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探索出化学利用二氧化碳新方法

2015-03-25 11:21
低温与特气 2015年2期
关键词:聚碳酸酯手性构型

近日,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小分子活化与仿生催化”教育部创新团队探索出化学固定二氧化碳新方法,成功设计出结晶状化合物-结晶梯度聚碳酸酯,提高了二氧化碳的使用范围。一直以来,化学固定二氧化碳是各国科学家普遍关注的课题。但由于二氧化碳的高热力学稳定性,使其难以活化转化为有用的化学品。

该校刘野、任伟民和吕小兵通过他们创制的手性优势双核钴催化剂,高活性与高对映选择性实现了二氧化碳与各种内消旋环氧烷烃的不对称交替共聚合反应,聚合产物的对映选择性高达99%,获得了各种结晶性的二氧化碳共聚物。成功设计出一类新颖的结晶梯度聚碳酸酯,其熔点温度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大大拓展了二氧化碳的使用范围。

尽管部分手性聚碳酸酯是结晶的,但仍有很多是完全无定型的。研究团队发现不管是可结晶还是无定型的,具有相同结构但不同构型的手性聚碳酸酯经简单的自组装,可以形成高结晶性聚碳酸酯,耐热性能明显提高。

该研究组还创新性提出并实现了具有不同结构和不同构型的手性聚碳酸酯经过简单的自组装,也可以形成高结晶性的聚碳酸酯。

猜你喜欢
聚碳酸酯手性构型
手性磷酰胺类化合物不对称催化合成α-芳基丙醇类化合物
分子和离子立体构型的判定
航天器受迫绕飞构型设计与控制
利奈唑胺原料药中R型异构体的手性HPLC分析
脂肪酶Novozyme435手性拆分(R,S)-扁桃酸
氮-磷-硫膨胀型阻燃剂在聚碳酸酯中的应用研究
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化学改性研究进展
聚碳酸酯在高注射速度下成型超薄导光板的仿真试验分析
遥感卫星平台与载荷一体化构型
福特Fusion轻量级概念车采用SABIC聚碳酸酯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