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的创新意识

2015-03-22 01:59王雅文李园艺幕海瑕
当代临床医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整体资料护士

王雅文 李园艺 幕海瑕

(黑龙江武警黑龙江省总队医院 150076)

护理科学与医学科学迅猛发展相比,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突破。尤其在解决病人健康问题的手段和方法上更是如此。前后20年的护理改革和实践给人的启迪是:整体护理从观念到实践应该在方法学上进行理性思考和创新意识。用科学的发展观,为临床护理提出更科学地、更有利于解决病人健康问题的方法。因为方法是科学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显著标志。对于推动认识和实践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而护理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虽然护理程序是一种科学的方法,以应付日常事务性工作为主的护士,不太注重方法问题的研究,停留在感性认识和自身经验基础上而缺乏创新的意识和理性的思考。

1 临床护理现状

1.1 临床 护士偏重于感性认识和经验,具有直观的特点,这种思维意识往往经验成分多于理论层次,护士的思维意识很容易受这种经验的指使。如评估资料,早在1974年美国发展了功能性健康形态的理论框架,每个形态本身就是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的多层面的综合,构筑起护理对象各形态的正常或异常健康状态的一个完整的整体图形。作为护理诊断的基本要素,为评估活动设计的理论框架,对启动护理程序具有科学的实践价值。而临床上却普遍认为评估资料太多,太繁,用简单的感性直觉毫无根据的删减或“修改”,使其面目皆非。不但使评估资料残缺不全,而且使临床护理失去了整体。

1.2 封闭性 封闭性思维意识也是一种习惯性思维。临床护理长期以来沿用的护理常规、操作常规、分工负责流水作业,按医嘱进行的护理行为都是形成封闭性思维意识的基础,也是导致护理理论学习不再成为压力的主要原因。由于思维长期缺乏启动因子,面对护理的改革、创新也同样回避不了这一思维的怪圈,即使是在改革中遇到种种难题,不是主动思考、深入研究、潜心解决,而是依赖权威或行政指令,仍然是你怎么说我怎么做,你不说我也不敢轻举妄动,即使是“言不再理”也听之任之任其自然。不管是否理解,死板硬套,反之,倒觉得不能接受,无形之中扼制了护士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1.3 求同排异性 在封闭性思维的框架下,很容易迎合护理队伍的这种思潮,在整体护理实践开始不久,对出现的各种现象不能容忍,急于制定规范或各种表格加以统一,使原来很不成熟的实践在未经检验的情况下急于做出硬性规定。表面上看起来规范,实际上并无太大的价值。使专业行为导向行政化。这无论对护理改革和整体护理实践都是有弊无利的。

1.4 机械性 长期习惯于流水作业的临床护士多以操作为主。要改变这样的作业模式和思维模式习惯,一时难以适应,且以机械的思维意识改良着护理程序为估计而估计,为诊断而诊断,把护理程序也当作任务来完成。如从资料的收集到诊断结论不是从资料的整理、归纳、分析、推理得出结论,而是用北美的护理诊断来套用。使护士从收集资料开始就脱离了病人的个体,而流于形式,结果成为换一付面孔的护理常规。

用这样的方法来进行整体护理的实践,只不过是传统结果模式的现代、注解。而且,逐渐使护理学的实践远离了理性,远离了创新,远离了发展。

科学的突破必须首先是方法的突破,若要重新构筑护理学的理论体系,必须用理性思维、创新意识和分析的方法,用于面对目前整体护理的现状,使护理改革的目标回到初衷的原始点上,在自我调整的基础上,接受西方的精华,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寻求科学的方法和途径~变革创新临床护理的思维模式。

2 加强从直观到分析的意识

2.1 病人的病情可以从其体态举止、体检、理化检查、语言交流中反映出来。护士通过感官获取的信息(即收集资料)具有直观的特点,它往往为正确诊断提供线索和依据。这种直观获得的病情资料是护士感性认识过程,但是这并不是认识活动的结束,而是通过感知进入更改认识阶段。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法。关于创新,冲出传统框架,用最科学方法不断完善护理理论。不要把这些有价值的资料进行简单的罗列或交给医生,而是通过理性分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分析事实、解释事实、对临床资料进行新的综合和科学的推理,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加强了创新的意识,运用理性思维工具,本能使我们从实践中学到新的知识,积累丰富的经验。

2.2 加强从单向到多向的创新意识 人是一个多系统层次的整体。不同的个体又有不同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背景,随着自然、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地进行调整,改变适应以维持生命及满足生存质量的需求。人的机体会因此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而疾病。顺应这种规律,现代医学正向着生理,心理,社会整体医疗模式的转变,学科的发展也呈现出泛化与交叉的态势。面对这种发展趋势,临床整体护理仅从一个视觉、角度去思考问题的方式显然是不能适应的。临床思维也必须向多思维转化,去思考和分析影响病人健康的原因以寻求对策。

2.3 加强从封闭到开放的创新意识 创新、发展必须用科学的态度摒弃封闭、保守和单向的思维方式,对以往传统的或引进的观念和理论不能加以批判的全盘接受。科学的进步、理论的发展都是在某种程序上对既往理论的速写,否则就无需创新。笔者认为创造活跃的学术氛围,鼓励批判精神,提倡学术争鸣,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处于自由开放、活跃、多向状态,去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同时,护理的理论体系还不够完善,独立解决病人问题的能力还很有限,必须通过引进边缘学科的技术和方法进行移植、嫁接或创新,才能使临床整体护理得到有力的支撑。

2.4 加强从经验到理论的意识 经验性的思维方式往往给人带来缺乏进取、安于现状与墨守陈规等消极倾向。

而理论性思维的特点要求每一个现象、每一个问题、每一个信息不断地问一个为什么?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就不要不断地补充新的信息、新的知识,并在实际中不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实践不断地深入,不断完善护理理论,达到创新。护理学科要跻身于现代科学行列,我们不仅要搞好护理教育还需要从思维方式,创新意识上实现从经验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转变。迫切需要在护理领域广发开展基础实验研究和临床实验研究,突破护理理论的直观性与经验性,使之上升为系统严密的理论体系,才能使护理学的理论得到充实的发展。运用科学的发展观,切实解决病人健康问题,不断创新,不断完善护理理论,使护理事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猜你喜欢
整体资料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