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2015-03-24 02:59
河南科技 2015年4期
关键词:参与方工程量图纸

曹 颖 蒲 娟

(1.河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450002;2.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建筑工程系,河南 郑州450000)

引言

工程造价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在造价管理方式上不断完善,但是仍改变不了目前普遍存在的“三超现象”,整个造价行业发展水平仍然与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造价的全过程管理未贯彻到底,造价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高。BIM信息技术可大大提升前期估算的精准性,提升信息处理速度,利于参与方在项目各个阶段信息的“传输及共享”[1],可提升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水平。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是指建设项目的整个过程实施费用的控制及管理。在工程进行的各个阶段,涉及到的主要造价管理内容及参与主体为:在项目决策阶段,主要进行投资估算,确保它为建设单位投资总造价的最高额度,参与主体为建设单位;在设计阶段,主要进行设计概算及施工图预算,设计概算是在投资估算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精确度有所提高,确保其不能超过投资估算,施工图预算是在设计概算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深入细化,确保其不能超设计概算,参与主体为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在招投标阶段,主要进行合同价的确定,参与主体为建设单位和承包商;在实施阶段,主要进行预付款、进度款的确定,参与主体为承包商;在竣工阶段,主要进行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参与主体为建设单位和承包单位。

1 BIM的基本原理

Building InformationModeling简称BIM,通常被译为“建筑信息模型”。建筑信息模型包含了建筑项目全寿命周期内的大量信息,例如建筑项目的模型、功能需求、构件性能以及施工进度、施工过程、成本管理、维护管理等过程信息。BIM能够比较直观的反映建设项目的功能和特性,项目的各个参与方均可以看到项目有关的信息资源,在整个寿命周期内,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在不同的项目阶段,允许不同的参与方在建筑信息模型中添加、删除以及修改信息,在共有的知识平台上更快更好更有效率地完成协同作业。

2 BIM的特征

2.1 模型信息的完备性

BIM信息系统中3D包含了工程项目所有的功能和性能信息,各个参与方均可以共享信息。在3D的基础上加上项目发展的时间,来研究工程项目的可施工性、合理的施工安排、工期的优化以及任务和工作顺序优化等,这种被称为思维即4D。在4D的基础上加入项目的造价控制信息即形成五维即5D,利用BIM模型信息,可以对工程成本在全过程中的所有变化实现实时高效的控制,从而使得工程预算更加准确可靠。随着建筑方案的细化过程逐步深入,6D的应用可以使性能分析与之配合并同步进行,做出真正好性能的建筑。综上所述,BIM信息模型涵盖了建筑物构件的全部信息,并且可以为项目的概预算结算等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提高了工程造价管理的效率和精度,同时又能为业主进行动态成本控制和项目交付以后的后期运营提供参考意见,而且还可以为设计出更高性能的建筑提供优化信息等。

2.2 模型信息的关联性

信息模型中各个对象之间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的,系统可以对模型中的信息进行分析统计,生成相应的构件图形和文件。如果信息模型中其中一个构件对象发生变化,与之相关的所有关联对象都将随之更新,从而保持信息模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3 模型信息的一致性

在项目的整个寿命周期内,各个阶段以及项目的各个参与方都在共同的模型中进行信息共享,不需要重复输入相同的信息。而且信息模型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和关联性,自动演化,在不同阶段模型信息可以简单的修改和完善,而不需要重新创建,有利于解决大型建设项目复杂数据之间的一致性和数据共享问题。

3 BIM在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3.1 BIM在项目决策阶段的应用

在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根据BIM模型信息,可以调用与拟建项目类似的已完工程的造价数据,如已完工程的单方造价、单方主材的含量、人、材、机的价格等,从而可以高效准确地估算出拟建项目的投资额,为投资决策提供准确依据。

3.2 BIM在项目设计阶段的应用

项目设计阶段,对项目建筑安装工程造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决定着建安成本的70%,因此,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重点应放在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因设计由各个不同的专业组成,比如建筑、结构、给排水、强弱电、暖气通风、消防喷淋等,这些专业之间的分工是明确的,但是缺乏一个总的协调,所以合作是模糊的,每个专业的图纸从自己专业来说设计都是正确的,但合在一起就有可能会存在一定问题。BIM可以进行碰撞检查,在工程建设实施之前,由建设单位组织项目各参与方参加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一般的图纸会审是基于CAD二维平面图纸进行的,并且建筑结构、水电暖通、消防等专业图纸是分开设计,图纸会审的时候,各自看自己专业的图纸,很难多专业协调进行,BIM的引入,可以把各专业整合到一个统一的BIM信息平台上,项目的各参与方不但可以从自己专业角度,而且可以从其他不同的角度审核图纸,利用BIM的立体可视化模拟功能,进行3D、4D甚至5D模拟碰撞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设计中出现的不妥之处,降低设计错误,减少了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索赔所带来损失,极大地减少了因设计错误或设计冲突导致的返工费用,避免了工程实施中可能发生的纠纷和扯皮,从而节约工程造价成本,利于造价控制。

3.3 BIM在项目招投标阶段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及软件开发水平的不断提高,招投标系统已进行了不断的更新和不同层次的开发研究,但目前在招投标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标底不能够反映真实的工程价格、评标缺乏公正性和透明度、招标代理已成为部分业主避嫌的屏障、增加监理投标费用等问题。因此设计出一个合理又高效的招标系统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基于BIM的招投标系统,可通过BIM模型信息数据平台获得相关工程概预算所需的信息,然后根据企业当地的价格库自动匹配计算各分部分项工程预算值,最后汇总,获得工程项目的概预算。对于投标方,利用BIM模型信息能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获得工程量信息,可以有效规避工程量计算错误、清单漏项等状况。对于招标方来说,在出售招标文件的同时,可以将BIM模型和工程量清单一起发给有意向参与投标的单位,确保了设计信息在传达过程中的连续及完整。因BIM模型中建筑构件之间具有关联性,构件空间与工程量信息有对应关系,所以,根据评标相关的规定条款,投标单位可以迅速核实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的精准性,从而快速准确地给出投标方案。

3.4 BIM在项目施工阶段的应用

在项目施工阶段,进行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重点要把握好2个方面:一是工程阶段进度款的确定与支付;二是工程变更索赔费用的确定与支付。合理有效地降低工程造价,从而完成既定的工程投资目标。在工程款支付阶段,一般的做法是由施工单位根据已审批下来的工程形象进度,计算出本阶段完成的工程量,套用相应的综合单价,算出工程款,向建设单位提出工程款支付申请。由于BIM技术可以实现“建筑构件和时间相关联”,根据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状况和进度情况,及时准确地更新BIM模型中的信息数据库,并通过网络技术共享平台实现系统数据的共享,进而造价工程师们可精准地汇总施工单位在某一个时间段的工程量信息,编写工程计量表,并且可实现对各个分包单位施工进度的实时监督。建设单位可通过BIM模型数据库对其准确性进行迅速核实,可提升工程进度款结算效率。

在工程变更索赔费用确定与支付的过程中,要注重核实索赔成立的条件,索赔依据,变更工程量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等。由于BIM模型信息具有关联性和一致性,发生的变更信息会及时更新与共享,与变更有关的各方均可在BIM模型信息里查看到有关的信息,快速计算出变更产生的工程量,进而准确合理地确定变更费用。

3.5 BIM在项目竣工结算阶段的应用

在传统的工程竣工结算过程中,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是基于二维的CAD图纸,进行工程量的校准与核对工作,由于双方需要根据各自的工程量计算书,逐一核对每个工程量大而且核对工作较繁琐,遇到工程量计算有不一致的,还要进行更深入的核对,比如按轴线逐一核对等,如有计算规则有异议的,需要双方查询计算规则,定额说明等。结算过程会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

BIM模型对于建筑构件的各种属性都有详细而准确的记载,如工程量数据、材料市场价格信息、材料清单信息、主材含量信息、工程成本信息、进度信息、工程款的阶段支付信息等。并且信息模型中的数据库也会随着项目各个阶段的进展和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而不断更新完善,例如设计变更签证等信息会持续的更新和录入,直到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移交时,信息已完备,而且能呈现竣工的工程实体。因此,BIM模型的应用确保了工程结算工作的高效进行,降低双方分歧扯皮的发生概率,加快了结算进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有利于双方节约成本。

4 结语

BIM技术的应用,从项目的建设初期,就可以利用已完类似工程的工程造价信息进行工程的设计概算的确定,提高了投资估算和工程概算的准确性和计算效率。在实施阶段可以使项目的各个参与方在同一个平台上资源共享,能够及时下达指令,沟通成本降低,减少或避免了工程中的扯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效率,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但是BIM技术在建设及工程造价方面的潜力并未完全发挥,需要进一步研究BIM软件的开发及应用,而且要强化工程行业管理者对BIM的重视,加强工程行业的参与者对BIM知识运用方面的培训,从而实现BIM在我国快速发展和应用。

[1]方芳,刘月君,李艳芳,等.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研究[J].建筑经济,2014,(6):59-62.

[2]张树捷;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经济,2012,(2):20-24.

[3]陈前,张原.浅谈BIM技术及应用[J].价值工程,2012,(23):61-62.

[4]龙文志.建筑业应尽快推行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J].建筑技术,2011,42(1):9-12.

[5]李学俊,姚德山,刘学荣.基于BIM的建筑企业招投标系统研究[J].建筑技术,2014,45(10):946-948.

猜你喜欢
参与方工程量图纸
基于秘密分享的高效隐私保护四方机器学习方案
浅谈汽车线束产品图纸管理
看图纸
EXCEL在零星工程量计算中的应用
模具图纸在全生命周期内的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绿色农房建设伙伴关系模式初探
涉及多参与方的系统及方法权利要求的撰写
基于IPD模式的项目参与方利益分配研究
工程量清单在公路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
铁路站场EBS工程量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