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

2015-03-28 11:19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赵 磊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广东广州510540)

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和社会生活的高度信息化,英语已成为全球性通用语言,其重要性日益突出。然而,国内英语教学,尤其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的地方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对社会不适应的表现日益突出。具体表现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学生应用能力等方面。基于此,笔者在深入分析了国内大学英语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进行探究。

一、大学英语对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性

大学英语是素质教育的基础课,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可以开阔学生眼界。任何一种语言,既是一个国家的符号,也是一种载体,即承载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历史及习俗,也承载了一个国家的文明。对于大学英语,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加强对英语主流文化的渗透,就能使学生更加了解外国的民族背景和文化。其次,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英语应用能力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可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若能够持续更新教学内容,渗透外国主流文化,使学生更加了解讲英语国家文明,能够帮助学生深入掌握英语的内涵,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第三,发展学生个性。随着教育的深入改革,个性化教育是目前教育改革的核心。经过英语教育的不断改革,教师模式逐步由传统的“满堂灌”转换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第四,引导正确的价值取向。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在学习中必然要接触到西方文化,这些文化中具有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有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糟粕,由于学生社会经验少,难以对文化遗产和精神糟粕进行有效的鉴别和判断,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有效地去分辨和批判,不仅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也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应试,轻素质

1988年国家首次开始实施大学英语的四、六级考试,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各界对大学英语的认可和重视,也有效地督促了学生更加努力地学好英语。尤其是近些年来,很多大学为了提高英语教学的四、六级通过率,对英语教学的硬件和软件进行了大幅改善。为了有效提高学生英语的四、六级考试合格率及优秀率,英语应试教育应运而生,部分高校甚至大力开展题海战术,这不仅打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和英语教学的内在规律背道而驰,严重冲击了英语教学的正常秩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很难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对现有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是当务之急。

(二)轻文化导入及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国内英语教学模式主要为“听说法”及“语法—翻译法”。[1]此种教学模式的特征都是偏重英语语言结构,通过语言结构的学习促使学生掌握语言的目的,这种模式都偏重语言结构,忽视国外文化导入。因此,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作用是让学生理解英语语言知识,而忽视了语言的载体功能和语言文化。

(三)教材统一无创新

目前我国部分大专院校开设的大学英语课程,大都是使用统一的教材,便于检验全国各高校学生总体的英语学习水平状况,也能很好地对四六级考试进行统一的指导。但统一的教材弊端也较明显。不能很好地贴和各个高校的实际情况,教材的更新速度太慢,很多文章的内容和信息量太陈旧,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虽然目前配有网络辅助内容,但可操作性和监督性不强;教材总体来说重在提高学生的泛读能力,对学生的专业性没有很好的帮助;考核的方式也比较落后,局限了老师对该课程的发挥。

(四)教师知识结构较单一

大学英语作为全国性的公共英语,影响力颇广。教授大学英语课程的一般是英语专业出身的硕士研究生或本科生,精通英语,而知识结构较单一。并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专业技能。大学英语老师的平均授课量大,时间长,在教学任务之外,他们的科研时间较少,不能很好地研究新的教学理论,并付之实践。而教材的固定又使得有些教师的上课模式趋于程式化,并未能引发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的兴趣。

三、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究

笔者结合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要对目前的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必须重点解决下述几方面问题。

(一)改变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手段

为了确保英语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应用能力,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应该从根本上发生改变,即要将英语语言文化交际能力作为改革的最终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作为接受和处理信息的主体,教学过程中要实时渗透“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2]英语语言学习的成功者通过英语学习不仅能够积极吸收国外文化,还能够灵活使用英语进行交际,这是目前英语界的共识。因此,要有效改革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具体现状,积极进行全英语教学,为学生营造浓厚的语言文化氛围。教师要改变教学理念,要将传统教学模式的“组织者”变为“引导者”,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英语教学,这不仅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主动性,还能激励学生充分发挥已经具有的语言能力,积极参与到各种类型的语言活动中来。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如英语演讲、对话、小组讨论等,还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英语资源,如英文电影、幽默及名言警句等。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困生要有足够耐心并及时鼓励,帮助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

(二)拓展教学资源,注重全面培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应用能力。在信息化时代,教师可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拓展和补充,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及语音教室等各类辅助资源,积极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以便学生步入社会后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进行各类信息的交流。同时,教师也要积极支持和鼓励学生有效利用丰富的英语网络资源,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视野。通过网络资源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加深入了解英语教材的相关知识,增强自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促使学生语言输入和输出能力的协调发展。在搞好英语阅读和听力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说、写、议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将“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教学任务落到实处,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三)合理编写教材,提高课堂质量

对于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的制定,不同的院校应该根据该校的具体情况和学生专业要求,编写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教材。英语教材编写应遵循下述基本原则:首先,既要注重介绍英语文化背景,又要能够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其次,既要重视语言教学的内在规律,也要注重学生的特定性;第三,既要重视语言的输入和输出,也要注重学生的针对性;第四,既要重视英语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性,也要重视学生的习惯性;第五,既要重视英语和专业的有机融合,也要重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教学内容深入补充和扩展,充分发挥英语教学第二课堂的积极作用,通过“虚拟和现实”的有机结合,提高英语教学效果。[3]

(四)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养

要有效推动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必须着力提高英语教师的整体素质。英语作为一门跨文化的基础学科,英语教师要能够有利推动教学模式改革,必须具有丰富的语言文化素养,对于目标语国家的文化、历史、政治及历史等各方面的知识要深入了解。[4]只有这样,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才能有效地把握和处理好教材,使学生获得更加全面、丰富的目标语国家的文化。所以,加强对英语教师进行培训,提高英语素养是各个大学的当务之急。各大学可以采用多种类型的培训提高教师的语言文化素养,如在岗培训、脱产培训等,不断推进英语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育观念。除此之外,英语教师自身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拓宽相关知识。在教学理念上,要将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作为英语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手段上,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网络资源,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在教学内容上,教师要根据学校的基本情况和学生的专业要求,制定具有针对性、有效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教材。

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出发点是要以提高教师“教”的素养,大力改进课程教学,提高教师组织教学的综合能力。要增强英语教学的社会适应性,需要学校、教师及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要着力改变教育观念,合理设置教学内容,扩展教学资源,以便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1]张华.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索[J].外语电化教学,2012(4):78-79.

[2]朱玉梅.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6):34-35.

[3]谢姣姣.浅谈网络化时代大学英语教学与改革[J].中国科技信息,2010(12)5:56-57.

[4]赵凌.反思性外语教学理论及课堂模式与教师专业发展[J].外语教学,2009(1):75-78.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大学求学的遗憾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