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经胃管途径补钾的护理分析

2015-03-21 07:51姜莉贺琳晰范玲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14期
关键词:补钾低钾血症血钾

姜莉 贺琳晰 范玲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辽宁 沈阳 110004)



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经胃管途径补钾的护理分析

姜莉 贺琳晰 范玲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辽宁 沈阳 110004)

目的 对儿科消化道途径进行补钾方式的临床护理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对低钾血症患儿316例采用经胃管途径进行补钾治疗,对生命体征、血气分析中离子及心电图改变情况进行监测并进行加强护理,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所有患儿低钾血症均得以纠正,补钾过程中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患儿采用经消化道途径补钾时,给予加强护理干预,可有效纠正患儿低钾血症,避免并发症发生。

经消化道; 补钾; 患儿; 护理

Digestive tract; Potassium supplements; Sick children; Nursing

钾离子作为人体内重要的离子,以细胞内存储为主要形式。钾离子与细胞外的钠离子共同对细胞内外的正常容量进行维持,并对血浆渗透压及机体酸碱平衡起到重要作用[1]。对神经和肌肉张力的维持,尤其是心肌细胞的正常功能发挥有重大意义[2]。血钾正常浓度为3.5~4.5 mmol/L,血钾低于3.5 mmol/L 诊断为低钾血症,如果血清钾降到低于2.5 mmol/L,可能诱发严重的快速室性异位心律失常,危及生命[3]。低钾是儿科需要尽早、尽快处理的急症之一,补钾治疗是临床上进行低钾血症治疗的最常规方式[4]。补钾的途径包括静脉补钾、口服补钾、经胃管补钾等方法。给药途径包括静脉输液,微量泵静脉泵钾、口服钾片或10%氯化钾注射液,经胃管或空肠营养管注入10%氯化钾注射液[5]。静脉补钾需严格控制补钾速度,过快会造成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骤停风险,而10%氯化钾注射液经鼻饲给药后可迅速经胃及空肠上段吸收,是最直接、方便、简单的途径,且维持时间较长,与静脉途径相比,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但经消化道补钾对胃肠道有刺激症状,会出现如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应激性溃疡及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6]。在空腹、大剂量及原有胃肠道基础疾病者更易发生。临床上,经消化道补钾的患儿要给予加强护理干预,避免并发症发生,减轻患儿不良反应,达到理想的补钾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儿科重症监护室2012年1月-2014年7月发生低钾血症的新生儿316例,其中,男162例(51.3%),女154例(48.7%),出生时间(12.3±10.45)d,体质量(2.36±0.97)kg。原发病为早产儿56例(17.7%)、低出生体质量儿73例(23.1%)、脑病12例(3.8%)、循环系统疾病27例(8.5%)、呼吸系统疾病94例(29.7%)、消化系统疾病26例(8.2%)、恶心呕吐11例(3.5%)其他疾病28例(8.9%)。纳入标准[7]:患儿年龄≤28 d;患儿家属签署同意书同意配合治疗及调查研究,无伦理学争议;以胃肠减压或肠内营养为目的留置胃管;所有患儿均为新生儿病房内护理,无家属陪护。家属不同意配合问卷者排除研究外。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使用10%注射用氯化钾5~10 mL配以牛奶、果汁稀释至10~20 mL,用鼻饲喂养的方法,经胃肠道吸收补钾,用药后观察神志、呼吸、心率、心电图、血压及尿量变化,动态监测血气离子分析及血钾浓度的变化,血钾正常后停止补钾。

1.3 结果 所有患儿低钾血症均得到纠正,无高钾血症、心律失常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

2 护理

2.1 动态监测血钾的变化 每2 h测血钾一次,及时了解血钾的动态变化,从而调整补钾的频次及剂量,同时采集的血标本要及时送检,避免震荡,以防细胞破裂致细胞内钾离子释放影响对血钾结果的判断[3]。

2.2 尿量监测 经消化道途径补钾有引起高钾血症的可能,对心血管系统也存在不良反应,补钾速度过快可能诱发致命的心律失常。因而,在补钾过程中应严密进行心电监测,观察心率、血压及心电图的变化。准确记录24 h尿量及每小时尿量,注意肾功能变化。对于尿少(每小时少于50 mL)或肾功能不全者应控制补钾速度及补钾量。尿量是反应肾功能的指标,也是输液量平衡的最直接指标,是补钾过程中最重要的临床指标之一,肾功能不全会出现少尿,钾排出受限。这种条件下,补钾很容易引起高钾血症,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如果尿量过多,肾脏排钾增多,需相应调节补钾剂量,及时与医生沟通。补钾期间尿量每小时应高于50 mL,尿量如小于1 mL,应遵医嘱考虑给予利尿剂或增加补液量[4]。

2.3 心电图检测 心电图监测在补钾过程是高效、快捷、安全及无创的检查手段,具有重要意义。心电图改变体现在T波的变化。经消化道补钾的患儿应采用床旁心电监护,动态观察患儿的心电图改变。T波的正常振幅应达同导联R波1/10以上。T波低平是低钾血症特征,T波高尖为高钾血症特征[8]。当心电监护出现T波低钝或高尖表现时均应立即停止补钾并进行血钾复查。

2.4 血气及电解质监测 动态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及电解质水平,根据检验结果调整钾用量,这样不仅可以及时发现高钾血症,还可对酸碱平衡及血钙进行检测,以发现可能存在的酸碱失衡及低钙血症。若存在碱中毒,低钾血症控制后,碱中毒可迅速纠正;若存在酸中毒,在补钾后立即进行酸中毒的纠正,以预防pH值升高后钾离子向细胞内转移,血清钾会进一步降低,加重低钾血症[9]。当血钾水平高于4.5 mmol/L,应只给予每日生理需要钾量。

2.5 消化道的观察与护理 10%氯化钾对消化道的刺激性较强,患儿不良反应包括躁动、呕吐、嗝逆等表现,可能会出现自胃管或呕吐出咖啡样物。因此,氯化钾要稀释后给药,兑入温水、果汁或牛奶中,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

2.6 药物配伍禁忌 洋地黄类药物在低钾血症患者中应慎用,低钾会加强洋地黄效应,极易发生洋地黄中毒,导致心律失常加重,甚至猝死。因此,低钾血症患儿补钾6 h内不应给予洋地黄类药物。

3 体会

由于新生儿患者机体功能发育不完全,在儿科重症监护室内多因脑病或肺病及早产低体质量等原因给予胃肠内营养,发生离子紊乱及酸碱失衡的情况较为多见,其中,低钾血症发生率最高。经胃肠吸收补钾安全性高,效果明确。在补钾过程中,护理方面要动态监测血钾、心电监护、尿量记录,尤其注意对心电图的观察,并对血气及电解质进行监测,避免补钾过程中伴随的酸碱失衡及其它离子的紊乱。根据动态观察动脉血气及电解质水平,随时调整钾的用量,避免高钾血症的发生。由于氯化钾对消化道有强烈的刺激性,应将10%氯化钾进行进一步稀释后经胃管缓慢注入,患儿不良反应多为哭闹、烦躁,严重者会出现消化道出血并发症。低钾状态下应慎用洋地黄类药物[7],低钾会明显加强洋地黄效应,及易发生洋地黄中毒,导致心律失常加重,甚至猝死。因此,低钾血症患儿补钾6 h内不应给予洋地黄类药物。

[1] 黄明海,秦克,刘夏,等.经中心静脉导管高浓度补钾安全性和疗效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3,22(4):418-420.

[2] Lim MC,Ratnavel N.A prospective review of adverse events during inter hospital transfers of neonates by a dedicated neonatal transfer service[J].Pediatr Crit Care Med,2008(3):289-293.

[3] 张晶,梁丹,杜磊,等.低出生体质量儿低钾血症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4):301-302.

[4] 曹素文,王明海,李杏色,等.不同补钾途径纠正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重度低钾血症的研究[J].河北医药,2011,33(10):210-211.

[5] 栾一禾,海鸥,苑媛,等.运用转运网络救治81例高危新生儿临床分析[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2,21(2):176-177.

[6] 文红霞,黄小力,张京杨.支气管肺炎患儿低钾心电图的变化[J].山东医药,2009,49(9):81-82.

[7] 禤雪平.先心病患儿术后高浓度补钾的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3(3):201-202.

[8] 秦鹏飞,张向兰,由丽华.1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新生儿围手术期的护理[J].武警医学院学报,2010,19(12):210-212.

[9] 陈慧卿,李明,李素萍,等.喂养不耐受早产儿静脉营养补钾时机的探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18):5473-5475.

姜莉(1981-),女,辽宁沈阳,本科,护师,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范玲,E-mail:jiangli810629@163.com

R473.72,R725.7

B

1002-6975(2015)14-1332-02

2014-04-27)

猜你喜欢
补钾低钾血症血钾
强化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钾血症患者血钾水平的影响
心力衰竭患者血钾水平与室性心律失常及住院死亡的关系
谨防血钾异常与猝死
含卷曲霉素方案治疗MDR-TB患者 引起低钾血症的临床分析
血钾异常伤心脏
心电图(ECG)应用于院前诊断低钾血症的应用价值评价
血钾不高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后低钾血症的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静脉补钾300例的合理性分析
为何会发生低血钾
老年腹膜透析低钾血症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