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国际化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实践——以大连民族大学国际商学院为例

2015-03-21 15:36黄凌宇刘秀玲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商学院国际化课程体系

黄凌宇,刘秀玲

(大连民族大学国际商学院,辽宁大连116605)

商学院是为培养有国际意识、善于国际交往和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商务人才而设置。商学院课程体系的设置应以国际化和应用性为基本出发点,与国际接轨和同步。目前国内商学院的课程设置理论教学比重较大,实践教学、案例教学、创新创业训练以及全英语教学分量略显单薄。

一、国内商学院国际化课程体系现状

1998年新的专业目录颁布之后,国内商学院吸取了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普遍提出了适合自身条件的由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公共选修课、实践环节等构成的课程体系[1]。专业课的比重降低了,普通公共课的教学得到了巩固,体现宽口径培养的学科共同课有所加强,选修课的比例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1.课程体系构建

商学院课程体系的构建包括知识领域和组织形式两个维度[1]。从知识领域看,高等商科课程涉及通识类知识、观念类知识、方法类知识、规则类知识、技能类知识等。从组织形式看,包括课程设计的主体、客体、环境、目的等。知识领域的内容必须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表现出来。国内商学院目前在这两个方面都还不成熟,商科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难以发挥知识的整体结构性功能。

2.课程特色与创新

优势和特色,是学校在竞争中获胜的有效途径,也是学校办学水平的充分体现,是学校取得经济效益的有力保证。纵观欧美各大学的课程设置,既有共同之处,又各具特色,各个学校均享有课程设置的自主权。而国内一些学校的高等商科教育的课程设置缺乏特色、没有个性。尽管从理论上说,课程设置权在学校,但从总体上看,中国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的课程的设置都有比较严格的规定和要求,这就势必造成这些课程的雷同。

3.课程对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

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视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必然趋势,商科教育也不例外。国外一流商学院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如领导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环境适应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良好的商业伦理观等[1]。在中国,高等教育要实行综合素质教育的观点已为大家所接受,在课程设置中也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是,作为综合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中体现的不够充分。

二、大连民族大学国际商学院国际化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实践

大连民族大学国际商学院国际化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经过三个阶段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以“双语(全英)教学+慕课(MOOCs)+企业运营综合实训(VBSE)”为主的教学体系,已逐步具备国际化特色。

1.双语(全英)教学

大连民族大学国际商学院开设的双语(全英)课程全部选用英文原版教材,英语或双语授课,做到了与国际一流商学院接轨,与国际教育同步。

(1)国际方向班(2006级-2010级)。国际方向班注重培养基础知识扎实、专业能力强、外语水平高,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大连民族大学国际商学院从2006级开始,增设了国际方向班,实施国际化人才培养。学生从大学三年级分班,通过笔试、面试以及对《大学英语》课程成绩、大学英语四级、六级成绩和专业课成绩等综合考核进行选拔。国际方向班学生的专业课程采用双语教学及英文原版教材。

(2)外语强化班(2011级-2012级)。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外语能力是高等教育国际化需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实施国际合作办学模式的必备条件。2011年,大连民族大学国际商学院从大学一年级开始设立英语强化班、日语强化班和韩语强化班,旨在培养和输出适应国际合作办学需要,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增设了24学分(384学时)的英语(日语、韩语)课程,经过两年的外语强化训练,目的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外语语言基础,熟练的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能力,了解与所学语言相关国家的基本国情和历史、政治、经济等领域的社会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理解和沟通能力,期望达到留学国家对语言水平的要求。

(3)全英班(2013级-2014级)。基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实际业务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理念,大连民族大学国际商学院全英班着重训练学生在国际交流、国际经贸业务运作、国际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全英班执行独立的人才培养方案,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在执行专业培养方案的同时参照制定类似英语专业的培养方案,即全英班不开设《大学英语》课程,专门设置了类似英语专业的《基础英语》、《英语视听说》、《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英语语音》、《英语口语》、《英语语法》等课程,并且外教承担至少两门或以上的英语课程教学。专业课程90%以上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和全英或双语授课方式。

大连民族大学国际商学院讲授全英课程和双语课程的教师全部具有海外留学、讲学或培训经历,了解和熟悉国际化的教学模式,结合自己的学生实际,借鉴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外国专家和外国留学生走进课堂与学生互动等教学活动,不但使学生深入了解国外的文化、习俗,同时增强和培养了跨文化沟通的能力。

2.慕课(MOOCs)

慕课(MOOCs)是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是一种基于在线课程视频的新的大学授课形式。“大规模”,是因为它面向数万学生授课;“网络”模式,不仅限于授课模式,也包含交流内容;“开放”,理论上任何能够使用网络的人都可以注册参与;最后,它还是一门“课程”,因为它拥有学习效果评估,也会布置作业、设置考试和颁发结业证书。

大连民族大学国际商学院将慕课(MOOCs)作为必修学分明确写进人才培养方案中,作为传统课堂的一种补充和一种延伸。学生参加慕课课程学习时,要跟着课程的进度走,完成作业,最后,可能会通过考试,或者挂掉。对学生而言,慕课使学习选择不再局限于本校教师的课堂,学生可以选择国内外大学知名教授开设的与本专业相关的课程,有机会与国际顶级学府的学生在同一课堂学习,开阔了视野,增强了自信心,更多的分享了优质教育资源。同时对专业教师而言,慕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一模式促进教师对教学的反思,以及对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有助于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从一个讲授者、讲解者真正变为学习的激励者、启发者,学习也将变得更加有效。

3.企业运营综合实训(VBSE)

在专业理论课和实践课教学基础上,大连民族大学国际商学院开设了企业运营综合实训(VBSE)。VBSE提供模拟实习的引导系统和相关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自主选择的工作岗位上通过完成典型的岗位工作任务、学会基于岗位的基本业务处理,体验基于岗位的业务决策,理解岗位绩效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真实感受企业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流动过程;全面认知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过程和主要业务流程;体验企业各部门间的协作关系,以及其与企业外围相关经济组织与管理部门之间的业务关联。通过各岗位训练,可以形成自然的、符合现实经济活动要求的行为方式、智力活动方式和职业行为能力,达到全面体验岗位职位要求,胜任岗位工作的初级目标。通过在不同职业岗位工作,训练学生从事经济管理的综合执行能力、综合决策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感悟复杂市场环境下的企业经营,学会工作,学会思考,培养全局意识和综合职业素养。VBSE体现了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帮助学生在进入企业后,有能力胜任岗位工作,懂业务,会应用,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大连民族大学国际商学院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的内容

国际化课程建设的目的是把国际化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使其具有国际视野,理解国际竞争规则,培养其未来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国际化课程强调的是国际化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仅要求教师了解和借鉴国外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还要汲取本土教学中厚重的、与时俱进的元素,做到中西结合,因材施教。

1.整合国际化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资源

使用权威性英文原版教材是建设国际化课程的重要手段。通过有针对性的选择使用这些教材,可以使本土教学与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体系相融合。其次,在教学中广泛涉猎专业领域国际权威英文网站提供的信息资源,跟踪国际前沿动态,充实教学内容,可以多视角宽范围的拓展教学资源。再次,充分利用慕课(MOOCs)平台,引进国内外最先进的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与国际教育同步。

2.运用国际化教学方法及手段

国际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是建设国际化课程的重要因素。大连民族大学国际商学院国际化课程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1)全英式教学。即在授课、作业、考试、小组项目等教学环节中,全部使用英语,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方式进行认知活动,理解专业知识,使专业能力和英语水平同步提升。(2)开放式教学。英文原版教材普遍涵盖信息量较大,内容较多,有效处理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合理分配学时,同时保证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的完整性是教学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材的个性化处理,运用“探索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汲取知识的养分。(3)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要求教师既作为指导者,更作为参与者;既重视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也重视教师从学生的学习中总结经验。主要包括主题探讨式互动、归纳问题式互动和精选案例式互动等,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和尝试思维训练,让每个学生在参与中得到发展。(4)体验式教学。依托国家外专局外国文教专家重点项目,聘请国外大学相关专业的教授、学者以及企业的项目负责人走进课堂,为学生授课,指导实践项目,使学生亲自体验国外大学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实践教学项目的运作,不出国门,同样感受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接受国际化的知识体系训练。(5)量化评估式教学。引入欧美大学实践教学评价标准,在指导和评价实践教学项目时,采用国际化标准,精心设计实践教学的框架、方法、步骤、样例和评价要素,对学生进行指导、监督和评价。量化的标准要求学生既要注重项目的整体设计,还要重视每个环节的实施,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缜密性。

3.国际化教学研究

教学与科研的相辅相长也体现在国际化教学中。商学院鼓励承担国际化课程的教师积极申报教学改革项目和国家外专局外国文教专家重点项目,在国际期刊发表相关专业论文,参加国际教学、科研会议,与国外大学相同研究领域的教师、学者进行科研合作及交流等。通过与国际教学、科研前沿接轨,促进和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从而增强对国际化课程的驾驭能力。

四、完善商学院国际化课程体系的对策及建议

国际化虽已起步,并取得一定成果,但未来仍是中国大学办学发展的主要趋势,对国际商学院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目标应更明确。根据国际国内商学院课程体系的比较分析,在总结和概括国内外商学院课程设置的共性、差异性和特殊型的基础上,提出国内商学院完善课程体系的建议,以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需求。建议即重视商业基础课程设计,强调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课程体系,强化国际化导向,体现信息技术类课程等[2]。

1.与国外商学院主流课程体系接轨

国外商学院课程设置的基本宗旨是与市场接轨,为社会需求服务,不仅注重管理知识传授和管理技能训练,而且教学内容也体现出国际化、信息化导向,逐渐形成了开放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3-4]。其特色在于既注重核心课程,也突出专业特色,开设内容广泛的选修课程,并根据实际商业和市场需求,对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及时做出调整,在重视商业基础课程和强调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的基础上,强化国际化、信息化导向。国内的商学院比较重视基础理论课程和职能管理课程,对培训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的课程则开发不够;再次,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轨。因此,国内商学院课程设置要借鉴国际上主流的课程体系,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2.强化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在国外商科教学中一直占据主要地位,其全面性和有效性已得到了国际公认。案例教学能将学生置身于一个模拟实战的商业运营环境中,使之从企业管理者的角度去学习、体会经营管理之道,实现学生知识结构实用化和能力结构实践化,提高商科教育的整体水平[3-4]。国内商学院的教学中,案例分析、讨论和实践教学依然相对薄弱,以本土成功企业为对象开发出来的的优秀案例较少。因此,国内商学院应借鉴国际著名商学院的成功经验,对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将案例分析列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案例教学中去引导学生如何理论指导、运用与实践[5]。

3.以培养应用型管理人才为本

商学院培养的是应用型商场精英。国外商学院从公司大量聘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商界专业人士和高层主管担任客座教授,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战性,同时鼓励专职教师在不影响授课的情况下开办公司或到公司里担任管理顾问,以增加管理实践经验。国内的商学院尚遵循着传统的教育模式,依然在传授知识为主的轨迹上运转,启发经营智慧的训练少;课堂理论教学多,课外实践环节少;理论与实践有一定的脱节。要培养应用型职场精英,就要打破单纯注重知识传导,知识灌输的培养模式,加强与世界顶尖商学院的合作,建立开放式的,说教与实战相统一的联合培养模式[3-4]。

[1]吕一林,韩笑.国内外商学院课程结构与设置的比较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7(1):26-28.

[2]苗宁礼,课程国际化有哪些特征[N].中国教育报,2014-02-28(06).

[3]倪慧,龚春明.推进中国MBA教育国际化的五个维度初探[J].对外经贸实务,2013(12):36-39.

[4]王晶晶,兰玉杰,杜晶晶.全球著名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及其启示[J].教育与现代化,2010(2):87-90.

[5]夏冰.打破中国商学院对本土案例研究尚缺瓶颈[EB/OL].[2013-07-08].http://www.nbd.com.cn/.

猜你喜欢
商学院国际化课程体系
聚焦港口国际化
HICOOL商学院 集结来自世界的科技力量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巴黎高等商学院荣登《金融时报》欧洲商学院排名榜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商学院撞上新媒体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搜寻“一带一路”倡议下商学院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