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发展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思考

2015-03-27 06:27胡顺,陈娟
湖北社会科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体系

摘要:教育的本质是在人与文化之间进行双向建构的一种文化活动,高校的教育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协同的文化育人过程。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置于社会文化的大系统中,是其发展的应有之义。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范式,就要遵循这一规律,紧扣我国文化繁荣发展的新业态,探寻与文化发展的契合点,把握文化张力的功用,彰显文化底蕴和政治内涵,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信仰构建的有效性,实现文化育人。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15)09-0185-04

作者简介:胡顺(1966—),男,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科技处处长,咸宁市高层次人才,咸宁市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库首批入库人员。陈娟(1982—),女,咸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重点课题“文化发展视阈下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2012A063);湖北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立项课题“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内涵与途径研究”(G2013C035)的阶段性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坚守的文化自信为我们指明了文化发展的本源和路径,这些为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重构了文化视阈。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置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愿景之中,不仅是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时代进步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发展的要求。这意味着在组织思政课教学时,要紧扣我国文化繁荣发展的新业态,探寻与文化发展的契合点,以张扬的文化意识和持守的政治意念来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高地,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潜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含量,增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自觉,以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信仰构建的有效性。

一、文化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是文化价值认同的应有之义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是指针对特定群体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满足其自我建构和自我完善的内在需要时所表现出的靶向正能量。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

(一)教育和文化具有同根融通性。

文化是教育之根。词源上,文与化的联用,最早见于《周易·贲卦》之“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通过观察社会万象、采用教育感化的方法来治理天下;英文中的culture最初主要是指耕作、栽培、种植之意,后来才引申出对人的“精神耕耘”。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一词被世界通行用来形容受过教育的人所取得的成就,并认为文化可以通过学习教育来获得。正是通过教与学,发展人的创造力,文化才得以实现传承和创新。美国文化人类学家L.A.怀特就指出:“文化的重大特征之一在于,它是通过社会机制而不是通过生物学方法传递的,是以社会遗传方式进行的超生物、超肉体的传递。” [1](p350-351)文化的这一传承性表明,文化是通过教育来进行和实现的,中华文明的“文化”内涵所蕴含的感悟事物道理、培育社会规范意境,于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依然至关重要。

文化与教育具有融通性。文化是人们长期创造的形成物,也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教育的本质是在人与文化之间进行双向建构的一种文化活动。人要顺应社会,就必须掌握一定的文化;人要改造社会,又必须创造一定的文化。文化过程和文化形态彰显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构建上的自由与自觉。文化对教育的作用有直接和间接之分。直接作用体现于影响教育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间接作用则是人类社会中经济、政治、社会等对教育的作用,需要借助文化这个媒介来实现。

(二)先进文化的发展水平对价着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理想实现。

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阶级社会中,有意识的德性培养与规范教育始终蕴藏在各种文化现象之中。先进文化的发展水平通过影响人的思维方式、文化素质和文化意识来激发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现,其有效性则皈依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四位一体”的和谐共进来为受众所接受,内化为各自深刻而稳定的心理结构和个体意识,外化为一定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行为习惯。改革开放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等充盈着单调的色彩,政治挂帅而文化匮乏。政治意念有余而文化意识不足的现实导致文化产品贫瘠、文化生活落后,思想政治教育的失效也就成为一种必然。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我国在经济建设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忽视了文化的发展,物质财富的聚集并未带来社会秩序的井然和精神生活的充盈,相反,不和谐的声调此起彼伏,根本原因首当文化的匮乏和缺失,导致大众价值观的混乱。再则,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文化支撑,只能以呆板说教的形式存在,其本身的价值受到人们的质疑。

文化发展水平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表现为落后的文化会阻碍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使其呈现出无效状态;先进文化因本身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相叠合,会促进其价值实现。进入21世纪,思想的解放带来了文化复兴的契机,经济发展水平的持续提高奠定了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促进了文化的繁荣。现在,我们已进入由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转变和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的历史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总是与特定的文化积淀相关联。在我们驻守文化自信的当下,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深入到文化领域,或者说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置于整个社会文化的大系统中,既是当下文化发展繁荣的社会需要,也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根本举措。因此,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代背景下,需要重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营造一种文化高地和良好文化氛围,真正步入文化育人的教育模式。

二、文化育人是高校的文化使命

文化建设的根本是提升全社会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高校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先进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头,担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文化承接着过去又昭示着未来,“是一个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 [2](p4)

(一)文化育人是文化的本体功能。

文化育人一直是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文化本质是“人化”和“化人”,也就是说,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创造物。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文化活动的出发点是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也改造着实践中的人。教育的使命是把生物的人启迪为自然的人,进而培养成社会的人。作为自然的人,要熟悉天文,“以察时变”,顺应自然;作为社会的人,要讲求人文,“以化成天下”,造福社会。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高等教育“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 [3]这是对当代文化育人的功能昭告。以文化整体观来认识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并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实现知识与文化精神的相互融通、相互作用、互生共进,是其根本旨趣。我们通常讲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等,本质上都是文化育人或包含于文化育人之中,只不过它们是对学校功能管理的归类教化,终极目标是为了协同铸就人性之美、塑造可用之才、锤炼出彩之人。

教育本质上是协同的文化育人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通过主体教学的知识建构作用、人文教化的化人功用、规章制度的他律规约、师表风范的潜移引领、文化活动的集聚陶冶等自觉的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和环境熏陶来协同培育人,以创新、创造、创业的实践来历练人,以此内化成积极健康向上的觉醒意识,并逐渐铸就自身的人格灵魂。诚如德国教育学家斯普朗格的认知,“教育也是一种文化活动,这种文化活动指向不断发展着的主体的个性生命生成,它的最终目的,是把既有的客观精神(文化)的真正富有价值的内涵分娩于主体之中。” [4](p102)而就受教育者来讲,“应该从文化角度对自己的成熟过程承担责任,这是通往成年道路的权利与责任。” [5](p119)

(二)文化育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应然模式。

近代以来,自然科学思维方式在全球的盛行及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得我国也对知识育人的教育模式备受推崇和追捧。尽管有教育学家早已意识到了它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限制,但即便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高等教育在学科专业化大背景下,依然不同程度地忽视人文素养和价值理性,客观存在着教学与育人的分离、求知与做人的冲突,专业教育和知识的工具价值被极端放大,致使人文素养和价值理性断裂,培育的学生多数成为单向发展的个体。20世纪90年代推行的素质教育,实践中往往是把素质教育课程化,甚至固化为以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模式,这本质上是对知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简单集总,素质教育成了知识点的累加,沦为以知识为本的教育模式的补充。新世纪以来,教育界内外都在倡导以人为本的文化育人理念,但限于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的双重窠臼,效果依然差强人意。因此,高等教育应该从“人”的原点出发,以整体论视野深度思考其教育价值是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高等教育的本源是“育人”而非“制器”。科学已进入综合整体化的发展时代,现代高等教育的出路在于从知识与人性的离散转向人与世界的复合,培育科学知识、实践能力、人文素养有机复合的人,即培养全面发展之人。现代有机整体论认为,整体中的任何组成部分相互作用都会形成一种内在贯通的有机整体,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复合效应。具体到人的培养来说,就是要在教育过程中使知识与价值、认知与情感、智慧与道德等协调统一、协同发展,实现具有完整人格意义上的人的功能效应的提升。它是在教育施行中,通过文化价值等各种非智力因素的持续介入,以和谐的整体来激活良好人才发展的内在动力因素。要通过教育来打破各种知识的人为分离,消弭人与自然的人为屏障,消解科学知识造成的人与社会的分裂,实现通过教育来搭起知识、文化与人格完善之间的立交桥,使受众形成互生共补、生机盎然的文化生态,达到“文而化之”的教育目的。

三、文化张力下高校思政课教学范式的建构

高校思政课“05”方案实施以来,已经构建了一个彰显科学性、凸现权威性、蕴涵严肃性的“国编”教材体系,构筑了一个具有系统性、延续传承性、体现浓缩性的特定知识体系。 [6](p164)教师应充分领会教材精神,推进体系建设。但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特定性,教师在创新教学范式时,如何依据教学大纲实施“教材体系—教学体系—知识体系—信仰体系”的教学转换路径,如何把握教育之中有文化和如何践行文化育人这个阿基米德点,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内在要求。

(一)以先进文化作为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契合点。

教材体系是教学的基础,教学体系是施教的关键,依据教材体系精心构建教学体系是取得预期教学效果的前提。教材体系的功用必须依靠教学体系来发挥,且其功用能否发挥以及发挥的程度,主要取决于教学体系的顶层设计和科学传播。就高校思政课而言,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要解决怎么转、怎么教、怎么学和如何将课程目标与内容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信念及品德的问题,这是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范式需要把握的关键节点。教学体系是动态的,既需要各教学要素密切联系、相互渗透、相互支撑、协同组合,同时又要依靠完整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来实现运作。依据现代教学理论,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是指向包括教案在内的整个教学系统的转化。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找准高校思政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契合点。

在我国,思政课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载体,是国家意志的表达,属于观念形态的文化范畴。高校思政课教材体系,较好地体现了这个基本要求;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也必须坚持这个要求和标准,以保持其持续性和连贯性,达到以文化人的教育目的。这个要求和标准在当代中国就是传播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7](p248)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我们必须要树立的文化自信。习近平同志2014年12月20日在澳门大学考察时指出,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源远流长。而且我们是没有断流的文化。建立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还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基础。”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建构,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文化自信为基础,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因此,思政课教学的理想状态要能涵盖先进文化的基本内容,实现先进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内容相叠合,就需要以先进文化作为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契合点,催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有效实现。

(二)以文化张力作为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的切入点。

信仰体系是一个国家的立命之本,是一个社会的精神之基。稳定的社会基础需要在具备完善的法律体系的同时还要具备科学的信仰体系,法律约束有形,信仰规范无形。思政课是进行心灵培育引领和干预塑造的育人课,是实施信仰教育和信仰建构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这是它与其他学科的显著区别。一般的学科,知识点的准确传授和方法论的科学解说是其主要目标,对思政课来讲,还需要在此基础上实现科学信仰的建构。知识是人类的认识实践成果,可以通过学习来间接获得;信仰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知、情、意、行的和谐综合体,其塑造远远难于知识水平的提高。然而,实际教学构建中,思政课教师往往简单套用知识育人教学模式,用传统的“知识点”讲授方法加考试手段来直观评价学生是否“知道”所教授的道德观念、政治信仰,而无视“知识”与“信仰”的本质区别。人们获得对某一价值体系的认知不等于已养成某一信仰,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有知识没文化”、“有技能没常识”、“有专业没思想”的原因所在。因此,知识传导上,采用文化育人教育的模式,以文化张力推进大学生知识体系形成,推进知识的传达和信仰的传递融合为一,实现向信仰体系构建的转化,自觉内化为受众的精神动力和行动指南,才能皈依思政课的科学属性,并坚定信仰追求。

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有效的信仰建构,需要契合社会主流文化所建构的认知路径和影响方式。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中,思政课是文化张力下达成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文化张力的价值整合和社会协调功能对受众行为能产生积极的控制力和支撑力。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品德的形成、理想信仰的坚定、行为方式的养成等要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同时,还要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和人的认知规律。文化发展的基本逻辑,表明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价值认定的过程,每一时期的文化都以自觉或自为的方式来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影响着社会道德规范的走向,也影响着人们行为的养成和社会秩序的构建。

在实施知识体系传达的过程中,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文化的宏大视域中去实施。通过对文化本源的解读,推进文化融合,使得理论对现实的有效覆盖能够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厚实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文化基础,赋予其自我转型和自我发展的内在张力,并以构建与时代发展相契合的信仰体系为指向,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来源于文化,服务于文化,又蕴藏于文化之中,并以文化形态为载体的教化过程,是先进文化的传承过程,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体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