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HF 传感器与以太网的GIS 局部放电监测系统设计*

2015-03-27 07:53何荣涛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15年6期
关键词:录播以太网局部

汪 沨,申 晨,何荣涛

(1.湖南大学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410082;2.许继(厦门)智能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福建 厦门361000)

0 引 言

气体绝缘开关[1](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结构复杂、制造质量要求高,虽然其较少发生故障,但故障一旦发生,检修工作繁杂,检修时间长,停电影响范围大[2]。研究表明,局部放电是引起高压GIS 绝缘事故的主要诱因[3],因此,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是GIS 状态监测的重要内容,对GIS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4~7]。

现有的GIS 局部放电监测设备有以下几个缺点:1)脉冲电流法不适合在线监测且易受干扰,超声波法监测范围小,需人工手持探测;2)已有的监测设备使用RS—485 通信速度慢,而一些无线通信为了节能而间歇工作,不能实时监测;3)高速示波器或采样率500MHz 以上的数据采集卡方案,成本高昂,大面积推广使用困难。

近年来,随着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的普及,工业以太网技术具有价格低廉、稳定可靠、通信速率高、软硬件产品丰富、应用广泛以及支持技术成熟等优点,已成为最受欢迎的通信网络之一[8~13]。由国际电工委提出的IEC 61850 提供了一种公共的通信标准,使用以太网作为物理层,具有较高的通信速度。

本文针对GIS 局部放电监测,设计了一种基于以太网的GIS 局部放电监测系统,由超高频(UHF)传感器模块采集局部放电信号,经SDRAM 缓存后通过以太网发送至管理系统,实现对GIS 局部放电的高速、实时在线监测。

1 系统硬件设计

1.1 监测系统的总体结构

设计的局部放电监测系统如图1 所示,由UHF 传感器模块和主控采集系统两部分组成。传感器模块采集UHF电磁波信号,将其降频至2~10 MHz,通过同轴电缆发送给主控采集系统。主控采集系统对传感器发来的数据进行A/D 转换,按照一定的监测任务安排将结果通过以太网发送给管理中心。一旦后台专家系统分析认为发生局部放电,还可通过以太网控制主控采集系统进行故障录波,波形数据由SDRAM 缓存后通过以太网上传。

图1 系统总体结构图Fig 1 Overall structure diagram of system

1.2 传感器模块硬件设计

传感器模块由UHF 传感器、阻抗匹配电路、对数检波器、电源组成。UHF 传感器接收局部放电产生的电磁波信号,通过匹配电路将信号耦合至对数检波器,由于对数检波器能够提取信号的包络功率,因此,输出波形频率仅为原始信号的包络频率,约2~10 MHz,且保留了需要的幅值和相位信息,对数检波器的输出通过同轴电缆连接至主控采集系统。传感器模块的结构图如图2(a)所示,实物图如图2(b)所示。

1.3 主控采集系统硬件设计

主控采集系统由信号复用模块、A/D 转换模块、FPGA处理系统、以太网通信模块以及电源管理模块组成。

图2 传感器模块Fig 2 Sensor module

通过信号复用模块将多通道数据选通一个通道传输至后续电路,使多传感器只需使用一个A/D 转换模块,降低整套系统的成本。A/D 转换模块将模拟信号转换成为数字信号后由FPGA 处理系统处理,通过以太网通信模块将数据传输至GIS 站管理员。主控采集系统的结构图如图3。

图3 主控采集系统硬件框图Fig 3 Hardware block diagram of master collection system

以太网通信模块使用W5100 网络协议芯片,它是硬件化TCP/IP 协议集成芯片;支持10/100 Mbps 的传输速率;采用TCP 客户端的数据传输方式,传输速度高,传输稳定。

2 系统软件设计

2.1 采集系统软件设计

本套系统采集局部放电的模拟信号,因此,具有多样灵活的故障判断方式,本文主要设计了两种工作方式:监测方式和故障录波方式,如图4。

图4 采集系统软件流程图Fig 4 Software flowchart of acquisition system

软件默认以监测方式运行,故障录播标志为FALSE,通过冒泡法选择50 μs 内的信号最大值保存,则一个工频周期将保存400 个数据,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向服务器发送保存的数据,服务器可通过这些数据生成火焰图、幅值相位图、三维图、放电趋势图等分析图谱对局部放电发生与否进行诊断。

当服务器的专家系统判断有局部放电发生时,可发出控制信号使故障录播标志为TRUE,此时软件以故障录播方式运行。信号录播模式将保存连续20 ms 的全部波形信号,根据以太网芯片的缓存大小,每次读取一定量的数据向服务器发送,当发送完全部4 Mbytes 数据后结束信号录播。

每次数据发送完毕,记录监测日志,并更新故障录波标志。

2.2 以太网数据发送程序设计

以太网数据发送首先需要根据变电站网络要求初始化网络地址配置,包括:网关、物理地址、子网掩码、IP 地址。W5100 网络芯片支持ICP,UDP,IPv4,ICMP,ARP,IGMP 和PPPoE 等网络协议,在变电站局域网中UDP 和TCP 为适用方式,UDP 协议不提供差错恢复,不能提供数据重传,因此,该协议传输数据安全性差。本设备采用TCP 协议作为通信协议,变电站管理员的计算机作为服务器处于监听状态,主控采集系统作为客户端,发出链接请求,服务器收到请求后,创建链接与客户端通信,实时进行数据传输,如图5 所示,链接成功后先接收管理员发来的控制指令,然后发送需要发送的数据,最后断开连接。如果未能建立连接则产生建立连接超时警报,若成功收发数据,则产生数据收发成功信息。

3 系统性能评价

3.1 传输速度评价

为了评价传输速度,在主控采集系统上设计了基于传统RS—485 工业总线的通信接口和基于以太网的通信接口。通过传统RS—485 总线以57 600 bps 波特率(实际上距离远时无法达到此速度)与以10/100 M 以太网分别传输一定大小文件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表1 所示。

图5 以太网数据发送程序流程图Fig 5 Flowchart of Ethernet data sending program

表1 数据传输耗时Tab 1 Time consuming data transmission

由于上位机定时精度原因,以太网发送20 kB 文件耗时数据0.05 s 不准确,但速度测试不影响软件使用。从表1可以看出10/100 M 以太网已经较传统RS—485 工业总线有了巨大的速度提升,20 kB 文件为进行1 s 局部放电监测的数据量,通过RS—485 总线传送该数据需要4 s,说明采用RS—485 总线不能保证数据高实时性。采用以太网通信方式,通信速度高于采集速度,可以灵活设置数据发送方式,设计局放判定方法,更有利于后续分析处理。

3.2 监测模式测试

为测试本系统监测的准确性,在许继(厦门)智能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测试,采用150 kV 无局放电源,通过升压变压器、耦合电容、测量阻抗、保护电阻和110 kV 三相共筒式GIS 腔体,构成测试系统装置,如图6 所示。

图6 三相共筒式GIS 实验装置Fig 6 Experimental device of three-phase drum GIS

在GIS 母线管右端内导体表面放置一个9.61 mm 长的金属尖端模拟缺陷(如图7),后充入0.4 MPa 的SF6气体。

图7 模拟缺陷和缺陷长度Fig 7 Simulated defect and length of defect

当外加电压逐渐升高至15 kV 时,由图8(a)可以看出放电区间主要集中在45°~90°和225°~270°之间;由图8 可知,随着电压的升高,在工频周期内局部放电仪测得的放电次数逐渐增多,最大视在放电量也出现大幅增加,并且最大放电量相位靠近90°和270°,放电相位成对称分布。

图8 监测模式监测结果Fig 8 Monitoring result of monitoring mode

监测模式可获得较详细的局部放电图谱,通过局放图谱对局部放电进行判定,相比通过电压比较器设置阈值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3.3 故障录波模式测试

为检测录波模式大文件传输功能,在上述系统中使升压变压器升压至85 kV,使能故障录播标志使软件工作于录波模式。通过计算机接收数据,生成信号波形如图9 所示。观察信号波形,采样率为200 MHz,局部放电持续120 个点,即局放持续时间为600 ns,符合局部放电规律。

图9 故障录波波形Fig 9 Waveform of fault recording

4 结 论

1)GIS 变电站在线监测系统,使用以太网通信,实现了高速实时灵活的数据传送,较以往RS—485 现场总线方式通信速度提高90 倍以上;

2)无更换电池,可不间断工作,数据发送间隔可设置,实时性高;

3)多传感器节点通过多路复用技术共用一套主控采集系统,能有效降低成本。

[1] 汪 沨,邱毓昌.气体绝缘开关装置(GIS)的近期发展动向[J].电网技术,2003(2):54-57.

[2] 刘君华,徐敏骅,黄成军,等.局部放电电磁波在GIS 中的衰减特性[J].电工技术学报,2010(8):52-58.

[3] 孙曙光,陆俭国,俞慧忠,等.基于超高频法的典型GIS 局部放电检测[J].高压电器,2012(4):7-12.

[4] Kang W,Lee D,Ham S,et al.Development of a UHF PD detection system to estimate the dielectric condition of a medium voltage switchgear[C]∥Conference Record of the 2008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lectrical Insulation,ISEI 2008,IEEE,2008:377-380.

[5] 胡 岳,司良奇,张卫东,等.局部放电超高频脉冲分段采集及相角计算方法[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3(6):70-74,93.

[6] 王 亮,郑书生,李成榕,等.GIS 浇注孔传播内部局部放电UHF 电磁波的特性[J].电网技术,2014(1):241-247.

[7] 张晓星,唐俊忠,唐 炬,等.GIS 中典型局放缺陷的UHF 信号与放电量的相关分析[J].高电压技术,2012(1):59-65.

[8] 陈秀云.基于IEC61850 的智能发电站建设[J].电气开关,2012(1):7-9.

[9] 郭 铭.基于IEC61850 的变压器智能电子测量设备的设计[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1.

[10]Skeie T,Johannessen S,Holmeide O.Timeliness of real-time IP communication in switched industrial Ethernet networks[J].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2006,2(1):25-39.

[11]王彩雄,唐志国,常文治,等.局部放电超高频检测抗干扰与多源放电信号分离方法[J].电网技术,2012(3):46-50.

[12]程 序,颜廷利,詹花茂,等.GIS 中局部放电UHF 信号传播特性研究[J].高压电器,2014(5):30-35.

[13]张 强.基于FPGA+DSP 的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开发[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录播以太网局部
局部分解 巧妙求值
爨体兰亭集序(局部)
GB/T 34611—2017《硬质聚氨酯喷涂聚乙烯缠绕预制直埋保温管》录播宣贯
非局部AB-NLS方程的双线性Bäcklund和Darboux变换与非线性波
基于1500以太网养猪场的智能饲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分布云和Logistic方法的微格录播系统
谈实时以太网EtherCAT技术在变电站自动化中的应用
局部遮光器
改善录播的教室环境,提高录制的声画质量
纳加软件推出高清便携录播机NLB-50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