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测绘技术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分析

2015-03-27 03:25刘耀泉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5年3期
关键词:选点准确性测绘

刘耀泉

(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510170)

数字化测量技术,是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先进的通讯技术,对地面目标物进行准确测定,并将测定结果分析处理的先进技术。在水利工程质量不断提高的今天,该技术已经逐步应用到水利工程测量中,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另外,该技术的应用,取代了传统的人工模拟绘图,对于提高工作效率也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就该技术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进行如下分析。

1 数字化测绘技术的优点

数字化测绘技术优点是和传统的测绘手段相比较才能观察到的,具体有如下3 个方面:

1.1 精确度高,检测面广

精确度高,检测面广是数字化测绘技术的重要特点,也是优于传统测绘手段的最明显的地方。在数据测量时,可以就目标内的所有信息给予采集,并分析处理及储存。并且在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时,具有很高的精确性,大大减少了人工处理时所出现的误差。另外,由于水利工程的特殊性,在进行测量工作时,必须前往河流或湖泊所在地,才能完成真实、准确的测量工作[1]。但这些部位通常环境复杂,地理条件多样,无形中给测量工作造成了困难,加大了测量难度。这时,如果采用现代测绘技术,将会减少在野外工作的时间,减少工作强度,但工作效率会得到提高,测量准确性也会相应的提高。

1.2 迅速处理测量数据的能力

在水利工程相关数据测量时,通常涉及到大量数据,处理它们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并且容易出现差错。这在传统数据测量中是重点内容,也是最不容易控制的。但现代数据测绘技术的应用,将这一问题成功解决,并且不仅将大量测绘数据及时处理,还提高了准确性,对于水利工程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1.3 使得测量信息更加形象化

现代数据测绘技术的一个重要优点是集中了目前众多先进技术,如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高性能软件技术等,通过对它们进行有机组合,使得测量数据及信息更加形象化、完整化,使人观看之后有种一目了然的感觉。基于这种特性,现代数据测绘技术在复杂的水利工程施工中,显得游刃有余[2]。

2 GPS 测量技术的基本情况及主要特点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革新、改进,数据测绘技术也呈现多样化,如GPS 测量技术、航空摄影测量技术、遥感测量技术等。下面就以GPS 测量技术为例,将其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2.1 基本情况

GPS 测量技术是全球定位系统,具有准确性高、测量速度快、操作方便及功能多样化等特点。已被应用到许多工程测量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应用到公路工程测量中、资源勘探测量中、海洋资源勘探等。通过在不同领域广泛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测量准确性,同时也提高了施工质量,缩短了工期。通常情况下,该技术主要有三部分组成,分别为空间星座、用户设备及地面控制。在测量地面信息时,不会受到环境影响,如刮风、下雨等。另外,测量具有不间断性,也就是说能够全天24 小时对地面信息进行测量,如果地面信息稍有点变动,便会显示在测量系统终端上,从而提高了信息的真实性。在水利工程测量时,通常与由于测量环境复杂、多变,给测量工作带来极大困难,而GPS 测量技术由于体积小,容易携带,定位准确性高特点,使水利工程测量工作变得简单易行。

2.2 主要特点

通过在水利工程测量中不断使用,总结出这6大特点:

2.2.1 定位准确性高

这是该技术的主要特点,也是广泛应用的主要因素。在实际应用中,测量准确度通常和基线长度有关,当基线越长,定位的准确度将会越高。当基线在50 km以内时,精确度可以达到1.0×10-6。

2.2.2 不同观测站之间不需要通视

也就是说,在测量数据时,无需搭建觇标,就能实现定位。这种特性使得测量工作具有很好的灵活性,当遇到地理条件复杂的工作环境时,可以将测量点选在易于测量的位置,不仅减少了工作量,也降低了测量难度,这将对于水利工程测量是有利的。

2.2.3 操作简便

GPS 测量设备除了具有轻便,易于携带之外,还具有操作方便特性。如设备中的操作按钮稀少,操作步骤简单化,并且在操作中,均具有操作提示,使得操作起来,显得很方便。另外,该设备的测量系统具有很高的自动化程度,使得大部分测量工作都是由设备完成,人工操作的地方很少,从而增加了测量准确性,减小了误差。

2.2.4 测量时间短

在GPS 测量设备中,装置了静态和动态定位测量技术,使得测量能在瞬时间完成,但并不影响测量准确性。该技术能缩短测量时间,就是得益于此。

2.2.5 能够提供三维坐标图

当要对某一地段进行测量时,只要选定某一点,GPS 测量系统将会自动采用三维坐标技术对该点锁定,提高检测精确度。

2.2.6 全天候运行

这为连续测量工作提供了保障,如当遇到风雨天气时,常规数据测量技术均不能使用,而GPS 测量技术照常使用无误,从而避免了因气候因素而造成的测量终止等情况。

在GPS 测量技术测量中,其主要功能的是三维坐标。在使用时,通常会出现两方面误差,分别为中杆位置误差及全站仪测距误差,这两个误差常用一定公式表示,其中测距误差为MD=(A+B)*D,其中A 表示固定误差,B 表示误差系数,D 表示测定距离。随着测量技术不断改进,误差表示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如今,上述表示方式已转化成MD=3mm+2ppm/*D。有了这种误差表示公式,便可以计算出数据测量时的误差大小,如当被测量目标距离测量地点<500 m时,误差分为在5 cm之内。也就是说,在一定距离之内,只要按照测量步骤,就能将测量误差控制在很小范围之内。所以,在实际测量时,要认真检测定向点和测站点,并注意测量范围内是否有障碍物,如果有,将会对测量准确性造成影响,这时,应采用全站仪进行检测,以避免测量数据的不确定。

3 GPS 测量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水利工程通常涉及到水质测量,河流附近地质检测等内容,用传统的测量方式,无形中增加了测量强度,也增加了测量误差。另外,在测量时通常用到水准仪及六分仪,这些仪器不仅使用不方便,而且测量精确度低,测量耗时长,给测量工作带来极大不便。GPS 测量技术由于具备准确性高、操作方便及测量时间短等特性,在水利工程数据测量时,不仅提高了测量准确性,而且提高了测量效率。下边就对该技术应用进行简述。

3.1 GPS 测量要求

根据水利工程测量要求,应在工程数据测量趋于设定GPSE,并将测量系统设置成静态点格式。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数据测量,而且能够有效地控制测量误差,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更重要的是,这样做,有益于测量中的选点、测量及数据处理等环节。

3.2 GPS 选点

在数据测量时,为了提高测量准确性,应在测量范围之内设定13 个埋点,并给予编号,从1 至13。在选点上,应注意以下原则:

1)应保证所埋的点能够被GPS 测量系统所接收,这是选点的基本条件,只有埋点被接收,才能进入以后的测量工作。

2)在选点时,还要注意选点周围是否有无线电发射装置,有的话,应及时避开,并保证选点和无线电设备之间的距离在200 m以外,才能避免无线电影响;另外,还要注意高压线及微波信号,不能和它们挨得过近,相距距离应保持在50 m以上,才能避免受到影响,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3)在埋点时,还要注意所埋的目标物具有明显的特征,这样才能确保在测量时更容易找到,避免因找不到目标而造成的影响。另外,还应保障选点周围不能有障碍物,有的话,及时清理,以免对GPS 信号产生影响,降低测量准确性。

4)选点要稳定。

5)当选点是作为水准联测所用时,在数据测量时,测量人员应做好水准路线,以保证测量准确性。

3.3 观测

当埋点选好之后,就要对控制点标志进行埋设,这时,要严格按照四等水准,不能随意埋设。标志埋好之后,应等一段时间,然后再进行测量,最好在埋设之后,下一场透雨,使埋设点稳定,测量效果会更好。在埋点测定时,应将测定格式设置成静态观测,同时采用非同步闭合环,以提高测量精确度,提供更多的测量数据。另外,在测量时,为了和测量要求相对应,应增加测量基线,同时将每点的站率设置成N>2,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测量准确信,充分应用基线,更能保证网络稳定性及可靠性。

埋点标志准备好之后进入测量环节:

1)测量前,应检查测量仪器是否精准,同时选定可见性报表及最佳观测点,之后制订测量计划。

2)测量时,应将测量模式设置成静态测量,同时将测定时间进行规定,使测量在有效时间内运行,还应将控制点强行对中、选定特定的卫星系统等。

3)测量时,应保证天线放置平整,以降低测量误差,提高测量准确性,在注意天线放置位置的同时,还应注意它的方向,应指向北方。

3.4 测量数据处理

测量结束之后,测量人员应填写测量手薄,并将测量数据进行处理。数据处理一般包括,数据质量检测、基线解算等、绘制控制点三维坐标等。

在测量数据处理时,首先要对测量误差进行处理,常用的塞尔公式为:

4 结 语

随着经济发展,水利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趋明显,数据测量作为水利工程实施的主要环节,测量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着工程质量好坏,所以被广大工程管理人员所关注。文章以GPS 技术为重点,对数据测绘技术的特点及应用情况基于分析,希望具有参考价值。

[1]星万程.数字化测绘技术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水运,2013,13(12):266-267.

猜你喜欢
选点准确性测绘
低转速工况VVT选点对排气温度影响研究与分析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安装工程预算的准确性
“选点突破”技法的理论基础及应用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
04 无人机测绘应用创新受青睐
无人机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影响紫外在线监测系统准确性因子分析
论股票价格准确性的社会效益
基于ArcGIS格网选点的优化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