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韦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含量分析

2015-03-24 01:31李月梅种贝贝辛晓伟张颖颖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5年6期
关键词:绿原中医药大学乙醇

李月梅,种贝贝,辛晓伟, 张颖颖

(山东中医药大学 1.药学院;2.基础医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5)

石韦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含量分析

李月梅1,种贝贝1,辛晓伟1, 张颖颖2*

(山东中医药大学 1.药学院;2.基础医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5)

通过正交试验,以绿原酸提取率为指标,对石韦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建立石韦中绿原酸的最佳提取方法。并在此优化条件下,对不同石韦药材中的绿原酸含量进行分析。石韦中绿原酸的乙醇提取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为:乙醇浓度50%,超声时间60 min,料液比1∶12(g∶mL),超声温度80 ℃。这为中药石韦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石韦; 绿原酸;提取率;含量测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石韦是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石韦属(Pyrrosia)有柄石韦、石韦和庐山石韦的干燥叶,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清肺泄热,利尿通淋等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热淋,血淋,小便不通,淋沥涩痛等[1]。石韦中主要有效成分是绿原酸,具有抑菌、抗氧化、抗肿瘤,降血压,保肝利胆等功能,对生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均有治疗作用[2-3]。绿原酸作为一种有强抗氧化能力的天然物质, 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保健和日用化工等行业,其开发利用前景良好[4]。因此本实验旨在探究石韦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为石韦的开发研究提供基础材料。

1 材料、仪器与试剂

1.1 材料

石韦,有柄石韦,庐山石韦,华北石韦,中越石韦,毡毛石韦,绿原酸标准品(批号:20140318,上海金穗,分析纯)。石韦样品经山东中医药大学高德民副教授鉴定。

1.2 仪器与试剂

754P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菁海);FXB101-1加热鼓风干燥箱(上海树立);KQ-250E型医用超声波清洗器(昆山);FA2004N电子天平(上海菁海);SHB-III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菏泽鑫源);DS-T250型高速多功能粉碎机(上海顶帅);95%乙醇;娃哈哈纯净水。

2 方 法

2.1 标准曲线的绘制[5]

精密称取绿原酸标准品,用EtOH溶解,混匀。将其配制成不同浓度的绿原酸溶液,以70% EtOH为参比置于330 nm处测定吸光度,以浓度对吸光度值做标准曲线,所得其回归方程y=46.51x+0.042 2,R2=0.998 5。

2.2 样品中绿原酸含量的测定[6]

工艺优化:精确称取石韦粉末90.00g(过40目筛),平均分成9份,按表1条件提取绿原酸。

样品液的制备:将不同产地石韦的叶,叶柄及根茎分别粉碎,过40目筛。精确称取各样品1.00 g, 按照上述工艺优化的最佳条件进行提取。

含量测定:将样品提取液稀释备用,以50% EtOH作空白,在330 nm处测定各吸光度值,计算各样品中绿原酸的含量[7]。

3 结果和分析

3.1 工艺优化

结果显示不同的提取方法,绿原酸的提取率有很大差异( 表1,表2) 。其中实验号3 条件下提取率最高,且明显高于其它条件下的提取率。实验号5,7,8的得率最低,试验号1,4,6,9的提取率相差不大。综合分析可知,影响因素的大小顺序为:乙醇浓度> 超声时间>超声温度> 料液比。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50%,超声时间60 min,料液比1∶12,超声温度80 ℃,即A1B3C2D3。

表1 因素水平表

表2 正交试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3.2 实验验证

根据正交试验结果对A1B3C2D3条件进行多次实验,以验证该工艺的合理性和稳定性,结果无显著差异。

3.3 绿原酸含量测定结果

结果显示,不同种石韦,同种石韦不同产地和不同部位中绿原酸的含量均有明显差别(表3,表4)。同种石韦中绿原酸在叶中的含量远远高于叶柄和根茎。产地和品种对其含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其中云南昆明的庐山石韦,陕西洋县的有柄石韦和广西宜州的石韦含量较高,浙江,吉林,四川,湖北,河北,山东相差不大。

表3 不同石韦中不同部位的绿原酸含量

表4 六种石韦药材绿原酸的平均含量 %

经重复性实验后,发现石韦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结果稳定可靠。

4 讨 论

超声提取作为一种新型的提取技术,在天然产物提取方面得到广泛应用[8]。从实验结果可知,乙醇浓度对绿原酸提取效果影响显著,超声时间影响次之,超声温度影响较小,料液比的影响最小。超声的最佳提取条件是A1B3C2D3,即料液比为1∶12的50%的乙醇在80 ℃条件下超声提取60 min。在此工艺下得到的绿原酸含量最大。由于市场上石韦混用现象较明显,本实验为提高临床用药质量,以及对药用石韦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也为石韦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材料。

[1]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国药典:一部[S].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0:83-84.

[2] 张凤云,毛富春,张康健,等. 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测定方法比较[J]. 西北林学院学报,1996(2):56-59.

[3] 姚新生. 天然药物化学[M].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29-30.

[4] 王辉,田呈瑞,马守磊,等.绿原酸的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 2009: 341-345.

[5] 武雪芬,李玉贤,魏炜,等. 金银花越冬老叶有效成分测定[J].中药材, 1997,20(1): 6-7.

[6] 程丹丹,辛晓伟,高德民. 有柄石韦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优化[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4(4):28-29.

[7] 李伯廷. 金银花与忍冬藤中绿原酸、异绿原酸的对比分析[J]. 中草药,1986: 10.

[8] 马烽,朱亚玲,陈明辉,等. 金银花中绿原酸提取工艺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0,31(7):164-166.

The Process Optimization and Content Analysis ofChlorogenic Acid fromPyrrosialingua

Li Yuemei1, Zhong Beibei1, Xin Xiaowei1, Zhang Yingying2*

(1. School of Pharmacy; 2. Schoo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nan 250355, China)

Through orthogonal test, the extraction yield of chlorogenic acid as index, optimizating chlorogenic acid inPyrrosialinguaethanol extraction process parameters. And under optimized conditions, analying the content of chlorogenic acid in the differentPyrrosialeaves. The optimum conditions were: 50% ethanol concentration, ultrasonic time 60 min, solid-liquid ratio 1∶12g/mL, ultrasonic temperature 80 ℃. It provides the reference for the rational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Pyrrosia.

Pyrrosia; chlorogenic acid; extraction rate; content determination; UV-Vis spectrophotometry.

2015-03-12

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年SRT资助(2014376)。

李月梅(1993—),女,2012级中药学本科生。

*通讯作者:张颖颖,男,讲师,研究方向:微生物学。E-mail:zhangyy19@aliyun.com

10.3969/j.issn.1006-9690.2015.06.010

R284.2

A

1006-9690(2015)06-0037-03

猜你喜欢
绿原中医药大学乙醇
山东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介绍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乙醇的学习指导
乙醇和乙酸常见考点例忻
新催化剂推进直接乙醇燃料电池发展
榆神50万吨煤基乙醇项目乙醇装置建设进展
蔓三七叶中分离绿原酸和异绿原酸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绿原酸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
ESL Learners’ Semantic Awareness of English Words,Semantic Transf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ocabulary Teaching in a Second Langu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