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及发展探究

2015-03-27 04:07张海英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教材

一、前言

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ESP)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并根据学习者特定目的和需求而开设的英语课程。 [1]正是由于其内容的特殊性及其服务于某特定行业的目的性,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与通用英语(General English:EGP)教学相互区别。后者是对英语的语言共核进行教学;前者与某专业知识结构紧密相连,但却不同于专业知识的讲授,强调语言知识的输入,注重培养与某专业相匹配的语言应用能力。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国外开始对ESP进行研究,经历了语域分析,篇章分析,目标情景分析,技巧与策略分析和以学习为中心五个发展阶段。相比之下,ESP在国内的研究起步较晚,就研究内容而言,可分三个阶段:(1)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内研究的重点在于介绍并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2)到了九十年代,我国对ESP的独立研究开始展开;(3)二十一世纪,国内ESP研究向纵深发展。这一阶段涌现了大量研究ESP的论文和专著,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被认为是今后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虽然我国已经在ESP研究方面成绩显著,但也有不足之处:研究范围较为狭窄,深度不够。总的来说,目前国内ESP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国外研究的介绍和引进,以及国内ESP课程与教学实践两个方面,许多层面的研究还未深入和全面展开;思辨性研究居多,实证性研究匮乏。总之,国内ESP研究仍然任重道远。 [2]

二、实施ESP教学的必要性

(一)实施ESP教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我们正处于一个国际交往日趋频繁的时代,长期以来一直作为国际通用语的英语被更为广泛地使用。所以,精通专业并且英语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备受市场青睐,在社会各行业中的需求日益增加。比如,人们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无论是文献检索,还是论文撰写,亦或是学术交流都要用到英语;外贸活动也需要人们使用英语进行商务洽谈以及书写商务合同与信函等。因此,社会的发展要求高校必须要开展ESP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提高,才能更好地顺应时代的发展步伐。

(二)实施ESP教学是大学英语改革的现实需要

1999年国家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就已经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应当帮助学生奠定坚实的英语基础,掌握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使其具备较强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进而可以用英语流畅地交流,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看出,学以致用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大纲还指出,专门用途英语课是必修课,应该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应用提高阶段开设。 [3]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也明确强调大学英语教学要向实用性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4]我国2004年出台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和当前执行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的教学目标和能力标准几乎一样。不难预料,英语教育在中小学的深入开展,必将使高中毕业生的英语水平达到目前大学通用英语教学的目标要求。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学的重心从EGP教学向ESP教学转移。 [5]

(三)实施ESP教学与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相符

相关调查表明我国在校大学生多数已深知社会对英语的要求愈来愈高,表现出专业化,多样化的趋势,并且逐渐意识到在实际工作中专业知识和英语能力两者相辅相成,因此,总是带着强烈的紧迫感、目的性和实用性进行英语学习,希望一毕业就能马上胜任与自己专业密切相关的专业英语工作,如用英语进行国际贸易,做新闻调查、跟踪报道等。在这一背景下,倘若大学英语教学仅仅注重EGP,而忽视ESP,那么就会造成学生无法适应市场需求的尴尬境地。所以,为了使学生在择业时具有竞争力,并且可以很快适应工作,进而实现英语学习的终极目标,要大力加强ESP教学,争取最大限度地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扩展知识面,从而把英语学习与现实需要结合在一起。

三、ESP教学存在的问题

ESP在我国的发展已有近40年的历史,多年的教学和实践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事实表明多数高校的ESP教学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以下几个问题,认真剖析这些问题对于ESP的健康发展极其重要。

(一)观念陈旧,重EGP,轻ESP

我国仍有许多高校对ESP缺乏正确认识,有关部门并未意识到专门用途英语与培养人才之间的重要关系。很多教师认为学生只要学好通用英语,然后再牢记一些学科内的专业词汇,ESP学习就会水到渠成。一些学校把通过四六级考试看成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全部和唯一目标,学校的教学都围绕考试的要求和内容进行和组织,一旦学生拿到证书,大学英语学习和教学就告结束。 [2]然而,通过四六级考试,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并不代表他们已经有能力充分利用英语这一语言工具去获得专业知识、解决专业问题。通过调查发现,一些院系虽然开设了ESP课程,但往往只有一个学期,且每周仅安排两个学时,导致师生对于ESP学习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严重不够。

(二)教学性质、培养目标不明确

国内对于ESP课程是专业课还是英语课这一关键性问题尚无明确定位。我国ESP最早是由《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的,所以它理应属于英语课程范畴,是公共基础课,可这却与《大纲》内容自相矛盾。因为大纲规定原则上由专业教师承担ESP课程,英语系根据具体情况给予配合和协助。但在实际教学中,专业课老师几乎包揽了全部ESP课程,英语教学部门很少参与其中。此外,现行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只是笼统的提到开设专门用途英语课,致使我国ESP的课程定位和培养目标极为模糊,许多大学的教务管理部门对其认识和理解不可避免有失偏颇。

(三)教学管理体系混乱,评价标准缺失

我国高校普遍在ESP课程设置和组织管理等方面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缺乏科学规范的教学评估体系。 [5]大部分院校没有成立ESP教研室,很少组织ESP教学观摩活动和教学评估,很少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检验,且通常都是任课教师自行出题,所以试卷的难易程度差别很大。1999年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ESP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和具体安排,但不少院校并未严格执行大纲的要求对ESP教学进行合理安排,仍没有将后续英语学习列入日常教学计划。一些院校尽管开设了英语后续课程,但都由各院系自己决定要不要开设ESP课程,课时得不到保障,并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

(四)缺乏高质、高效的ESP教材

迄今为止,我国ESP教学仍没有统一、高质量的规划教材。所选用的教材普遍混乱,粗制滥造现象相当严重,阻碍了国内ESP教学质量的提高。 [6]盲从引进原版教材不但价格不菲,对师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和英语水平也有较高要求,同时对编写与学生实际英语水平和需求相符的ESP教材形成巨大挑战。自编教材通常是把原版教材中的一些内容汇编整合在一起,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教材有阅读文章但无练习,课文内容不连贯,且所含专业知识不系统,语言技能训练无序。多数学生认为现有ESP教材不实用且趣味性不强。许多教师也表示,ESP教学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就是缺乏合适的、质量高的、个性化、地方化的教材。 [7]

(五)师资配备不当,水平参差不齐

总的来说,我国的ESP教学由两支教师队伍在承担:一类是以英语为专业,教授EGP的教师,他们英语基础知识牢固,对语言教学有颇为丰富的经验,但是对学生所学专业及其实际所需却缺乏必要的了解,导致很多教师难以把EGP与ESP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切实有效的课堂教学,最终造成教学深度上存有疑问,广度上留有死角。另一类是某个学科专业中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教师,他们精通自己的专业,但不是语言知识扎实、且经过严格训练的语言教师,通常偏重于对专业词汇和术语的讲授,却不重视对语言基本特征和普遍规律的讲解,在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教学活动的安排上,也欠缺相应的方法与技巧,对于提高学生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收效甚微。

(六)教法单一、手段落后

由于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英语程度存在差异,即使同一专业内,学生的英语能力也有所不同,这就难免会制约ESP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当前,我国高校所开设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大都采用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并且ESP课程常为大班教学,教师多用汉语授课,俨然把ESP课程演变成了语法课或者翻译课。对于教学手段,仍采用黑板加粉笔的方式,多数没有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有些教师即使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也只不过是把黑板的内容照搬照抄到屏幕上,这就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降低学习效率,最终导致我国高校的ESP教学普遍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

四、ESP教学发展策略分析

针对我国ESP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文章通过总结多年来ESP教学与研究的经验教训,分别从以下几方面提出ESP教学的发展对策。

(一)统一认识,明确ESP的教学地位

学校和教师应该分清EGP和ESP的关系,明确ESP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EGP教学是指对英语的一般特征和规律进行讲解,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语言技能。ESP则不同,它有特殊的词汇、语法和功能,ESP教学不只要训练学生的英语技能,还要体现知识的专业性,是通用英语的应用提升阶段和延伸。ESP是新时代背景下提升大学生专门用途英语水平的关键,能够保障学生在大学四年中的英语学习不中断。因此,要以“强化基础,拓展专业,提升技能,学以实用”为宗旨,遵循“EGP与ESP教学互相补充,彼此促进”的原则,根据各自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ESP教学,并认真制定与各专业相配套的ESP教学大纲,当然,这需要英语教师和其他专业教师一同参加,以防止教学内容出现重叠、失衡、脱节等现象。

(二)加大教材开发编写的力度

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是教材,高质量的教材是ESP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首先,要坚持“需求分析”的原则,以避免盲目、任意地选用教材。其次,在引进教材或是编写教材时,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还要保证教材能够反映出某专业领域的发展动态,教材中的练习应该包含真实的交际环境和交际任务,既要含有词汇、语法、翻译等语言练习题,又要含有与专业相关的案例分析和话题讨论等。同时还要不断地对教材认真审核、改进,着力促进教材与时俱进。考虑到我国疆土广阔,区域发展难免失衡,学校在教师队伍,学生程度以及教学电气化设备等诸多方面差异甚大,各高校务必依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结合社会发展所需及自身特点来选择教材并作恰当改变。

(三)加强教师队伍培养,提升师资质量

首先,高校内部应设立跨学科跨系部的专门用途英语教研室,促进英语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发挥各自优势、相互协作,更好地为ESP教学服务。其次,应该对两类教师进行培训,对其知识结构加以适当调整,以适应新的情况和要求。在英语水平相对高的地方,ESP教学已发展为高校英语教学的主要趋势,可以安排ESP教师去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借鉴其教学模式。再次,可以成立全国性的ESP教学组织,加强同行间的交流,比如,2011年成立的中国外语教学委员会专门用途英语专业委员会。同样也可以建立ESP教学网站,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上传自己的课件等教学资料,实现资源共享,这将会极大地节省各院校对ESP教学和研究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大大促进我国ESP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

(四)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

英国著名学者Pauline Robinson认为,语言本身的教学并不是ESP的终结,而利用语言实现一个确定的目标才是ESP的真正目的。 [8]ESP教学不是纯粹地讲授英语知识或者专业知识,而应该重视实训,培养学生用英语就专业问题进行沟通的能力。所以,ESP教学要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出发点。首先,教师要转变角色,从单纯知识提供者的身份成功地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和参谋者。教师要认真把握不同的课程需求,综合考虑不同学生的语言水平,采取角色扮演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并促进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其次,广泛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音、视频等输入方式并用,使其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配合教学。此外,还要充分发挥校内实训中心及校外实践基地的辅助作用,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语言交际场景,实现用语言完成交际的目的。

(五)完善考核与评估体系

为了使ESP教学能够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必须要基于ESP的教学目标,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考评系统。由于学生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考评方式的影响,所以ESP考核务必要突出学生对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当前ESP考试形式单一,多以笔试为主,英汉翻译和阅读理解两类题型则占很大比重,听说方面涉及很少。毫无疑问,这样一种测试方式对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效果并不明显。所以,有必要制定形式多样的考评体系,将口试与笔试并重,并把形成性评价引入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将其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形成性评价可以增进教师对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以及进展状况的深入了解,因而可以及时恰当地调整教学,进行改进,有利于ESP教学质量的大幅提高。考核也要立足不同专业的各自特征,分析专业需求,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进行考评。

五、结语

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加深,各国的频繁交流,使得社会对既精通专业,又熟练运用英语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随着多年来基础英语教学在中小学的普及,我国中小学学生的英语明显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这就意味着基础英语教学任务已在中学完成,应对当前形势的发展,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向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转型已成为必然。所以,各大高校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应学生不同需求设置相应的ESP课程,并积极探寻先进的ESP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我国大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力求更加自如地适应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虽然目前我国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但随着ESP教学越来越受到关注以及众多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我国的ESP教学定会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复合型人才。

(注:本文系2014年安徽省级质量工程项目:英语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编号:2014zy025)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教学教材
“留白”是个大学问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大学》
教材精读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教材精读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