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论语》看儒家的人文关怀

2015-03-27 14:52张雨嫣
关键词:人文关怀论语儒家

从《论语》看儒家的人文关怀

张雨嫣

(河南大学文学院,河南开封475000)

摘要:《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仁”的思想贯穿始终。孔子仁学的核心为“人”,儒家的人文关怀在《论语》中通过处世、教育原则、为政等方面得以体现。

关键词:《论语》;儒家;人文关怀

在当代的思想政治工作中,人文关怀主要指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注人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一般认为,人文关怀发源于文艺复兴时期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

据统计,《左转》中“礼”字一共出现462次,讲“仁”只有33次;与之相反,《论语》中讲“礼”75次,提及“仁”却109次之多。由此可见,“仁”是孔子学说中的最基本范畴,贯穿于孔子整个思想体系,其学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仁学”。人与人间的关系以及人的主体道德修养是孔子仁学的主要论述内容,可见其仁学的核心是“人”。“仁者,人也”(《中庸》),仁学又作“人学”。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仁学主要探讨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人性、人的价值、人的理想、理想人格的实现以及人的生死与自由等问题,同时形成了儒家独具特色而内涵丰富的入世精神。《论语》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阐述了作为我国最早的人文主义者孔子的仁学思想,渗透着儒家关注现世人生的人文精神,彰显着浓厚的人文关怀。以下从处世、教育、为政三个方面解读《论语》中儒家的人文关怀。

一、处世中的人文关怀

“孔子对曾参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子告诉其他同学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吾道’就是孔子自己的整个思想体系,而贯穿这个思想体系的,必然是它的核心。分别讲是‘忠恕’,概括讲是‘仁’。”[1]推而广之,孔子为人处世的最基本原则也是遵循“忠恕”二字。关于“恕”,孔子曾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由己及人,不强人所难,这是“仁”的消极面;另一方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是“仁”的积极面。

骆承烈先生曾说:“孔子注重人事,怀疑鬼神;人能弘道,坚持己见;提倡修养,培植盛德。一个胸有大志,自信正确,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努力追求,始终不渝,藐视困难,受挫益坚,这种令人赞美的性格,正是一种阳刚之美。”[2]在《阳货篇》中,子张问仁。孔子认为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这是要成为仁人必须实行的五种品德。黑格尔曾说:“所谓爱,一般说来,就是意识到我和别一个人的统一,使我不专为自己而孤立起来,因而是‘自然形式的伦理’。”[3]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汎爱众而亲仁”。这里的爱已经超越了血缘关系的小爱,而升华成更高层次的“汎爱众”的大爱。关于志士仁人的处世之道,《卫灵公篇》中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就是说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做损害仁德的事,甚至在必要时需献出生命来成全仁德,这方是坚守仁德的至高境界。时刻将“仁”放在首位,这是志士仁人立足于世的根本,也是“汎爱众”式的仁德体现。受所处时代影响,孔子对人的观念有一定局限性,认为“士”以下的庶民微不足道,但他又对能提高自己修养来使百姓安乐,广泛给人民好处的人表示高度赞叹,直道“尧舜其犹病诸?”认为这样圣德的人已经超越了自己心中的帝王榜样“尧舜”。可见孔子重视一切人,并不分阶级、阶层。

《论语》中极少晦涩难懂的言辞,却言简意深;儒家的人文关怀也常通过具体的小事得以体现。如《乡党篇》中写到孔子的马棚失火之事。“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简短的三个字让人震撼,直现了孔子的内心活动,可见深切人文关怀已植根孔子心中。联系当下某些视宠物比人还高贵的思想,与几千年前孔子对人生命的关切高下立判。孔子承认人与兽的不同价值,同时也强调人与兽有着严格区分。《微子篇》中,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意为人与飞禽走兽不是同类,只能同人群打交道。《为政篇》中,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说明养活爹娘的关键在于要存心严肃地孝顺他们,否则便与饲养狗马无异,进一步揭示出人兽不同的原因在于人的仁德自觉性,间接表达了人在处世中必须以仁为根本出发点,并把仁作为最终归依。否则,失去了为人的道德本性,人兽就没有差别了。

在人事和事人方面,人的主体性特征得以鲜明呈现。孔子为圣人的很重要一点在于其思想极具超前性。在那个人们对世界的认知能力仍很低下的时代,孔子却不迷信,他对“天”、“命”、“鬼神”等采取“存而不论”的态度。在《先进篇》中,当季路问“事鬼神”时,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足以窥见在孔子心目中,人事和事人优先于鬼事和事鬼。当子路再请教“死”是怎么一回事时,子曰:“未知生,焉知死?”“生优于死”的观点立见。无疑,在孔子的思想中,对现世生活的追求才被摆在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这种价值秩序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意味。

二、教育原则中的人文关怀

“孔子一身,直为中国政教之源,中国之历史,即孔子一人

之历史而已”[4]作为一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教育方面为后世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与其近乎完美的教育原则是分不开的。在教育原则中,人文关怀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深刻认识到教与学的辩证统一关系。孔子指出,教师在教的同时,也应顾及到“学”的方面,要看学生“觉悟”没有。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实际学习情况。

孔子十分清楚自己教学对象的学习和接受情况,如他和颜回讲学,颜回从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个愚人。但孔子知道他“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即是说颜回退回去后会自己研究,也能有所发挥。可见孔子用心之细致,了解之深入。孔子知道学生的悟性有差别,对此也多加关注。如他从子贡口里得知“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于是直言:“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孔子一方面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并坦诚相告;另一方面也间接传达出希望学生能正视这种差异性,从而对自己的学习做出更合理规划。其真性情跃然纸上。

学生们各异的性情禀赋孔子都了然于心。如季康子向他问及仲由、端木赐、冉求,他脱口而出“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意为子路果敢决断,子贡通情达理,冉有多才多艺。《先进篇》中说“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孔子认为学生们各有所长,并将颜渊、闵子骞等几人按照“德行好”、“会说话”、“能办理政事”、“熟悉古代文献”这四个标准分类,足见其对学生的熟知程度。孔子既称赞颜回安贫乐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也知道子贡不安本分,“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说他不安于本分而去囤积投机,猜测行情,竟然每每都能猜对。褒贬鲜明,可见孔子的真实立场。

对一些身处逆境的学生,孔子更是关怀备至。如公治长含冤坐牢,孔子认为“非其罪也”,并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冉伯牛患了绝症,孔子亲自看望,来不及进屋便从窗户里握着学生的手说:“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连连叹息。颜渊去世,孔子悲痛地说:“老天爷要我的命啊!老天爷要我的命啊!”别人劝其节哀,子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并不认为自己伤心过度,而是反问:“我不为这样的人伤心,还为什么人伤心呢?”

从以上言辞来看,在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方面,孔子从始至终贯彻着教学一体的思想,对学生的学习接受情况及性情禀赋都非常关注,将人文关怀倾注于教学过程的点滴中。

二是因材施教。孔子明确提出“有教无类”,即人人他都可以教育,没有年龄、贫富、地域的区别。在此基础上,他又提出“因材施教”,即弟子入门后根据他们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孔子承认人天赋秉性的差别,因材施教根据人的资质和文化水平而定,即“中人之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之下,不可以语上也”。对于同样的问题,孔子针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解答。如同样是问“仁”,颜渊问时,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在前人基础上赋予“仁”新的含义,即要抑制自己,使言语行动都合于礼,这才是做到了“仁”。仲弓问时,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樊迟问时,孔子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从生活、工作和交往三个方面对“仁”进行阐释:平日态度端正庄严,工作严肃认真,为别人忠心诚意。子贡问时,孔子说“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从敬奉大官、结交仁人的角度讲述仁德培养的途径。孔子的不同回答是根据各人的不同特点而得,表明了他承认个体差异性,重视个体价值。

三是注重言传身教。孔子言行举止具有温文尔雅的儒者风范,“孔子与弟子讲学时平易近人,表现出宽厚的长者之风;与当政者相处时的不卑不亢,机智应对,显示出智者神情;与高人、隐士相交时平和坦然,展示了广博的学者胸襟”[5]

三、为政中的人文关怀

孔子认为君主治国应行为端庄,除此之外,还应重视才智礼义仁德等各方面。在《为政篇》中,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以北极星的重要位置比喻用道德治理国政的重要性。在《卫灵公篇》中,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便是阐明仁德之于为政的重要性。《尧曰篇》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是孔子总结历代圣明君主治国的道理,要求君王为政勤敏,待民宽厚。

孔子认为要做到“仁德”应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在回答子张“怎样就可以治理政事”的问题时,孔子谈到“尊五美”,即“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就是说君子在治理国家时应时刻从人民的角度考虑,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怠慢他们。孔子认为要治理好国家,君王一定要重视人品、道德,讲究信用、爱护民众,这是治国的基本原则。《学而篇》中,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这是说治理具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需严肃认真地对待工作,信实无欺,节约费用,爱护官吏,只有在农闲时间才能役使老百姓。其中,“使民以时”很好地解释了《尧曰篇》中使民“劳而不怨”的原因。在《子路篇》中,冉有问到在治理国家时人口已经众多,人民也富裕起来的情况下还应怎么办,孔子答曰“教之”。孔子认为,在使人民富裕起来之后应教育他们,提高他们的思想文化素质,不得不说有深刻的人文关怀蕴含其中。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11).

[2]尹砥廷.《论语》的文学价值[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1):66-74.

[3]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

[4]夏曾佑.中国古代史[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12).

[5]胡明清.从《论语》看孔子温文尔雅的儒者风范[J].乐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2):49-53.

猜你喜欢
人文关怀论语儒家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如何读懂《论语》?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论语·为政第二》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
半部《论语》治天下
从“以直报怨”到“以德报怨”
——由刖者三逃季羔论儒家的仁与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