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音乐艺术情境,构建幸福教育课堂*

2015-03-21 03:02福州文教职业中专学校朱红英
海峡科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琴声创设情境

福州文教职业中专学校 朱红英

创设音乐艺术情境,构建幸福教育课堂*

福州文教职业中专学校朱红英

要让音乐教学课堂形成完整系统的“幸福课堂”,需要遵循民主、开放、平等、互动的原则,对教学过程进行科学构思、设计、实施,让教学全过程构成一种教学情境,并让师生置身其境,在这种情境中实现教学目标,共享教与学的快乐幸福。

情境创设 幸福课堂 教学模拟 中职音乐课堂

福州市教育局《关于推进“幸福教育”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推动构建“幸福课堂,倡导民主、开放、平等、互动的教学过程”,要“引导学生主动进入课程,在思考探索解决问题,获取知识过程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职业学校音乐艺术课堂教学过程与构建“幸福课堂”存在某种天然的衔接元素,但要让音乐教学课堂形成完整系统的“幸福课堂”,需要遵循民主、开放、平等、互动的原则,对教学过程进行科学构思、设计、实施,让教学全过程构成一种教学情境,并让师生置身其境,在这种情境中实现教学目标,共享教与学的快乐幸福。

1 立足职业学校学生青春期审美特点创设情境

中等职业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多是正处于青春期的女生,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迎合青春期学生的审美兴趣。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要适应青春期女生动感活泼、释放情绪与情感的需要,要想在课堂内达到教学目的的同时让学生获得在课堂外自由音乐活动的愉悦效果,这就需要基于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情境构建。比如开展视唱教学,传统教法总是按照原有教材让学生单调地重复练唱,一堂课下来,师生口干舌燥,何谈幸福?笔者引导学生参与课前准备,与学生共同遴选一些蕴含视唱教学知识点的歌曲,并通过多媒体手段进行剪接、整合,既作为课堂背景音乐,又作为教学内容呈现,把传统单一的视唱教学过程转变为欣赏、练习、比较、纠错等多个环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甚至师生与多媒体互动,在单调的视唱教学课堂形成音乐欣赏、学习交流、互动的音乐艺术情境。

笔者在钢琴课教学中,通过运用新的教学工具——数码钢琴,为教学情境创设提供更多方便。学生对音乐器具大多“喜新厌旧”,数码钢琴一下子吸引了学生。数码钢琴里丰富的音色与变化的节奏音型一定程度上能够在弹奏过程中自动生成丰富多样的音乐背景,其自然就是可加利用的教学情境。比如,在《送粮歌》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快掌握三拍子的准确节奏,笔者通过弹奏《星光圆舞曲》引出数码钢琴里内置的华尔兹节奏音型,并根据音乐演示华尔兹舞步,学生很容易掌握三拍子的节奏特点,并对乐曲的音乐形象有了清晰的认知。

“中国好声音”的舞台广受青春期学生的欢迎。笔者在教学中,汲取“中国好声音”节目的创意元素,创设“班级好琴声”教学情境。每完成一单元的教学,就进行“班级好琴声”的现场弹奏,由师生共同担任评审,通过角逐,每轮选出两位再参加“十佳好琴声”比赛。通过“班级好琴声”的情境创设,将课堂教学与学生课余活动及“第二课堂”衔接起来,让学生获得充分展示、表达的机会,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激发了竞争意识,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更多的学生从中获得学习的乐趣。

2 立足课程内容的思想与艺术特点创设情境

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知识目标在于掌握技能,但音乐技能培养与思想、情感的熏陶是分不开的。要在一堂课中实现技能培养、思想启迪、情感引导等相统一,就要在挖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性、艺术性,创设艺术教学情境上下功夫。“如果课堂上能够让学生与自己一道以欣赏者的姿态,真正进入课文意境,去领略、感受、体味……这样的课堂就是在生成幸福。”[2]相比别的学科,音乐学科教材内容所蕴含的人文思想、艺术美感等有着具形、具声的特点,具有更丰富、更直接、更直观的传递与表达方式。因此,客观上音乐教学创设艺术情境,构建幸福课堂相较于别的学科更有可行性。

音乐教材教学内容都是经典曲目,除了具有丰富的音乐技能、技巧外,思想、艺术、审美价值非常高。但要将教学内容所蕴含的思想、艺术、审美内涵外化为学生更易感知、愿意走近的课堂情境,需要教师做充分的挖掘、创造、铺垫。比如笔者在弹唱《喀秋莎》教学中,考虑到它是一首经典而年代相对久远的作品,学生未必能瞬时接受,于是先播放李维和周深演唱的具有俄罗斯音乐元素的《贝加尔湖畔》,让学生先深入到手风琴琴声营造的悠远深长的意境之中,感受俄罗斯的音乐风格,学生的兴趣和情绪被不断激发。接着,再借助多媒体播放廖昌永和黑鸭子组合演唱的《喀秋莎》,让学生感受美声与通俗唱法的不同情感表达。然后教师对歌曲的创作背景进行分析,学生逐渐领悟了这首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未成曲调先有情”,课堂情景对学生做了充分的情感调动,学生随之产生了演唱主动。在此基础上,再运用电钢琴中的手风琴音色弹奏旋律,配以简捷明快的伴奏音型,引导学生自然、动情、流畅地演唱《喀秋莎》。此外,在《思乡曲》教学中,笔者借助文学、美术元素来创设课堂情境。首先,运用多媒体出示一组表达乡愁的图画,让学生讨论画面的意境——酝情,然后播放由著名小提琴家马思聪演奏的《思乡曲》作为背景音乐,让深切缠绵的琴声带动学生体验思乡之情——入情,再请学生有感情地配乐诗朗诵《故乡情》——动情,最后在歌曲的演唱中——抒情。因为有了立足于课程教学内容思想与艺术特点的情境构建,课堂教学过程水到渠成。

3 立足学前教育专业职业岗位要求创设情境

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一线的幼儿园教师,音乐学科教学必须贴近幼儿园教学活动。因此,还必须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作为幼儿园教师的角色意识,既要具备专业能力素质,更要有热爱小朋友、热爱幼儿教育的主观情感。教师必须通过学生自身课堂的幸福体验来启发对未来职业幸福的期许,需要创设契合学生职业体验的课堂情境。而要创设能调动学生情感情绪,让学生进入职业角色并体味幸福、逼真的课堂情境,教师应引导启发学生共同进行各种形式的教学模拟。首先是角色模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应根据需要模拟幼儿教师和幼儿的角色,角色具有多样性、多变性,需要互换互动,才能达到仿真的效果。其次是语言模拟,要模拟童声、童音以及幼儿教师和幼儿的语言表达,揣摩、掌握幼儿及幼儿教师的语言特点、表达方式等。第三是行为模拟,幼儿课堂的很多信息、内容需要通过动作、表情、表演等体态语言传递、表达,幼儿教师在课堂上与幼儿进行沟通、互动,其行为、动作、表情自然也要适应幼儿。再者就是思维模拟,思维模拟相较前面几种有声有形的模拟是最难把握的。师生必须探讨共同认知幼儿的思维特点与发展规律,思维模拟是角色模拟、语言模拟、行为模拟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幼儿思维的模拟,立足于学前教育职业要求的课堂情境创设就缺乏逼真性,学生很难真正进入到未来职业角色来学习、体验。所以,学前教育专业所有课程教学,都应该把探讨认知幼儿思维特点作为重要的知识目标落实。事实上,在多年的学前教育专业实习指导中,发现很多学生对幼儿大多以成人的方式沟通,也凸显了教育教学在这方面的欠缺。

当然,音乐课堂立足于学期教育职业要求创设情境,还要围绕儿童歌曲教学来进行。例如弹唱曲《小燕子》,笔者先模仿幼儿的语气说道:“今天,我请来了一只小动物,你们猜猜它是谁?”在教师的弹唱声中,一位头戴燕子头饰的学生挥舞着双臂,从学生面前绕过一圈,琴声刚落,就传来学生模仿幼儿的声音:“小燕子。”“我相信小朋友们都很喜欢小燕子,从刚才老师的歌声中听出,小燕子除了很美丽外,它还有什么地方受大家的欢迎呢?”“它会除害虫、保庄稼,所以大家都爱它。”如此情境的创设,契合幼儿的心理,并让学生懂得如何通过情境创设,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又如《四季歌》的学习中,笔者将曲中左手的伴奏音型应用到不同的幼儿歌曲中,创设了几种不同情境:谜语歌曲《对歌》,弹奏的同学扮演老师,其他同学扮演幼儿进行谜语歌曲对接;游戏歌曲《摘果子》,同学们围成一圈,随着音乐顺时针小跑,琴声停,每个人原地停住并定型,琴声起,又随音乐跑动。既培养了学生驾驭弹奏的能力,做到断开与衔接的自如,又让学生在不同情境中实现课内知识到课外的迁移,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情境的创设复杂多样,因人而异,因课而异,远非限于笔者所述。但创设情境是为教学服务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根据教学需要可繁可简,可点可面,切不可把教学情境创设当成了课堂目标来完成,否则,就本末倒置、背道而驰了。当课堂贴近了专业、贴近了学生、贴近了时代,幸福教育也就走进了校园。

[1] 福州市教育局关于推进幸福教育的实施意见.

[2] 郑勇. 教育,向幸福出发[N]. 中国教育报, 2012-08-23.

[3] 李吉林. 情境课程的操作与案例[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4] 陈少华. 试论情境教学在技师学院语文课中的践行[J]. 科教文汇,2014(11): 142.

*注:本文为福州市职业教育2013-2014年度研究课题“情境教学法在职专艺术课堂教学的运用”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琴声创设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永远的琴声
永远的琴声
永远的琴声
护患情境会话
琴声记得他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