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小区交通系统低碳设计初探
——以河北省隆化县阳光丽都小区为例

2015-03-27 02:30田秋月王力忠崔英伟张玉梅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隆化县丽都居住小区

田秋月 王力忠 崔英伟 张玉梅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居住小区交通系统低碳设计初探
——以河北省隆化县阳光丽都小区为例

田秋月 王力忠 崔英伟 张玉梅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居住小区交通系统低碳设计是居住小区规划低碳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试图通过对居住小区交通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研究,使低碳规划与节能建筑实现无缝衔接,真正实现低碳节能型居住小区设计.本文针对该问题结合实际案例分析,重点阐述了居住小区交通系统低碳设计的内涵是对机动车的合理引导、便民生活前提下相对的减少交通量、全寿命周期内对交通量变化的可持续发展.技术关键是合理的确定交通组织方式.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是变被动低碳为主动低碳.

居住小区;交通系统;低碳设计;交通组织方式;主动低碳出行

0 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住房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住宅节能技术也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外墙保温、中空窗、中空墙设计、太阳能利用等一大批住宅建筑节能技术在住宅建筑设计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居住小区低碳设计也基本停留在建筑设计中新材料新技术应用层面.如何在规划设计中体现低碳设计理念,使低碳规划与节能建筑实现无缝衔接,真正实现低碳节能型居住小区设计,将是未来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发展方向.本文以河北省隆化县阳光丽都小区为例探讨居住小区交通系统低碳设计.

1 宽泛的理解居住小区交通系统低碳设计

居住小区交通系统低碳设计首先需要明确几个问题:第一,低碳设计不是限制机动车,而是引导机动车合理出行,远期引导人们的生活习惯及出行习惯,从而达到让低碳交通融入人们生活的目的;第二,低碳设计是一个相对概念,如何在保证居民生活愉快、出行安全、方便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小区内部的绕行,实现低碳交通就应该是低碳设计;第三,居住小区交通系统的低碳设计应该是一个弹性的设计,能较好的满足居住小区在建筑合理的寿命期内交通弹性增长或收缩,是低碳设计的重要方面.

2 合理的确定交通组织方式是居住小区交通系统低碳设计的关键.

不同的地块,不同的区位特点,不同的地域经济水平,不同的开发定位都会导致居住小区交通组织方式的不同.下面以河北隆化县阳光丽都小区为例,介绍一下居住小区项目如何在规划阶段实现交通系统的低碳设计.

该项目位于隆化县城中部偏西位置,东侧紧邻铁路,西侧为通站街,北侧为现状住宅小区,南侧为一条穿过铁路的小支路.地块南北最长约157米,东西最长约154.5米,用地基本方正,面积约2.2公顷(如图1).

图1

图2

由于该项目在县城开发,地块偏小且紧邻铁路,在规划阶段面临两方面的问题:第一,需要适当控制开发造价,既使购房者买得起房子,又使开发商获得合理的收益;第二,需要克服地块的不利因素,如铁路线路的影响、地块规模小等因素,做出一个相对有特色的精品社区.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首先想到的是:150米见方的尺度是一个很适宜步行通达的距离,以小区中心为圆心,到达最远的单元入口都不足80米;如果小区南北东西都开口的话,从小区入口步行到相邻住宅最远单元入口的距离也不会超过80米.因此该小区即便做到完全人车分流也能保证居民步行出入方便(如图2).

由于地块东侧紧邻铁路线,规划没有在该地块东侧开口;为了尽量保证西侧本来就不长的商业面的连续性,西侧也没有开口,只在小区的南北两侧开口.通过分析,以小区中心为圆心、80米为半径的服务圈基本涵盖了小区内所有的住宅单元.所以规划中地下是一个“以车为本”的便捷车行系统,有车的居民可以通过地下车库就近回家,避免在小区内不必要的绕行,也就实现了车行的低碳节能.而地上空间由于彻底的实现了无车环境,一方面增加了居民主动步行出行的频率,如果假设日常出行总量一定的话,步行出行频率增加了,自然机动车出行就减少了,也就实现了居住小区交通系统的低碳设计;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小区的环境品质,增加了小区居民在小区内步行休闲的时间,如果假设个人闲暇时间一定的话,在小区内步行休闲的时间增加了,开车出行在城市内休闲的时间就缩短了,也自然实现了减少车行出行总量的设计目的.

3 变被动低碳交通为主动低碳出行是居住小区低碳设计的根本

传统的居住小区低碳交通系统设计一般采用的是强制性限制或强制性引导的方式,直接后果就是要么给居民出行造成了诸多不便,要么造成物业管理成本增加,甚至因为停车问题还时常造成物业与业主或访客发生矛盾.小区整体运行起来是顾了车顾不了人,顾了安全顾不了方便,居民生活在一个也许低碳但不方便,也许可以接受但非自愿的居住环境中.变被动低碳交通为主动低碳出行就是要研究居民日常出行的规律,合理划分出行目的及目的地,将居民日常生活类需求尽量在小区周边解决,从而达到主动减少使用机动车出行的目的.

在阳光丽都小区规划设计中由于距离地块北侧边界7.5米就有一栋住宅,按当地日照间距及日照分析初步估算,即便建设多层住宅也需要向南退北侧地界25米左右,这样就面临着如何设计这150米X25米的空间,常规做法是做停车、低层社区会所或小区景观,我们在规划中通过分析地块特点结合小区整体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在小区东侧配建了一块独立的3层商业,在这25米的消极空间中开辟出一条小型商业内街,以满足小区居民必要的商业需求,同时利用退铁路线空间开辟出一条与铁路线平行的5米宽道路,再加上地块南侧的原有一条城市支路,这样就在小区外围人为创造出了一个闭合的车行系统,既盘活了商业街,又使小区外围道路变尽端路为环路,从而实现了减少居民日常购物机动车出行的频率,实现了主动式低碳出行(如图3).

图3

而外围的车行环路虽然路面宽度较窄,但也为城市提供了必要的环形支路,从城市角度避免了车辆在大尺度街区的绕行,减少了一定的交通量,为城市低碳交通贡献了一份力量.

4 结 语

总之,要实现居住小区交通系统的低碳设计应结合生活需求,合理选择交通组织方式,让低碳交通变成居民的一种生活习惯,真正把低碳的理念融入到生活中去,实现方便低碳、快乐低碳乃至低碳生活.这样居住小区的低碳设计也就获得了成功.

[1]付允、汪云林、李丁.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研究,《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年,第2期:5~10

[2]张泉、叶兴平、陈国伟.低碳城市规划——一个新的视野,《城市规划》,2010年,第2期:13~18、41[3]周华、陈怡.低碳理念下荆州特色水文化社区的营建——中豪·现代城小区规划设计,《中外建筑》,2012年,第9期:72~74

[4]胡杰,低碳理念下社区规划策略研究,《中外建筑》,2012年,第5期:97~98

[5]辛章平、张银太.低碳社区及其实践,《城市问题》,2008年,第10期:91~95

[6]肖荣波、艾勇军、刘云亚,等.欧洲城市低碳发展的节能规划与启示,《现代城市研究》,2009年,第11期:27~31

Low Carbon Design Of Traffic Systerm of Residence Community——Taking Sunshine Lido Community of Longhua Country,Hebei Province for example

TIANQiu-yue,WANGLi-zhong,CUIYing-wei,ZHANGYu-mei

(Hebei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Zhangjiakou 075000,China)

Low Carbon design of traffic system of residence community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low carbon design of community planning.Aiming at making low carbon plan and energy saving building interface seamlessly to realize the design of low carbon energy saving residence community,This paper tries to make research on crucial technology of the design of residential traffic system,This paper,combined with practical case,analyses the issue with emphasis on setting forth the connotation low carbon design of residential traffic system.That is,reasonable guidance to motorized car.reduction of traffic volume on the premise of convenient living condi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traffic volume change in full circle life.The key to the technology is to determine reasonable way of traffic organization.The essential method of tackling the problem is to change from passive low carbon to active low carbon.

residence community;traffic system;low carbon design;way of traffic organization;active low carbon travel

2014-12-23

张家口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101010B)

田秋月(1982-),女,讲师.从事建筑规划设计.

TU 984.2

A

猜你喜欢
隆化县丽都居住小区
基于“多维韧性”的老旧小区改造策略研究——以亳州市花戏楼居住小区为例
守初心 担使命——河北省隆化县人大常委会新时代展现新作为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居住小区规划与设计
高层居住小区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浅析
在依法履职中守初心担使命——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八达营蒙古族乡人大履职掠影
城市居住小区景观的人性化规划设计方法解析
河北省隆化县小汤头沟矿区钼矿地质成矿特征
姑苏夜景
隆化县政协重视委员提案工作
朴门:开辟农业永续发展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