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位理论视域下的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现实路径探究

2015-03-27 04:04周树涛
关键词:教育资源办学定位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扩招以来,地方高校吸纳和培养了大量的学生,促成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一些地方高校接连出现教育资源利用率低、发展规模贪大、发展目标攀高、发展定位不合理、教育环境恶化、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性不强等生态位重叠现象。为了实现地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找准生态位战略定位迫在眉睫。

一、生态位理论概述以及地方高校生态位内涵

生态位(niche)理论是生态学中的一个基本理论,是生态学研究物种之间的竞争性、物种对环境的适应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等问题的重要理论。 [1]生态位由J.Grinnel提出,最初是用于研究生物物种间的竞争关系,该原理的内容主要指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每一个物种都拥有自己的角色和地位,即占据一定的空间,发挥一定的功能。生态位现象对所有生命现象都具有普适性,不仅适用于生物界(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也适用于人(包括由人组成的集团、社会、国家),在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中都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为社会生态系统的一种组织形式,地方高校的发展也要遵循生态位理论。这是因为一方面地方高校具有物质和精神要素;另一方面,作为由人组成的有机系统,地方高校表现出与自然物种相似的类生物性质。地方高校生态位,指的是地方高校在区域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位置和空间。按照生态学原理,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生态位,高校的生态位应该是错落有致,生态位只有层次之分,并无高低之别。 [2]一所高校的生态位不仅要反映它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所占据的生存空间,还要能准确反映其在所占生存空间中所扮演的角色。地方高校不仅把资源传授给学生,还吸收社会中有用的优秀资源,并能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转化。正是在这种资源的转化中,推动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二、目前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位战略现状

早在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教育”,并在2002年决定,将2005~2014年定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十年”。 [3]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越来越的学生能够进入高等院校进行学习。地方院校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其局限性也是不容争辩的,地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相当复杂和艰辛的过程。为了能容纳更多的学生,多数地方高校都努力扩大办学规模。但扩大规模后的师资、管理和资源设备等方面都存在着极大的不足。另外,地方高校之间在诸多方面存在的竞争日益加剧,都在努力在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地区分布上有所突破,以此获得更多的办学资源。这样的竞争造成地方高校定位的趋同和攀升。在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和艰难的外部条件下,地方高校要想突破自身局限,获得长远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它必须要为其未来发展考虑,尊重发展的客观性、持续性、整体性,最终还要实现其目的性。因此,走生态位战略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地方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生态位理论下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生态位宽度小,教育资源利用不合理

一个生物物种所能利用的各种资源叠加后的总和就是生态位宽度,它是物种所占优势的具体表现,而教育领域内的生态位宽度则可以看成是教育资源和教育设施的完备程度。生态位宽度越大,表明教育资源可利用率越高,学校的竞争力也越强。 [4]但事实上,由于地方高校自身财力有限,当地政府提供的教育经费不足,造成高校必备的软件、硬件的缺失,遭遇办学瓶颈。而且,有些地方高校由于管理不当,对一些教学经费和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够合理,不仅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还阻碍了地方高校的长远发展。特别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生态位宽度过小,不仅不利于地方高校的创新,而且不利于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难以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力和提升地方高校整体实力。

(二)现有教育模式和社会要求不相适应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地方高校的教学模式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新问题和新情况不断涌现,对教育模式和培养方式的经济社会适应性、自主创新性和长期有效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然而,一些地方高校在教学模式上因循守旧,缺乏创新,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结构等方面缺乏前瞻性的眼光,与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脱节。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地方政府重视当地高校发展,尽量在财政上向地方高校倾斜,这在对地方高校形成财力保障的同时也消减了地方高校办学的主动性。另一方面,由于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不准,在激烈的竞争中为了占据有利位置而盲目扩大办学规模、开设新专业,但在人才的培养上却没有成熟的方案和计划。地方高校不能很好地与社会需求接轨,导致学校培养的人才重理论知识,缺乏实际工作能力,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后不能很好地把握工作重点,难以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三)办学定位不准,专业缺乏特色

多数地方高校的通病是办学定位不准,直接导致办学目标难以实现。地方高校在对自己的办学进行定位时应该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和自己的条件谨慎进行,但许多地方高校在确立办学目标时,没能对自身的条件进行准确定位,没有对自己的优势及缺点进行理性而科学的分析,最终造成办学方向与办学目标出现偏差。而且,一些地方高校为了尽快能跻身重点大学的行列,在办学过程中盲目模仿,不注重打造自己的王牌专业,也缺乏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与很多高校的专业出现雷同现象,难以形成自身的优势。正是因为它们缺乏特色与竞争力,再加上自身实力不足,往往在激烈的竞争中一败涂地。

四、生态位理论下解决地方高校不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对策

(一)大力推广教育资源错位开发策略

理论上来说,当出现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高校利用同一教育资源时就会产生高校生态位重叠的现象。根据生态位的排他性原理,必定有某所大学会根据环境、自身能力及目标选择竞争或退出,导致生态位发生变化或转移,最后甚至会使生态位重叠现象逐渐消弱,直至消失。这种变化或转移的现象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生态位分离原理。 [5]从生态位分离原理的概念可知,如果高校的生态位处于完全分离的状态,这两所高校之间就完全没有竞争关系。不同类型的高校可以通过对一些资源进行分离后而分别占据它们,同一类型的高校可以利用分离的生态位占有资源或空间。这种生态位的分离现象警示我们在分析竞争对手时,首先要准确掌握对手的生态位状况以及自身的优势,进而可以通过对生态位的差异化战略来实施因校制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发展策略。从而在不同的区域内进行不同层次的错位发展,避免“百校雷同”“千校一面”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二)找准办学定位,明确办学思路

高校办学定位是高校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及自身条件和所处的环境,从学校的办学传统与现状出发,对自身在社会与高等教育系统中所处位置与角色特征的选择与发展愿景的构思。 [6]办学定位准确是地方高校事业发展的先导,地方高校务必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大学”和“怎样建设这样的大学”这两个问题有清晰明确的认识。地方高校办学定位难,这是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共识,其表现形式是一定程度存在不按自身特点办学、盲目追求热点办学、模糊办学等现象。一个准确的办学定位不仅包括办学职能、办学层次、发展目标,还有培养目标与服务面向等等。但不管是哪方面的定位,都必须要坚持科学原则。而科学定位,一是地方高校对自身位置的科学认识;二是对地方高校对实现未来目标的决策。我们通常所讲的科学定位是指后一种,即经过地方高校的努力,达到整体结构中所要达到的位置。在这一定位过程中,不仅要坚持科学性原则,还要避免定位出现随意性。生态位的多样化是生物群落结构相对稳定的基础。地方高校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冷静而审慎地选择好自己的“生态位”,发挥自己的长处,弥补自身的短处,从而获取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三)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提高地方高校的竞争力

人才强校中的“人才”有两个层面的意义,第一,人才指地方高校资源的核心即教师;第二,人才指学校制造的“产品”即学生。以上两方面的人才是地方高校得以发展的内部生态因子。人才是强校之本,地方高校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确立明确的人才强校战略。一方面,地方高校要在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和使用人才这三个关键的教师队伍建设环节上下功夫。要引导教师不断接受新的思想、新技术和新方法,探索新教育理论并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格。要加快人事制度改革,以事业和待遇留住人才。要建立完善的师资队伍管理制度,使不同层次和水平的人都能最大化的发挥自身的能力。另一方面,地方高校要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并实施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格局,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增强其实践技能所学的设备、环境以及实习基地等等。只有培养出大批能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建功立业的人才,地方高校才真正实现了它的办学目标。

(四)寻求资金支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制约地方高校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教育经费不足,这极大影响了教学的正常运行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地方高校教育经费不足主要是由于国家财政主要向部属高校倾斜,地方高校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而地方政府为了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财政多向经济领域倾斜,教育经费主要投向义务教育和农村教育的发展。因此,地方高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地方高校在努力获取地方财政支持的同时,要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提升高校社会形象,增强社会捐赠意识,这样才能保证地方高校的正常发展。依据“投资-回报”原理,地方高校理所当然地要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服务。地方高校要“立足地方、依托地方、服务地方”,要明确为该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服务的方向,了解地区的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寻找可以开发的教育资源。地方高校要面向地方企业,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并且重视横向协作委托课题的研究,为企业的发展注入创新活力。 [7]另外,构建成熟合理的产学研结合的教育科学体系,既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也能促进地方高校自身的发展。

(注:本文系2014年大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大庆地区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位战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4099)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办学定位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找准定位 砥砺前行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