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环境对早产儿不良影响及对策

2015-03-24 03:42庄淑侠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监护早产儿重症

庄淑侠

(江苏省沛县人民医院 江苏 沛县 221600)

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环境对早产儿不良影响及对策

庄淑侠

(江苏省沛县人民医院 江苏 沛县 221600)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环境对早产儿的不良影响,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选取88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环境、各类操作及医疗仪器等对新生儿产生的不良影响,并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结果:医疗环境影响和物理刺激是对早产儿产生不良影响的重要因素。实施有效干预措施后,患儿出生15d平均体重总增长409.6±23.3g。结论:对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环境对早产儿的不良影响因素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有助于促进新生儿康复。

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早产儿;不良影响;干预措施

早产儿是指胎龄在28~37周出生的活产婴儿,极其脆弱[1]。早产儿由于胎龄不足,器官功能较差,机体抵抗能力较弱,极易受到外界影响。医院环境内的压力源,如噪声、灯光、不恰当体位、多次触摸、缺乏母子交流,执行常规医疗护理措施等都会给早产儿带来不良影响,严重阻碍早产儿正常生长、发育[2]。国内外大量相关资料和文献循证表明,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环境对新生儿不良影响是导致早产儿日后S响,对其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对减少早产儿日后发病率,促进早产儿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我院对收治的88例早产儿进行研究分析,现将详情报告如下。

1.资料与措施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88例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婴45例,女婴43例;从出生到进重症监护室时间为1.5h~2d,平均时间0.8±0.3d;胎龄28~37周,平均孕周33.1±2.5周;羊水过多早产21例,慢性疾病早产17例,前置胎盘早产29例,意外受伤早产21例。重症监护室使用的仪器有呼吸机、暖箱、心电监护仪、辐射抢救台、空气净化器、微量输液泵、推注泵等。

1.2 干预措施

观察重症监护室医疗仪器使用情况,对患儿进行日常护理,统计室内光线、噪音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1.2.1 光线干预

拉紧室内窗帘,用黑布覆盖暖箱,调节室内光线,模拟黑夜。模拟白天时需将窗帘拉开,掀去暖箱黑布,调节室内光线,操作时将大灯关闭,只开启床旁灯,严禁用光直射患儿眼睛。

1.2.2 噪音干预

美国儿科学院环境健康委员会建议NICU最安全的声音水平为45dB以下,过大的声音会带来压力刺激影响听力和情感的发展,调节仪器的报警音为可视报警模式,电话为静音,仪器远离早产儿头部,定期维护仪器,更新陈旧的设备[3]。控制走路、操作仪器时的声音,减少不必要的交流,控制说话音量。

1.2.3 皮肤干预

新生儿皮肤娇嫩,避免对患儿频繁穿刺,要对新生儿皮肤黏膜进行保护,提供式样简单、布料柔软、色浅、吸水性强的衣物,保持整洁,及时更换体位,防止压疮,防红臀,修剪指甲,防抓伤,选择抗过敏、透气性良好的电极片,每天定时更换,同时密切观察新生儿局部皮肤情况,每间隔2h更换血氧饱和度探头。

1.2.4 体位干预

针对新生儿身体特征较特殊的情况,在进行日常基本护理时避免患儿头部和颈部过度伸展,保证患儿下巴轻微向下内收或将下巴放置在中心位置,尽量维持鼻孔形状稳定,避免使患儿鼻部T形区域遭受损伤,保证中隔完整。轻柔地使患儿处于屈曲位中线位,头颈与躯干呈一直线,不过度伸展、肩膀向前,将患儿手放置在嘴边,发展手嘴综合能力。

1.2.5 吮吸干预

在新生儿哭闹或对新生儿实施侵入性操作时,对其进行非营养性吮吸,训练新生儿吮吸-吞咽-呼吸协调能力,同时安抚新生儿。医护人员操作时动作轻柔,减少新生儿疼痛,避免新生儿哭闹。意识到早产儿能力的局限性,及时停止喂养,必要时管饲剩余奶量,选择稍硬的奶头,稍慢的流速,两次喂养之间给患儿足够的休息。

1.2.6 触摸干预

新生儿出生后尽量减少触摸,以避免损伤新生儿皮肤或细菌感染。当新生儿病情稳定后,则可以采用新生儿抚触,时间为15min/每次,每天2次,均在新生儿喂奶前30min前进行。

1.2.7 睡眠干预

减少不良刺激,环境舒适、安静、灯光幽淡,可休息的环境,调暗灯光或用毛毯遮盖暖箱,使小儿侧卧或长条的毛巾环绕小儿,提供鸟巢式护理,集中各项护理,避免在婴儿睡眠时进行操作,当患儿处于疲惫睡眠状态时,不要惊醒患儿。选择患儿苏醒状态实施治疗,若患儿处于睡眠状态,应轻柔触摸或轻声呼唤将患儿弄醒。

1.2.8 感官干预

开窗通风,箱距1米,室温24-26℃,湿度55%-65%,患儿苏醒后,应为患儿营造舒适、温暖的感觉氛围。可以在室内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刺激患儿听力器官。可以在患儿暖箱周围放置鲜艳的玩具,尽量放置在20cm内,刺激患儿视觉器官。

1.2.9 感染控制

洗手是预防院内感染最简单的措施,工作人员应在操作前后洗手,严格执行医院的各项消毒隔离措施,工作人员相对固定,做好监测统计。

2.结果

结果显示,人性化的护理有利于早产儿的舒适生长发育,建立24小时的照顾计划,排除妨碍其生长发育的因素[4]。经积极治疗和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后,患儿出生15d总体重增长385~437g,平均增长量为409.6±23.3g。

3.讨论

保温箱在操作时本身会产生50~60dB的噪音,当与输液泵、氧气罩、呼吸机使用时箱内噪音更明显。噪音不仅影响早产儿睡眠,同时噪音增大会使患儿颅内压明显升高,会出现吐奶,、四肢抖动、哭闹、烦躁不安、加重缺氧或颅内出血。

胎儿在母体子宫内长期处于黑暗的环境,早产儿出生后接触光时间太早会影响其健康。强光会使患儿机体作出应激反应[5]。

良好的体位能有效提高患儿睡眠质量,且有效减少患儿胃食管反流现象。过多触摸和侵入性操作可对新生儿造成较大刺激,打乱患儿生长激素的分泌周期,在对患儿进行足跟采血、静脉穿刺和胃管插入等操作时,患儿机体承受较大的痛苦,机体应激反应导致减缓患儿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速度,影响生长发育。

早产儿需要很多感受信息保护,医务人员密切观察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因素,超前的干预意识,本次对我院收治的88例早产儿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光刺激、声刺激、体位影响、侵入性治疗等均对早产儿产生不良影响。对此我院积极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经干预后,患儿出生后15d平均体质增长409.6±23.3g,平均每天摄奶631.7±79.5ml。总之,研究表明,针对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环境对早产儿的不良影响因素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能增加早产儿舒适感,增加患儿体重,降低心率,使呼吸和胃肠功能得到改善,减轻烦躁,减少能量消耗,提高血氧饱和度,缩短住院时间。

[1] 唐淑云,韦定敏,魏春兰,徐云云 .不同保暖方式对早产儿生命体征及体重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3):2163-2164.

[2] 廖文君.167例早产儿宫外发育迟缓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9(08):01-03.

[3] 杨欢 .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环境对早产儿的不良影响及其干预对策[J].中外医疗.2014,17(10):161-162.

[4] 卢燕君,郭郁莲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环境对新生儿的不良影响及护理干预[J].中国校医.2011,25(03):205-206.

[5] 李会芳 .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环境对早产儿的不良影响及其干预对策[J].中国实用医

R722

B

1009-6019(2015)07-0195-02

猜你喜欢
监护早产儿重症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带养之实能否换来监护之名?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损伤早产儿预后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