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外来人口语言使用及语言态度研究

2015-03-25 13:22张荣荣
长春大学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闽南话家乡话闽南语

张荣荣

(闽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福建 漳州363000)

当前,外来人口已经成为城市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已经有很多学科认识到外来人口的重要性,展开了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从语言方面入手,研究外来人口语言状况的论文相对较少。曹琴[1]、王淑艳[2]分别探讨东莞市、广州市外来人口态度及语言状况,俞玮奇[3]探讨苏州外来人口第二代的语言转用问题,宋明伟[4]研究了外来人口对普通话及大连方言的语言态度,屠国平[5]分析宁波市外来人口的语言生活状况。这些论文中,都没有涉及到闽南地区。闽南地区的语言状况是非常富有特色且应该引起重视的。一方面由于闽南方言和其他方言的差异较大,互懂度低;另一方面,漳州是一个沿海城市,近年来,漳州的外来人口数量不断攀升,闽南地区外来人口的语言使用状况及语言态度如何,是否存在语言交流上的障碍、冲突,关系到外来人口在漳州的生活、工作,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和谐语言生活。

1 调查的对象及方法

由于是语言调查,考虑到闽南话和闽方言其他次方言区别较大,福建省其他方言区的人群也不容易听懂闽南语,因此,本次调查的外来人口包括两类:一类是福建省内、家乡方言为非闽南语的外来人口,另一类是从其他省来的、家乡方言为非闽南语的外来人口。

研究采取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闽南师范大学中文系2010 级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在2013 年5、6 月陆续发放问卷给调查对象填写并当场回收;地点为漳州市区的两大区——龙文区和芗城区;涉及公务员、公司职员、工厂务工人员、建筑工人、小商贩、大中小学教师、出租车司机、餐饮业从业人员、销售采购人员共10 大类外来人群,回收有效问卷620 份;问卷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个人信息、语言使用能力评价、语言行为、语言态度。样本构成情况见表1。

从表1 可以看出调查样本的大致特点:男女基本相当;有60 后、70 后、80 后、90 后,以80 后和90后为主;既有公务员、教师、公司职员等中高收入阶层人士,又有小商贩、出租车司机、建筑工人等低收入阶层的体力劳动者;来漳州的时间也长短不一;本科及以上学历者较多。

2 调查对象语言使用情况分析

2.1 语言能力

我们对调查对象普通话、家乡话、闽南语口语表达能力设6 个等级,让调查对象打钩选择,统计结果如表2 所示。

对调查对象普通话及闽南语听力水平设5 个等级,让调查对象打钩选择,统计结果如表3 所示。

表1 调查样本构成情况

表2 调查对象对普通话、家乡话、闽南语口语表达能力自我评价

表3 调查对象对普通话、闽南语听力水平的自我评价

表4 普通话流利的调查对象的分布情况

从表2 可以看出,认为家乡话口语表达能力强的人数最多,其次为普通话;认为闽南语口语表达流利的人最少,只有4 位。表3 中,普通话完全听得懂和听懂大多数的占99%,完全听不懂的0 人;闽南话有61%的人处于完全听不懂或听懂个别字词句的水平。比较表2 和表3 可以发现:三者中,人们的听力水平都高于他们的口语水平。

2.1.1 普通话运用能力

认为普通话流利的调查对象共232 人,占总调查对象的37%,不会说普通话的只有6 人,占总数的1%,为70 多岁的退休老人。普通话流利的调查对象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等方面的分布如表4。

由表4 可以看出:80 后、90 后对自己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评价较高,共180 人认为自己的普通话口语表达很流利,占普通话口语流利者总数的77%;大专、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共172 人,占自认为普通话水平流利者总数的74%;公务员、教师、公司文职人员共124 人认为自己普通话口语表达流利,占自认为普通话水平流利者总数的53%。

究其原因,一方面,年龄越小,受“推普”工作影响就越多,80 后、90 后群体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被调查者较多,受教育程度较高,他们习得普通话的时间也较长,运用普通话的能力自然更强;另一方面,与社会各个阶层、群体联系密切的“外向型”职业的被调查者,对自己的普通话运用能力评价较高,漳州的生活工作状态为“外向型”职业的外来人口接触不同方言区的人口提供了机会,迫使他们不得不用普通话和其他方言区的人口交流,他们在普通话语音规范、语言运用能力方面均有了很大的提高,对自己的普通话评价较高。

2.1.2 家乡话运用能力

认为自己的家乡话流利的调查对象共436 人,占总调查对象的70%;认为自己的家乡话比较流利的调查对象共116 人,占总调查对象的19%。认为家乡话流利的调查对象,在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性别等方面没有太大的差异。认为自己家乡话不流利和不太流利的共28 人,都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分别为公务员、学生、公司里的文职人员、餐饮业从业人员。据笔者了解和观察,受教育的程度影响外来人口的语言使用状况。文化程度偏低的外来人口,地缘、血缘是他们在漳州最主要的社交网络关系,老乡、家人是主要交流对象,频繁用家乡话交流,这样的一些群体聚居甚至形成了城市中孤立的方言村、方言岛,如漳州出租车行业、菜市场中的菜贩、水果贩,大多是来自安徽、河南、江西、湖北的外来人口,以亲戚、老乡的关系聚居在一起,对外使用普通话,对内使用家乡话,他们对使用家乡话能力普遍评价较高,普通话使用能力往往偏低。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外来人口,在漳州的人际关系网络大多是同学网、同事网、朋友网,老乡及亲戚相对较少,他们在漳州的语言主要是普通话,很少用家乡话。

2.1.3 闽南语运用能力

闽南语的使用情况,口语表达能力中选择“不会说”的调查对象有368 人,占59%,完全听不懂、只听懂个别字词的共380 人,占61%,也就是说,外来人口中半数以上的人对于闽南语处于不会说、完全听不懂或者只听懂个别字词句的状态。认为闽南话说得流利的只有4 人,40 人认为闽南话说得比较流利。我们将闽南话说得流利及比较流利的前11位调查对象在来漳时间、职业等方面的分布作了统计,如表5 所示。

表5 前11 位闽南语流利及比较流利者信息

由表5 可以看出:闽南话说得流利及比较流利 的调查对象,来漳州时间都相对较长,最长的为27年,最短的为5 年,平均为10 年;他们所从事的大多为外向型职业,如小商贩、餐饮业从业人员、出租车司机等;以男性居多;大学本科及以上者较少;以福建本省其他方言区的人居多。

2.2 语言使用

我们还考察了外来人口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使用情况,统计结果见表6。

表6 外来人口日常语言使用情况

从表6 中可以看出,大多数调查对象来到漳州后语言使用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在家乡使用普通话的为14%,使用家乡话的为85%;在漳州使用最多的是普通话,占85%,使用方言的占6%,还有8%的人使用闽南话。

3 语言态度及相关分析

语言态度是语言使用者对某一种语言或方言的认同意识。“对语言态度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一种语言变体是否为人们使用,以及与此相联系的语言变体的社会文化功能。”[6]通过对语言态度的调查和分析,可以预测语言的未来发展趋势。我们主要测试被调查者对闽南语、普通话、家乡话的主观评价和对闽南语、普通话使用的行为倾向来反映他们的语言态度。

3.1 主观评价

我们通过询问被调查者在漳州生活时觉得最好听的、最文雅的、最亲切的、最有用的……语言是什么,来考察被调查者对闽南语、普通话、家乡话的主观评价。统计结果如表7 所示。

表7 被调查者对闽南语、普通话、家乡话的主观评价

选择最好听和最亲切的、最喜欢说的语言的人 数从多到少依次为:家乡话>普通话>闽南话;

选择最文雅、更有身份和地位的语言的人数从多到少依次为:普通话>家乡话>闽南话;

选择最想学好、最有用的语言的人数从多到少依次为:普通话>闽南话>家乡话;

选择在漳州交往最有用的语言的人数从多到少依次为:闽南话>普通话>家乡话。

3.2 行为倾向

为了了解被调查者的语言行为倾向,我们设计了2 个问答题:

(1)您是否打算学习闽南语? 为什么?

回答“是”的372 人,占被调查者总数的60%;回答“否”的248 人,占调查对象总数的40%。究其原因,72%的人认为有用、方便,14%的人受趋同心理的影响,11%的人对闽南语及闽南文化感兴趣,3%的人受其他原因影响。不愿意学习闽南语的人中,44%的人觉得闽南语难学,24%的人不在漳州常住,16%的人觉得学了用处不大,8%的人对闽南语不感兴趣,另有8%的人受其他原因(如没时间、没人教等)影响。

(2)您是否打算让子女学习闽南语? 为什么?

选“是”的共260 人,选“否”的共296 人,无回答4 人,无法回答4 人,随意20 人,不确定36 人。打算让子女学习闽南语的人中,35%的人觉得闽南语有用,可以让子女更好地交流,25%的人觉得多掌握一门方言好,18%的人想融入漳州本土人的生活,14%的人打算在漳州定居,8%的人则是对闽南语感兴趣。不打算让子女学习闽南语的人,42%的人是因为子女不在漳州或者无子女,14%的人觉得应该学好普通话,21%的人不打算在漳州长住,15%的人觉得没必要学,8%觉得学起来太难。

从以上两个问题的回答及原因可看出,是否打算学习闽南语,主要受以下两个因素的制约:是否有实用价值,是否在漳州长期发展。

4 结语

外来人口使城市中使用普通话的人口比例增加,也使漳州由一个以闽南语为主的社区,变成了在公共场合以普通话为主、在朋友家人等私人场合参杂使用其他各种方言的多言语社区。外来人口在漳州的语言使用可概括为4 类:(1)以普通话为主;(2)和老乡、亲戚交流用家乡话,和其他人用普通话;(3)以普通话为主,必要时使用一些闽南话;(4)和老乡、亲戚交流用家乡话,和本地人交流必要时用一些闽南语,和除此之外的人交流使用普通话,当考虑语言变化时,应当考虑到各种方言的接触及融合。外来人口外出后都发生了语言转用,语言的选用主要受交际场合和交际对象的影响。

[1] 曹琴.东莞市工业区外来人口语言态度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06.

[2] 王淑艳.外来人口与广州市语言状况关系研究——以湖北人为例[D].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

[3] 俞玮奇.苏州市外来人口第二代的语言转用考察[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1):82-88.

[4] 宋明伟.外来人口对大连方言和普通话的语言态度调查[J].科技信息,2010(2):164.

[5] 屠国平.宁波市外来人口语言生活状况考察[J].语言文字应用,2008(1):48-57.

[6] 王远新.湖南省城步县长安营乡长安营村语言使用、语言态度调查[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05-113.

猜你喜欢
闽南话家乡话闽南语
近七成受访者认为年轻人有必要学家乡话
近七成受访者认为年轻人有必要学家乡话
厦大研发闽南语识别系统
家乡话
父亲的家乡话
乡音情浓
闽南话
闽南话
音乐特点在闽台闽南语合唱的分析
闽南话文白异读的独特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