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阑尾周围脓肿中西医治疗80例临床分析

2015-03-22 01:59李钦文彭冉冉
当代临床医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青霉素包块脓肿

李钦文 彭冉冉 杨 俊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茶业口卫生院 271132)

老年阑尾周围脓肿是外科常见疾病,由于老年这个特殊的群体,有多数患者不能进行手术而采取保守治疗,我院自2010~2014年采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老年阑尾周围脓肿80例,取得了较理想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1)年龄60岁以上,有急性阑尾炎病史;(2)临床症状均有下腹触及疼性包块,可有压痛,轻度发热、白细胞计数略高;(3)B超证实有包块;(4)符合伦理学原则,患者或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符合上述标准80例患者,男45例,女35例,年龄在62~85岁。其中62~70岁30例,71~80岁35例,81岁以上15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常规给予ns250ml加青霉素480 万 u,甲硝唑0.5,ivdrp,bid,氟轻松 5mg 加入青霉素ivdrp,qd,5天后停药。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情,做好对症处理。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其主方药物组成:红藤30g、金银花30g、蒲公英30g、大黄10g、丹皮15g、桃仁10g、川楝子 10g、生甘草9g。根据气滞血瘀以及解毒的轻重程度随症加减。如发热者加石膏,腹胀痛明显者加木香,有硬块者加元胡、赤药等,每次加水500ml,浓煎200ml,每日2次。7天为一疗程,2组患者均应用2个疗程。

2 疗效评价

2.1 疗效标准(1)病愈:全身症状及腹部体征消失,体温及白细胞计数回复正常,或B超证实包块消失。(2)好转:全身症状消失,包块明显缩小而仅余一条索状硬结,近期无反复者,或B超证实包块缩小。(3)无效:症状无消失,包块明显变大,出现中毒症状,手术引流。

2.2 结果 治疗组的治愈、有效、无效分别是30、8、2,而对照组是20、12、8,治疗组治愈率、有效率分别是30/40、38/40,而对照组分别是20/40、32/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阑尾周围脓肿是阑尾炎并发症,其形成有两种方式,其一是急性阑尾炎在其病变发展过程中炎症逐渐扩展,细菌透过阑尾壁而侵及阑尾周围组织,由于机体的防御反应而使发炎的阑尾被大网膜,肠系膜或附件肠袢粘连包绕形成急性包块,即使阑尾穿孔,脓液又被局限于包裹之中形成局部脓肿;其二是急性阑尾炎穿孔后先形成较广泛的局限性腹膜炎或弥漫性腹膜炎,而炎症逐渐局限于右下腹而形成炎性肿块或脓肿。阑尾周围脓肿中医上属“肠痈”范畴,中医学认为阑尾周围脓肿的病机是由于肠痈发生后发热与疼血热瘀相接,凝结成块。

阑尾炎致病菌主要由厌氧菌、革兰氏隐形大肠杆菌等引起,西药中青霉素针对革兰氏菌而甲硝唑对厌氧菌。中药清泻解毒为主,红藤、金银花、蒲公英清热解毒,消除痈肿,桃仁破血祛瘀、润燥润肠,丹皮清热凉血,活血行瘀,大黄泻热通便、破积祛瘀,川楝子理气止痛,生甘草清热解毒等调和诸药。治疗组通过西药联合中药治疗老年阑尾周围脓肿,其治愈率和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阑尾周围脓肿,获得满意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青霉素包块脓肿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脑脓肿并肺动静脉瘘2例及文献复习
猪青霉素过敏怎么办
细菌为何能“吃”青霉素
新生儿腹膜后脓肿2例
腔内悬吊联合置管引流治疗瘘管性脓肿
青霉素的发明者—莱明
以腹部包块为首发表现的子宫内膜癌一例
细菌性肝脓肿64例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