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老道外文化探析

2015-03-26 21:45董鸿扬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老道巴洛克哈尔滨

董鸿扬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哈尔滨150018)

一、研究老道外文化的意义

在哈尔滨多元文化结构中,老道外文化是最具有底色性、本土性的城区地域亚文化。它是老道外人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集中反映,是关东文化与黑土地域文化的体现。道外是哈尔滨的老城区,素有“先有道外,后有哈尔滨”之说,最初叫哈尔滨村,俗称“傅家甸”。1905年10月31日,清政府设立滨江关道,后称滨江厅、滨江县、滨江市。20世纪初,在沙俄势力范围之外形成了一个东西沿江长35公里、南北长15~20公里不等中国政府治理下人口集聚、民族工商业繁荣的地区,是哈尔滨民族工商业的摇篮,并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老道外文化。当前有一种提法,把老道外指称为中华巴洛克。如果单指街道两侧,中国工匠在建筑中国四合院变体四合楼时,采纳了一些巴洛克建筑符号,使建筑具有中西合璧的特色还是可以的,但这仅仅是老道外文化中物质文化的一个侧面即建筑文化的一个特点,并非老道外文化的全部,老道外文化在物质文化方面除了住外,还有衣、食、行等等,还有制度规范文化、精神文化等等。目前在某些媒体传播中把中华巴洛克这个词组变成了偏正结构,中华变成了定语,巴洛克变成了主语,有的报道中干脆省去了中华二字,对道外直呼巴洛克,比如说“某某大项目落户巴洛克”,从而陷入了一种误区。笔者于1994年出版的《东北人:关东文化》一书,专设一节《消费生活的尚侈遗风与巴洛克风格》,对巴洛克以及对东北人消费生活的影响作了解读,提出近代东北人消费生活方式的基调可以概括为尚侈遗风与巴洛克风格的结合。

巴洛克源于葡萄牙语barogue一词,意为“不合常规”,特指各种外形有瑕疵的珍珠,这种珍珠在意大利称为巴洛克珍珠。后来泛指一个历史时期,可称为巴洛克时代,盛行巴洛克的生活方式和艺术风格。这个时期最早出现在16世纪末叶的意大利,后传播到英、法、德国和南美殖民地,18世纪达到全盛,到18世纪随着转化为洛可可风格而结束。

巴洛克风格可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竭力地炫耀显贵和财富,在意大利“巴洛克时代是一个炫耀的时代”。“巴洛克的实质就是使人永远陶醉”。第二,巴洛克风格追求新奇变换,充满动感和曲折起伏,“满足于形式上的奇巧,过分追求技艺、变态的夸张,一种新的争奇斗艳”。第三,巴洛克风格注重非理性,追求享受,背离逻辑结构。在西欧,巴洛克风格在建筑、工艺、美术、消费生活中有广泛的表现。随着俄国和西欧移民的涌入,这种风格与本土尚侈之风结合,以特有的方式表现在东北人尤其是哈尔滨人的消费生活方式中。老道外的带有巴洛克风格的建筑仅仅是它的一种表现。其实道里区、南岗区从整体上更具有巴洛克风格,单就建筑来说也是如此,说是巴洛克街区更为恰当。现道里区教育书店、原松浦洋行就是典型的新奇变换的巴洛克建筑;马迭尔饭店、妇女儿童用品商店也是具有意大利巴洛克建筑风格的建筑;南岗秋林公司则主要是豪华奇特的巴洛克建筑风格。道里、南岗丰富多彩的欧式建筑,也多吸纳了巴洛克建筑风格,带有折中主义建筑的色彩。原喇嘛台广场处于南岗岗顶,居全市最高点,圣尼古拉大教堂位于广场中心,总体上体现了以教堂为中心具有灵活、自由、开放特征的不规则的放射形广场,这是典型的意大利巴洛克设计手法。

建筑中的巴洛克风格,对人产生双重影响。从积极方面看,巴洛克风格炫耀财富,洋溢着商业精神和气质。这种追求财富的精神,与农业社会那种匮乏经济所涵养出的知足常乐、封闭、内向的心理倾向相反,体现敢想、敢干,向传统冲击的叛逆精神,特别是巴洛克风格中所体现出的那种追求新奇、动态变换与自由的精神力量,能激发创造力,促进开放与吸收,有利于人格的完善。但巴洛克建筑风格的影响也有消极的一面,即具有非理性、背叛逻辑结构、盲目追求炫耀、追求享乐主义的消费生活方式,无不充斥着巴洛克建筑风格所炫耀的享乐意识与价值观念。巴洛克风格对哈尔滨整个建筑文化都有影响,在不同区位影响也有差异,有的浓重一些,有的淡薄一些。因此,研究老道外文化,应突出本土特色,不能把在建筑文化方面存在的中西合璧的巴洛克因素过度放大,以致掩盖了老道外文化的整体面貌,应该全方位深入挖掘,以突出哈尔滨多元文化的底色,增强研究的现实意义。

首先,挖掘老道外文化资源,能够增强对地域的归属感与寻根意识,增强爱国爱乡的情感。对哈尔滨人来说,特别是对老哈尔滨人来说,“老道外”是他们“骨子里的百年情怀、百年味道”,有着浓厚的,不能割舍的“老道外”情结。研究“老道外”,就是满足哈尔滨人文化认同、文化寻根的内在需求。

其次,挖掘老道外文化资源,能增强哈尔滨内源性发展动力。现代化研究证明,人是“世界性知识”即科学的和普遍的价值,与“地方性知识”即文化的和生态的价值的共同载体,现代化应从地域的历史与文化凝聚储存的价值资源中,寻求动力资源。而老道外丰富的文化底蕴就是一种持久的动力。

再次,研究老道外文化,一定克服以往研究上的片面性,从文化结构整体上把握老道外文化。除了建筑文化上的中华巴洛克之外,对其他的物化器物层面、制度规范层面、精神心理层面进行全面梳理,从而为研究哈尔滨地域文化提供样板或切入点,为哈尔滨城市文化研究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范式。

二、老道外文化的内涵

文化研究有着多种视角。本文采取中国著名学者梁启超、庞朴等人从文化结构的视角来界定老道外文化。梁启超、庞朴等人将文化分为表层的物化器物层面,中层的制度规范层面,深层的精神心理层面。三者作为一个整体构成文化的整体结构。

1.在物化器物层面,体现为老道外人创造的物化产品。民族资本创办的同记商场、同记工厂、亨得利钟表眼镜店、老鼎丰糕点店、老仁义店、永发合小吃、正阳楼等一大批老字号工商厂店。建筑方面有传统的道台府等中国楼台殿阁、飞檐斗拱建筑,也有中西合璧的中华巴洛克建筑。这种建筑,老百姓叫作“圈楼”,是中国传统四合院的变形。为了节约用地将“四合院”向高处发展,成为合围式的“四合楼”。一般楼房为二至三层,房门朝院内,由木制悬廊相联接,院内一般都有二至三个木制楼梯与二楼悬廊相联。窗户和悬廊的窗花饰以蝙蝠、石榴、金蟾、牡丹等寓意多子多福、富贵吉祥的图案,但其立面造型、门脸、窗脸甚至大门上多刻有巴洛克等欧式建筑符号,其空间布局也是采取欧式联排式沿街道排列,把商铺与民居结合起来,体现出老道外物质文化的特质。

2.在制度规范层面,体现为老道外人的行为规则。中东铁路开工,大量关内劳工聚居于老道外地区。为了加强管理,清政府1905年设治后,运用中国典章制度,实施有效治理,同时民间组织各种会馆为居民提供有效的制度规范支撑。如道外百年老巷裤裆街的山东会馆,就为聚居在此的闯关东的移民建立规则,为他们谋得许多福利。山东移民身上带来的儒家道德规范,在老道外人社会生活中起到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老道外是中国传统习俗表现最突出的地方。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庙会等传统节日中,许多习俗都是慎终追远,感念先人,祈福求吉祥,期望和谐平安,从而使习俗成为一种模式化、群体化的社会准则和规范。

3.在精神心理层面,老道外是山东、河北闯关东的移民聚居地,在其深层文化结构中内蕴着闯关东精神。这种进取开拓的文化精神表现为“敢为人先,勇于抗争;一往无前,百折不挠;自强不息,艰苦创业;团结友爱、共渡难关;豁达包容、重义守信;忠贞报国、勇于牺牲”的深刻内涵。这种精神不但体现在老道外人的日常生活中,还通过各种戏曲等文艺形式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当时傅家甸之梨园业“非独称雄于北满,抑亦独冠于关东”,设有大舞台、新舞台、华乐舞台、第一舞台、中舞台、安乐茶园等6处剧场;洛子园则有庆丰、同乐两处剧场。各剧场为争看客,经常把关内走红的名角请来演出,亦都有自己的台柱子,构成老道外精神文化生活的基本面。

三、老道外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1.要正确处理文化开放与文化自信的关系,在打造老道外文化品牌上下功夫。老道外文化具有开放包容的特点。比如在建筑文化方面,老道外人在构筑中式四合院时,在立面上采用巴洛克建筑符号和手法,形成中华巴洛克风格;在民族资本经营中,如武百祥采用西式近代管理方式,使同记商场扬名海内外。同时,由于当时哈尔滨在总体上由俄国控制市政权力,老道外街道、门脸、标牌、文字,有些也打上俄式印记。但中华文化富有很强的生命力。老道外所以曾有很繁荣的时期,与这种文化上的自信和自觉有很大关系。发展老道外文化,我们既要对外开放,也要有文化自信,要叫响老道外文化品牌。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既反对“华夏中心论”,也反对“西方中心论”。历史上“华夏中心论”将其他国家、民族称“四夷”,有“师夷之技以制夷”之说。这种把其他民族称之为“夷”的说法是错误的。“西方中心论”则认为西族是中心,东方发展中国家是边缘,中国近代也有学者鼓吹“全盘西化论”。这种说法也是错误的。在现实生活中,“西方中心论”潜移默化,有些不自觉地成了人们的潜意识即“集体无意识”。如目前在哈尔滨常见到诸如“远东大厦”、“远东大道”、“远东学院”、“远东导报”等命名,不自觉地暗含着西方是中心,自己是边缘的意味。我们要加强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在全球化中确立自己的文化定位与角色定位,在积极开放、吸纳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确立自己民族文化的地位。

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在其名著《大趋势》中指出,未来全球化中,必然迎来民族文化的复兴,到那时,瑞典人更瑞典化,中国人更中国化,法国人更法国化。中国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对世界各民族文化互动,提出应当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世界大同”就是各民族文化都展示自己优秀的东西,并要学习其他文化好的东西,就是把文化开放与文化自信结合起来。

从哈尔滨各区的文化定位来看,南岗区道里区应以欧陆风情为主,道外区以本土风情或关东风情为主,老道外文化的品牌应叫响。

第一,应大力宣传老道外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一些胡同、大院、老店名店、老字号以及戏曲、曲艺、杂耍、茶园等能保留尽量保留,使老道外的商业文化、餐饮文化、民俗文化有一个载体。通过招商引资,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入驻。

第二,老道外道台府中式古典建筑中华巴洛克中西合璧建筑为依托,建立影视基地——关东影视城,并打造关东风情的旅游景点。

第三,结合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开展民俗活动。如关东文化大集,老道外摄影比赛,收集老道外故事等等,加深人们对老道外文化的理解。

第四,充分利用老道外文化资源,开发民间工艺、美术品等文化产业。

2.要正确处理多元与一体的关系,在打造哈尔滨多元一体文化上下功夫。在哈尔滨文化中,由于独特的历史原因,包含了俄罗斯文化、犹太文化、欧洲文化以及国内各民族、各地域文化,呈现一种多元的文化结构。正因为如此,哈尔滨在建筑风格、饮食、服饰、生活方式上具有独特风格,也充满活力。但在以往研究与描述中,只强调了多元文化,对多元文化交汇融合的同一性,作为一个统一体方面研究的不够,或语焉不详。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多元与一体的关系,在打造哈尔滨多元一体文化上下功夫。作为哈尔滨亚文化的老道外文化更应如此。

第一,多元一体文化中的一,体现为多元文化的底色是中华文化。俄罗斯文化、犹太文化、欧洲文化在他们本国都是独立的文化,但它们在中华大地落地生根,多多少少要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发生一定变异,由独立的文化变成哈尔滨文化中的一个要素。正如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经过千年变迁,接受儒家文化一些要素,变成了地道的中国佛教、中国文化。秋林公司经过上百年变迁,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现已变为“中华老字号”。

第二,多元一体文化中的一,体现为多元文化的主体是哈尔滨人,是哈尔滨的各族人民。斗转星移,昔日的欧式建筑的主人已成为哈尔滨人,新建的欧式洋房的居住者是哈尔滨人,欧陆风情的载体也是哈尔滨人。哈尔滨的“洋气”也体现为哈尔滨人的“洋气”。多元文化的建设者经营者是哈尔滨人,哈尔滨人应以主人翁姿态自觉推进多元一体文化的建设。

第三,多元一体文化中的一,体现为多元文化通过互动、融合形成的文化共识与认同。由于异质文化差异较大,在互动中必然发生矛盾、冲突,最终达到融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文化共同体,形成共同的追求与价值观念,也就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真善美的东西,也就是说哈尔滨“开放包容、时尚活力、诚信敬业、和谐奋进”的城市精神,也就是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多元一体也体现多样化与主旋律。这应是哈尔滨文化也包括老道外文化建设的方向。

3.要正确处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在文化创新上下功夫。哈尔滨文化包括老道外文化要搞好传承,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对历史上保留下来的有价值的物质遗产与非物质遗产,国外优秀文化成果要保护传承,如传统中式建筑、中华巴洛克建筑、餐饮、民俗文化、民族资本追求财富义利结合的精神、闯关东精神、争取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革命精神都要传承。对于传统要进行创造性转化,使之富有新的活力。当然,在吸纳西方建筑文化中要求新,不要将中世纪落后的东西照样拿来刻意欧化,也不要画蛇添足,如在革新街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前人行道上,建起原来没有的欧式长廊,既影响交通,又有碍观瞻。

创新应是哈尔滨文化发展的方向,应在中西合璧上下功夫。中西合璧的中华巴洛克建筑就是创新的一个典型。要把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优长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崭新的文化产品、文化形态。在建筑上,西方重石材的厚重深沉,中国热衷木材,因为在中国五行学说中,木代表了生命的春天,树木生命的暂息性与循环性,象征了人生命的永恒性。西方文化包括建筑具有开放性,而中国文化包括建筑具有含蓄性。中国早在战国墓中就有了玻璃制品的零星发现,但玻璃制造业在中国命运不佳,长期湮没无闻,比欧洲晚了几个世纪;而瓷器在中国备受青睐,非常发达,以至“瓷”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种象征。从制造工艺上看,玻璃与瓷器相似,原料也容易解决。玻璃与瓷器在西方与中国不同命运,关键在于文化取向不同,瓷器的含蓄、内向与玻璃的透明、开放就是明显的象征。在文化创新上我们要把中西文化上的特点结合起来,创造出更适合现代人需要的文化产品。

老道外文化遗产非常丰厚,是文艺创作、文化创造的富矿,应加大扶持力度,多创作反映哈尔滨、反映老道外生活的原创作品,克服翻拍、克隆、模仿古典作品,在艺术上“啃老”的不良习气。促进文艺创作的繁荣,以传承与创新为基点,完善文化发展规划,使哈尔滨文化建设登上一个新台阶。

猜你喜欢
老道巴洛克哈尔滨
戏剧性十足的巴洛克艺术
巴洛克艺术的先驱
《暗调巴洛克之二》
哈尔滨“8·25”大火 烧出了什么
中医药堂传奇第二十五回孙老道创新“辟瘟散”闻香药击败东洋丹
王丰摄影——惜别老道外
奇妙的哈尔滨之旅
“没规矩”的巴洛克
延续孔老道脉 光大中华精神
《老哈尔滨的回忆》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