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路径在临床输血护理中的应用评价

2015-03-24 03:42翟凡宁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家属血液护理人员

翟凡宁

(山西省长治卫生学校 山西 长治 046000)

输血路径在临床输血护理中的应用评价

翟凡宁

(山西省长治卫生学校 山西 长治 046000)

目的:评价输血路径方式使用在临床输血护理过程中的实际效果。方法:对我校附属医院100例临床输血患者使用输血路径进行输血护理,观察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与护理效果。结果:100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输血过程,输血过程中没有一例出现不良输血反应,且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结论:对100例患者使用输血路径输血护理,能够规范护理操作流程,加强护理人员对相关知识的了解与应用,降低临床不良反应率的发生概率,切实提升临床护理质量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输血路径;输血护理;护理质量

输血操作属于临床常用的一项治疗操作方式,外科手术过程中,通常需要预备血以防止在手术过程中有输血需要,例如手术造成的大量出血或者患者自身存在严重贫血症状等[1]。临床对患者抢救使用输血手段是一项十分有效的方式,也是使用概率较高的一项抢救治疗方式,可是因为不成熟的输血技术或其他原因,临床抢救过程中诱发因为输血而造成的的疾病与各种衍生问题也在对输血安全性造成巨大威胁,且这方面的威胁已经受到了全体社会大众的高度关注。为了优化输血技术,实行安全输血,保证患者的临床健康与安全,本次研究中对100例输血治疗患者,使用输血路径方式进行输血护理,评价输血路径在临床输血护理过程中的具体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校附属医院2013年10月~2014年8月入院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100例,其中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42例,年龄区间在36岁至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5±3.4)岁。患者入院输血原因分别为外伤失血、再障贫血、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等。

1.2 方法

对100例患者使用输血路径进行输血护理,具体操作方式分为输血前、输血中与输血后,输血全过程开展专项护理。

输血前准备:(1)采集患者血液标本并送检:接受医生嘱咐准备好各种输血用物,具体要准备的东西包括临床输血申请单、较差配血检查单、贴好标签的试管、质量规范的血液样本,所有东西准备好之后,重新确认一遍申请单信心,之后将其送至输血科核对后登记检验;(2)取血与核对:护理人员到输血科取血液样本,护理人员和输血科工作人员一同核对,确认无误后双方共同签名;(3)血液保管:不可剧烈震荡血液、不可血液加温、不可将血液长久放入保温室内。

输血中操作:(1)输血前核对:两名护理人员在治疗室内仔细检查所有设备与手术使用物品,携带患者病历本在病床旁再次仔细核对,核对信息完成后两名护理检查人员一同签字确认无误;(2)输血常规操作:输血开始前对患者的各项临床生命体征进行仔细测量,具体测量依照成分输血操作要求进行,在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情况,有任何输血不良反应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输血后处理:护理人员书写护理病历,妥善保存医疗书写文件,血袋编号并合理保存。

1.3 质量控制

首先,选取护理人员成立专项输血路径护理小组,对小组成员开展输血路径专业知识培训,以明确化小组护理人员的角色定位排与工作任务安排;其次,进行输血之前,需要及时详细的告知患者与患者家属,在输血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不良反应与临床输血的必要性,征得患者与家属的理解与同意,使其在输血协议书上签字;再次,将输血路径图发放给患者与患者家属,为其详细讲述路径图上的各项内容,以保证患者与家属提前了解治疗护理方式,获得患者与家属的理解与支持,之后按照输血路径方案计划开展输血操作,并且做好详细记录[2]。

2.结果

100例患者以输血路径方式接受输血护理,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输血过程,临床输血过程中未发生任何不良输血反应。100例患者对临床输血护理满意度高达98%。我校附属医院使用输血路径开展输血护理,全体护理人员表现出了积极热情的精神面貌,以专业的技术与优质的服务得到了患者与患者家属的认同,降低了临床护患纠纷发生率,对优化护患关系发挥了积极作用。

3.讨论

3.1 输血路径规范了临床输血操作流程

在临床护理过程中,输血是临床护理使用频率较高的一项操作技术,传统输血方法中,将介绍重点集中在输血前核查与常见输血反应的处理。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中,也没有提到怎样更为合理的开展输血护理操作。我国有研究资料显示[3],临床护理人员在开展输血技术操作过程中,不够专业,各种散漫无序这种现象在临床较为普遍。自从将输血路径引进临床输血护理,不但规范化了临床输血操作流程,而且有效提升了临床护理人员对各种输血专业知识的把握与认知程度。

3.2 使用输血路径提升了临床输血安全性

在输血护理的各个过程中使用质量监督管理,有效降低了输血错误的发生概率。输血路径输血护理在整个输血过程中都有涉及,从输血前,检测患者的血液样本、输血查对、到输血过程中的检查、输血不良反应记录至最后的输血护理记录、血袋回收等等,全部有明确指示规定在输血路径之中,保证了各个护理环节的护理质量。血液从血液库中领出之后,不可将其放在常温环境中超过半小时。如果血液领出但是患者无法及时输注,则需要将其进款送入血库中保存,不可长时间保存在治疗区冰箱内;在血液标本的采集过程中,要避免发生一人多采的情况,所有采集后的标本,交给一位护理人员仔细核对吗,确认无误后送去检查。血库取血操作需要交由临床护理人员操作,同时需要在血库内仔细核查确认,将传统输血过程中的最后质量管理提升为阶段性质量管理,有效降低临床护理人员因为不合理操作而引起的不良输血反应,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3.3 开展输血路径护理提升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在开展护理之前,详细全面的为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了护理手术方案的讲解,将输血操作的必要性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告知患者,让患者有一个提前的预知,另外将当下输血安全的现状告知患者与家属,以得到患者与患者家属的理解与支持,让患者更好的配合,防止因为护理过程中因为患者与家属的不知情而发生医疗纠纷。护理人员在和患者沟通交流的过程中,需要保持微笑,以耐心亲切的态度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怀与帮助。输血前后过程中需要多次核查,核查患者信息以保证输血安全性。对患者输注不同品种的血液制品时,输注要求各不相同,保存期限也存在差异,需要因时制宜,保证输注的安全有效。另外需要告知患者输血过程中不要随意对滴注速度做随意调节,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另外血液输注完成之后,需要对有关资料进行妥善保存,并且完整详细的记录输注过程。指导患者与患者家属加入临床护理,切实提升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程度,减少临床护患纠纷,和谐化护患关系。

总而言之,临床输血护理过程中使用输血路径护理方式,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护理有效率与患者满意率,临床护理过程中效果值得肯定[4]。

[1] 张正芳 .输血标准流程在重症监护室患者临床输血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版),2014,01:117-119.

[2] 唐锐,马郑萍,陈进凡."输血小助手"的设计与应用[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1年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1:5.

[3] 顾掌生,王宇丹,张岚峰,等 .临床输血路径的信息化管理及效果分析[J].医院管理论坛,2013,03:37-39.

[4] 段俊媛 .成分输血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及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2,34:40.

R473.1

B

1009-6019(2015)07-0193-02

猜你喜欢
家属血液护理人员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多彩血液大揭秘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神奇血液
报废血液的初步分析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