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就诊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2015-03-24 03:42李淑桓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休克溶栓心绞痛

李淑桓

(山东省定陶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山东 定陶 274100)

急诊就诊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李淑桓

(山东省定陶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山东 定陶 274100)

目的:观察心肌梗死急诊就诊患者行早期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58例急诊就诊心肌梗死病患作为对象,在行常规治疗的同时,为其实施早期溶栓治疗,对患者心肌梗死改善效果及并发症情况加以分析。结果:本组58例患者经早期溶栓治疗,33例显效,22例改善,2例无效,1例死亡,总体有效率为94.83%(55/58)。治疗期间,8例休克,14例心律失常,21例心力衰竭,并发症发生率为74.14%(43/58)。结论:为急诊就诊的心肌梗死病患实施早期溶栓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但治疗期间的并发症需加以针对性控制。

心肌梗死;急诊;溶栓;疗效

心肌梗死是冠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的主要类型,在持久而严重的急性心肌缺血的基础上发展而成,表现为部分心肌坏死[1],此病症起病急、病情重、延展快,严重者,极有可能死亡[2]。医师以再灌注为心肌梗死治疗原则,以疏通病变血管、促进心肌灌注恢复为治疗目标,目前普遍采用早期溶栓及PCI介入治疗[3]。我院此次为急诊就诊的58例心肌梗死患者开展早期溶栓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58例患者为我院急诊科在2013年6月~2014年6月间收治,经检查,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男36例,女22例,年龄最小为43岁,最大为78岁,平均年龄为(55.8±4.9)岁。病程最短0.8h,最长5.2h,平均病程为(3.56±0.84)h。心肌梗死部位如下:右心室2例,下壁16例,下壁并侧壁9例,前间壁7例,广泛前壁14例,后壁10例。排除溶栓禁忌症患者。

1.2 方法 急诊入院后,及时给予患者各项检查(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同工酶及心肌酶等),结合症状、体征,对病情加以评估。确诊之后,立即给予其常规治疗及溶栓治疗,溶栓治疗的时间越早越好。(1)常规治疗:入院后,高流量吸氧,开通静脉通道,监测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实施心电监护,对心电图状况加以详细记录;若患者出现剧烈心绞痛症状,确诊之后,及时给予其镇痛治疗;给予其β受体阻滞剂、调脂药物、阿司匹林(口服),及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如患者伴随高血压症状,给予其适当的降压治疗。保证患者绝对卧床休息1~3天。(2)早期溶栓:注射用尿激酶,(生产企业: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4604H0427):150万U,静脉滴注,30min内滴完;肝素:7500U,静脉滴注。每日两次,5日为一个疗程。(3)临床观察:溶栓期间,定期监测凝血活酶时间(每6小时1次),将凝血活酶时间控制为2.0~2.8倍于基础值。记录患者发生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情况。

1.3 疗效评定标准 本次研究的疗效评定标准依照《中国常见心脑血管疾病诊治指南》拟定,具体如下:显效:心绞痛症状消失,心电图ST段约降低0.1~0.3mV,T波倒置程度变浅超过50%。改善:心绞痛症状发作次数显著减少,心电图ST段约降低0.05~0.10mV,T波倒置程度变浅为30%~50%。无效:心绞痛症状、ST段以及T波倒置均无变化。死亡:心绞痛症状剧烈,致患者出现严重衰竭,继而死亡。

2.结果

2.1 临床疗效 此次研究58例患者经早期溶栓治疗,疗效如下:显效率56.90%(33/58),改善率37.93%(22/58),无效率3.45%(2/58),死亡率1.72%(1/58),总体有效率为94.83%(55/58)。除1例死亡患者外,其他均待病情稍微稳定后,转入其他医院行介入治疗。

2.2 并发症治疗期间,58例患者中休克8例(13.79%),心律失常14例(24.14%),心力衰竭21例(36.21%),并发症发生率为74.14%(43/58)。

3.讨论

心肌梗死常伴随剧烈的胸骨后疼痛症状及发热表现,行血常规检查,可发现红细胞沉降率增加,白细胞计数增多,血清心肌酶的活力增高,此外,它还表现为心电图进行性变化。当前时期,心肌梗死的急诊救治方案以溶栓及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为主。

介入治疗方案具有较高的疗效,可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保护和维持心脏的功能,使濒死的心肌得到挽救,抑制梗死面积扩大,保证病人平稳渡过此阶段,并且在康复期保留与较多心肌功能。但是,它需通过动脉插管实现,可能延误急诊救治的最佳时机,而且,部分医院不具有介入治疗条件。因此,大多数医师优先选取静脉内溶栓为患者实施急诊救治。据报道,早期溶栓可以有效促进心肌再灌注,降低心肌梗死面积,提升预后水平。研究发现,发病后3h内的超早期溶栓,效果尤为显著。

我院此次对58例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早期溶栓急诊救治,其显效率达到56.90%(33/58),而总有效率达到94.83%(55/58),死亡率控制为1.72%(1/58),疗效极为显著,结果与其他的报道一致。但是,治疗期间,由于患者的病情进展较快,可能出现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等问题,严重时致使患者死亡。我院此次共8例休克、14例心律失常、21例心力衰竭,总发生率达到74.14%(43/58),而且,其中1例心力衰竭严重者最终死亡。

综上所述,早期溶栓治疗可有效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病情,但治疗期间,医师需要对常见并发症加以干预。

[1] 史正山.急诊PCI与择期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对比[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2):53-54.

[2] 张念.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8):1695-1696.

[3] 孙敬春,高丹 .急诊介入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4):3491-3492.

R542.2+2

B

1009-6019(2015)07-0095-01

猜你喜欢
休克溶栓心绞痛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55例异位妊娠破裂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麻醉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