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市生姜出口现状分析

2015-03-26 02:04李飞雪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年8期
关键词:莱芜市莱芜生姜

□文/李飞雪

(青岛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山东·青岛)

山东省是我国生姜生产和出口的最大省份,占我国生姜出口份额的90%以上。而山东省莱芜市作为全国最大的生姜种植基地,生姜生产产量超过全国的1/10,生姜也是莱芜几十万姜农维持生计、改善生活的重要经济来源,姜农们亲切地把储存生姜的“姜井子”(地窖)称为“地下小银行”。同时,莱芜市生姜出口量超过总产量的1/3,因此生姜出口的形势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莱芜市几十万姜农的家庭收入和生活质量。

目前,我国对生姜产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园艺学、中药学、农业经济学及农业种植技术等领域,相关的研究论文及著作繁多且分类详细。如文志远研究员发表的《生姜在西林县的高产栽培技术》;胡炜彦、张荣平、刘光教授发表的《生姜化学和药理研究进展》;学者何秀芝、赵燕、刘晓宁编写的《莱芜生姜文化研究》等。而在贸易经济类领域的研究则相对笼统,主要将生姜与其他农产品,如大蒜、大葱等农产品一并研究,对生姜出口的单独细致研究则相对较少,如山东省莱芜市农科所调研员李胜奇、张平、郭欣所著的《莱芜生姜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山东莱芜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犹俊锋编写的《我国农产品出口问题研究——以莱芜三辣出口为例》等(莱芜三辣为莱芜生姜、莱芜白皮蒜和莱芜鸡腿葱)。

本文正是在阅读参考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展开对莱芜市生姜出口问题的探索和研究,为解决莱芜市生姜出口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以达到促进莱芜市生姜出口的合理扩大,保证莱芜市姜农出口利益的目的。

一、国内生姜出口现状

生姜是世界各地广泛应用的主要香辛保健蔬菜之一,也是食品、医药及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目前全世界约有50 余个国家种植生姜,而进口国则多达150 多个。可见,生姜产业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外向型产业。作为世界上生姜栽培面积最大的国家,我国生姜的出口规模一直名列世界前茅。

在良好的种植环境下,我国生姜年产量约500 万吨,再加上价格优势,在国外市场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远销日本、欧盟、东南亚等9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山东省生姜出口规模在全国范围内占有很大比重。但是,由于农产品受到自然环境及市场等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导致我国生姜的出口规模不断变动,如图1 所示。(图1)自2012年3月到2014年2月两年内生姜出口呈现波动,很不稳定。我国生姜平均每年出口总量约为3 万吨,出口总额约为3 千万美元。

图1 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各月生姜出口数量

二、莱芜市生姜出口现状及优势

(一)莱芜市生姜出口现状

1、从生产方面来看。莱芜市生姜种植单一,农户因利润盲目种植。生姜加工企业自2001年起不断增加,但大多还是以初加工为主,在出口市场上产品种类和价格优势不大,没有给当地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导致当地农户种植生姜的压力加大。

2、从市场方面来看。近年来,由于毒姜问题的出现,莱芜生姜正面临着重大挑战,品牌的形象力逐步减退。尽管不断开拓国际市场,但产品销售还是主要集中在亚洲国家。企业规模小,也是难以在国际市场占有较大市场份额的重要因素之一。

3、从其他方面来看。其他国家对中国实行贸易壁垒,保护本地产业,给莱芜生姜产业出口造成重大压力。同时,近年来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使得生姜对于其他国家生姜价格升高,对外贸易门槛变高。

(二)莱芜市生姜出口优势

1、自然条件优越。莱芜地区位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天气炎热,湿润多雨,尤其是每年8~9月份阴天多雨,既满足了生姜生长对于水分的需要,又满足了生姜在旺盛生长期的遮阴要求。另外,莱芜生姜种植的区域以山地为主,比较适合排水,在降雨多的年份,不易造成过度降雨而形成涝灾。因此,独特的自然条件特别适合生姜的生长。

2、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莱芜地区有2000 多年种姜历史,姜农们在长期的种植过程中,不断总结种植经验,学习先进的生姜栽培技术、田间管理技术、施肥技术等,不断地去改良品种,寻找高产优质、抗病虫害、商品化较强的生姜品种,不断去引进各种先进的农业生产机械,逐渐摸索出一套科学化的姜田管理模式,培育出了适合本地生长,产量高的生姜优良品种,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效率。

3、政府大力支持。莱芜市政府把发展生姜产业作为促进本地区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之一。通过组织本市种姜大户去外地进行考察,学习科学的种植栽培经验;通过邀请省农业专家到本地传授先进种植技术,并举办专题技术讲座,对农民在种植生姜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疑惑进行解答,引导姜农科学种姜,规范化管理农田;另外,莱芜市还成功举办中国(莱芜)国际姜产业科技博览会,以打造全国最大的生姜种植、加工、交易和研发基地。

4、区位市场优势。2013年在山东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将莱芜定位为省会副中心,疏解和承接省会城市部分功能,打造济南产业转移的首选地、城市发展的新空间、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即建设莱芜经济协作区。莱芜市生姜加工企业主要加工产品有脱水姜片、软化姜芽、腌渍姜块、姜精、姜汁、姜糖和保鲜大姜块等。产品远销日本、美国、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三、莱芜市生姜出口存在的问题

(一)由生产导致的出口问题

1、科学种植技术水平低导致出口质量下降。近年来,莱芜市姜农的科学种植意识在逐年增强,对良种、科学的管理技术、产业化等各方面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但是,由于传统的生姜种植技术在姜农种植生产过程中的影响根深蒂固,再加上新的科学种植技术在推广的广度和深度上存在局限性,使得传统化的种植栽培仍占据着姜农种植技术的主导地位。比如,滥用化肥、不注重生姜品种的更新与引进等,这不光导致种植土壤恶化、病虫害严重、品种退化,而且生姜产量和质量下降,限制了莱芜生姜出口的进一步扩大。

2、莱芜生姜产品附加值低导致出口价格低。目前,莱芜市80%以上的生姜只是单纯的洗晾装箱,基本没有技术含量。产品大多数还是依靠纯手工处理,基本包括原料型阶段、粗加工阶段以及初加工阶段。同时,莱芜市现有的加工企业的生姜加工也是以姜芽、姜汁、腌渍为主,通过这样的加工生产出来的产品依然还是初级产品,这样的产品在技术上缺乏含量,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这一方面导致了莱芜生姜的出口产品单一,特色产品品种缺乏、出口竞争力不足等问题;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姜农出口生姜的价格低下,影响姜农的出口积极性,最终对莱芜生姜产品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产生制约。

(二)由销售导致的出口问题

1、产品品牌效应差导致出口影响力不高。目前,莱芜市的姜农和生姜出口企业对于产品的品牌效应认识不足,导致其品牌意识淡薄,无论是在管理还是广告宣传上都存在同样的问题。通过长期经营活动在意识中形成的重视生姜数量而轻视生姜质量的思想,再加上一直沿用的个体家庭生产方式对姜农的影响,对生姜的生产者来说,缺少对于品牌观念的认识,导致品牌意识淡薄。莱芜生姜的出口量很大,主要出口销往日本、阿联酋,但在国外市场上很难看到中国莱芜标识的生姜,这不光导致莱芜生姜在外国地区的出口影响力下降,而且还给国外商人提供初级产品,使他们能用自己的商标进行销售,使莱芜生姜陷入“为人作嫁衣裳”的窘境。在生姜产品宣传上的做法更加的俗套且缺乏创新,仅仅展示了地域的特色,而忽视了对于莱芜生姜品牌形象的宣传推广。

2、产品出口缺乏龙头企业导致出口无序竞争压力大。莱芜市生姜生产出口企业中90%以上是中小企业,分散经营的中小企业在生姜出口上没有统一的战略和目标,这就导致了莱芜市生姜出口企业非理性的、盲目的展开生姜出口竞争。例如,莱芜市生姜出口企业盲目追求出口的数量,长期存在以低价竞销的状况,经营无秩序,丧失了莱芜市生姜出口企业在生姜出口上的核心竞争力。虽然在出口前期这样的竞争使得生姜出口数量得到不断增长,但是出口数量波动幅度很大,同时让进口国家有机可趁,造成美国、日本等生姜进口大国接连对生姜进口实施严格限制的措施,压低出口价格。这些现象使得莱芜生姜在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的道路上受到严重的来自国内国外的竞争压力,在增加生姜市场的占有率、扩大生姜的对外贸易出口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

(三)其他现象导致的出口问题

1、进口国家贸易壁垒增加导致出口难度加大。近年来,技术壁垒及绿色壁垒在发达国家越来越变本加厉,很多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制定得越来越完整严厉,这样一方面使国内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变得越来越规范;另一方面也将那些没有达到标准的国外产品阻拦在国门之外。莱芜市生姜产品由于农药残留等病虫害的影响,造成莱芜生姜的产品质量出现下滑。另外,对于莱芜生姜中可能含有的有害物质没有进行有效的检测和防治。因此,绿色贸易壁垒的突然出现,对莱芜生姜的产品出口带来了非常大的损失和危机。

2、人民币不断升值导致出口门槛抬高。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一直处于升值阶段,这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较大,当然对于莱芜市生姜出口企业的影响也不例外。特别是在生姜出口企业处在微利经营的现状,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使得莱芜生姜出口企业的经营形势极其严峻。再者,由于国家调整了宏观调控政策,紧缩了银根,使利率一直处在较高的水平,使得资金的缺口变得比较大,这在另一个方面造成了企业经营难度的增加,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企业负担的加重,导致莱芜市生姜出口企业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四、莱芜市生姜出口对策分析

(一)针对生产方面的对策

1、增加科技含量,提升产品质量。一方面莱芜市各级政府应该采取各种灵活的方式,加大对生姜种植户在栽培和管理技术方面的培训力度,以此来提高莱芜市生姜产品的质量。还可以通过专业的生姜博览会的开展,举办一些关于特色生姜产品的展览、招商引资、开设与生姜产业发展有关的论坛等一系列的相关活动,使莱芜生姜吸引外界的关注、了解莱芜生姜并愿意对莱芜生姜产业进行投资;另一方面莱芜市生姜农产区可以通过与各大本专科农业院校合作,如青岛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在生姜出口企业建立一些相应的基地,如实习、科研等,整合和共享相关的人力资源;招纳相关人才,在生姜生产田间建起研究室、实验室,就近发现生姜种植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实地展开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最后又好又快地解决问题。同时,加大生姜新品种研发力度,引进其他地区或国家的优质生姜品种,加大投资解决生姜种植地区的土壤污染及土传病害等问题。

2、加大莱芜生姜深加工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生姜产业在莱芜市农产品生产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千家万户的姜农与本地生姜加工企业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莱芜市政府和当地企业应起到有效地组织和指导作用,使农民专业合作社针对种植生产技术对分散的姜农进行相关指导培训,以控制和提高生姜深加工工序和生姜质量,再依照市场的行情对生产做出适合的调整,使生姜的种植资源得到合理的应用。转变企业加工模式,使之从单一的初加工向精加工和深加工进行转化。

(二)针对销售环节的对策

1、增强品牌意识,扩大出口影响力。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消费者有权根据自己对于产品的个人偏好对产品进行选择,而消费者辨别产品优劣的最主要标志还是品牌。面对数量繁多的商品,凭牌购物就成为消费者选择的最佳途径。为使莱芜生姜产品更快更好地走向国际市场,莱芜市生姜出口企业应增强品牌意识,努力打造自己的名牌产品和企业,让农产品基地和品牌认证的力度加强变快,以使莱芜生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2、加强龙头企业建设,降低出口无序竞争压力。发展生姜产业化生产的最重要环节其实是龙头企业,一方面可以和生姜产业基地进行连接;另一方面可以和各级市场进行连接,从而形成产供销一条龙产业链,对于企业与农民的共同发展十分有利。因此,加强龙头企业建设,发挥龙头企业作用至关重要。首先,龙头企业应对相应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姜种植计划进行统一,给他们提供优良种子、专用的肥料、优良的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相关的一系列技术服务,这样能够使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分散农户的种植生产的组织和指导更加有效地开展,从而使生姜的深加工工序和生姜的产品质量得到控制和提高。其次,龙头企业应加强其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提高生产技术标准,做好本地品牌建设以获得海外市场的占领力度。同时,以龙头企业的身份,统一行业内标准,建立生姜发展“新道德”,严格限制本地行业恶性竞争,提高本地产业品牌形象,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降低出口压力。

(三)针对贸易壁垒的对策。对于进口国家对莱芜生姜设置的贸易壁垒,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应对:第一,改善环保,保证生姜的质量安全。实行“农业操作规范”是改善生姜安全问题的重要手段,确保在生产过程中无农药污染;对农药的采购领取以及保管进行登记制度,对专业植保人员实行技术培训和考核制度,建立完善环境标准体系,实现生姜生长环境的良性循环。第二,提高生姜的国际标准化。莱芜生姜产品标准化体系与国际标准存在偏差,这也是莱芜生姜屡遭贸易壁垒的主要因素。莱芜市应该结合发达国家的生姜产品标准,密切关注全球标准化新动向,建立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体系。第三,建立贸易壁垒预警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研究国外环境认证标准,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关注国外生姜产品有关绿色壁垒的最新动态,早做好防范工作,避免莱芜生姜的出口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1]吴清玲,焦健等.浅谈莱芜市生姜产业现状及发展措施[J].中国果菜,2012.9.

[2]李英平,孙雷雷.莱芜市名特农产品基地生产组织模式调查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12.4.

[3]谷永芬.我国农业产业链升级路径选择[J].江西社会科学,201l.8.

[4]何秀芝,赵燕,刘晓宁.莱芜生姜文化研究[J].科技视界,2013.36.

[5]张小城,陈寿景.中国姜王的走出去战略[J].企业家信息,2006.7.

[6]张乃国.莱芜出口大姜标准化生产栽培技术[J].北方园艺,2005.4.

猜你喜欢
莱芜市莱芜生姜
山东孙子研究会赴莱芜、泰安等地开展党史参观学习活动
山东省农业机械安全监理站党支部赴莱芜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夏吃生姜益健康
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焦化厂焦炉脱硫脱硝系统投入运行
任 帅
地龙生姜平喘
生姜拌醋治腿关节疼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危险废物非法倾倒案
莱芜市福泉橡胶有限公司
莱芜张家洼矿区Ⅰ矿床深部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