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品牌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2015-03-24 10:41于洪飞
新农业 2015年2期
关键词:丹东对策

于洪飞

摘  要﹕针对丹东市品牌农业发展现状,全面阐述分析了品牌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快推进丹东品牌农业发展的对策方法。

关键词﹕丹东;品牌农业;对策

品牌农业是指经营者通过取得相关质量认证,取得相应的商标权,提高市场知名度,从而获取较高经济效益的新型农业。发展品牌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提升农业竞争力的重要选择。如何发展品牌农业,如何增进农业品牌效应,是发展现代农业经济所必须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1  发展现状

近年来,丹东市依托优势特色产业,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市场竞争力为核心,从完善标准体系、建设标准化基地、严格质量监管等方面入手,积极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简称“三品一标”)质量认证,打造品牌农业。截至目前,已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面积14.4万公顷,占全市耕地和果园总面积的60%,认证无公害农产品84个、企业62家,其产品有玉米、蔬菜、山野菜、食用菌、中药材等初级农产品;认证绿色食品生产面积1.2万公顷,占全市耕地和果园总面积的5%,认证绿色食品39个、企业22家,主要有优质大米、草莓、桃、小浆果及杂色蛤系列深加工产品;获得有机食品认证的企业有1家,认定产品1个,产品为蓝莓;获得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2个,产品为丹东杜鹃、宽甸石柱参。通过“三品一标”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品牌农业市场竞争力。

2   主要做法

2.1  完善“三品一标”标准体系

根据丹东实际,市农委组织编印各项农业生产标准79项,向全市农民发放10万余份,大力普及标准化生产规范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同时聘请省市专家,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使全市大宗农产品在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都有标准可依。

2.2  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

制定下发了《丹东市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方案》和《推进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业合作社“三品一标”质量认证工作方案》,全市建成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35个,基地的标准化技术普及率和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100%,走出了一条以品牌化带动农业标准化和产业化的新路子,直接带动从业农民近15万户。

2.3  严格质量监管

一是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全面实施农药登记备案市场准入制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制,开展农资市场执法检查,净化农资市场。二是加强生产过程的监管,要求生产者依标生产,完善档案记录,严格投入品使用,确保质量安全。三是围绕“菜篮子”安全,开展产地质量抽检,把好上市关。四是开展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各项生产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和包装标识情况,及时督促完善生产档案记录。认证单位各项制度执行较好,认证产品标志加贴率达到了80%以上,诚信力进一步增强。

2.4  加强政府引导

为推动“三品一标”建设,将之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市县签订了责任状。将实施“三品一标”认证与农业结构调整、特色产业发展、粮食高产创建、蔬菜标准园建设、市本级“菜篮子建设”等有关项目有机结合,采取项目捆绑的形式,多渠道增加投入。同时,政府建立质量认证激励机制,每年投入农产品标准化认证专项财政补助资金20万元。在相关资金的扶持下,稻米、食用菌、小浆果等产业标准化生产程度大幅提高,“三品一标”认证踊跃。

3   存在问题

3.1  经营主体规模小

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品牌创建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两者份额相对薄弱,全市市级以上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9家(国家级2家,省级50家),获得品牌认证企业不到10%,其产品所占份额更低,小而全,小而散的生产格局尚未完全打破,严重制约了品牌农业发展。

3.2  科技含量低

部分农产品企业属于起步阶段,管理不够规范,经济实力较弱,生产产品科技含量低,相当一部分为初加工产品,包装滞后,部分产品(蔬菜等)未包装,未标识,产品附加值低,无法利用现有品牌优势延伸品牌链条。

3.3  宣传力度不够

不少企业只注重推销农产品,不重视品牌推广宣传,忽视产品外观设计及包装,品牌营销观念淡薄、品牌效应不强、缺少有效的品牌管理体系,不能有效拓展产品价值,限制品牌知名度。

3.4  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强

近年来政府在组织各类企业参加各类博览会给予一定补贴,也经常性开通农超对接,对创建名牌产品给予奖励,但缺乏合理规划和指导。

4   相应对策

4.1  规模化经营

培育扶持有较强开发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的单位,发展“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等模式,主攻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经济效益高的产业,着力培育一批叫得响的品牌,引导企业确立绿色经营理念,使企业在产品、包装、价格、促销上适应市场需求。

4.2  加强科技创新

增加品牌农产品开发的科研、推广经费投入,支持科研人员以知识、技术入股开发品牌农产品。大力推广农业高新技术,注重开发高科技含量新产品,引进精深加工新技术,促使农产品升级升值,保持品牌农产品的名优品质和市场活力。

4.3  加强品牌宣传

企业要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类媒体进行全方位宣传,在互联网开辟展示窗口,方便客商查询,积极参加各类博览会。政府安排专项资金利用各类媒体公益宣传,组织农业品牌展示活动,推动区域农业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4.4  加大对品牌农业得扶持力度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和多渠道融资格局。一是政府建立品牌农业创建激励机制,安排专项资金奖励企业争创农产品品牌;二是继续项目捆绑,多渠道增加投入;三是金融部门加大信贷资金扶持力度,有计划地扶持一批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品牌农业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猜你喜欢
丹东对策
丹东虎山长城
诊错因 知对策
丹东纺织业新引擎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丹东地区野生食用植物多样性研究
“丹东一号”沉船水下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