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海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与污染防治对策

2015-03-21 07:00刘亚明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5年11期
关键词:稳定度风向燃煤

刘亚明

(福建省龙海市环境监察大队 福建龙海 363100)

1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龙海市位于东经117°29′~118°5′,北纬24°09′~24°36′,地处九龙江下游出海口,东南与台湾隔海相望,东北与厦门经济特区同处一个港湾,西接漳州市区,区域面积1 1 2 8 km2。根据龙海市环保监测站2010~2014 年城市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龙海市城市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统计表

由表1 可知,近五年龙海市城市大气主要污染物日均浓度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虽然可吸入颗粒物日均浓度和空气污染指数(API)呈逐年下降状态,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日均浓度呈平稳上升趋势,表明龙海市城市大气污染趋势依然存在。

2 空气质量影响因素

鉴于城市空气污染状况是由污染源和气象条件这两个内外因素共同决定的[1],龙海市空气质量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均以本地源影响为主,污染浓度贡献主要取决于污染源排放量大小、“源”与“受体”的相对位置、气象特征和排放高度等因素[2]。下面简要分析其影响:

2.1 大气污染源强的影响

2.1.1 大气污染源强

根据2010~2014 年龙海市环境统计数据,全市年均燃煤总量855.53×104t,污染物排放量为:烟(粉)尘5150.2t、SO29313.1t、NOx34045.4t。主要污染源为:

(1)工业源:燃煤量854.71×104t,占全市99.9%;污染物排放量为:烟(粉)尘5073.4t、占全市98.5%,SO29203.8t、占全市98.8%,NOx 34027.5t、占全市99.95%。

工业源中漳州后石电厂燃煤量841.09×104t,占全市98.3%;污染物排放量为:烟(粉)尘3075.0t、占全市59.7%,SO24554.8t、占48.9%,NOx32872.0t、占96.6%。

(2)生活源:燃煤量0.813×104t,占全市0.1%;污染物排放量为:烟尘76.8t、占全市1.5%,SO2109.3t、占全市1.2%,NOx 17.9t、占全市0.05%。

此外,还有未经统计的机动车、建筑场地排放的尾气和扬尘。

2.1.2 污染源排放状况

(1)工业源:近五年,除与城区相距约30km 的漳州后石电厂7 台发电燃煤锅炉烟气通过静电除尘、海水脱硫、触媒脱硝处理后经210m 烟囱高空排放和淘汰11 家落后造纸厂13 台小锅炉外,其他企业锅炉烟气均未采取规范有效的处理。10 蒸吨以下锅炉占了62.7%,分布在各乡镇工业区内,有的在城市周围或在城市主导风上,呈低空排放。

(2)生活源:近五年,城市常住人口新增9.96 万人,增长了25.6%,虽然新增燃料被LNG 天然气和石油液化气所替代,城市居民用煤量基本不变,但民用燃煤烟气均未处理直接排放。

(3)机动车:近五年,虽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1875 辆,但仍有3335 辆黄标车未淘汰;2014 年底,全市机动车(汽车、农用运输车和挂车)保有量50474 辆,比2010 年增加了21682 辆,增长75.3%。机动车尾气在城市近地面周围呈线状排放。

(4)建筑场地:2014 年城市建成区面积19.69km2,比2010 年增加了15.6%,建筑工地18 处,总建筑面积36.154×104m2。建筑扬尘在城市四处周围呈片状排放。

2.2 污染气象条件的影响

污染气象因子是指与大气污染物扩散有关的气象要素,它制约着大气污染物的稀释、扩散、输送和转化过程,进而影响着大气污染物的分布及污染程度[3]。污染气象学的研究表明,风向、风速、大气稳定度对大气扩散的影响较大,风对大气污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大气污染物的水平输送上,风向决定着大气污染物影响的区域位置,风速决定着大气污染物影响的区域面积和影响程度,大气稳定度是是决定大气对污染物垂直稀释扩散能力的一个重要因子[4]。大气越不稳定,其扩散能力越强,污染物在大气中稀释越快[5]。根据龙海市气象站市区多年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如下。

2.2.1 风频及污染系数

龙海市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市区年平均风速1.6m/s,主导风向为ESE,平均频率17.6%;年静风频率16.7%,除静风外平均风速2.87m/s,冬、春季主导风向为ESE,夏季以S 为最多,秋季ESE 和SE 相当。历年风向频率及污染系数见表2。

表2 龙海市历年风向频率及污染系数统计表

由表2 可知,市区除静风外,年平均风速较小,介于2.1m/s~4.6m/s 之间,各季主导风方向风速差异不明显,污染系数以ESE风向为最大,SE 风向为次之。

由此可见,冬、春季东南偏东方向,夏季正南方向,秋季东南偏东及东南方向污染物排放对龙海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大。

2.2.2 大气稳定度

市区年平均气温21.5℃,年平均日照时数2000.8h,年均总云量达6.8 成,低云量为5.4 成,年平均降水量1563.2mm,年平均相对湿度80%。各季大气稳定度频率见表3。

表3 龙海市各季大气稳定度频率统计表(%)

由表3 可知,市区全年大气稳定度以D 类为最高、频率占55%,E 和F 类次之、频率之和占24.6%;各季大气不稳定型频率出现以秋季为最高、达25.5%,春季为最低,占17.5%。

由此可见,龙海市城市大气活动状态不利污染物的水平输送、垂直扩散和稀释。由于龙海市北部、西部、南部三面环山,中部为平原,东南部临海,地势南北较高,中间低缓,而城市位于平原中部低缓处,更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消散,易造成大气污染物累积。春、夏季比秋、冬季更甚。

3 对策与建议

3.1 产业结构调整

应结合“十三五”社会发展和城市规划的制定,科学规划重点产业发展布局、结构和规模,合理调整现有工业园区和设立各类产业园区,形成有利大气污染物扩散的空间格局;

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控制高能耗、高污染项目,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禁止在城市建成区新建每小时20 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其他地区不再新建每小时10 蒸吨以下燃煤锅炉。

3.2 能源结构调整

应控制煤炭消费总量,2015 年单位GDP 综合能耗控制在0.408tce/万元,比2010 年降低16%;新建工业园区应同步实施集中供热,现有各类工业园区应逐步实施热电联产或集中供热改造。

应对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实行煤炭减量、清洁能源替代,提高城市管道煤气普及率。

3.3 燃煤锅炉节能减排

应鼓励企业使用洁净煤,应用高效除尘、脱硫脱硝和多污染物协同控制等技术进行锅炉技术改造;新、改扩建项目应优先选用列入高效锅炉推广目录或能效等级达到Ⅰ级产品。

应严格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治理不达标燃煤锅炉。

3.4 机动车污染控制

应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合理控制机动车保有量;2017 年之前,完成黄标车和老旧车辆淘汰任务。

应加强机动车尾气监管,对年度检验环保指标不达标的,不予发放环保合格标志;定期检测或道路抽检,对排气不合格的,依法依规予以查处。

3.5 城市扬尘控制

应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施工场地实施全封闭式施工,渣土等运输车辆采取密闭措施,城市道路实行机械化清扫,增加城市道路冲洗保洁频次,不断提高城市绿化率,减少扬尘污染。

[1]张国勋,陈超,王成臣.气象因素对杭州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J].干早环境监测,2003,17(3):147-148.

[2]陈巧俊.基于CALPUFF 模型的漳州市大气环境容量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39(9):26.

[3]陈志彪.福建东部沿海若干污染气象因子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5(4):100.

[4]李宗恺,等.空气污染气象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气象出版社,1985,558-563.

[5]刘强. 大气污染物扩散中稳定度判定方法概述[J]. 干旱气象,2011,29(3):355.

猜你喜欢
稳定度风向燃煤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技术比较
多点网格采样在燃煤机组总排口的应用
燃煤电厂主要污染物及其处理研究进展
高稳晶振短期频率稳定度的仿真分析
逆风歌
燃煤联姻生物质困局
晶闸管控制串联电容器应用于弹性交流输电系统的稳定度分析
确定风向
三沙市永兴岛低空风的变化
绵阳机场冬季连续浓雾天气成因及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