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儿科呼吸疾病中效果探究

2015-03-24 03:42李色仙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雾化盐酸有效率

李色仙

(田东县思林中心卫生院 广西 田东 531500)

盐酸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儿科呼吸疾病中效果探究

李色仙

(田东县思林中心卫生院 广西 田东 531500)

目的:对不同给药方式的盐酸氨溴索在儿科呼吸疾病中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呼吸道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40),均给予两组患儿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与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给与静脉注射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吸痰次数、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65.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吸痰次数比对照组少,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氧疗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在治疗儿科呼吸道疾病方面,其雾化吸入的治疗效果优于静脉注射,有利于减少患儿的吸痰次数,缩短患儿的氧疗时间,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和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呼吸疾病;盐酸氨溴索;给药方式

呼吸道感染包括上呼吸、下呼吸道感染,前者为一类鼻腔到喉部间的急性炎症,后者主要是指一类急性气管炎如肺炎、支气管炎等[1],均可以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引起,主要通过抗生素等治疗[2]。不同给药方式对疾病影响效果有一定差异,为选择较优的用药方式,本文选择儿科呼吸疾病中盐酸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呼吸道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中的相关诊断标准患者,排除标准包括有精神疾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存在意识障碍、存在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不愿意参与研究患者,共收集患者80例,获得患儿家属同意,与患儿家属签署协议。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患者38例、支气管炎27例和支气管肺炎15例;观察组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三个月至两岁,平均年龄为(1.1±0.3)岁;对照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三个月至四岁,平均年龄(1.2±0.3)岁;两组患儿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两组患儿常规治疗:(1)利用头孢呋辛钠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进行抗感染治疗,用药量依据患儿的病情而定(2)进行镇静治疗,控制患儿安静的情绪,利于患儿更好地接受治疗(3)保暖治疗和氧气吸入治疗(4)祛痰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分别给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和静脉注射治疗,将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吸痰次数、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

静脉注射治疗:葡萄糖溶液(5%)50ml中加入8mg盐酸氨溴索静脉注射(山东方明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天两次,五天一疗程。

雾化吸入治疗: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每次15分钟,两次一天,五天一疗程。

1.3 判定标准

症状缓解效果根据《呼吸系统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2]相关标准进行判定,控制: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相关指标恢复正常,实验室检查无异常;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相关指标明显好转;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甚至加重。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计量资料的表示方式为:均值±标准差(±s),针对服从正态分布的方差齐性的资料,应用两组之间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X2),用百分比表示,对于不符合条件的资料利用秩和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控制15例,有效2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6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65.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的吸痰次数、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氧疗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3.1±0.4)次、(48.2±0.3)h、(1.2±0.2)d和(7.3±1.5)d,对照组的吸痰次数、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氧疗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4.6± 0.5)次、(56.1±0.7)h、(1.9±0.1)d和(10.2±1.6)d,治疗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氧疗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儿科呼吸道疾病主要包括: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和毛细支气管炎。对儿科呼吸道疾病的治疗常采用盐酸氨溴索药物进行治疗。盐酸氨溴索能对支气管浆液及黏液分泌进行调节,同时可促进黏痰的溶解稀释,改善支气管状况。同时该药物可加速肺泡2型细胞的活性物质合成,减低患者肺泡张力,对纤毛输送功能进行改善,能起到较强抗氧化及抗炎作用。雾化吸入可以直接对病变部位进行给药,能促进药液的有效吸收,使临床效果的提升。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65.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吸痰次数比对照组少,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氧疗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雾化吸入的给药方式,其总有效率高于静脉注射的给药方式,使用雾化吸入给药方式治疗的患儿,其吸痰次数少于静脉注射的给药方式的患儿,并且其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氧疗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静脉注射的给药方式的患儿,此类方式值得更广泛推广。

[1] 陈玲.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3,39(11):209-210.

[2] 黄昌洪,付宏 .氨溴索不同给药途径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4,89(12):560-561.

R246.4

B

1009-6019(2015)07-0152-01

猜你喜欢
雾化盐酸有效率
盐酸泄漏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很有效率
政治备考:如何背书最有效率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哪些情况需要雾化治疗?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
解读DeVilbiss TTS智能雾化技术
盐酸克伦特罗人工抗原的制备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