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法在电工技术课程的应用

2015-03-20 22:40潘爱民
广西教育·C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电工技术项目教学法课程改革

【摘 要】采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是电工技术课程的教改趋势,开发适合“做中学”的课程和教材,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从课程要求、内容项目设计、项目实施出现的问题等方面探索电工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电工技术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1C-0128-02

一、电工技术课程的要求

电工技术课程是高职院校工科类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掌握电路的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掌握相关的电工技术,以能够从事机电设备及系统的运行、维护、安装与调试等方面工作;能够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一般电工问题,同时本课程也是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基础课。所以如何引导学生学好这门课是任课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职电工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传统教学方法已难以适应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需要,无法培养出应用型、技能型的人才。其主要表现在:

教材内容与学生在中学学习的知识点连接不上,与实际联系不紧,没有反映近年来工业高速发展带来的新知识、新器件、新技术、新工艺。

教材内容不能针对专业特点开设相关的实训内容,且实验内容多是验证性实验,缺乏综合性、设计性试验的开发,使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热情不高,无法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与应用。

教学方法陈旧,由于高职师资队伍年轻化较为突出,不同程度地存在照本宣科的现象,而相应的实验、实训设施不足,又导致纯理论学习的情况比较严重,无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因此,改革现行的教学方法,采用与时俱进、高效的教学方法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显得十分必要;要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开发专业课程,要推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来教学是电工技术课程的教改所趋,尽快开发适合“做中学”的课程和教材,也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三、项目教学法简介

“项目教学法”是将实际生产活动中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技术项目引入到教学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和学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项目”进行的教学活动,所设置的“项目内容”可包含多专业、多门课的知识,也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中的理论内容收集、电路方案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验证评价等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掌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要求。其追求的核心是让学生体验创新的艰辛和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等。

“项目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各专业发展方向的不同,可加强或弱化某部分的教学内容,灵活选择教学模块,以此来满足不同专业对教学内容运用的要求,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吃透教学大纲与教材,熟悉企业生产第一线的技术项目和操作流程,具备相关技术项目的实践经验,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本课程的部分重点内容,而不是课程的所有内容。

四、项目化课程的设计

根据电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要求:通过学习要使学生掌握直流、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了解安全用电知识;了解变压器、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及性能要求;了解基本电气电路、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电路、典型机床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基本电工仪表、基本电工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的基本控制功能,能处理控制电路的简单故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可把教学内容主要分为:常用电工工具及仪表使用、直流电路、单相交流电路、三相交流电路、变压器及电动机、电动机控制、安全用电知识等七个课题模块,每个课题模块教学还根据内容分多个子项目。可将每个模块的教学项目细化成技能目标,再将技能目标确定为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设计详见表1。

五、项目教学在时间上的安排

在职业教育中,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所以授课时间上的安排可分三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为基础理论知识了解阶段,学生主要在教室里学习,教师把所需要的基本理论知识讲解给学生,让学生掌握够用的理论基础知识,如电路的基本物理量,交直流电路的分析计算,变压器、电动机的原理、低压电器的应用,电动机的控制原理等内容;第二阶段为基本技能训练理解阶段,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学生通过具体电路图的识读、具体元件的联接来理解课堂上教师所讲的理论知识,学生操作时,教师结合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又重点讲解,并随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穿插安全用电知识;第三阶段为消化提高阶段,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可让学生策划设计工厂控制电机的电路原理图;也可以制造电路故障让学生排除,还可以让学生检修其实训设备,进而提高其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改革考核制度

考评是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学生的学习考核应当贯穿于学生整个的项目学习过程,应体现学生学习表现和学习能力,可以在实施项目过程中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回答来进行评价;也可以在某个项目完成后,要求学生写出实验报告,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学习成果评价;只有改革单一的理论试题考核制度,建立多样化的考核制度,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测评,成绩上去了,学生有成就感,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提高教学效果。

七、项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1.师资不足

项目教学对任课教师要求更高,教师必须既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既要善于专业理论知识的讲授,又要掌握技能训练的指导方法,即“双师型”教师,目前,部分教师还达不到具体的要求,需要培训。

2.实训设施落后,设备不完善

由于经费不足,设备套数及工位不够,且一些设施的使用年限较长,使之与时代脱轨,旧的设备还存在安全隐患。

(二)对策分析

1.师资培训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可通过以下途径:一是组织教师参加骨干教师培训、示范专业负责人培训、实训基地负责人培训等,重点提高其专业技能水平;二是每年寒、署假安排专业教师下企业顶岗实习,参加企业科研项目工作,及时了解企业新技术应用和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要求,促进教学内容的整合;三是聘请企业、行业专家到校授课;四是鼓励教师申报技师或高级技师。

2.校企联合办学,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通过多种途径与企业建立联系,掌握企业的需求信息,为其“订单式”培养人才,争取项目合作基金,改进实训设备,同时可以把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

总之,在电工技术中采用项目教学法,引导学生“做中学”,按“理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思路,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电工课程来培养优秀应用型技术人才,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任务,还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黄海燕,展希才,程继兴.电工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2]腾海燕,张海燕.电工技术[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基金项目】2013年度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课题(201302)

【作者简介】潘爱民(1963- ),女,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电子电力工程系讲师。

(责编 丁 梦)

猜你喜欢
电工技术项目教学法课程改革
“翻转课堂”在《电工技术》仿真教学的应用研究
关于电工技术课程教学的思考
电工技术教学载体的应用
探析项目教学法在化工管路拆装实训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flash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项目教学法在微电影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园林工程招投标与预决算课程中应用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