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教师身份表现及实现路径

2015-03-27 07:53江沈红
关键词:身份队伍辅导员

对辅导员教师身份的认识是与辅导员队伍建设历程相联系,随着时代发展,辅导员岗位职责内涵不断丰富,其工作外延也不断发展。工作中,辅导员不仅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者,也是学生思想引领的教育者,还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服务者。因此辅导员不仅是管理干部队伍的成员,也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要深刻把握辅导员教师身份并在实践中予以落实,必须要明确辅导员教师身份的表现,探讨身份实现的路径,从而理解身份实现的意义。

高校辅导员是教师队伍中的组成部分,具有教师身份的一般性特征,但同时也具有辅导员岗位的特殊性,明确辅导员教师身份表现形式,把握辅导员教师身份内涵,认同教师身份对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辅导员教师身份是高校教师内涵与辅导员职责的有机结合,既具有高校教师一般意义上的特征,同时,也具有辅导员工作中的内在要求。《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因此,辅导员教师身份是高校履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职责专业人员中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的导师与朋友,对大学生全面发展从而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辅导员教师身份的表现

辅导员教师身份与普通教师身份要素构成是统一的,作为高校教师队伍中的组成部分,辅导员教师身份的实现由以下三个方面要素构成:丰富的教育教学能力;扎实的科学研究能力;明确的职业考核标准。

(一)丰富的教学能力

丰富的教育教学能力是辅导员教师身份的基础。这里辅导员教育教学能力主要指的是课程教学能力,因为教育能力是个广义的概念,教师教育能力体现在课堂教学、科学研究以及日常行为示范等各个方面。在教师教育职责中,根本的目的还是“传道”,教会学生“学会知识、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这五项能力,意指做人的根本,既要有科学文化素质,更要有思想道德素质,而且思想道德素质是更重要的素质。要把培养学生专业文化素质的教学与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结合起来,正如中共中央在《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中所指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教学工作结合起来。要按照各个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在校学习与今后工作之间的关系,解决好为谁服务的问题。”“教师‘传道’,不仅仅通过言教,而且更应该通过身教;不仅要用丰富的学识教人,更要用自己的品格教人,即以自己的良好道德行为去影响、启迪和感化学生的心灵。” [1]对辅导员而言,其教师身份的教育教学能力更应该是课程教学能力与平时言行举止的结合。

(二)扎实的科研能力

扎实的科学研究能力是辅导员教师身份的关键。辅导员科研能力的提升,是辅导员教学工作的需要,是加强日常管理工作的需要,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需要。没有扎实的科研能力,辅导员工作注定不能完成从“经验型”向“学者型”的转变,也就不可能建设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建立在专业学科基础上,由学科属性派生出课程教学内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科研工作是教师不断更新学科知识的需要,也是职业能力不断提升的必要过程,更是教师身份价值的重要体现。“如果大家在高校辅导员这个领域里面从事许多年的工作之后,一点“专家”的感觉都没有,还能不能有高度的职业精神、敬业精神来从事工作呢?可能会有问题。从这个角度讲,做科学研究,是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重要方面和重要标志。” [2]

(三)明确的职业标准

明确的职业考核标准是辅导员教师身份的保障。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是保障教师胜任工作的硬性要求,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是教师自觉提升个人综合能力的激励措施,对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具有重要作用。同样,辅导员教师身份的落实必须要建立职业技术职务评聘标准与制度,保障辅导员队伍的稳定与发展。

二、辅导员教师身份实现的总体路径

辅导员教师身份实现是项系统工程,这里既需要形成多方共识,也需要具体工作制度的保障,但其中关键的问题是管理问题,即高校是否找到了具体的途径,通过管理手段予以实现目标。管理的实质是人的协调,辅导员教师身份实现的路径探讨,就是要科学运用管理学理论,凝聚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共识,最终真正实现教师身份。

要实现组织目标,必须要有科学的管理才能实现,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以及管理学科的发展,“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已一再证明: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3]辅导员教师身份实现路径同样需要通过以上五大职能实现,达到教师身份实现的目的。

(一)做好校级顶层规划(决策)

决策是个复杂的过程,特别是在现在信息发达时代,纷扰的外界信息无时不刻在干扰着组织目标的实现。要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实现组织目标,首要环节就是要在多样化的信息浪潮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对于辅导员队伍建设而言,职业化、专业化的建设目标已成为共识,双重身份是辅导员岗位的重要特点,而要实现教师身份,首先需要学校在决策中做好校级顶层规划。

学校在做辅导员教师身份实现决策时,要正确分析校内外环境,一方面要高度认同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目标,承认辅导员教师身份,与中央精神保持一致;另一方面要科学认识学校具体特点,把辅导员教师身份实现与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学校人才培养规格等结合起来,把辅导员队伍建设纳入高校工作整体系统中,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辅导员队伍的作用。

管理学认为,决策不仅仅体现在最高管理层,二是渗透在各个管理层级中。当然从校级层面来讲,做好辅导员教师身份实现的整体规划,增强各方队伍专业化建设意识,制定可行的管理计划。同时在其他层级中,如学校相关部门中,学工部、人事处、组织部、教务处、科研处、相关院系等层级中,要与学校顶层规划保持一致,使队伍整体建设目标清晰明了,履行好辅导员教师身份实现中的各个具体决策。缺失了管理活动中决策环节的科学制定与执行,辅导员教师身份必定难以实现。

(二)制定队伍运转机制(组织)

在现代生产活动中,个人的劳动只有与他人合作,才能发挥最大效用。而组织工作则是通过分析人员特点,设计合理岗位,“通过授权和分工,将适当的人员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用制度规定各个成员的职责和上下左右的相互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结构,使整个组织协调地运转。” [4]

辅导员教师身份实现活动中,管理组织职能主要是通过制定队伍运转机制,协调好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如前所述,辅导员教师身份内涵丰富,从狭义的教育功能来讲,必然地包含了教学身份、科研身份、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等内容,任何一项内容的缺失,都难以落实教师身份。因此,这就需要学校通过有效的组织工作,协调好教务处、科研处、人事处、学工处以及相关院系等部门工作,共同履行好工作职责。同时,组织工作还表现在合理划分岗位职责,形成合理的专业分工。辅导员教师身份实现,必须要处理好教师身份与管理身份关系。从辅导员岗位角度讲,辅导员大量工作是日常管理工作,教师身份目的还是通过辅导员日常工作达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广泛,没有哪位辅导员能在整个工作中包打天下,而是要在工作中选取一个方面,做精做强,使个人岗位专业化与团体整体专业化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职业化、专业化目的。因此,组织工作要通过有效方式,做好机制建设,科学划分岗位,是教师身份的落到实处。

(三)搭建合理人才梯队(领导)

组织目标实现最终是通过具体成员活动来体现的,然而每个个体价值观不同,性格、喜好不一,因而在工作中难免会出现偏离组织目标的行为。因此,加强团队的领导工作,通过各层领导者在工作中指导成员行为,及时沟通信息,增强相互理解,从而统一思想与行动,最终使组织目标成为每个个体的奋斗目标,这样达到组织目的。同样,辅导员教师身份实现,需要加强队伍建设中的领导工作。具体工作中,各级领导要统一思想,增强意识,合理分工,加强对下属组织成员的领导工作。对于校级领导而言,要加强对相关部门的指导工作;对于部门领导而言,要加强对院系辅导员教师身份落实的指导工作;对于院系领导而言,要加强对辅导员个体的具体指导工作。同时,辅导员教师身份更偏重于专业技术能力,因此,要在加强管理身份过程中,规范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从而在辅导员队伍中形成合理的人才素质结构,使队伍中年龄结构、职称结构、职务结构处于良性状态,从而增强辅导员队伍吸引力,达到动态平衡。

(四)设计科学考核制度(控制)

控制是指在组织活动过程中,为防止活动偏离组织目标而采用的一系列的措施。可见控制是管理中落实目标的必要环节。就辅导员教师身份落实工作中,首先要设计科学的考核标准,制定可行的考核制度,使工作公开透明,有章可循。为保证辅导员教师身份落实,需要在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每个环节制定标准。选聘辅导员时,要有进入标准,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使新进入辅导员在学科背景、个人经历方面符合学校辅导员队伍发展需要。对于已经工作中的辅导员,要根据工作年限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不断提高辅导员工作能力。特别是辅导员教学工作、科研工作、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等与教师身份直接相关的环节,更要有相应的工作制度。在制定制度的同时,还要有工作落实的反馈,对于工作中出现的偏离目标的活动及时采取措施,使队伍建设回到正确目标上来。

(五)营造良好创新氛围(创新)

随着社会发展节奏加快,各种信息瞬息万变,组织发展也会不断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要求管理中建立应对机制,及时应对外在事物的变化,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样面临着许多复杂因素,国外各种社会思潮影响着学生,国内多元化的需求困扰着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一线的辅导员,其工作职责、能力要求、队伍发展等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调整。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专业化辅导员队伍建设方向的确立,使得辅导员教师身份成为其岗位职能的重要方面。在教师身份落实工作中,必须要时刻保持着管理中的创新精神,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不断探索工作中新问题,建设学习型组织,凝练组织共同愿景,把工作做到前面。目前辅导员教师身份落实方面也确实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尽管教育部颁布了24号令,明确了辅导员教师身份,然而在各省份、各高校执行过程中落实很不够。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是各高校在具体工作中还是沿用原来的辅导员队伍管理办法,没有及时根据队伍建设需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导致队伍稳定性不够,吸引力减弱,更谈不上教师身份的实现。因此,从辅导员教师身份实现长远角度来看,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保持积极的进取精神,是管理工作中的必要环节。

(注: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专项项目“高校辅导员教师身份内涵及身份实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4Z062)

猜你喜欢
身份队伍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跟踪导练(三)(5)
身份案(下)
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
放松一下 隐瞒身份
还剩多少人?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