonely inside under the influences of the industrial social environment. In addition, the decline of the estate made her personality increasingly complicated and distorted. All of these lead to Blanche’s great tragedy. Based on such understanding ofAStreetcarNamedDesire,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Blanche’s tragedy in the play, and further explore the roots of her tragic fate.

AStreetcarNamedDesire; Blanche Dubois; tragedy

2014-11-03

曹微微(1983- ),女,山东枣庄人,枣庄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助教,硕士,从事英语语言文学研究。

I712.073

A

2095-7602(2015)05-0096-03

猜你喜欢
布兰米奇艾伦
好奇无界:米奇艺术展全球巡展深圳站
“铲屎官”和“小祖宗”
我受不了自己的心:艾伦·金斯伯格论
保罗·艾伦绝不只是微软的联合创始人
摄影师布兰莱:地球上肯定有个人和你长得一模一样!
风之彩
不知所措的布兰
小兔子开博客
跳舞的泰迪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