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分析维也纳中期创作风格

2015-03-23 05:06贺明
科技资讯 2014年30期
关键词:莫扎特维也纳

贺明

摘 要:优秀音乐家的创作会超出他所处的时代而将作品带到久远的未来,但无论如何,音乐家及其作品都是时代的产物,也会在不同程度上显现出当时的音乐风貌。该文所述乃是以莫扎特钢琴协奏曲为例,对维也纳中期创作风格加以简要分析,主要强调其歌剧性与交响性的协调、乐队与钢琴的相互作用两项内容。莫扎特在钢琴协奏曲的创作上,显然是卓有成就的大师,其音乐已经足以傲视天下,更遑论其创意之丰富、构思之广阔、乐思之曼妙。

关键词:莫扎特 钢琴协奏曲 维也纳 中期风格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0(c)-0217-01

在音乐天才莫扎特所创作的诸多体裁形式中,歌剧以外最突出的器乐音乐显然就是钢琴协奏曲了,钢琴协奏曲也是他作品里面特色最鲜明的杰作。钢琴协奏曲是古典主义阶段关键的器乐音乐体裁,在经历一个多世纪的演变之后,音乐风格基本固定在华彩、轻盈、细腻之上。而莫扎特却走出传统的限制,让维也纳中期创作风格更趋多样。

1 维也纳中期莫扎特作品的创作解析

莫扎特在维也纳中期(主要指1784年至1786年),计创作十二首钢琴协奏曲(KV449、

KV450、KV451等),莫扎特一生中几乎最完美的协奏曲都包括在这十二首之内。在三年时间里,莫扎特在该领域结下累累硕果,按照协奏曲总体特征,可以把其在维也纳中期的创作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784年,当年莫扎特创作了六首协奏曲,和青年时期的明丽鲜亮不同,这年的创作手法更加富于幻想与自由特色。此时,莫扎特着意于探寻协奏里面的交响性,具体表现为增加了乐队编制,厚实了音响效果,使乐队和钢琴置于同样地位,二者更具有协同性。其中的KV453一典是交响协奏特性较为明显的一支,其中甚至还容纳了戏剧因素。而KV459的热情度最具代表性,同时它的技巧也足以证明莫扎特的创作实力。但时这一年并不是莫扎特创作思路的终结,相反他的才思正朝着更加酣畅淋漓的方向发展。

第二个阶段是1785年至1786年间,莫扎特作品在时代中的影响力以此时最具代表性,这两年他同样创作了六首协奏曲,艺术成就看起来更胜前六首,这时作者在作品中融入了更多的内心感触,其情感范围也更具激情与戏剧性。5d小调钢琴协奏曲6完整地再现了维也纳中期的创作风格,是此前作品不能企及的。在这首曲子里面,莫扎特犹如进入到了极端的世界之中,第一乐章的悲情;第二乐意的温情;第三乐意的奋进,都仿佛一个人的情感宣泄过程,极具戏剧化效果。此外,KV467、KV482等作品都在歌剧性与交响性的协调、乐队与钢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展现出了一定成就。这种展现性,与维也纳中期音乐家海顿、格鲁克等人有相似性一面,但同时却更具跨时代意义。

2 莫扎特钢琴协奏曲歌剧和交响的融入解析

莫扎特所创作的作品体裁各异,然而各种体裁音乐却显然是互相影响与渗透的,比如协奏曲同歌剧之间的渗透关系就很明显,莫扎特把歌剧里面的戏剧性同歌唱性带到了协奏曲之内。在其钢琴协奏曲里面,歌剧性因素极其明显,不同的乐器看起来就像不同歌剧的角色,发挥着独立却又相互影响的作用,而且不同乐器重量均衡、性格迥异,却在统一的整体内和谐互动,这俨然是维也纳中期歌剧形式的协奏曲翻版。比如钢琴同乐队间的呼应,特别是钢琴同木管乐器或者相互对比、或者合而为一,或者频繁对话,或者互致抚慰……感觉真如同歌剧剧情的起伏跌宕。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莫扎特创作的钢琴协奏曲一方面发挥出了钢琴的作用,而同时却让乐队的作用更值得珍视。在编制乐队时,维也纳早期的作品主要运用的是弦乐器和少量木管乐器,这样音乐就明显不够丰满、不够宏伟,而以莫扎特为代表的音乐家可能主观上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适时使乐队编制增加,一般是在弦乐队里面加一支长笛、两支大管、两支圆号,在其乐队协奏曲里面,还添加了小号与定音鼓。从这些表现上看,至少能够说明莫扎特在将协奏曲和交响乐队发生关系。应当说在莫扎特手里,钢琴协奏曲具有了无限的包容性,从而把不同乐器音色尽收囊中。莫扎特就像一位戏剧家,借助诗人般的兴奋与煽情达到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而这当然也可以说是那个时代赋予莫扎特的历史使命。

3 莫扎特钢琴协奏曲乐队和钢琴的呼应解析

莫扎特所创作的钢琴协奏曲表现出了强烈的戏剧化效果,这是维也纳中期时代风格的印记,而其形式上的主要影响因素则在于乐队同钢琴的积极配合。通常情况下,莫扎特在第一乐章依靠两个呈示部,让钢琴同乐队产生几乎平行的功能,利用钢琴独奏及乐队合奏的竞争呈现主题。而到了展开部之后,这种竞争呈现的态势明显削弱,钢琴和乐队的界限变得模糊,独奏与乐队的结合方式非常自由。其中最具有戏剧性效果的显然应当属于d小调钢琴协奏曲,在首个乐章里面,完全是钢琴同乐队的对话交锋,尤其是第一呈示部从33开始到39小节处结束处,即有一段木管对话,首先它依靠双簧管长问、长笛回答的形式三度重复,而当钢琴步入到第二呈示部时,则应答了乐队的咄咄态势,却在钢琴主题响起时瞬间软化。此处对话非常频繁,而且互相影响、互相发问,从上到下快捷变化的音阶仿佛创作者的感同身受,同一个主题从钢琴与乐队两个方向轮流演奏出来,其中高潮迭起、精彩纷呈。

再以降E大调为例,在d小调钢琴协奏曲中,展开部开始处,钢琴开始稍具试探性的音调因为管乐的附合而跟进,渐强的音乐让戏剧特点明朗化。接下来的第二乐章,其曲式结构以应答形式为主,变奏段同插部段情绪迥异,变奏的饱满情绪和插部的对应理解,使曲风显示出作者所期望的动荡不安之感。在维也纳中期的创作者中,使乐队和钢琴做此呼应的,莫扎特虽是卓有成就者,然而并非孤例,像莫扎特所尊崇的作曲家海顿,在其后期音乐作品中,也已经有了这方面的尝试。

4 结语

莫扎特在钢琴协奏曲的创作上,显然是卓有成就的大师,较18世纪后期所有作曲家的地位都要高。仅凭听觉享受,其音乐已经足以傲视天下,更遑论其创意之丰富、构思之广阔、乐思之曼妙。而该文所举,只是其代表时代的两个方面,其他更多,则需要在我们在作品中细细体会。

参考文献

[1] 金贤利.谈维也纳古典乐派和声理论的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12.

[2] 姜晨.莫扎特《c小调钢琴协奏曲(KV.491)》第一乐章创作特点分析[J].北方音乐,2010(5):14-15.

[3] 王筱璇.莫扎特《第二十七钢琴协奏曲》的创作、演奏及人文精神研究[D].燕山大学,2012.endprint

猜你喜欢
莫扎特维也纳
战争击不倒音乐
战争击不倒音乐
莫扎特
你不是莫扎特
绵绵春光 细碎花期
法语“莫扎特”年末“摇滚”申城
莫扎特修鞋
图说
柏林维也纳打嘴仗
少年莫扎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