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应用于输尿管结石诊断的临床评价

2015-03-24 21:37徐玉球
当代医学 2015年25期
关键词:诊断率泌尿系曲面

徐玉球

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应用于输尿管结石诊断的临床评价

徐玉球

目的 对输尿管结石诊断过程中采用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对72例经门诊初次确诊为输尿管结石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诊断出62例输尿管结石,7例输尿管占位病变,3例阑尾炎;19例输尿管上段结石和43例下段结石,结石大小为3~6 mm。结论 采取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对输尿管结石进行诊断,具有便捷性、高效性以及可靠性,可临床应用推广。

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输尿管结石;诊断

输尿管结石是急诊外科的一种常见急症[1]。以往检查主要采用静脉尿路造影和X线腹部平片,近年来,主要采取常规CT、B超以及MRI等[2]。多层螺旋CT(MSCT)以其具备的扫描速度快、三维重建图像清晰、不受到肥胖、肠胀气因素干扰、不需要进行肠道准备以及不使用造影剂等优点,在临床诊断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3]。本研究对72例疑似输尿管结石患者给予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取得较好的诊断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万年县中医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72例经门诊初次确诊为输尿管结石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3例,女19例,年龄17~80岁,平均年龄(36.2±4.3)岁;其中,26例患者伴有泌尿系结石病史,急性发作病程为2~10 h;所有患者均给予腹部X线片或B超检查后不能确诊。

1.2 方法 如患者无青光眼、前列腺肥大等禁忌症,则进行常规检查前1 h为患者肌注40~60 mg的黄体酮;如患者为月经期妇女,则在常规检查前15 min肌注20 mg山莨宕碱;扫描前

0.5 h,患者饮水约1000 mL,扫描前10 min,对患者肌注20 mg速尿。运用Toshiba Aqulion 16、64层螺旋CT扫描仪,准直宽度为1.0×16,螺距为1.0,1 s/rot,FOV 350 mm,软组织函数重建(FC 10),对患者进行检查时,首先取患者仰卧位,使其双手上举并抱头,屏气约8 s结束扫描。扫描时,由患者肾上极开始扫描,直到耻骨联合上缘位置。扫描后的图像按照层厚1.0 mm与间隔0.8 mm的标准进行重建,然后传输到工作站中,将矢状面作为参考面,由肾盂朝下沿着输尿管走行方向进行曲面重建。如明确患者为结石,则层厚按照约40 mm进行冠状面重建,使用“十”线进行定位。

2 结果

本组72例患者中,共诊断出62例输尿管结石,诊断率为

86.1%,7例患者为输尿管占位病变,诊断率为9.7%,3例患者为阑尾炎,诊断率为4.2%。所有病例结石均得到明确诊断,且能够清晰观察到结石的位置、形状以及大小等;结石患者均属于单侧发病,其中,19例患者为输尿管上段结石,43例患者为下段结石,结石大小3~6 mm。其中,25例输尿管结石伴输尿管上段轻度扩张,结石主要临床表现:输尿管腔内,椭圆形存在致密影,椭圆形的长泾走形同于输尿管,CT值为157~1172 Hu。

3 讨论

以往临床中检查泌尿系疾病主要采用IVU、KUB以及B超等,其能够发挥出较大的作用,在泌尿系疾病的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4]。其中,B超检查在膀胱病变和肾脏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输尿管在腹膜后,行程较长,前、后存在脂肪层,且易受到肠道气体影响,一定程度上加大了B超的诊断难度,尤其是在输尿管中下段病变的诊断过程中,诊断准确率不高;KUB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发现泌尿系结石的方法,有研究表明[5],阳性结石发现率约为95%。但受到肠管气体、图像重叠等因素影响,易出现遗漏不明显结石的情况,且不能准确诊断阴性结石,为泌尿系发育畸形和肿瘤不能提供重要信息;主要将TVP作为补充检查法,其正确检出率较高,但检查前工作繁琐,如需要对患者进行肠道准备;操作时间较长,特别是梗阻;且还易受到肥胖、肠胀气以及输尿管蠕动等因素影响[6]。

对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检查采用多层螺旋CT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主要具备以下几个优点:(1)患者一次屏气状态下,能够结束容积扫描,且不会发生层面遗漏情况,另外,能够在病变部位进行多平面重组成像、曲面重组成像工作,有效提高病变正确诊断率;(2)能够将结石的大小、位置准确地显示出来,为临床医师制定最佳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如检查后发现患者为肾结石合并肾囊肿疾病,则能够防止采取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给肾囊肿带来的风险;(3)检测输尿管结石不需要使用造影剂增强扫描,只需平扫,且对肾功能损伤严重、碘过敏的患者均可采取此种方法进行检查;(4)具备检查速度快的优点,能够在1 min内完成所有扫描,有效缩短患者的检查时间;(5)通过应用多层螺旋CT,能够准确检测CT值以及透X线>20 HU的阴性结石,如准确检测出胱氨酸、尿酸、黄嘌呤结石等指标;曲面重建能够准确检测出患者的输尿管狭窄程度,根据结石密度给予有效的治疗措施;如输尿管下段是低密度结石,可行体外冲击波碎石,如是输尿管下段高密度结石,可行输尿管镜激光碎石;(6)多层螺旋CT与曲面重建图像相结合,能够将输尿管结石与梗阻扩张程度全面、立体、直观地显现出来,尤其适宜于对输尿管结石进行诊断、鉴别;(7)多层螺旋CY重建图像不易受到肠胀气、呼吸气以及肥胖等方面影响,能够将急腹症系统疾病及时地检查出来,如输尿管占位病变、阑尾炎、腹主动脉瘤破裂、胆囊炎以及胰腺炎等疾病[7-8]。本研究共诊断出62例输尿管结石(86.1%),7例输尿管占位病变(9.7%),3例阑尾炎(4.2%);19例输尿管上段结石和43例下段结石;结石大小为3~6 mm。结果表明,应用多层螺旋CT进行检查诊断,不仅能够将结石形态、大小以及位置明确地显示出来,还能够清晰地看到输尿管扩张、肾盂以及肾盏等病理变化。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具备扫描速度快、抵抗干扰强以及不需要进行肠道准备等优点,能够多方面、多角度地对结石和输尿管的关系进行观察,进而提高诊断正确率。

[1] 黄志军.输尿管结石诊断中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的临床应用[J].健康之路,2014,1(8):71.

[2] 姜召福,王玉东,孙国祖,等.MSCT曲面重建技术对中下段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J].罕少疾病杂志,2014,21(1):16-19.

[3] 梁红杰,管霞,郭广卿,等.多层螺旋CT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13,14(33):7.

[4] 杨靖,梅峰,吴海超,等.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对输尿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J].黑龙江医学,2014,1(8):935-936.

[5] 聂聪科,宋娟,王培.螺旋CT曲面重建对输尿管结石的应用[J].新疆医学,2013,43(2):81-82.

[6] 刘在勇,任位纯,张来安.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对中上尿路梗阻的诊断价值[J].西部医学,2011,23(10):1974-1976.

[7] 姜成旭.输尿管结石的多排螺旋CT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5,43(2):117-117.

[8] 程冬,马克,陈红兵,等.输尿管下段结石误诊为急性膀胱炎16例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2):25-26.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5.051

江西 335500 万年县中医院CT室 (徐玉球)

猜你喜欢
诊断率泌尿系曲面
妊娠期泌尿系急腹症20例临床分析
简单拓扑图及几乎交错链环补中的闭曲面
如何预防泌尿系结石
如何降低泌尿系结石的生成率?
X 线CT联合检查对非典型性肺结核的临床诊断效果研究
相交移动超曲面的亚纯映射的唯一性
关于第二类曲面积分的几个阐述
基于曲面展开的自由曲面网格划分
2010~2014年中山市情感障碍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构成变化
肺炎支原体抗体联合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