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的内涵及成因分析

2015-03-24 13:20张学朋胡瑞华
企业文化·中旬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德意志成因内涵

张学朋?胡瑞华

摘 要: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作为一种原生形态的文化民族主义,其追求民族文化的平等地位,力图通过民族文化和精神的统一来最终实现国家的统一。本文着重分析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的内涵及其成因。

关键词: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内涵;成因

在西欧民族主义兴起的过程中产生了两种形态:一种是以法国为代表的政治意义非常强烈的民族主义;一种是以德意志为代表的文化民族主义,它偏重于从文化层面表达民族主义。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的兴起给这个支离破碎的国家带来了一丝曙光,对德意志的统一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文化民族主义的内涵

对于是否存在所谓的文化民族主义,学术界还有争论。比较有代表性是安东尼·史密斯,他指出:“认为可以把民族主义‘放回到任何领域,即使是文化领域的想法,都不仅是天真的,而且是根本错误的。这是移走了民族主义的主要动力……”。从而否定了文化民族主义的存在。但是,大部分学者包括,伯林、科恩、李宏图等都认为文化民族主义是存在的。有的学者指出,“把民族主义划分为经济民族主义、政治民族主义、文化民族主义并不会破坏民族主义的完整性,也不会把民族主义这一复杂现象简单化或片面化。”笔者认为,文化民族主义是民族主义在文化领域的反应,是在文化领域表达诉求。

学者对于文化民族主义的内涵认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民族主义即文化的民族主义。因为民族国家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共同体,当人民去建造自己的国家时,最好具有相同的文化习俗和态度,尤其要有共同的社会理想和共同的价值。二是,认为文化民族主义是“理性”的反义词,是落后的、保守的、反现代的。科恩《民族主义思想》一书中指出:西方的民族主义是政治的、理性的,与之相反,东方国家的民族主义是文化的、神秘的。美国学者艾恺甚至将发展中国家的文化民族主义等同于“文化守成主义”。三是,认为文化民族主义具有积极意义,其目的是追求民族文化的平等地位。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就原生态的文化民族主义而言,它的核心思想是:各民族文化相互尊重和平等,多元民族文化和平共生;强调各民族文化按自己的道路成长和发展,一个民族可以向其他民族文化学习但反对机械抄袭,主张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但反对僵化地死守传统;反对战争和帝国主义征服。

综合以上观点,笔者认为,原生态的文化民族主义的核心思想就是追求民族文化的平等地位,但在实际的进行过程中会产生两个变体,一种是固守民族文化,排斥任何外来文化的文化保守主义;另一种是宣扬民族文化的优越性,否定其他一切文化的文化沙文主义。事实上,这两种变体都是对原生态的文化民族主义核心思想的否定。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是原生态的文化民族

主义。

二、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兴起的原因

18世纪的德意志还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远非一个政治概念。正是这种分裂造成1800前的德意志被描绘成“狂欢节里穿的短上衣”。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的兴起是对内不满和反对外来压迫产物,具体表现在:

(一)德意志文化民族兴起的内部因素

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的兴起是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又发展受阻,资产阶级通过文化领域表达诉求的一种方式。近代以来德意志的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黑暗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统治阶级骄奢淫逸,关卡林立,农民赋税沉重,与英国的“圈地运动”相反,德意志境内很多地区恢复了早已经瓦解的农奴制,把农民牢牢的束缚在土地上,阻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和统一的国内市场的形成。与此同时,德意志各邦国之间战争不断,路德的宗教改革运动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对立,三十年战争更使德意志生灵涂炭,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进一步“巩固”了德意志的分裂 。以上这些都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德意志资本主义力量薄弱,不得不依附封建势力,无法在政治领域表的自己的诉求,他们只能转向相对自由的文化领域,表达自己对民族和解、国家统一的热切期望。在封建专制统治下,德意志的知识分子大都“淡漠政治”,面对民族分裂和国家动荡的现实,他们痛心疾首,实现民族认同和国家统一成为知识分子热切期盼。这样,资产阶级通过知识分子,在文化领域共同来表达对国家统一的美好愿望,这成为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兴起的内部原因。

(二)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兴起的外部因素

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兴起的最重要的外部因素是反对“法国文化霸权”,反击法国文化的入侵。面对英法的统一与强大,德意志的知识分子产生了很强烈的自卑情结,他们认为德意志的衰败是由于内部的不团结所致,这首先是由于德意志在精神上的不团结和在文化上的不统一所致。自从16世纪以来,法国文化就影响了德意志,到了17、18世纪这种情况愈演愈烈,德意志境内刮起了强烈的“法国风”,法国语和法国文化被视为阳春白雪,在统治阶级、贵族甚至是普通百姓中都大行其道。讲法语、读法文书籍、穿法国服饰几乎成了身为与地位的象征,很多农民都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够接受法国教育,难怪腓特烈大帝曾沾沾自喜的讲道:“自我青年时代起,我就没有读过一本德语著作,我讲德语还不如马车夫好。”反观德语则几乎成了“庸俗”的代名词。所有这些都深深的刺激德意志的知识分子,他们对法国文化既有羡慕与嫉妒的一面,也有反感与抵抗的一面。很多知识分子认为德意志文化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对法国文化的顶礼膜拜已经危及到了德意志的民族的存亡。从18世纪中后期以来,以莱辛、赫尔德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在反对法国文化入侵,倡导德意志民族文化的过程中了拉开了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的序幕。

内外部原因使得德意志的民族主义不同于法国的政治民族主义,而是集中于文化领域表达诉求,知识分子成为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的推动者。文化民族主义的兴起为德意志的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从启蒙运动到拿破仑时代[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

[2]安东尼·D·史密斯著,龚维赋,良警宇译.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3]钱雪梅.文化民族主义刍论[J].世界民族,2000年第4期。

猜你喜欢
德意志成因内涵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
开始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