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胃溃疡36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5-03-24 03:42刘辉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胃部胃溃疡溃疡

刘辉

(河南省南阳市医专第二附属医院 河南 南阳 473000)

中医治疗胃溃疡36例临床疗效观察

刘辉

(河南省南阳市医专第二附属医院 河南 南阳 473000)

目的:探讨在临床上采取中医辨证来治疗胃溃疡的实际疗效。方法:针对我院从2013年4月到2014年5月收治的36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人,对照组采取西医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采取中医辨证疗法治疗,比较两者在治疗后的实际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显著率为55.5%,优于对照组27.8%,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4%,优于对照组61.1%,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上针对胃溃疡患者,采取中医辨证治疗模式,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中医;胃溃疡;疗效观察

前言:在临床的消化系统疾病上,胃溃疡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类型。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性、规律性的上腹部疼痛。其病理表现为胃部的消化液腐蚀导致胃部黏膜的消化,出现肌层的损伤。胃溃疡的发病,和城市人口心理压力增大,不良作息和不良饮食习惯息息相关[1]。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胃溃疡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中医将其归纳为心痛、胃脘痛、肝胃不和等辩证,如果病症不能得到及时控制,将导致胃出血、胃部癌变和穿孔,目前临床上治疗胃溃疡多采用西药奥美拉挫,但是效果一般。本文针对我院从2013年4月到2014年5月收治的36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在临床上采取中医辨证来治疗胃溃疡的实际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性资料

针对我院从2013年4月到2014年5月收治的36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胃镜确诊为胃溃疡。其中男性21人,女性15人,患者年龄为18-72岁,平均年龄为(35.6±5.6)岁,病程为4个月-18年,平均病程为(8.5±2.6)年,患者中有16人确诊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其主要的临床症状为胃部灼热、暖气、胃脘疼痛、上腹疼痛和反酸等,症状严重者有出现呕吐的现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人,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的比较上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西医三联疗法治疗,奥美拉挫胶囊,每天3次每次15mg。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加服阿莫西林每天2次,每次40mg,甲硝锉每天2次,每次30mg。观察组采取中医辨证疗法治疗,采取甘草12g、香附8g、白芨12g、黄芪15g、薏米30g、太子参15g、丹参12g。胃阴不足者加麦冬15g、生地黄12g;胃肝郁热患者加黄连11g、半夏10g;胃脾虚寒患者加桂枝8g、吴茱萸10g;胃肝气滞患者加柴胡12g、佛手10g;血淤阻络患者加桃仁8g、红花10g,加清水煎服,每2天一剂,每天三次,连续治疗5个星期。比较两者在治疗后的实际疗效[2]。

1.3 评价标准

显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胃镜检查溃疡部分愈合。有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缓解,胃镜检查溃疡部分缩小;无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没有好转,甚至加重。胃镜检查溃疡部分,完全没有好转。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 19.0软件数据包对于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计量性资料采取均数加减标准差的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取t检验,计数性资料采取X2检验。当P<0.05时,可以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总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组别人数×100%。

2.结果

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显效10人,有效7人,无效1人,总治疗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显效5人,有效6人,无效7人,总的治疗有效率为61.1%。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显著率上,观察组为55.5%,高于对照组的2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临床的消化系统疾病上,胃溃疡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类型。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性、规律性的上腹部疼痛。其病理表现为胃部的消化液腐蚀导致胃部黏膜的消化,出现肌层的损伤。胃溃疡的发病,和城市人口心理压力增大,不良作息和不良饮食习惯息息相关在中医的辩证治疗范畴中,胃溃疡的病例机制可以描述为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长期的反复性胃部溃疡情况,容易导致胃部的淤堵。

采取中医治疗胃溃疡,需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辩证分析,达到痛则不痛、脾升胃降、化瘀活血等目的[3]。在本次选用的方剂中,甘草、香附具有缓解平滑肌痉挛、止痛等功效;丹参可以帮助胃部修复,同时起到抗血栓的功效;薏米可以协助控制幽门螺杆菌的繁殖和清除[4];黄芪可以帮助患者抵御病菌的危害和损伤,同时提升机体的免疫功能;白术和太子参可以提升机体体液的免疫功能,激活免疫细胞的吞噬作用。多种药物联合使用,能够起到活血化瘀、修复溃疡、止痛止血、祛病抑菌的作用,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从本文的研究数据表明,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显效10人,有效7人,无效1人,总治疗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显效5人,有效6人,无效7人,总的治疗有效率为61.1%。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显著率上,观察组为55.5%,高于对照组的2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了中医治疗胃溃疡能够取得更好的疗效[5]。采取辩证治疗的方案,能够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更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有助于提升治疗的效果,而不是西药的一刀切。同时大大减少了抗生素的滥用,大大减少幽门螺杆菌耐药性的出现。缓解了患者因为抗生素药物使用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综上所述,在临床上针对胃溃疡患者,采取中医辨证治疗模式,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1] 尚云青,曹军,俞捷,李文军 .中医食疗辅助中医药治疗阴虚证胃溃疡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03)

[2] 尚云青,曹军,俞捷,杨敏 .中医食疗辅助中医药治疗虚寒型胃溃疡疗效观察[J].世界中医药.2013(02)

[3] 李昊.胃溃疡的中医疗效初探[J].海南医学.2011(02)

[4] 李卫民.中医辨证治疗胃溃疡72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2(09)

[5] 黄刚.消化性溃疡分期论治的体会[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8(02)

R656.6+2

B

1009-6019(2015)07-0030-01

猜你喜欢
胃部胃溃疡溃疡
胃部爱情
胃部反酸吃什么好
都是“溃疡”惹的祸
生花生可以缓解胃部反酸
联合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和胸苷激酶1在胃部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辣椒素-预防胃溃疡的发生
溃疡生肌散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效果观察
中医食疗治疗慢性胃溃疡30例
敛疮散治疗慢性难愈性皮肤溃疡20例
中西医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