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变电运行事故及异常处理分析

2015-03-25 00:59黄强
科技资讯 2014年31期
关键词:异常运行处理

黄强

摘 要:现代社会的主要能源之一是电力,它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生活中所需要的电量越来越大,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需要,就需要加快国家电网的建设,但在变电运行的工作过程,各种各样的原因都可能引发运行事故和异常情况的发生,因此需要运行人员有较高对的对异常事故处理的应变能力,这样可以及时地处理事故和异常情况,减少可能停电的范围,从而降低损失。

关键词:变电 运行 事故 异常 处理

中图分类号:TM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a)-0088-01

1 变电运行事故产生的原因

1.1 变电电气设备的制造和设计问题

目前,引发变电运行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电气设备的设备制造和设计问题。产品质量不合格意味着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将受到严重影响,如果有质量问题电力设备在安装前没有被检查处理,就会留下重大的安全隐患。

一般而言,设备的制造和设计问题包括设计缺陷、设备选型、质量问题等几个方面。一些数据说明,出现运行事故概率最高的是运行时间小于3年和运行时间在20年以上的设备。主要原因是有些新研发的设备在设计、制造工艺和制造技术方面并没有很成熟,还有一些生产厂家为了更高的经济利益在生产过程中压缩成本,使产品达不到质量标准,因此,在实际投入运行后就很容易出现问题[1]。

1.2 工作人员操作失误

引起变电运行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运行人员操作失误。变电运行的内部设备很多并且相互联系不可分离[2]。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一旦运行维护人员注意力不集中、操作技术不过硬、忽略安全隐患或操作不规范都有可能造成变电设备的故障,严重时可能会造成电网的解列和瘫痪,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造成人身伤亡。常见的一些错误行为有:没有认真审核上一班工作人员移交的工作;使用的工器具不合格;违反电气操作的原则;监管只是流于形式等。

1.3 设备老化和维护问题

造成设备老化的主要原因有两个:1、变电站设备超运行年限运行,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设备的零部件渐渐老化。2、非正常使用加剧设备老化,例如运行过程中过高的温度会减少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为了延长设备的寿命,要定期维护和保养设备,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检修并解决。

1.4 安全管理问题

导致变电运行事故及异常的间接原因是管理缺陷。首先,变电运行的管理工作不到位,有些领导不能结合实际开展工作,没有合理计划工作,因而安全管理没有落实到实际工作中[3]。其次,相关制度落实不到位,为了强化电力运行管理工作,有关部门颁布了一些行业标准规范,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单位并没有落实这些规范,从而使管理存在漏洞。

2 变电运行事故及异常处理的原则

(1)在变电运行发生故障后,首先要密切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记录设备异常的具体情况,汇报调度及领导。(2)如果发生的事故危及到设备和人员的安全,应立即设法使设备停止运行。(3)在处理变电运行事故及异常时,要保证供电正常和供电安全。如果是设备异常导致停电,事故分析的首要出发点应是隔离故障点,尽快恢复供电。(4)在变电事故及异常的处理过程中,还有综合考虑设备所在地的天气、继电保护和其他自动装置的动作情况,这样就能尽快的发现变电运行事故及异常的原因。(5)检修人员检修故障设备时,必须做好相应的安全措施,严格执行“两票“,做好技术安全交底。

3 变电运行事故及异常处理对策

3.1 加强对基础设备的管理

在对变电站进行改造时,要对设备质量严格把关,避免因设备的设计或质量缺陷而导致变电运行事故及异常。选择设备时,要对制造厂家严格筛选,排除不符合规定或出现过质量问题的厂家,不允许其参加设备招投标。选好设备生产厂家后,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证厂家能严格按照标准生产产品,产品出厂时要先试验。坚决杜绝存在质量缺陷的设备投入运行。此外,变电站的安全管理部门对设备设计、规划、选型、安装、调试等环节要严格把关。同时,相关部门应实行工程质量终身制和质量验收责任追究制度,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从而确保设备质量合乎标准,杜绝隐患。

3.2 严格执行规范化操作

引起变电运行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只有严格落实规范操作,才能保证电气运行的安全。首先,要确保工作人员执行电气操作导则和工作票制度,按相关规章制度约束自己的操作行为。其次,对复杂的操作要设置现场监督人,为了使监督人监督到位,要禁止监督人直接操作设备、禁止边操作边

做其他无关事项、禁止监督人有疑问时盲目操作。最后,要制定明确的防范对策,在操作前要认真核对,做好预备工作,确认设备名称和编号正确后再操作;操作时要保证检查到位,确保操作后不会发生事故及异常情况。

3.3 完善综合自动化装置

综合自动化装置主要是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设备出现异常后能反应及时,尽快派检修人员检修,减小了更大问题发生的可能性。自动化装置可以控制、调节、协调、监视电力系统的各个设备,保证电力设备运行稳定。此外,综合自动化装置还可以集高压电气设备的信息,判断相关设备是否运行正常,一旦有异常情况发生就会马上发出警报,避免严重情况的发生。因此,单位应派专业技术人员定期维护、调试和升级综合自动化装置,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应用微机防误闭锁系统,减少操作失误,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

3.4 加强安全管理

单位要严格落实有关部门颁布的行业标准规范,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制度,相关领导要结合实际开展工作,在工作前对工作进行合理计划,推行层级责任制,从而使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工作得到落实。

4 结语

为保证国民经济的发展,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我国一直都很重视电力系统的建设,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国家制定的各种措施都在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相应的,为了使电力事业得到发展,更应重视变电运行事故及异常处理的相关事项,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

参考文献

[1] 赵向远.变电运行中有关继电保护的几点问题探讨[J].科技信息,2009(31):J30300.

[2] 柏民杰,石岩鑫.浅析变电运行设备的状态检修流程优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7):21.

[3] 闻旭东.变电电气设备安装调试与运行维护技术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12).endprint

猜你喜欢
异常运行处理
电力计量装置异常的监测方法及处理对策
嵌入式系统课程“中断、异常与事件”教学实践及启示
视频后期剪辑制作中镜头时长的处理
声乐演唱中艺术与情感的深入处理
探讨糖尿病合并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异常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
浅谈输配电线路运行与维护管理措施
桥梁软土基础处理应用
秦山第二核电厂电气厂房冷冻水系统(DEL)运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