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近代小说的中国因素考略——以《北间岛》中的中国辱骂语为中心

2015-03-21 15:36南春爱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王八蛋朝鲜人朝鲜

南春爱

(大连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605)

文学是历史的产物。朝鲜近代有着36年被日本统治的惨痛历史。在这一历史时期的不同阶段里,大量的朝鲜移民迁移至中国的东北和俄罗斯远东地区,以作家为主的很多文化人士也随之移居到中国[1]。据不完全统计,那时产生的朝鲜文学中,小说作品就有400多篇,朝鲜称其为流移民文学,本文称之为以中国为背景的朝鲜近代小说。笔者把安寿吉的长篇小说《北间岛》(上、下卷)作为重点研究对象。

《北间岛》是以中国为背景的小说中的代表作。作者安寿吉在近代中国生活了16年之久,其他作家在作品中表现出中国是临时歇脚的地方,而安寿吉的小说里流露出中国东北是朝鲜族移民的第二个家乡的思想。安寿吉在自己的作品中没有偏颇地接纳了中国因素,包括本文的研究重点——中国因素中的辱骂语。安寿吉把中国的原住民描写为正面形象,这种作家意识在这一时期的朝鲜作家中很少见。目前,对以中国为背景的朝鲜近代小说的中国因素方面的研究甚少,有几篇博士学位论文①崔一《韩国现代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延边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吴养浩《韩国文学与间岛》,韩国汉阳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88;韦旭升《中国文学在朝鲜》,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和一些相关的学术论文②李尚京《间岛体验的精神史》,韩国《作家研究》,1996年第2期;朴玉杰《高丽人的中国观》,韩国《中韩人文科学研究》,1996年第6期。。

一、《北间岛》的历史背景③及辱骂语的概念

③ “间岛”一词在朝鲜近代文学作品中频频出现。朝鲜文学作品中所指的“间岛”为鸭绿江、图们江北岸一带的称谓,鸭绿江北岸称“西间岛”,图们江北岸称“北间岛”。崔一《韩国现代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延边大学博士论文,2002。

长篇小说《北间岛》的历史背景主要是17世纪前后(明末清初)至19世纪末,一直延续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日本战国末期,丰臣秀吉以武力统一日本后,为征服朝鲜半岛,1592年(壬辰年)4月大举入侵朝鲜。明朝廷鉴于丰臣秀吉不仅要征服朝鲜,还将侵略中国,决定派大军援朝抗倭。这场长达七年之久的壬辰倭乱最终以朝中人民的胜利而结束,但朝鲜的半壁江山却因此蒙受前所未有的灾难,民不聊生,不计其数的流民逃往中国东北境内。19世纪60、70年代朝鲜北部频发自然灾害,生灵涂炭,成千上万的朝鲜灾民流向中国东北。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实行殖民统治,更多不愿意当亡国奴的朝鲜移民迁居中国东北以及北京、上海等关内地区,把中国当作开展反日独立运动的基地。日伪时期朝鲜开拓民大量迁居中国东北。20世纪30年代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的朝鲜半岛上,到处是流离失所的破产农民。正是朝鲜国内这些恶劣状况,使他们容易受日本所谓“满州乐园”的欺骗性诱惑和宣传,作为开拓民争先恐后迁居到中国东北来。

《北间岛》通过李汉福一家三代体现了这段历史时期朝鲜民族在中国的生活。《北间岛》中的诸多中国因素中辱骂语最为典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辱骂语是“王八蛋”。

中国的辱骂语历史悠久。鲁迅在杂文中提到“中国历史文坛中最常见的是谋害,侮辱,恐吓和辱骂”,他对中国人的辱骂文化语进行了分析。鲁迅说,在文坛中都少不了辱骂语,那在民间更是不在话下[2]。那么,辱骂语是什么?辱骂语是野蛮的恶意的向对方破口大骂的话语,就是用一句话侮辱对方的人格,用一句话把自己内心的气愤或憎恶发泄出来,减轻自己痛苦的一种方式。当然辱骂语不是中国的专有物,是任何民族任何国家都使用的语言。

二、《北间岛》的中国辱骂语

1.辱骂语“王八蛋”在小说中的表现形式

安寿吉的长篇小说《北间岛》中反映的辱骂语是贬低他人的人格,或展现一种憎恶的心理。下面是《北间岛》上、下卷中出现的“王八蛋”这一辱骂语的场面。

(1)三个小伙伴蹲在地垄沟,像田鼠似得开始挖了土豆,用力连根拔出,摇摇晃晃的小土豆蛋哟!

他们还用手扒开泥土,在土里面摸,也摸到了土豆。他们用两只手握住土豆,包在了上衣的衣襟里面。

正在集中精神慌慌张张地包土豆的昌允感觉不对,突然向前抬起了头。

“王八蛋!”

他们听到骂声的同时,看到了董家的人向这边跑了过来[3]53。

引文(1)中的昌允、贤道、东圭三个小伙伴,为了充饥决定去董家的土豆地里挖土豆烤着吃,但还没有来得及吃就被董家的人发觉了。董家的人一看到这三个小孩第一句话就是骂“王八蛋”,并跑去抓他们。

昌允是《北间岛》的主人公李汉福的儿子,他的偷窃行为说明,他们一家连吃土豆也吃不饱而陷入了困境。李汉福最初带领家人偷偷穿过大江来到北间岛,也是出于想让家人吃饱的梦想。但是来到北间岛的土地上,这个想法并未实现。当时是七月,地里的谷物完全成熟之前,小孩子们只能靠偷吃东西填饱肚子。更糟糕的是董家抓到昌允后,剃掉头发并给穿上了清朝衣服,变成清国孩子送到家里。把民族气节看的比命还要重的李汉福,看到这些气得咬牙切齿,当场就咽了气。

这一引用文中的“王八蛋”起因是一颗土豆,最终导致李汉福死亡。昌允等三个小孩的行为不仅没能从原住民那里得到原谅和帮助,反而因为几颗土豆而成为了“王八蛋”。

(2)推开柴门进来的是两个清国巡警。他们打开房门看到昌允的儿子长顺,就恶狠狠地说:“交出儿子(昌允)。”他们听到昌允从外边还没回来,就瞪着眼睛大喊“王八蛋”!便问,放了火的家伙藏哪里了。昌允的妈妈只能说不知道来打马虎眼[3]62。

已经长大的昌允非常憎恨民族的背叛者,对榨干朝鲜移民的血汗给地主董福山建功德碑恼火至极,在功德碑上放火后逃走。这事招来了清朝警察的骂声。在这里“王八蛋”的意思是“居然敢把我的好事搅坏?该死的家伙!”

(3)清国的人民自清日战争(即甲午战争)以来对日本人的厌恶情绪又重新抬起了头。

“日本人是不是像韩国一样,要把间岛(中国东北)也想吞并了?”

“挂着保护朝鲜人的名目来的吧?”

清国人看朝鲜人的眼光开始变得犀利起来。

“王八蛋!”

中国人不仅仅是对日本人这样。对着朝鲜人也开始破口大骂了。[3]71

引文(3)的背景是日本以《丁未七条约》①《丁未七条约》也叫《第三次日韩协约》,是1907年7月24日韩国与日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此条约签订一周之后解散了朝鲜军队,完全剥夺朝鲜行政、立法、司法、人事等权力,全部由日本人统监支配,至此整个朝鲜国事实上成为日本的殖民地。为契机把朝鲜的军队解散后,在北间岛龙井村以保护间岛朝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由设置了间岛派出所。因此,清国人民对于朝鲜人的看法变得极为恶劣,朝鲜人的生活开始受到两头压迫,变得更加艰难。据《满鲜日报》记载:“吉林省政府开始公开对抗日本当局,对于给日本当局的到来制造了借口的朝鲜人也开始实施高压政策”,并要求朝鲜人辫发,黑衣,入籍,“设置了监视朝鲜人使其不得与日本当局接触的稽查处②当时的政、军、警派出所。,军队和派出所”[4]。原住民地主董福山向朝鲜人民举起了棍棒,不停地催促还债。在这里“王八蛋”一词,也表现了朝鲜人民在双重压迫下连气都喘不了的一段受难史。

(4)采矿办公室周围有数十个采矿的苦力满脸气愤的表情在走来走去。

“王八蛋!”

一边骂骂咧咧……

“交出那个家伙!”

“不交出来?不交出来的话你当替死鬼,走!”

…… 有一个在打瞌睡的苦力很显眼。日本监工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王八蛋!”劈脸给了苦力一个耳光[3]113。

小说中,“日俄战争胜利国日本,经过韩国开始对满蒙进行侵略的过程,与段祺瑞的表侄郑光继一起开采的天宝山银,铜矿”接手后,采掘地下资源的场面中发生的事。那时候,日本对铁道的占有以及占领抚顺地区的煤矿等,对中国的地下资源进行大量采掘,天宝山银、铜矿是开采中国资源战略的一部分。引文中出现的第一个“王八蛋”是日本浪人赵大山试图从得到日本的财政支援的段祺瑞手中接手银、铜矿山,但因管理人员过分歧视而引起了中国苦力们的反抗,用“王八蛋”咒骂。第二个“王八蛋”是日本管理人员对打瞌睡的中国苦力(矿工)打耳光时骂的话。

笔者读了很多朝鲜近代小说,但是描写中国人对日本人直接破口大骂“王八蛋”场面的作家只有安寿吉。这种作家意识对于体现中国人直接反抗日本侵略者的精神很有意义。引文(4)中,二度出现的骂语“王八蛋”是日本人用中国辱骂语骂中国苦力时用的,相当于“给我精神点儿”!这种日本人用中国的辱骂语训斥中国人的例子在《北间岛》中第一次也是仅此一次出现。还有,日本人都能使用这个骂语训斥中国人,说明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使用“王八蛋”一词的惯性。

(5)双旋儿(朝鲜妇女,昌允的妻子)想要转身的时候,啪的一下和正要走过来的中国女人撞上了……

缠足的小脚中国女人发着近乎惨叫的声音,并用两个拳头使劲地捶打双旋儿女人的胸口…

伴随着尖锐的声音,双旋儿女人用力推开了被自己踩着脚背的中国女人。

那裹脚女人一边向后退着,嘴里一边扯着嗓子破口大骂。

“王八蛋!”[3]209

引文(5)里,昌允妻子双旋儿在龙井村的大街上八分钱一个卖完煮玉米,想用这卖玉米的钱买一斤猪肉。但钱不够,受到了商人奚落的她正在气头上,转身时又踩到了缠足女性的脚。

这个部分的亮点是安寿吉捕捉了只有男人们使用的“王八蛋”这种脏话,竟然从贵族缠足女性嘴里不经意地蹦出来。作者对这种现象感到匪夷所思。

鲁迅说:“中国人用骂语‘王八蛋’的频率比起打招呼语‘你好’的次数还要多。”[2]说明了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辱骂文化发达的程度。但在实际生活中,这类辱骂语都是男人们的专属用语。在安寿吉的作品中,连贵族阶层的缠足女性嘴里也频频出现这类辱骂语,说明在近代中国这个词的普遍性和朝鲜移民生活中的中国氛围之浓。

(6)日本预测到,通过这次嫁祸之计对张作霖进行的强硬外交,不管以何种手段都能稳操胜券。

所以他们没有等待协定(三失协定)结果就开始了行动。连本地的中国政府和军司令部都没来得及做出应对。

“王八蛋!”[3]215。

引文(6)是小说中日本为了出兵珲春而制造借口的一个场面。日本以向土匪供给武器为条件,指使他们阻碍独立军的行动,并且日本守卫队扮成马匪打头阵演了一出鬼把戏。在这个事件中,“有70名中国军人战死,8名朝鲜人牺牲”[5],日本媒体向朝鲜放出了牺牲的8名朝鲜人是中国人杀害的谣言。这样,朝鲜发生了反对华侨的事变,也使得日本军人向中国珲春等地方出兵的借口得以成立。在这个场面中出现的“王八蛋”一词表现了中国当局与军人们激愤的心情。在日本精心准备的谎言面前,只能被迫接受的中国当局说出了包含着冤屈的“王八蛋”具有两种含义,一是指责日本的狡猾奸诈,二是比起作为特别的骂人的话并没有具体含义,只是想表现只能被动接受现实的无奈的心情。《三失协定》①《三矢协定》是1925年奉系军阀張作霖与日本朝鲜总督府三矢宮松之间签订的关于东北朝鲜人管辖权的协定;这个协定签订之后,奉系军阀从原来对东北朝鲜人的态度以温和为主开始转变为以“武力”为主的强硬姿态。签订后,在间岛生活的朝鲜人和独立军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1927年吉林的大逮捕事件②1927年安昌浩在吉林大同工厂进行罗锡铸义士的追悼会兼民族运动的将来议题做演讲时300余名独立运动家被中国军警逮捕事件。是代表性的朝鲜人被害事件。这里所用的“王八蛋”一词,虽然说的是由于日本人的奸计而陷入被动的中国当局的立场,但也从另一个方面佐证了受到中国当局压迫的朝鲜人的情绪。

2.“王八蛋”的文化意义

安寿吉在《北间岛》中多次使用辱骂语“王八蛋”,这个词现在在中国的使用频率也比较高,因此需要了解它的负面文化意义,还有辱骂语“王八蛋”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意义。

“王八蛋”一词在汉语中属北方方言,是攻击性最强、最大众化的辱骂语。“王八”就是乌龟,“王八蛋”就是指乌龟下的蛋,就是乌龟崽子的意思。乌龟在中国的别名是“王八”,它的由来有两种说法。《史记 ·龟策列传》中记载:“乌龟腹部的文理像‘王’字,从头部或从尾部看像‘八’字。所以人们又称乌龟为‘王八’。”[6]乌龟在中国古代是四灵中的一灵,不是人们辱骂的用语,明清时期才作为辱骂语使用。如果庶民的妻子不守贞洁的话,它的丈夫就会被称作“王八”,和别的男人生的孩子称为“王八蛋”。清朝乾隆年间,梁东书的《直语辅正》续集中记载:“淫荡的妻子的丈夫称为乌龟,因为雌龟不能性交雄龟,和蛇交配。”[7]

“王八”还有另外一个由来。据《新五代史·前蜀·时家》记载,“王八”是指中国五代十国时期前蜀主王建。王建在年幼时偷驴偷牛,坏事做尽,他在自家兄弟中排行第八,所以人们都叫他“盗贼王八”[6]。在这个由来中“王八”也携带着负面意义。在这个负面意义的层面上加之乌龟的卵生说,进而形成了“王八蛋”的辱骂语。

安寿吉在小说中既没有夸大中国的辱骂文化,也没有因辱骂文化的存在而贬损中国,而是很好地运用在自己的作品中。作为外国作家,这一点很是让人敬佩。笔者在本文中之所以选出“王八蛋”这一辱骂语为研究的依据,是因为作家在小说中多次运用了这一中国代表性的辱骂语,并将其融入到了朝鲜移民的生活中。这种作家意识,为本文追寻中国大众文化之一的辱骂文化的根源,探索在近代朝鲜文学中蕴含的中国文化要素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三、结 语

辱骂语作为人类情感发泄的语言,在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存在。由于辱骂语的用法多种多样,学术上被称为第二语言。本文以安寿吉的长篇小说《北间岛》为研究对象,对于诽谤和中伤最重而在中国早已普遍化的辱骂语“王八蛋”进行了考略。

这个辱骂语的由来好多个版本,在本论文中介绍了直至现在中国仍然流传的最基本的两种。辱骂语“王八蛋”作为中国人的最常用的辱骂语在安寿吉的作品中也经常出现,而形成这类辱骂语的最根本的原因是憎恶和愤怒。

[1]孙春日.中国朝鲜族移民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9:18-26.

[2]鲁迅.南腔北调集[M].上海:上海同文书局出版,1934:68.

[3]安寿吉.北间岛[M].首尔:未来之窗,2004.

[4]朴玉杰.高丽人的中国观[J].中韩人文科学研究,1996(3):21-22.

[5]表彦福.中国流移民小说研究[M].首尔:韩国文化社出版,2004:162.

[6]段玉载.说文解字注[M].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6:21-39.

[7]吴相顺.解放前中国朝鲜族小说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127.

猜你喜欢
王八蛋朝鲜人朝鲜
美国对日占领时期“在日朝鲜人”政策研究(1945-1952)
黄侃妙试胡适
朝鲜国庆"轻松"阅兵显自信
清末民初东北地区朝鲜人移民情况概述赵
混账王八蛋
我的自画像
朝鲜试爆氢弹,中方坚决反对
19世纪中叶朝鲜人向俄国远东移民原因探析
近代在津朝鲜人概述
朝鲜平静度过“金正恩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